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5458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慢性气管炎等症的 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 气管炎等症的一种内服纯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该类药品疗效良莠不齐,且大多以治疗急性咳嗽为 主,缺少治疗肺虚气弱型慢性咳嗽中药制剂。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已有产品及制备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 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及制备方法,使该中药制剂用于治疗 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气管炎等症时具有较好的疗 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其特征是取莱阳梨清膏, 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各1-500份配制而成。 本发明的中草药药性如下莱阳梨《本草纲目》中记载梨气味甘,微酸寒,有治风热、润肺、凉 心、清爽、降火、解毒之功。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 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黄芪(蜜炙)性甘,温。归肺、脾经。有益气补中之功效,用于气虚乏 力,食少便溏紫菀(蜜炙)性辛,温。归肺、肝经。有润肺下气,消痰止咳之功效, 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百部(蜜炙)性甘,苦,微温。归肺经。有润肺下气止咳,杀虫之功效。 用于新久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蜜百部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劳嗽。川贝母性苦、甘,微寒。归肺、心经。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 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本发明纯属中草药配制而成,是一种内服中药,具有润肺益气,止咳化痰 的功效。方中以莱阳梨为君,生津、清肺、止咳。配以党参、黄萬,补中益气, 气旺则痰行水消,另加川贝、百部等药滋阴润肺,肺润则咳止,上述诸药配伍, 共收益气润肺、止咳化痰之功。该发明总有效率达97.37%,疗效显著。本发明制剂所采用药品,不违反"十八反"、"十九畏",相互配伍,无相 恶相反情况。临床应用,未发现不良反应。以下是临床使用疗效情况。本发明的药治疗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或伴有喘息者,共观察304例, 并与莱阳梨止咳糖浆治疗的122例做对照。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组显效率 61.53%,总有效率97.37%;莱阳梨止咳糖浆显效率45. 08%,总有效率84. 43%, 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本发明的药在对咳、痰、喘、哮鸣音各 症状均优于莱阳梨止咳糖浆。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用本发明的药口服治疗的实 验组304例,用莱阳梨止咳糖浆口服治疗的对照组122例,具体资料见下表表一 治疗组与对照组对中医各型别的疗效对比型别虚寒型痰湿型P值\^效 组另^\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治疗组 对照组145 405052 3 56 101521 10159 425557 5 6611 1927 9〉0.05 〉0.05统计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叱类型P〈0.05,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同一类型有显著性差异,同一组两类型对比P〉0.05,表明该药对两种类型咳嗽疗效对 比无显著性差异。表二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气管炎咳、痰、喘、哮鸣音四症的疗效对比组别治疗组对照组P值\^效 四^\例数消失减轻无效例数消失减轻无效咳3041989610118683713<0. 01痰294211749106662812〈0.01喘25816881985472315〈0.01哮鸣音232149731084472314〈0.01统计分析两组间同一症状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 对照组,表明该发明对炎咳、痰、喘、哮鸣音各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症状消 失率按大小依次为痰、咳、喘、哮鸣音。表三治疗组与对照祖宗疗效对比\疗效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0482105897. 37对照组12221341984. 43统计分析P〈0.0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该发明总有效率达97.37%, 疗效显著。2、 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的药,每次15g, 一日2次;对照组:用莱阳梨止咳糖浆,每次15ml, 一日2次。3、 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临床实验结果本发明制成的药经临床病例观察,可以有效治疗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气管炎等病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第一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485g、党参6g、黄芪(蜜炙)6g、紫菀(蜜炙)3g、百 部(蜜炙)3g、川贝母2g。制法以上六味,除莱阳梨清膏外,党参、黄芪(蜜炙)、紫菀(蜜炙)、 百部(蜜炙)、川贝母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 合并滤液,适当浓縮后加入适量蔗糖(或饴糖),炼蜜及莱阳梨清膏,熬制, 浓縮至稠膏,分装即得。其中,莱阳梨清膏制备方法取成熟的莱阳梨,去腐,去虫蚀,去果柄, 洗净捣碎轧汁,浓縮至相对密度1. 28-1. 32,加入清膏量0. 5%的苯甲酸钠作防 腐剂,使溶解,混匀,封存,即得。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稠膏;味甜、微酸。鉴别1、取本品20g,加水20ml摇匀,加盐酸3滴,置分液漏斗中, 用醋酸乙酯40ml振摇提取,分取醋酸乙酯层,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lml使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原儿茶酸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lml含l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2"1,分别点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醋酸乙酯-甲酸(15: 10: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凉干,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 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50g,在充分搅拌下,,.缓缓加入无水乙醇150ml,搅匀,水浴回 流1小时,取下,放冷,0 4'C静置过夜,取上清液,水浴蒸至无醇味,加水 40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40ml,合并正丁醇液,用2%氢氧化 钠溶液洗涤2次,每次60ml,碱液弃去,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60ml洗 涤一次,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l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 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 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VI B)试验,吸取对照品溶液5nl、供试 品溶液10u 1,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 以三氯甲垸-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 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20g,'加水40ml混匀,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附录VII A),不得低于1.38。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F)。浸出物取本品10g,精密称定,用水10ml分次转移至分液漏斗中,摇 匀,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2次,每次25ml,充分振荡,静置,分取正丁醇液, 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水浴上蒸干,于105t干燥3小时,移至干燥其 中,冷却30分钟,迅速精密称定重量,其增加重量即为正丁醇浸出物的重量, 计算,即得。本品含正丁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 5%功能与主治润肺益气,止咳化痰。用于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 嗽,气喘自汗,慢性气管炎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或开水送服, 一次15g, 一日2次。规格每瓶装(1) 250g (2) 200g(3) 120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药材来源由药材公司购买,药材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卫
生部药品标准》等。 第二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lg、党参500g、蜜炙黄芪lg、蜜炙紫菀500g、蜜炙百 部lg、川贝母500g。制法(1)、将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混合,加 入以重量计八倍的水;第一次煎煮l小时,第一次滤过,取滤液备用;(2) 、第一次滤过的药渣加入以重量计六倍的水,第二次煎煮l小时,第 二次滤过,取滤液备用; ,(3) 、合并两次过滤的滤液,浓縮至5(TC下测定密度1. 1-1. 2g/cnf;(4) 、加入A、 B、 C三种组分, 其中A组分为所述量的莱阳梨清膏,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50%的蔗糖;C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 量1%的炼蜜; >(5) 、浓縮至密度1.38 g/cnf以上的稠膏,分装即得。第三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500g、党参lg、蜜炙黄芪500 g、蜜炙紫菀lg、蜜炙 百部500g、川贝母lg。制法(1)、将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混合,加 入以重量计十倍的水;第一次煎煮3小时,第一次滤过,取滤液备用;(2)、第一次滤过的药渣加入以重量计八倍的水,第二次煎煮2小时,第 二次滤过,取滤液备用; (3) 、合并两次过滤的滤液,浓縮至5(TC下测定密度1. 1-1. 2g/cnf;(4) 、加入A、 B、 C三种组分, 其中A组分为所述量的莱阳梨洁膏,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50%的75%的饴糖;C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 量100%的炼蜜;(5) 、浓縮至密度1.38 g/cnf以上的稠膏,分装即得。 第四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250g、党参250 g、蜜炙黄芪250g、蜜炙紫菀250g、 蜜炙百部250g、川贝母250g。制法其他同实施例二,其中第(4)步中,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50%的蔗糖和饴糖的相同比例组合物,蔗糖和饴糖的量以固形物计;C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50%的炼蜜。第五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450g、党参20 g、蜜炙黄芪3 g、蜜炙紫菀5 g、蜜炙 百部2g、川贝母5g。制法其他同实施例四,其中第(4)步中,只有A、 C组分,没有B组分。 第六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500g、党参3 g、蜜炙黄芪20 g、蜜炎紫菀2 g、蜜炎 百部5 g、川贝母2g。制法其他同实施例四,其中第(4)步中,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量100%的蔗糖。第七制备例组方莱阳梨清膏475g、党参12g、蜜炙黄芪llg、蜜炙紫菀3g、蜜炙 百部4 g、川贝母3g。制法其他同实施例四,其中第(4)步中,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 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量100%的75%的饴糖。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其特征是取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各1-500份配制而成。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 其特征是取莱阳梨清膏450—500份、党参3--20份、蜜炙黄芪3—20份、 蜜炙紫菀2—5份、蜜炙百部2--5份、川贝母2—5份配制而成。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 其特征是取莱阳梨清膏485份、党参6份、蜜炙黄芪6份、蜜炙紫菀3份、 蜜炙百部3份、川贝母2份配制而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 炎症的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 、将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混合,加入以重 量计八至十倍的水;第一次煎煮1-:3小时,第一次滤过,取滤液备用;(2) 、第一次滤过的药渣加入以重量计六至八倍的水,第二次煎煮l一2 小时,第二次滤过,取滤液备用;(3) 、合并两次过滤的滤液,浓縮至5(TC下测定密度1. l-1.2g/cm、(4) 、加入A、 B、 C三种组分, 其中A组分为所述量的莱阳梨清膏,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炎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0—100%的蔗糖;或者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 部,川贝母总重量0—100%的75%的始糖;或者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 蜜炎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量0—100%的蔗糖和饴糖的任意比例组合物, 蔗糖和饴糖的量以固形物计;c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量1一100%的炼蜜;(5)、浓縮至密度1.38 g/cirf以上的稠膏,分装即得; 所述份均指重量份。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其中第(4)步中B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 重量45-55%的蔗糖;或者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 川贝母总重量55—65%的75%的饴糖;或者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 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量45—55%的蔗糖和饴糖的任意比例组合物, 蔗糖和饴糖的量以固形物计;C组分为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总重 量45—55%的炼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肺虚气弱证咳嗽和慢性气管炎症的药及制备方法,取莱阳梨清膏,党参,蜜炙黄芪,蜜炙紫菀,蜜炙百部,川贝母各1-500份配制而成。是目前治疗肺虚气弱,胸闷不畅,久咳痰嗽,气喘自汗,慢性气管炎等症的一种比较好的中药。
文档编号A61P11/14GK101129911SQ20071011287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2日
发明者刘永俊, 孙惠章, 曲宏伟, 焉树祜 申请人:烟台渤海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