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57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
(二)
背景技术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是已婚妇女最常见的一种疾 病,据调查,已婚妇女半数以上都患有此病。由于宫颈炎和宫颈癌的 发病有一定联系,因此给患病妇女造成很大精神压力。
慢性宫颈炎可能继发于急性宫颈炎之后,亦可发生于各种原因造 成的宫颈裂伤之后,因其损伤为外界细菌侵入创造了条件。宫颈粘膜 具有非常复杂的皱襞和间隙,病原体侵入其深处腺体后很难彻底治 愈,从而导致病程迁延反复而成为慢性炎症。
慢性宫颈炎为一泛称,它包括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和腺体囊肿。 也有人把宫颈息肉、宫颈裂伤及外翻统统列入这一范畴。宫颈糜烂是 慢性宫颈炎的局部特征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医生将慢性宫颈炎和宫颈 糜烂视为同义词。
上述治疗方法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风险和副作用,且治疗效果不明显。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疗效显著的预防及 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 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黄芪3 —6g,枸杞3 — 6g,丹参3 —6g,川乌3 — 6g,栀子6 — 10g, 碧玉散6 — 10g,黄连6 — 10g,板蓝根3 — 6g,甘草6—10g,杜红花6—10g。
本发明的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所述内服药为水煎剂、 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其它可药学的剂型
宫颈糜烂的愈合过程一般分为2种形式, 一种为糜烂面附近的鳞 状上皮向覆盖糜烂面的柱状上皮下生长,逐渐将柱状上皮推移,最后 完全替代柱状上皮覆盖整个糜烂面,这是由鳞状上皮直接覆盖的形 式;另一种形式为间接替代,正常情况下,在柱状上皮下存在着一种 较少的圆形细胞,称为储备细胞,这种细胞具有一定的增生和分化能 力。这些储备细胞不断增生、分化为鳞状上皮细胞,代替柱状上皮细 胞覆盖整个糜烂面,使糜烂面重新被鳞状上皮覆盖而愈合。在愈合过 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往往呈片状散在分布,或呈条索状走行于糜烂 面中。由于这种新生的鳞状上皮生于有炎症改变的组织之上,所以极 易脱落。 一旦遭受刺激,又重新出现糜烂,这种修复与脱落的反复出 现,是糜烂不易痊愈的原因。本发明的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 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取黄芪3g,枸杞3g,丹参3g,川乌3g,栀子6g,碧玉散6g, 黄连6g,板蓝根3g,甘草6g,杜红花6g。以上药物混合水煎,浓縮, 制成颗粒剂,每日2-3次,口服。
实施例2:
取黄芪6g,枸杞6g,丹参6g,川乌6g,栀子10g,碧玉散10g, 黄连10g,板蓝根6g,甘草10g,杜红花10g。以上药物混合水煎, 浓縮,按常规方法制成水煎剂,每日2-3次,口服。
实施例3:
取黄芪4g,枸杞4g,丹参5g,川乌5g,栀子8g,碧玉散8g, 黄连8g,板蓝根4g,甘草8g,杜红花10g。以上药物混合水煎,浓 縮,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每日2-3次,口服。
权利要求
1. 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6g,枸杞3—6g,丹参3—6g,川乌3—6g,栀子6—10g,碧玉散6—10g,黄连6—10g,板蓝根3—6g,甘草6—10g,杜红花6—10g。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服药为水煎剂、颗粒剂、胶囊、片剂或其它可药学的 剂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涉及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一种预防及治疗慢性宫颈炎的药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3-6g,枸杞3-6g,丹参3-6g,川乌3-6g,栀子6-10g,碧玉散6-10g,黄连6-10g,板蓝根3-6g,甘草6-10g,杜红花6-10g。本发明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K9/20GK101422533SQ20071011399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郭爱香 申请人:郭爱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