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痛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9007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止痛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各种疼痛的膏剂,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疼痛的感知与反应活动,几乎涉及整个脑部,包括丘脑、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质等部位。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机体的不同生理和心理活动状态下,其感受反应不同。精神紧张、压力过大、伏案工作、疲劳过度可引发头痛、颈椎痛、腰腿痛;长期户外作业、外感风寒,可引起关节炎,导致膝、肘、指关节疼痛,胯关节疼痛,甚至局部发僵肿胀等,造成行动不便。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从临床来看疼痛有以下特点①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所产生的一种临床症状;②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和体征,包含有生理和精神情绪经验等心理各方面的因素;③疼痛的生理反应包括疼痛感觉和疼痛反应,疼痛反应可以是局部的或全身性反应,每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机体的不同生理和心理活动状态下,其感受和反应不同;④疼痛的生理学意义在于机体对一定程度的疼痛通过痛感觉和痛反应,使机体迅速做出适应性防御反应,具有保护作用。但过强的疼痛可以给机体造成一定损害,同时不能单纯依靠疼痛出现与否来判断机体有无伤害和疾病;⑤由于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增加了临床治疗的复杂性。
疼痛相当于中医学中的痹证,中医理论认为,疼痛是人体受风、寒、湿三邪的侵袭,使气血阴阳失调,运行不畅,流走经络,腠理空疏,卫阳不固,以致气血不和,闭塞不通而成;或内有蕴热,外受风湿热邪,客于经络,以致气血凝滞而成;或肝肾亏损,正虚而邪凑,复感外邪;或寒湿之邪深袭入骨,痹阻经络,流注关节,血气不行,关节闭涩,筋骨失养,渐致筋挛骨松,关节变形,不得屈伸,甚至卷肉缩筋,已在筋骨者,可致邪入肝肾,筋挛骨痛,关节挛缩,不能行走;或兼因外感风邪,侵袭经络,反复发作,遂使瘀血凝滞,络道阻塞,最后致关节畸形僵硬,活动受限。
目前用于止痛的药物包括内服药和外用药两种,内服药对身体的各系统有一定的损伤,外用药主要是膏剂,而现有技术的外敷膏剂存在药效差、适用范围窄、见效慢等问题。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止痛外用药,也各有缺欠,如专利号为02158929.1,名称为止痛膏,专利号为02144697.0,名称为具有消炎生肌止痒止痛作用的外用中成药及其制备方法,没有令人信服的临床资料和典型病例,不能确认其临床疗效,也缺乏药效学实验资料和安全性研究,毒副反应不得而知。专利号为02113357.3,名称为治疗疼痛肿胀的一种膏贴,缺乏中药的有效量和使用方法。所以,现有的止痛药物虽然对止痛有一定的效果,但疗效都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消炎止痛、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作用的中药制剂,适用于各型组织疼痛的治疗,该药物疗效确切,不需手术,具有安全、速效、经济实惠、不留痕、不复发、无后遗症、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本发明药物是李桂荣专家根据祖国医学对各种疼痛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发掘中医丰富临床经验,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经过大量试验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各组分用量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疗效当归20-50克,赤芍14-35克,白芷5-17克,川芎10-26克,秦艽10-25克,木瓜12-26克,石楠藤8-23克,乌梢蛇10-27克,连翘10-40克,槟榔4-18克,白蔹10-35克,白芨10-36克,苦参7-26克,皂角7-26克,苏合香4-16克,麝香4-16克,木鳖子10-35克,桂枝6-20克,槐枝5-20克,桃枝2-30克,柳枝5-25克,桑枝5-25克,枣枝5-25克,蓖麻仁10-30克,丹参5-20克,甘草2-12克。
优选为当归35克,赤芍24克,白芷10克,川芎20克,秦艽20克,木瓜20克,石楠藤15克,乌梢蛇18克,连翘24克,槟榔10克,白蔹24克,白芨24克,苦参15克,皂角15克,苏合香10克,麝香10克,木鳖子24克,桂枝12克,槐枝12克,桃枝12克,柳枝12克,桑枝12克,枣枝12克,蓖麻仁20克,丹参10克,甘草5克。
其中当归味甘,性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赤芍性凉,味酸苦,入肝、脾经。行瘀,止痛,凉血,消肿。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秦艽味辛、苦,性微寒。归胃、肝、胆经。功效祛风湿、清虚热、止痹痛。木瓜主治胃痛,消化不良,湿疹,手脚痉挛疼痛等病症。石楠藤辛,温。归肝、脾经。祛风湿,舒筋络,强腰膝,除痹痛。用于风寒湿痹,筋骨疼痛。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槟榔行气利水、治疗水肿、湿毒脚气。白蔹苦,辛,微寒。归心,胃经。功专清火解毒,消肿疗疮,主治疮痈。白芨有止血、止痛、生肌作用。苦参清热,燥湿,杀虫。皂角消肿托毒,排脓,杀虫。苏合香开窃,辟秽,止痛。用于中风痰厥,猝然昏倒,胸腹冷痛,惊痫。麝香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主治惊痈昏迷、中风痰厥、寒邪腹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木鳖子消肿散结,祛毒。治痈肿、疔疮、瘰疬、痔疮、无名肿毒、癣疮,风湿痹痛,筋脉拘挛。桂枝、槐枝、桃枝、柳枝、桑枝、枣枝,各有一定止痛作用。蓖麻仁性味甘、辛、平,入肝、脾、大肠、肺经,有消肿拔毒、排脓祛腐、祛风通络、逐水泻下之功效。丹参性微寒,味苦。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肝脾肿大、心绞痛。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以上诸药合用,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开窃辟秽,通脉祛瘀,补血活血,消肿拔毒,排脓祛腐,化腐生新,消炎止痒,行气利水,缓急止痛,开窍醒神,舒筋理气,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湿化瘀,温通腠理,扶正祛邪的作用。该方剂功补同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均有较好效果,显效迅速。
将上述成份组合使得各成份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以达到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本方剂能有阻断M型胆碱受体的节后抗胆碱,解除肌痉挛,对过度肌活动或肌痉挛具有松弛作用,防止炎性侵润,抗感染及改善未梢血液循环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能选择性地刺激人体皮肤或黏膜的冷觉感受器,产生冷觉反射和冷感,引起皮肤黏膜血管收缩(实际上皮肤保持正常),对深部组织的血管也可引起收缩而产生治疗作用。从而可以消炎,消肿,止痛,镇痛,驱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浮肿等,并可抑制关节肿胀形成和消除关节肿胀,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软组织疼痛的目的。
本发明药物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运输、携带方便,易于存储。
3.使用方便、舒适、安全。
4.配方合理,药效稳定,疗程短,效果好,无毒副作用。
以下结合发明人给出的具体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例一当归35克,赤芍24克,白芷10克,川芎20克,秦艽20克,木瓜20克,石楠藤15克,乌梢蛇18克,连翘24克,槟榔10克,白蔹24克,白芨24克,苦参15克,皂角15克,苏合香10克,麝香10克,木鳖子24克,桂枝12克,槐枝12克,桃枝12克,柳枝12克,桑枝12克,枣枝12克,蓖麻仁20克,丹参10克,甘草5克。
制作方法按照现有公知的技术方法制作成膏剂。
用法用量外用,每天一次,每次1贴,将患处皮肤洗净擦干后,将膏药贴上,浴后贴更佳。
禁忌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贴用。
注意事项偶见贴药处皮肤出现皮疹,可对症处理。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有效期2年。
实施方例二当归20克,赤芍14克,白芷5克,川芎10克,秦艽10克,木瓜12克,石楠藤8克,乌梢蛇10克,连翘10克,槟榔4克,白蔹10克,白芨10克,苦参7克,皂角7克,苏合香4克,麝香4克,木鳖子10克,桂枝6克,槐枝5克,桃枝2克,柳枝5克,桑枝5克,枣枝5克,蓖麻仁10克,丹参5克,甘草2克。
制作方法、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同实施例1。
实施方例三当归50克,赤芍35克,白芷17克,川芎26克,秦艽25克,木瓜26克,石楠藤23克,乌梢蛇27克,连翘40克,槟榔18克,白蔹35克,白芨36克,苦参26克,皂角26克,苏合香16克,麝香16克,木鳖子35克,桂枝20克,槐枝20克,桃枝30克,柳枝25克,桑枝25克,枣枝25克,蓖麻仁30克,丹参20克,甘草12克。
制作方法、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有效期同实施例1。临床实验报告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的积极效果,发明人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现选择部分临床试验报告如下,本发明药物命名为“奇妙止痛膏”。
试验1
奇妙止痛膏268例止痛疗效观察奇妙止痛膏是以当归,赤芍,白芷,川芎,秦艽,木瓜,石楠藤,乌梢蛇等26味中药制成的膏剂,其有效成分具有祛风除湿,抗炎止痛,活血,消肿等功效。发明人进行了268例的疼痛患者疗效观察,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颈椎病,扭伤,坐骨神经痛以及风湿引起全身各部位疼痛等症取得了一定疗效,并以市售关节止痛膏作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汇总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 性别、年龄本组268例,其中男性116例,占43.28%,女性152例,占56.72%,男女之比为1∶1.31,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17岁,年龄分组以41一50岁为最高92例,占34.33%,41-60岁168例,占62.69%,各年龄组构成见表1。
表1 年龄组构成

1.2分组分为奇妙止痛膏组(治疗组)和关节止痛膏组(对照组)两组。治疗组228例,男94例,女134例,病人年龄范围在41~60岁年龄之间160例,占70.18%,21~40岁年龄之间62例,占27.19%,对照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在41~60岁年龄之间28例,占70%,21~40岁9例占22.5%。
1.3职业本268例患者中,工人92例,占34.33%;办公室职员138例,占51.49%,其他职业38例,占14.18%。本组协作单位均属综合性医院。
1.4各协作单位病种分布,本组268疼痛患者有三个单位的五个科室观察,历时11月余,各协作单位观察实践参差不齐,病例数与病种分类不尽相同,见表2。
表2 268例疼痛患者病例与病种分类构成表


2、病例选择本组是以止痛为主要目的的临床观察,重点为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其次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和顽固疼痛的其它患者作了疗效观察,选择病例的条件2.1诊断明确,包括痛史、症状、体征。
2.2具有明显痛苦的疼痛感觉,功能受限,不使用药物不能缓解的患者。
3、治疗和观察方法及疗效判定标准3.1奇妙止痛膏用药方法外用,每日一次,每次1贴。
3.2疗效判定标准本组268例疼痛分级,依据患者主观感觉和关节功能障碍,将疼痛分级0级疼痛消除,疼痛可以忍受;I级疼痛可以耐受,无机能障碍;II级具有部分机能障碍,疼痛难以耐受;III级具有机能障碍;IV级具有严重机能障碍。
3.3临床验证用药前后疼痛分级变化,将止痛疗效分为三级显效治疗后疼痛消失或减轻相差二级以上者;有效疼痛减轻相差一级者;无效疼痛无改变者。
3.4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关节肿胀减轻,疼痛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改善。
有效关节肿胀及关节功能情况均有一定改善者。
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4、观察结果4.1 总疗效观察结果,本组268例疼痛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效率42.54%,有效率51.49%,总有效率94.03%,见表3。
表3 402例疼痛患者总有效表

4.2各主要疾病止痛作用疗效观察结果本组268例疼痛患者,其中主要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扭伤,腰肌劳损,颈椎病,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等止痛疗效,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之间经过统计学处理,各病种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
表4 各主要疾病止痛疗效观察结果

X2=678.98df=18P<0.0054.3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观察结果比较,为了比较两药止痛作用,对其中60例进行了两药自身前后随机治疗的疗效、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副作用进行对比观察。
4.3.1 两组药物的自身前后随机治疗的疗效本组随机对60例疼痛患者进行治疗与对照组自身治疗观察结果,见表5。
表5 60例疼痛患者两组药物的自身前后随机治疗疗效观察结果

X2=25.63df=2P<0.005由表4两组之间显效、有效、无效比通过统计学处理(P<0.005)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4.3.2 两组药起效和维持时间比较,见表6。
表6 两组药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

两组药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奇妙止痛膏60例平均维持时间是29.35小时,而关节止痛膏60例平均维持时间是21.75小时,相比有明显延长。
(3)两组药副作用的比较,本组随机对60例疼痛患者治疗与对照组进行自身副作用观察,见表7。
表7 两组药副作用比较表

X2=25.63df=2P<0.05
两组药副作用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奇妙止痛膏副作用较小。
结果奇妙止痛膏配方组成与药理作用方面都优于关节止痛膏。奇妙止痛膏组方合理,毒副作用小。本品在药理作用方面有相互协同作用,增强了该方剂的镇痛和消炎作用,同时抑制皮肤腺体分泌,减少体液由体表排除,防止和减少贴膏时水疱的形成,能降低毛细血管腺性,增加毛细血管抵抗力,防止皮肤出血,减少了红斑性皮疹形成。因此在临床疗效方面较高,作用较快,维持治疗作用较长,副作用较低。是一种优质的产品,受到了广大疼痛患者的欢迎。
5、讨论疼痛是人体的防御性功能,也是正常状态被破坏的指标,但是对于已明确诊断的患者来说,截至目前治疗疗效尚不能满意。国内外对镇痛剂曾经进行了较广泛研究,药物镇痛多采用麻醉性镇痛剂,抗炎剂,退烧剂等,如消炎痛,保泰松,阿斯匹林及其复方制剂等。止痛膏有伤湿止痛膏,痛可适,麝香风湿膏等,但效果均不够满意,关节止痛膏常引起皮肤刺激性反应较多且严重,发明人经过长期探索与大量实验,大大提高了含药量和疗效,降低了副作用。应用于临床验证一年,治疗各种疼痛268例,显效率42.54%,有效率51.49%,无效率5.97%,总有效率94.03%,本品优点疗效高、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副作用较小,粘附力强,究其无效原因是因对皮肤刺激反应较大而中断用药所致。
关于疼痛的镇痛指标,尚存在有缺陷,从产生疼痛的理论来看,由于痛觉是在病灶的刺激下在意识领域内的主观感觉,程度和性质只能借助于患者的主观感觉及疼痛反应,难以确切的测定,又难于确切的描述,缺乏一种客观指标以观察感觉和疼痛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变化,我们按照疼痛患者机能障碍程度进行疼痛分级,可将主观感受与客观观察结合起来,并以其患者机能障碍恢复程度确定疗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试验2奇妙止痛膏止痛动物反应试验一、药物来源奇妙止痛膏由李桂荣教授提供。
市售关节止痛膏试验动物健康家兔12只二、试验方法将家兔前后肢关节外侧皮毛剪掉,暴露出皮肤5×5cm,立即贴上4×4cm的两种膏药,放回笼中饲养24小时揭取橡皮膏,观察贴膏药处的皮肤变化。
三、观察指标皮肤严重反应,产生水疱或排出分泌物。
皮肤轻度反应,出现红疹或红斑。
皮肤无反应,皮肤颜色正常。
四、观察结果奇妙止痛膏与对照品,对皮肤反应,结果如下表表 奇妙止痛膏对家兔皮肤反应

X2=7.344n=2p<0.05奇妙止痛膏组与对照组动物皮肤反应试验结果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证明该药对动物皮肤刺激性小,副作用较少。
典型病例病例一孟某,女,36岁,新乡起重机械厂,审计员,曾患急性强直性脊柱炎,2006年7月此病复发,疼痛难忍,三天头不能扭转,多处求医治疗,来我处治疗,贴奇妙止痛膏,贴后疼痛逐渐缓解,第一天疼痛即大减,第二天痊愈。
病例二张某,男,45岁,新乡县卫生防疫站工作,2006年颈椎4,5,6,椎间骨质增生,多方治疗无效,期间试用过各种方剂达50余种,后经人介绍来我处就诊,贴奇妙止痛膏一帖2小时后疼痛开始缓解,6小时后增生处疼痛感、不适感消失。该患者腰肌劳损,慢性腰痛,弯腰时疼痛剧烈,贴一贴膏药疼痛消失,腰部感觉轻松,连续贴五天后腰部活动自如。至今腰部和颈部疼痛无复发。
病例三谢某,女,48岁,新乡市废铁市场做生意,长期体力劳动,腰椎突出(4-6节)间挟腰肌劳损,疼痛难忍,夜不能眠。2006年来我处就诊,贴奇妙止痛膏,疼痛逐渐缓解,5小时后疼痛消失,腰部感觉轻松,活动自如。
病例四患者王某,男,64岁,新乡市居民,退休。患者主诉,腕关节和左肢关节疼痛数月,各种治疗方案均未显效。临床检查腕关节肿胀,抗“0”7200LI,血沉21mm/ml,X光片,腕关节间质度增高,小囊状病变,收缩肌结节内软组织骨化,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治疗采用奇妙止痛膏10贴,兼内服抗风湿药,病人贴6-7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治疗月余经过临床检查和拍X光片腕关节和左股关节基本恢复正常,取得了显著效果。
病例五患者李女士,53岁,卫辉市人,肩周炎3年,不能抬举,只能进行简单的家庭劳动,多方治疗无效,长期以来身心受到煎熬。2006年8月贴奇妙止痛膏,贴五贴膏药,配合功能锻炼,三星期恢复正常。现在能进行一般性的家庭劳动,手可高举,可提50斤重物。
病例六赵某,男,56岁,新乡市建筑研究所,工程师,右肩痛,活动受限一年,来门诊治疗。查体患之前屈上举90度,外展上举90度,右手可及左肩,背伸可及第五腰椎,贴敷奇妙止痛膏八个小时后疼痛缓解基本消失,经过前后8次贴奇妙止痛膏治疗痊愈。
过去我们大多使用痛可舒、强力麝香风湿膏来缓解疼痛。采用奇妙止痛膏后,前后对照,痛可舒和强力麝香风湿膏湿疼痛缓解时间在10小时左右,而奇妙止痛膏的止痛时间,除少数患者在10小时以上疼痛缓解外,绝大多数在5-8个小时达到疼痛缓解,使疼痛时间缩短2-5个小时。
总之,一年来,我们采用奇妙止痛膏来缓解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各个部位疼痛,效果比较满意,该止痛膏为纯中药制剂,价格低廉,使用方便,过敏现象少,无副作用,有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止痛膏,其特征在该止痛膏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当归20-50克,赤芍14-35克,白芷5-17克,川芎10-26克,秦艽10-25克,木瓜12-26克,石楠藤8-23克,乌梢蛇10-27克,连翘10-40克,槟榔4-18克,白蔹10-35克,白芨10-36克,苦参7-26克,皂角7-26克,苏合香4-16克,麝香4-16克,木鳖子10-35克,桂枝6-20克,槐枝5-20克,桃枝2-30克,柳枝5-25克,桑枝5-25克,枣枝5-25克,蓖麻仁10-30克,丹参5-20克,甘草2-12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疼痛的中药止痛膏,其中各原料药的用量为当归35克,赤芍24克,白芷10克,川芎20克,秦艽20克,木瓜20克,石楠藤15克,乌梢蛇18克,连翘24克,槟榔10克,白蔹24克,白芨24克,苦参15克,皂角15克,苏合香10克,麝香10克,木鳖子24克,桂枝12克,槐枝12克,桃枝12克,柳枝12克,桑枝12克,枣枝12克,蓖麻仁20克,丹参10克,甘草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痛膏,是一种外用制剂。是由当归,赤芍,白芷,川芎,秦艽,木瓜,石楠藤,乌梢蛇,连翘,槟榔,白蔹,白芨,苦参,皂角克,苏合香,麝香,木鳖子等26味中药制成。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淤,舒筋通络,祛风除湿、化腐生肌等作用,广泛应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可用于腰、腿、颈、肩痛、跌打损伤、风湿类风湿、溃疡、痤疮、烧伤、烫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临床常见的疼痛症状。本方剂是根据疼痛的中医理论而研制,外用给药,避免了内服药对肝脏、胃肠道等身体部位的损伤,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实用、易于推广、无痛无创、疗程短、疗效快、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5/55GK101085222SQ20071013073
公开日2007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李桂荣 申请人:李桂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