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4507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涉及一种白脉软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配方为基础,采用现代先进工艺制备白脉软膏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白脉软膏是藏族民间医生根据《藏医医决补遗释难》、《四部医典》二书记载,结合实践经验组成的经典藏医药验方,其处方原收载于《卫生部颁药品标准》95年版藏药第一册310页。白脉软膏的处方为姜黄150g肉豆蔻50g甘松80g阳起石50g甘草70g麝香0.7g山柰100g藏茴香130g藏菖蒲70g花椒50g碱花75g制法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配研,用酥油或猪油调成软膏,即得。功能与主治舒筋活络。用于白脉病,瘫痪,偏瘫,筋腱强直,外伤引起的经络及筋腱断伤、手足挛急、跛行等。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制备工艺是将所有原药材细粉混合后调制成软膏,其工艺繁杂、批生产周期长,生产工艺不稳定;原料及辅料来源不稳定,不利于工业化生产;部分药物渗透能力差,生物利用度低,不能完全保证疗效,不易发挥药物的疗效;另外产品不易存放,携带不便;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疗效及推广。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藏药软膏剂制备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的生物利用度高、起效迅速、透皮吸收好,生产易于产业化的藏药白脉软膏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白脉软膏的配方以传统藏药白脉软膏的的处方为基础进行放大而成,其具体配方为原料配方以重量计姜黄1620%、肉豆蔻48%、甘松812%、阳起石48%、甘草610%、人工麝香或麝香0.060.1%、干姜1014%、藏茴香1319%、藏菖蒲610%、花椒48%、碱花711%。制备工艺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除杂、净制后混合;②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水,于70IO(TC下煎煮14次,每次煎0.53小时,分别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提取液成相对密度为1.01.5浓縮液,进入下一工序;挥发油加入到提取浓縮液中。;③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0.01200Pm的药粉,并与上述浓縮药液混合,得到混合液a;然后加入混合液a重量1100倍的水相,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上述水相为丙三醇、丙二醇、水中的至少一种。④将混合液b与油相及乳化剂以100:0:l100:95:100的重量比混合、乳化,得乳化膏;乳化条件为于209(TC,常压搅拌140分钟;或于209(TC,真空压力为0.01~0.09Mpa的条件下搅拌140分钟。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蜂蜡、凡士林、羊毛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甘油脂、脂肪酸山梨坦、十二醇硫酸钠、卡波姆、聚丙烯类中至少一种。⑤将配方量的人工麝香或麝香加入到上述乳化膏中搅拌均匀即可。人工麝香或麝香可先加230倍重量份的水研磨,过80200目筛后,再加入步骤④中的乳化膏中。为了调解乳化膏的粘稠度及增加膏体的稳定性,步骤⑤还加入乳化膏体重量0.1%10%的增稠剂或/和助悬剂。增稠剂可采用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明胶中的至少一种;助悬剂可采用明胶、卡波姆、凡士林、固体石蜡中的至少一种。为了便于乳化膏的长期存放,步骤⑤还加入乳化膏体重量0.1%~10%的防腐剂。防腐剂可采用苯甲酸、苯甲酸钠,亚硝酸钠、丙酸、丙酸钠、丙酸钙、尼伯金、甘油、山梨酸、芳香油等。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白脉软膏产品较己有技术制成的药物工艺稳定,质量高而且可控,有利于保证疗效,可对药物含量进行测定及有效成分的检测,以保证传统藏药软膏剂的质量。2、本发明采用现代先进技术,保存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现代多功能罐提取和三效浓縮技术,不仅有效地保留天然植物药材中的活性物质和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含量和比率,使疗效更佳;同时解决了透皮吸收问题,起效较迅速,并大大延长药品存放时间,便于使用和携带。3、本发明提高了产品的生物利用度。用本发明的方法制成的白脉软膏,不需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稳定剂,使用安全。4、本发明通过技术改革,使得生产工艺简单易行,易于产业化。克服了原产品不能工业化生产的缺点。为表明本发明的药物的疗效显著高于传统工艺制备的白脉软膏的疗效,进行了该药物的相关性实验,具体如下1.实验材料1.1受试药为本发明的白脉软膏,黄棕色软膏,由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每g软膏相当0.2g生药,常温保存。1.2试验选用剂量0.3g生药/kg/d、0.15g生药/kg/d、0.075g生药/kg/d(分别为临床剂量的20倍、10倍、5倍;皮肤涂抹给药。2.对照药2.1原工艺对照药原传统工艺的白脉软膏,由西藏林芝奇正藏药厂生产提供,每g软膏相当0.2g生药。配方取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工艺以上十一味,除麝香另研细粉外,其余共研成200目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配研,用酥油加至1000g调成软膏,即得。2.2给药剂量0.3g生药/kg/d,皮肤涂抹给药。3.实验动物ICR种小鼠,体重18~22g;SD、Wistar种大鼠,体重180~250g。4.试验方法及结果4.1对脑中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试验选用SD大鼠80只,全雄,10n/。水合氯醛350mg/kg麻醉大鼠,侧卧固定,自眼眦和外耳道中线处剪一小口,用咬骨钳咬去颧弓,暴露鳞状骨大部分,然后在颧弓和鳞状骨前联合的前下方约2mm处钻?L,开约2mm直径小颅窗,暴露大鼠大脑中动脉,将吸有50%三氯化铁溶液的小滤纸片敷在该段大脑中动脉处,30分钟后去掉滤纸,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组织,然后逐层缝合后回笼伺养,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血栓性局部脑缺血模型,于造摩后48小时观察动物行为状态并评分。以评分值均衡分成4组,每组20只。将大鼠颈部去毛,按表1所示剂量皮肤涂抹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30天,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液,赋型剂组外涂给予同体积敷料。于给药第15天、第30天进行行为学评分。取各给药组平均值与赋型剂组平均值比较,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见表l)显示,给药组大鼠行为学评分与赋型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白脉软膏可改善脑中风模型大鼠行为协调性,对脑中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较原工艺组治疗作用好,有显著性差异。_表l白脉软膏对脑中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n=20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4.2大鼠自身血肿吸收试验试验选用30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试验前1天,将每只大鼠右后腿部用8%硫化钠脱毛。按表4所示剂量,白脉软膏各组每日外涂给药;赋型剂组外涂给予同体积赋型剂,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于第3次给药后由大鼠眼眶静脉丛取血0.1ml,皮下注射到脱毛处,各组于末次给药后24小时用透明硫酸纸描记血肿形态,并剪下称重,以硫酸纸的重量来表示血肿面积。取各给药组平均值与赋型剂组平均值比较,进行统计学t检验。结果(见表2)显示,给药组血肿面积明显缩小,与赋型剂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表明本发明组较原工艺组治疗作用好,有显著性差异。表2白脉软膏对大鼠自身血肿吸收的影响<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4.3活血化瘀作用4.3.1对正常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只动物背部剃毛,按表5所示剂量每日于剃毛处外涂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赋型剂组外涂同体积的赋型剂。于末次给药后lh,腹腔注射0.8g/kg乌拉坦麻醉动物,剖开腹部,分离腹主动脉,经腹主动脉取血,肝素钠抗凝,用LG-R-80C血液粘度仪测定全血粘度(切速变率200s"、30s"、5s"、ls");离心2000r/min,约10min,剩余血2000转/分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的粘度。将各给药组平均值与赋型剂组平均值比较,进行统计学T测验。结果(见表3)显示,白脉软膏给药组能够比较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表明该药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本发明组较原工艺组治疗作用好,有显著性差异。<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4.3.2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试验选用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每只动物背部剃毛,按表4所示剂量每日于剃毛处外涂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模型组外涂同体积的赋型剂。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16小时,末次给药后30分钟,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尾静脉注射10X高分子右旋糖苷溶液0.4ml/100g。30分钟后,戊巴比妥钠麻醉动物,腹主动脉取血,放入含有肝素钠的离心管中,摇匀,取0.8ml全血,置入LG-R-80C型血液粘度仪(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中,测定切速为200S"、5S"时的粘度。剩余血2000转/分离心,分离血浆,测定血浆的粘度,并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后,全血及血浆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白脉软膏高剂量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显著地低于模型组,表明白脉软膏能够非常显著地降低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有非常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本发明组较原工艺组治疗作用好,有显著性差异。表4白脉软膏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n=10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工艺实施例1: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麝香0.06g、干姜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制备工艺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10%,加水煎煮4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倍,温度10(TC,每次煎3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3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90%)粉碎成0.01200"m的药粉后与上述浓縮药液、56g聚山梨酯-80、32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④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75i:后,加入到混合药液中,搅拌均匀;加50g聚乙二醇400,然后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8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快速搅拌4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软膏。实施例2: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人工麝香O.lg、山柰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15%,加水煎煮3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IO倍,温度7(TC,每次2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1的浓縮液,备用;③将上述剩余的药粉(85%)粉碎成0.01200um的药粉后,与浓縮液、370g十六醇、480g丙二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备用;④取1400g蜂蜡,升温至95",加入到③中的混合液中,加入20g苯甲酸钠搅拌均匀3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可制成软膏。实施例3: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30%,加水煎煮2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5倍,温度95"C,每次煎1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2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70%)粉碎成0.01200iim的药粉与浓縮药液、45g硬脂酸甘油酯、120g水、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TC备用;④取110g凡士林,升温至8(TC时加入③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O.Ol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4: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千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8(TC,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0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50%)粉碎成0.01200ym的药粉后、与浓縮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④取00g羊毛脂,升温至75i: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快速搅拌20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5: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60%,加水煎煮2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IO倍,温度75X:,每次煎0.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缩成比重为1.3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药粉(40%)粉碎成0.01200um的药粉后、与浓縮药液、45g十八醇、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④取100g羊毛脂、1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g丙酸钠升温至75'C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5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6: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麝香0.06g、干姜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90%,加水煎煮2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温度95。C,每次煎2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4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的10。/。药粉粉碎成0.01200tim的药粉后,与浓缩药液、56g三乙醇胺、32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TC备用;④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90。C,加入到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5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7: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人工麝香O.lg、山柰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40。/。,加水煎煮2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5倍,温度7(TC,每次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2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的60%药粉粉碎成0.01200wm的药粉后,与浓縮药液、370g十八醇、480g丙二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④取H00g蜂蜡,升温至75。C时加入到③中所得混合液,加入50g羟乙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6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5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8: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95。/。,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75t:,煎3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5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的5n/。药粉粉碎成0.01200um的药粉后,与浓縮药液、45g脂肪酸山梨坦、120g水、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5。C备用;④取110g凡士林,升温至85'C,加入到③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8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9: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80%,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倍,温度8(TC,煎1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2的浓縮液,备用。③将剩余的20。/。药粉粉碎成0.01200iim的药粉后,与浓縮药液、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C备用;④取100羊毛脂,升温至95'C,加入到③中所得混合液,加入30g山梨酸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2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2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0: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②称取混合药粉总重量的50%,加水煎煮3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IO倍,温度70'C,每次煎0.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3的浓缩液,备用。③将剩余的50。/。药粉、浓縮药液、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TC备用;④待100g羊毛脂,升温至70。C时加入③中所得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7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8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1: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人工麝香0.06g、干姜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①将人工麝香0.06g加1.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③将混合药粉,加水煎煮3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温度85"C,每次煎2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1的浓縮液,备用。④将浓縮药液与56g三乙醇胺、32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5"C备用;(D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85。C,加入到④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6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3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2: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麝香0.1g、山柰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麝香0.1g加3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D将混合药粉加水煎煮2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5倍,温度9(TC,每次煎1.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1的浓縮液,备用。④将浓縮药液与370g十八醇、480g丙二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取1400g蜂蜡,升温至75"C加入到④中所得混合液,快速搅拌4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3:,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人工麝香0.06g加0.3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③将混合药粉加水煎煮4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温度8(TC,每次煎3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1的浓縮液,备用。④将浓縮药液与45g脂肪酸山梨坦、120g水、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C备用。⑤取110g凡士林,升温至95r时,加入到④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7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分钟,待温度降至30。C时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4: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麝香0.08g加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③将混合药粉加水煎煮1次,同时收集挥发油,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倍,温度95。C,煎煮1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1的浓縮液,备用。④将浓縮药液与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称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C加入到④中所得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4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2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5: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干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人工麝香0.08g加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粉碎后混合均匀,备用;③将混合药粉,加水煎煮3次,同时收集挥发油,每次加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温度85。C,每次煎0.5小时,收集煎液;合并煎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縮成比重为1.4的浓縮液,备用。④浓縮药液与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5。C备用;⑤称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85X:加入到④中所得混合液,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5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5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6: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麝香0.06g、干姜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①将麝香0.06g加1.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5倍,在9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24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3倍的水在7(TC下提取10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3倍的水在7(TC下提取6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缩液;⑥浓縮药液与56g三乙醇胺、32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⑦称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75'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快速搅拌1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7: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麝香0.1g、山柰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麝香0.1g加3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在9(T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5倍的水在7(TC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在7(TC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0,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缩药液与370g十八醇、480g丙二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C备用;⑦称取1400g蜂蜡,升温至95'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3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5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8: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麝香0.06g加0.3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在9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0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8(TC下提取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在8(TC下提取3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5,得到浓缩液;(D将浓缩药液与45g卡波姆、120g水、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5X:备用;⑦称取110g凡士林,升温至85",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2分钟,待温度降至30°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19: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千姜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人工麝香0.08g加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5倍,在9(T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在9(TC下提取8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7(TC下提取4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D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缩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3,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t:备用;⑦称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95'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10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上述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0: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麝香0.08g加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在7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在7(TC下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4倍的水在7(T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3,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TC备用;⑦称取100g羊毛脂,温度升至8(T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屮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O.OlMPa的条件下置均质机内乳化8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1:原料姜黄18g、肉豆蔻6g、甘松12g、阳起石6g、甘草8g、人工麝香0.08g、山柰12g、藏茴香16g、藏菖蒲8g、花椒6g、碱花9g。①将人工麝香0.08g加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8倍,在8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在75"C下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4倍的水在75'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3,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45g十二醇硫酸钠、200g水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75-C备用;⑦称取100g羊毛脂,升温至75。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6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乳化12分钟,待温度降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2:原料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①将麝香0.17g加1.7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在9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95'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在95'C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90g聚山梨酯-80、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C时备用;⑦将80g液体石蜡与2g尼泊金甲酯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混合液;⑧待油相混合液温度升至95°C,加入⑥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5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乳化10分钟,温度降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3: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人工麝香O.lg、山柰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人工麝香0.1g加l.O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5倍,在7(T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在7(TC下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70'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5,得到浓縮液;将浓縮药液与370g十八醇、480g丙二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85'C备用;⑦称取1400g蜂蜡,升温至85'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搅拌10分钟,降温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4: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人工麝香0.06g、山柰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①将人工麝香0.06g加0.6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8倍,在90。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3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在9(TC下提取2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5倍的水在9(T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D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3,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56g三乙醇胺、32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TC备用;⑦称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9(TC,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乳化12分钟后,降温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5:原料姜黄36.3g、肉豆蔻12.1g、甘松19.4g、阳起石12.1g、甘草17.0g、麝香0.17g、干姜24.2g、藏茴香31.5g、藏菖蒲17.0g、花椒12.1g、碱花18.2g。①将麝香0.17g加1.7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在9(T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90。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6倍的水在9(TC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1,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90g聚山梨酯-80、80g丙三醇混合,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0'C备用;⑦将80g液体石蜡与2g尼泊金甲酯混合均匀,得到油相混合液;⑧待油相混合液温度升至9(TC,加入到上述水相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9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乳化10分钟后,降温至3(TC,加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6:原料姜黄16g、肉豆蔻4g、甘松8g、阳起石4g、甘草6g、人工麝香0.06g、山柰10g、藏茴香13g、藏菖蒲6g、花椒4g、碱花7g。①将人工麝香0.06g加1.2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山柰、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20倍,在75'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5倍的水在75'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0倍的水在75i: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⑤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4,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56g三乙醇胺、320g丙三醇混合,5g卡波姆搅拌均匀,得到药液与水相的混合液,升温至95"C备用;⑦称取110g液体石蜡,升温至95。C,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均匀,在保持真空压力为0.07MPa的条件下置于均质机内搅拌20分钟,降温至3(TC,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实施例27:原料姜黄20g、肉豆蔻8g、甘松12g、阳起石8g、甘草10g、人工麝香O.lg、干姜14g、藏茴香19g、藏菖蒲10g、花椒8g、碱花llg。①将人工麝香0.1g加1.5g水研磨,过80200目筛,备用;②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进行净制后加水,所加入的水量为药材总重量的18倍,在7(TC的温度下下进行第一次提取1.5小时,过滤,得到第一次挥发油、第一次提取液和第一次药渣;③将第一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12倍的水在7(TC下提取1小时,过滤,得到第二次挥发油、第二次提取液和第二次药渣;④将第二次药渣用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在70'C下提取0.5小时,过滤,得到第三次挥发油、第三次提取液和第三次药渣;(D合并得到的三次挥发油和三次提取液;浓縮至药液的相对密度为1.2,得到浓縮液;⑥将浓縮药液与200g卡波姆、20g三乙醇胺、200g丙二醇和660g水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人工麝香搅拌均匀后即制成软膏。权利要求1、一种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由以下原料和工艺制备而成原料配方以重量计姜黄16~20%、肉豆蔻4~8%、甘松8~12%、阳起石4~8%、甘草6~10%、人工麝香或麝香0.06~0.1%、干姜10~14%、藏茴香13~19%、藏菖蒲6~10%、花椒4~8%、碱花7~11%。制备工艺①将姜黄、肉豆蔻、甘松、阳起石、甘草、干姜、藏茴香、藏菖蒲、花椒、碱花除杂、净制、混合;②称取上述混合药物总量10%~100%,用药物总重量5~20倍水,于70~100℃下煎煮1~4次,每次煎0.5~3小时,收集、合并提取液和挥发油;滤过,浓缩提取液;③将剩余混合药物粉碎成0.01~200μm的药粉,并与上述浓缩液混合,得到混合液a;然后加入混合液a重量1~100倍的水相,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④将混合液b与油相及乳化剂以100∶0∶1~100∶95∶100的重量比混合、乳化得乳化膏;⑤将配方量的麝香或人工麝香加入到上述乳化膏中,搅拌均匀;或先将配方量的人工麝香或麝香用2~30倍重量份的水研磨,过60~200目筛后,再加入到上述乳化膏中搅拌均匀即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中的提取液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1.5的浓縮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②所收集的挥发油加入到提取浓縮液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所述乳化条件为于209(TC,常压或真空压力为0.010.09Mpa的条件下搅拌140分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所述水相为丙三醇、丙二醇、水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所述油相为液体石蜡、蜂蜡、凡士林、羊毛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酯-80、三乙醇胺、十六醇、十八醇、硬脂酸甘油脂、脂肪酸山梨坦、十二醇硫酸钠、卡波姆、聚丙烯类中的至少一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还加入乳化膏体重量0.1%10%的增稠剂或/和助悬剂。8、如权利要求7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纳、聚乙二醇、聚丙烯酸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明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悬剂为明胶、卡波姆、凡士林、固体石蜡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还加入乳化膏体重量0.1%10%的防腐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白脉软膏的水提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苯甲酸钠,亚硝酸钠、丙酸、丙酸钠、丙酸钙、尼伯金、甘油、山梨酸、芳香油中的至少一种。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藏药白脉软膏新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原藏药白脉软膏的配方为基础,采用现代先进技术生产而成,有效地保留药材中的活性物质和药材的有效成分,又大大提高了生药成分的溶出度,同时提高了生物利用度,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克服了传统白脉软膏的不足,产品无异味,稳定性良好,便于使用、携带和保存;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易行,原料及辅料来源稳定,易于产业化。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81622SQ20071018850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7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7日发明者刘海龙,张樱山,杰路,陈丽娟,雷菊芳申请人: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