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4500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四物汤是补血调血的基本方。本方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的"胶艾汤"化载而来,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全方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组成,药仅四味,故名〃四物〃。方中以熟地滋肾补血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为臣药,白芍敛阴养血为佐药,川芎行气活血为使药。四味药均属血分药,但在配伍中以补为主,以通为用,补血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配合得当,颇有法度。本方在妇科较为常用,如治疗月经不调,脐腹疼痛、崩中漏下、妊錄胎动、产后恶露不等等。本方虽在妇科较常用,但却非妇女病专用方。凡由血虛、血滞等原因引起的血分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四物汤具有补血的作用,可用于补血以治疗血虛;它又有调血的功效,凡血寒、血热、血瘀都可以用它来进行调理。总之,四物汤用药虽仅四味,但由于它是补血、调血的基础方,应用范围很广,所以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加减变化出许多方剂,如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佛手散、桃红四物汤、二连四物汤、知柏四物汤、温经汤等。近几十年来,中草药的生产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机械化和半机械化。传统中药往往被认为有效成分含量低、杂质多、质量不稳定,因此用药多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不能与现代医学接轨。为解决这个问题,中药必须走提取和纯化的道路。中药的提取包括浸出、澄清、过滤和蒸发等许多的单元操作。芍药苷具有抗心肌缺血、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解痉作用;镇痛、镇静作用;抗炎、抗溃疡作用;保肝作用;调节免疫力作用;耐缺氧作用等。芍药苷临床应用用于冠心病的治疗;用于老年性疾病,增强体质与免疫功能、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等方面,尤其是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中可作辅助药物。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础处方来源于四物汤制剂。本发明的四物汤制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处方组成为地黄、当归、芍药、川弯各l重量份,将上述的地黄、当归、芍药和川弯加水煎煮2-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3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上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13-1.35,优选1.20-1.30。上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优选1500-10000转/分钟,更优选2000-8000转/分钟。上述水煎液可以釆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上述膜过滤包括采用超滤和纳滤的过滤方法之一或将超滤和纳滤结合使用。上述超滤膜选自二醋酸纤维素膜、三醋酸纤维素膜、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磺化聚砜膜、聚醚砜膜、磺化聚醚砜膜、聚砜酰胺膜、酚酞侧基聚芳砜膜、聚偏氟乙烯膜、聚丙烯腈膜、聚酰亚胺膜、纤维素膜、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共聚物膜、聚丙烯腈-二醋酸纤维素共混膜,动态形成的超滤膜,以及上述膜的改性膜之一,其分子截留量为6000-10000以下。上述超滤的滤膜孔径为0.22-0.45微米。上述超滤所釆用的膜超滤器可以是商用的中空纤维或平板型超滤膜分离器。上述纳滤膜分子截留量为500-2000,优选500-1000。上述膜过滤的过程优选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上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曱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上述药物制剂包括颗粒剂、片剂、胶囊、散剂、滴丸剂。目前所用的中药提取工艺多釆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提取中药的复方,这样有利于回收溶剂和减少杂质,但是采用醇提的方法背离了中国传统医学3000年以来的治疗疾病的经验积累,在"中药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为了能够较为简单地到达"质量可控"的目的而忽略了"有效性"甚至"安全性"。综上所述,中药提取分离工艺发展的滞后成为传统中医药发展和生存的瓶颈,必须对原有工艺进行优化、革新和强化。化工分离和传质的强化技术将为此提供有力的保证,实现中医药学科与化学工程的交叉,将有利于实现中药生产装备的现代化。将化学工程的概念、理论引人中药提取分离过程。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中药生产的具体情况,从基本影响因素的研究人手,对工艺流程、生产设备、操作条件作全面改造和细致摸索,给出了可行的方案。为了回归传统医药治疗疾病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四物汤制剂经典方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四物汤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片剂、胶囊、颗粒剂、散剂、滴丸剂等制剂形式。本发明中确保了芍药苷的含量稳定,为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四物汤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所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药材投料单位均为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实施例1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2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3-1.18),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2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1),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3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IO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3-1.19),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4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IO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6),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5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9-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50克植物油,混合均勾,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实施例6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施例7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25),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8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6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8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5-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9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6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釆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6-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施例10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3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IO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釆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7-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植物油基质,制丸,即得到本发明的滴丸剂。实施例11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IO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釆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2000的巻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7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0-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200克植物油,混合均勾,用胶体磨研磨后压制成软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软胶囊。实施例12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710倍,合并水提液,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磺化聚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经过系统选用截留分子量为500的卷式纳滤器中处理,其中纳滤加水量可控制在原超滤液的0.65倍左右,得流浸膏(比重为1.24-1.30),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粉碎,即得到本发明的散剂。实施例13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三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O.l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17-1.27),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即得本发明的颗粒制剂。实施例14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3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25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8000的氰乙基醋酸纤维素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O.l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釆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1-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装胶囊,即得到本发明的胶囊制剂。实施例15称取处方量的药材粉碎,用水提取煎煮2次,每次2小时,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合并水提液,离心(转速为5000转/分钟),滤过,滤液用截留分子量为6000的聚砜膜超滤,过滤方式采用错流过滤。超滤工艺的操作条件为超滤的进液口压力为0.1兆帕,超滤的出液口压力比进液口压力低0.5千帕,超滤时逐步升压。在超滤过程中,采用周期性压力波动,压力波动差为0.1兆帕。超滤所得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流浸膏(比重为1.21-1.24),加入辅料在流化床内沸腾制粒,加入辅料压片,即得到本发明的片剂。实验例1-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确定将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15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数据如下表1:表l本发明干浸膏的量的数据8实施例干浸膏的量(克)实施例1161.3实施例2147,0实施例3153.6实施例4141.4实施例5140.4实施例694.4实施例786.7实施例8105.5实施例9108.7实施例1095.6实施例1144.8实施例1241.1实施例1362.7实施例1437.9实施例1539.3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本发明四物汤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药物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实验例2-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四物汤制剂的液相分析研究一、材料与方法(一)、实验药品本研究使用的标准品芍药苷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二)、仪器设备及实验条件1.仪器设备液相泵AppliedBiosystems(ABI)400x2进样阀RheodyneType7125(lO(aLloop)流动相控制器AB1自动梯度控制器检测器:ABI1000s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分析条件预柱ia-BondapakTMC18(Millipore,Milford,MA,USA)色谱柱Cosmosil5C18-MS,5(am,25cmx4.6腿(NacalaiTesque,Kyoto,流动相(A)0-50毫摩尔/升KH2P04,以5%H3P04调整至pH2.5-6.5(B)H20/CH3CN:30/70-10/90(V/V)流速1.0亳升/分钟检测波长230咖梯度洗脱程序如表l(三)、实验方法l.不同盐类浓度的流动相的探讨以最适当的色谱柱,在流动相(A)中,分别使用0、10、20、30、40及50毫摩尔/升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以表l的梯度洗脱程序进行分析,各组重复二次注射。表l分析四物汤制剂的梯度洗脱程序<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2.不同酸碱值的流动相的探讨以最适化的磷酸二氢钾浓度,在流动相(A)中加入不同量5%的磷酸或氨水,配制不同酸碱度的缓冲溶液,pH值分别为2.5、3.5、4.5、5.5及6.5,各组重复搡作两次。3.不同乙腈比例的流动相的探讨由于盐类的加入,流动相(B)必须含适量的水,以防止盐类析出,并获得较平整的基线,因此配制不同水/乙腈比例的流动相,分别为30/70、25/75、20/80、15/85及10/90。选择上述最适化的缓冲溶液条件进行分析,每组重复操作两次。4.配制标准品溶液及制作标准曲线(1)取IO.O毫克的BPB(n-butylp-hydroxybenzoate)溶于10亳升的70%甲醇水溶液,做为内标准品(IS)溶液。分别称取IO.O亳克的芍药苷,以70%甲醇水溶液配成20毫升标准品母液。然后每种标准品母液再各取5、2、1、0.5、0.1及0.05毫升置于量瓶中,各自加入l毫升内标准品溶液,最后以70%甲醇水溶液配成10毫升标准品溶液。以上述的最适化条件,各浓度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其平均值制作标准曲线。(2)精密称取1.0克的四物汤制剂粉末,以70%甲醇水溶液20毫升作为萃取溶剂,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缩至IO亳升。取5亳升浓缩液至IO毫升量瓶中,加入l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毫升。使用0.45pm过滤器过滤,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IO微升,取平均值做为分析结果。(四)、分析条件的适宜性评估1.重现性取2.0亳升标准品母液至量瓶中,加入l.O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0毫升,作为检液。同一天内重复六次注射,不同天总计重复六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2.回收率精密称取1.0克四物汤制剂胶囊内容物(实施例14)粉末,以70%甲醇水溶液20毫升,作为萃取溶剂,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缩至IO亳升。取5.0毫升浓缩液至IO亳升量瓶,加入l.O亳升标准品母液,再加入1.0毫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0毫升,经0.45pm过滤器过滤后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两次注射的平均结果。3.检测限逐步稀释标准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中检测,直到S/N比(信噪比)小于3,计算注入量及其浓度。4.制剂成分的定量分析精密称取2.5克四物汤制剂胶囊内容物(实施例14),以70%甲醇水溶液20亳升作为萃取溶剂,超音波震荡30分钟,离心过滤,重复三次,合并萃取液,浓缩至IO亳升。取5亳升浓缩液至IO亳升量瓶中,加入l亳升内标准品溶液,以70%甲醇水溶液稀释至10毫升,经0.45iam过滤器过滤,作为定量的检液。重复两次注射,每次注入10微升,取其平均值。二、结果与讨论(一)分析条件的探讨为探讨磷酸盐对分辨率的影响,在流动相(A)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磷酸盐。由于较高的盐类浓度会降低色谱柱寿命与增加泵的损耗,故选择30mM磷酸盐作为流动相(A)的浓度。接下来将溶液的pH值分别调整至2.5、3.5、4.5、5.5及6.5。当pH值为2.5至4.5时,对指标成分的滞留时间并无明显的差异。pH值为2.5时,化合物4和5的理论板数较pH3.5及pH4.5高(分别为2.5xl()4与2.82x104)。当pH高于5.5时,基线会发生漂移的现象。故选择以30毫摩尔/升KH2P04水溶液,以5y。H3P04调整pH值至2.5作为流动相(A)的组成。由于流动相(A)中含有盐类,当与完全为有机溶剂的流动相(B)混合时,很容易析出盐类。且考虑当二流动相混合时会有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基线的不稳,故主体为有机溶剂的流动相(B)应包含适量的水,以防止盐类析出并能维持平整的基线。本实验将水/乙腈的体积比例分别设定为30/70、25/75、20/80、15/85及1110/90,来探讨流动相(B)的比例对滞留时间的影响。当乙腈的比例低于80%时,液相时间超过90分钟,乙腈比例愈高,各成分的滞留时间愈短。当乙腈的比例在85%以上时,皆有不错的分辨率,但是当比例太高时,较容易造成盐类析出。故选择水乙腈的体积比例为15:85作为流动相(B)的组成。分析条件的适宜性评估l.标准曲线的制作以层峰面积与内标准品面积的比值(y)与成分浓度(x,微克/毫升)的关系,作图可得到标准曲线(见表2)。除了化合物4以外,其余化合物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999,显示在此实验范围有非常好的线性关系,更增加对此定量法的可信度。化合物4可能是因为流动相(A)及(B)的梯度变化在该时间内较大,导致基线稍微位移,仅管如此,其相关系数仍接近0.999。表2指标成分的标准曲线<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2.重现性以最适化分析条件对各化合物进行定量,为探讨本实验的重现性,同一天内重复注射六次,不同天也重复注射总计六次,分别以层峰面积和滞留时间计算各成分的相对标准差(RSD)。结果如表3所示,同一天的层峰面积比的相对标准差在0.76-2.26%之间,滞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在0.45-1.33%之间;不同天的层峰面积比的相对标准差在0.84-2.94%之间,滞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差在O.53-1.88%之间。大致上来说,不同天的实验结果与同一天并没有多大的差异,这表示分析的重现性较好。表3分析条件的重现性评估<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30.830.470.890.5741.731.152.101.5552.261.222.941.88^_^__^_实验例3-本发明制剂指标物质含量测定将实施例1-15流浸膏,不加辅料,直接冷冻干燥得到干浸膏按照以上测试条件检测含量,所得芍药苷含量如下表1样品中有效成分芍药苷考察实施例称样量(克)峰面积含量(亳克/克)实施例12.51307956611.7实施例22.59658663912.7实施例32.53568525012.5实施例42.52079417313.8实施例52.52269066913.3实施例62.553813485819.7实施例72.555714684621.5实施例82.524814449121.2实施例92.514215961523.4实施例102.596115367622.5实施例112.527628416641.6实施例122.531030942545,3实施例132.513230446344.6实施例142.583033633249.3实施例152.545232381747.4结论最大限度保证了四物汤中重要指标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稳定,为制剂的规范化生产奠定了基础。通过本发明的实现,可以在将四物汤制剂中的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提取的前提下,降低提取物中杂质如鞣质、多酚、树脂、蛋白质、粘液质等大分子物质和固体微粒有效去除,保留本发明中药制剂中的药效成分,为口服药物制剂的制备提供了便利。1权利要求1.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处方组成为地黄、当归、芍药、川芎各1重量份,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的地黄、当归、芍药和川芎加水煎煮2-4次,每次0.5-3小时,合并水煎液,过滤后浓缩得流浸膏,加入辅料后用流化床制粒后,制备药物制剂。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浸膏的比重为1.20-1.30。3.根据权利要求l-2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先进行离心沉淀,得澄清的水煎液,离心的转速为1500-20000转/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液可以采用膜过滤的方法过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包括超滤和纳滤。6.根据权利要求l-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的过程为将水煎液先经过超滤,再进行纳滤。7.根据权利要求l-5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选自微晶纤维素、粉末状纤维素、甘露糖醇、淀粉、乳糖、明胶、甲基纤维素、糊精、预胶化淀粉、微粉硅胶、羟丙甲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聚乙二醇、木糖醇、乳糖醇、葡萄糖、甘氨酸、甘露醇、酒石酸,二氧化硅,硬脂酸锦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全文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公开了一种四物汤制剂的制备方法。为了更好体现传统中医的精髓,本发明提出了将四物汤制剂按照“遵古”的指导思想,用水提取药物,结合现代的浓缩、制粒工艺,总结出了与四物汤制剂最为匹配的制剂工艺参数和适用辅料。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医药的经验积累,而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如散剂、滴丸剂、颗粒剂、片剂和胶囊等制剂形式。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439123SQ200710188078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发明者曾雄辉申请人:曾雄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