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449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手术更换引流瓶时,需要用两把血管钳夹住引流管, 这样给病人活动带来不便,而且血管钳携带较差,且较昂贵,保管不妥善, 有丢失的现象,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其中包括调节器座、调节轮,其特点是调 节器座其中包括左右相互对称的一对调节器子座, 一对调节器子座为一整体, 每个调节器子座左右侧壁上分别带有通孔,调节器子座下部带有底板,调节 器子座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与通孔相通,凹槽的前后内侧壁上带有相 互对应的轮轴轨道,轮轴轨道为外高内低的斜轨道,调节轮包括一对左右对 称的调节子轮,调节子轮位于凹槽内,调节子轮包括滚轮,滚轮前后侧壁上 固定连接有轮轴,轮轴与滚轮为一整体,轮轴位于轮轴轨道内,轮轴与轮轴 轨道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造价低,不易丢失,病人携带方 便轻巧,病人活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如图1、 2所示,调节轮,调节器座1其中 包括左右相互对称的一对调节器子座2, 一对调节器子座2为一整体,每个调节器子座2左右侧壁上分别带有通孔8,调节器子座2下部带有底板9,调节 器子座2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7,凹槽7与通孔8相通,凹槽7的前后内侧壁上带有相互对应的轮轴轨道6,轮轴轨道6为外高内低的斜轨道,调节轮包括 一对左右对称的调节子轮4,调节子轮4位于凹槽7内,调节子轮4包括滚轮 5,滚轮5前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轮轴3,轮轴3与滚轮5为一整体,轮轴3 位于轮轴轨道6内,轮轴3与轮轴轨道6活动连接。使用时,先将引流管的末端穿过通孔8,然后用手向相反的方向推动调 节子轮4,当两个调节子轮4沿着轮轴轨道6滑向中部时,使引流管挤压,观 察达到拔管指征后再拔除引流管。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其中包括调节器座(1)、调节轮,其特征是调节器座(1)其中包括左右相互对称的一对调节器子座(2),一对调节器子座(2)为一整体,每个调节器子座(2)左右侧壁上分别带有通孔(8),调节器子座(2)下部带有底板(9),调节器子座(2)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7),凹槽(7)与通孔(8)相通,凹槽(7)的前后内侧壁上带有相互对应的轮轴轨道(6),轮轴轨道(6)为外高内低的斜轨道,调节轮包括一对左右对称的调节子轮(4),调节子轮(4)位于凹槽(7)内,调节子轮(4)包括滚轮(5),滚轮(5)前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轮轴(3),轮轴(3)与滚轮(5)为一整体,轮轴(3)位于轮轴轨道(6)内,轮轴(3)与轮轴轨道(6)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的胸腔闭式引流调节器,其中包括调节器座、调节轮,调节器座其中包括左右相互对称的一对调节器子座,一对调节器子座为一整体,每个调节器子座左右侧壁上分别带有通孔,调节器子座下部带有底板,调节器子座带有开口向上的凹槽,凹槽与通孔相通,凹槽的前后内侧壁上带有相互对应的轮轴轨道,轮轴轨道为外高内低的斜轨道,调节轮包括一对左右对称的调节子轮,调节子轮位于凹槽内,调节子轮包括滚轮,滚轮前后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轮轴,轮轴与滚轮为一整体,轮轴位于轮轴轨道内,轮轴与轮轴轨道活动连接。
文档编号A61M27/00GK201098393SQ200720030158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日
发明者李敬华, 梁传荣, 郭双敏 申请人:郭双敏;梁传荣;李敬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