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746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穿剌引 流装置。 背暴技术
目前,公知的伤病员的胸腔积液、积气的排出是通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来 进行的。它是由引流管、连接导管、水封瓶、排气导管等串联而成。通过手术 方法将引流管放置入胸腔,连接导管、水封瓶,水封瓶内灌注一定量的无菌生 理盐水,水封瓶置于相对患者有一定高度差的低处,利用引流管内水柱的重力 差来保持胸腔负压达到抽吸液体和气体的目的。
一般闭式引流装置体积大,不
便于携带;引流管必须通过手术放置,手术需要助手、辅助器械多、操作时间 长、环境条件要求高、手术技术要求高;水封瓶内必须灌注无菌生理盐水,增 加携带的重量,同时影响了胸腔引流液的观察和计数;水封瓶放置位置必须保 持一定的高度差,有液体以及空气通过引流管逆行流入胸腔的潜在危险,特别 是在部队前方野战医院中,不方便伤员的后送转运;不适合紧急情况的现场急 救尤其是战地火线抢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目的 是使对伤病员的胸腔进行穿刺引流的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胸腔穿刺 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导管和引流袋并顺序连接,所述的引流针的一部分穿 剌进入肌体,其主体为空心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与导管之间由直径尺寸大于套 管的气液自动分离仓连接,在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仓上设向仓外排气的单向排
气阀,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仓与套管连接为一体,与导管的连接的位置,设橡 胶塞,其结构为在气液自动分离仓的口部与气液自动分离仓紧配合,使气液自 动分离仓为密闭的容腔。
在该装置中设针芯,所述的针芯穿过橡胶塞、气液自动分离仓内腔及套管 的内孔,针芯长度大于其所穿过的上述三个构件的总长度,针芯位于针管的一 端为尖端。针芯上选择多种方式针芯实心加三角刃;中空针芯尾部增加弹性 透明材料以便负压自动吸出液体气体指示穿剌成功;中空针芯前端斜面刃或实 心圆锥加针芯側向孔。
所述的针芯位于橡胶塞的一端在露出橡胶塞的端面上设针芯座和指示窗并 与其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针芯座和指示窗为半球状或片状。如针芯座和指 示窗为片状,则所述的针芯的轴线与其平面重合。
所述的针芯为中空的针管状结构,与针芯座和指示窗相连,针芯座和指示 窗为透明弹性材料加工,自然状态下"凸"状,穿刺前认为压成凹状,穿刺成 功后由于负压作用吸出液体或气体而精确指示穿刺成功。
所述的套管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平头。
所述的套管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多个连通套管内外壁的套管側 向孔。
所述的套管恻向孔的孔心轴线与套管的轴线可以全部垂直。 所述的套管侧向孔的孔心轴线与套管的轴线倾斜,其与套管的轴线前端方
向的夹角小于与后端方向的夹角。
所述的多个套管侧向孔在套管的前端沿轴向均错开分布。 所述的套管在露出皮肤的部分上设自粘式固定贴与套管粘接牢固,所述的
自粘式固定贴与皮肤粘贴。
所述的引流袋上靠近连接导管的位置设可向引流袋外排放气体的单向通气 阀,在所述的引流袋的底部设放液阀。
所述的导管在靠近引流袋的位置设防止液体从引流袋向气液自动分离仓回 流的单向引流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治 疗时,用套管替代引流管,避免手术放置,降低急救对环境和操作者的技术要 求,减少治疗辅助器械,縮短急救时间;可以把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提前到创 伤现场,进而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战场前线上使用时提高伤员 互救、自救率,降低阵亡率。本实用新型利用单向阀、套管、自粘式固定贴、 引流袋等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附件少。 附髑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刺成功后进行引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和针芯的前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为针芯设有侧向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套管侧向孔,2、针芯,3、套管,4、自粘式固定贴保护 膜,5、自粘式固定贴,6、单向通气阀,7、橡胶塞,8、针芯座和指示窗,9、 气液自动分离仓,10、导管,11、单向引流阀,12、引流袋,13、放液阀,14、 引流针,15、针芯侧向孔。 具体实饞方式



图1和國2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胸腔穿剌引 流装置,包括引流针14、导管10和引流袋12并顺序连接,所述的引流针14的 一部分穿剌进入肌体,其主体为空心的套管3。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使对伤病员的胸腔进行穿刺引流的操作简便易行、安 全快捷的目的,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如
图1所示,所述的套管3与导管10 之间由直径尺寸大于套管3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连接,在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 仓9上设向仓外排气的单向排气阀6,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与套管3连接为 一体,与导管10的连接的位置,设橡胶塞7,其结构为在气液自动分离仓9的 口部与气液自动分离仓9紧配合,使气液自动分离仓9为密闭的容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完成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时,用套管3替代引流 管,避免手术放置,降低急救对环境和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减少治疗辅助器械, 縮短急救时间;可以把胸腔闭式引流的治疗提前到创伤现场,进而提高急救效 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战场前线使用时提高伤员互救、自救率,降低阵亡率。 本实用新型还如下面述,利用单向通气阀6、套管3、自粘式固定贴5、引流袋 12等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附件少。
本实用新型在穿刺时所采取的结构为
如图2所示,在该装置中设针芯2,针芯2穿过橡胶塞7、气液自动分离仓 9内腔及套管3的内孔,针芯2长度大于其所穿过的上述三个构件的总长度,针 芯2位于针管的一端为尖端。套管3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平头。 上述结构的作用是为了利用针芯2上的尖端使胸腔穿刺引流装置上的引流针14 能比较方便地进入胸腔,且在正常引流时拔去针芯2,避免由于肌体的有意识和 无意识运动而造成其尖端刺伤伤病员的体内组织和器官。针芯2上选择多种方 式针芯2实心加三角刃;中空的针芯2尾部增加弹性透明材料以便负压自动 吸出液体气体指示穿剌成功;如图4所示,中空的针芯前端斜面刃或实心圆锥 加针芯侧向孔15。所述的针芯2为中空的针管状结构,与针芯座和指示窗8相连,针芯座和 指示窗8为透明弹性材料加工,自然状态下"凸"状,穿刺前认为压成凹状, 穿刺成功后由于负压作用吸出液体或气体而精确指示穿刺成功。
为了方便医护人员在穿刺时对针芯2的操作,在针芯2位于橡胶塞7的一 端在露出橡胶塞7的端面上设针芯座和指示窗8并与其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 的针芯座和指示窗8为半球状或片状,如为片状,则所述的针芯2的轴线与其 平面重合。这个结构同时也保证了穿剌时使针芯2不会穿刺过深,扎伤人体; 退出针芯2后橡胶塞7自动完全密封。
本实用新型为扩大吸入口即射出口的面积,采取如下方式如图l、图2和 图3所示,套管3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多个连通套管3内外壁的套 管侧向孔1,侧向孔1呈横向侧壁垂直径向侧壁呈梯形。由于引流针14的套管 3前端有多个套管侧向孔1,抽吸时针具前端的负压相对分散,扩大了吸入口或 射出口的面积,液体内的固体成分以及膜样组织吸附的机会和附着力降低,尤 其是包膜的侧壁吸附减少,同时多个侧向孔全部同时堵塞的可能性极低,故液 体或气体抽吸更加通畅、快捷。在穿刺针前端一定距离内设置套管侧向孔l,套 管侧向孔1的直径与穿刺针的针芯2的直径相当。
为了改善液流和气流的流动方向,减少阻力,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措施 为如图3所示,套管侧向孔1的孔心轴线与套管3的轴线垂直,套管恻向孔l 呈径向外大内小,横向垂直;同时套管侧向孔1的纵向径线大于等于套管侧向 孔1的横向径线;套管侧向孔1的孔心轴线与套管3的轴线也可以倾斜,套管3 的轴线前端方向的夹角小于与后端方向的夹角。側向孔1的轴向错开决定了从 端面口进出的气、液流与从侧面进出的气、液流较少发生扰动,使流动更为顺畅。
和以上所述同样的理由,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的多 个套管侧向孔1在套管3的前端沿轴向均错开分布。这种方式减少了液流或气 流之间的互相扰动,使流动更为顺畅。
为了使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在伤病员的肌体上固定,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方式 为套管3在露出皮肤的部分上设自粘式固定贴5与套管3粘接牢固,所述的 自粘式固定贴5与皮肤粘贴。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结构引流袋12上靠近连接导管10的位置设可向 引流袋12外排放气体的单向通气阀6,在所述的引流袋12的底部设放液阀13。 目的是将引流袋12内的气体排出以及在引流液体过多时将液体排出引流袋12。
导管10在靠近引流袋12的位置设防止液体从引流袋12向气液自动分离仓 9回流的单向引流阀11。目的是防止被流至引流袋12的液体不会倒流回伤病员 的胸腔。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用和使用方法是
如图l所示,套管3在适当位置固定自粘式固定贴5,自粘式固定贴5由自 粘式固定贴保护膜4粘贴保护,套管3尾部连接利用橡胶塞7封闭的气液自动 分离仓9,气液自动分离仓9的两侧分别连接单向通气阀6和导管10,导管10 连接单向引流阀ll,其后连接带放液阀13的引流袋12,在套管3和气液自动 分离仓9的中间套入中空的针芯2,针芯2尾部连接针芯座和指示窗8,套管3 可以适当转动以便单向通气阀6始终保持最高位,使气体排出。
如图2所示,套管3适当位置固定自粘式固定贴5,自粘式固定贴5粘附在 胸壁固定牢靠,套管3尾部连接利用橡胶塞7封闭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气液自 动分离仓9的两侧分别连接单向通气阀6和引流导管10,引流导管10连接单向 引流阀ll,其后连接底部带放液阀13的引流袋12。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各部分作用和使用方法进行了示例性 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并不完全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 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 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14)、导管(10)和引流袋(12)并顺序连接,所述的引流针(14)的一部分穿刺进入肌体,其主体为空心的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与导管(10)之间由直径尺寸大于套管(3)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连接,在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上设向仓外排气的单向排气阀(6),所述的气液自动分离仓(9)与套管(3)连接为一体,与导管(10)的连接的位置,设橡胶塞(7),其结构为在气液自动分离仓(9)的口部与气液自动分离仓(9)紧配合,使气液自动分离仓(9)为密闭的容腔。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该装置中设 针芯(2),所述的针芯(2)穿过橡胶塞(7)、气液自动分离仓(9)内腔及套 管(3)的内孔,针芯(2)长度大于其所穿过的上述三个构件的总长度,针芯(2)位于针管的一端为尖端。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芯(2) 位于橡胶塞(7)的一端在露出橡胶塞(7)的端面上设针芯座和指示窗(8)并 与其紧固连接为一体,所述的针芯座和指示窗(8)为半球状或片状,所述的针 芯(2)的轴线与其平面重合。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 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端面为光滑的平头。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 在其进入肌体的一端的管壁上设多个连通套管(3)内外壁的套管侧向孔(1)。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侧 向孔(1)的孔心轴线与套管(3)的轴线倾斜,其与套管(3)的轴线前端方向 的夹角小于与后端方向的夹角。
7、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套管侧向孔(1)在套管(3)的前端沿轴向错开分布。
8、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在 露出皮肤的部分上设自粘式固定贴(5)与套管(3)粘接牢固,所述的自粘式 固定贴(5)与皮肤粘贴。
9、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袋(12) 上靠近连接导管(10)的位置设可向引流袋(12)外排放气体的单向通气阀(6), 在所述的引流袋(12)的底部设放液阀(13)。
10、 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10) 在靠近引流袋(12)的位置设防止液体从引流袋(12)向气液自动分离仓(9) 回流的单向引流阀(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引流针(14)、导管(10)和引流袋(12)并顺序连接,引流针(14)的一部分穿刺进入肌体,其主体为空心的套管(3),套管(3)与导管(10)之间由气液自动分离仓(9)连接,在气液自动分离仓(9)上设向仓外排气的单向排气阀(6),在气液自动分离仓(9)上沿套管(3)的延长线上,设橡胶塞(7)将气液自动分离仓(9)密封。采取上述方案,用套管替代引流管,避免手术放置,降低急救对环境和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减少治疗辅助器械,缩短急救时间,进而提高急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在战场前线使用时提高伤员互救、自救率;结构简单、附件少。
文档编号A61M1/00GK201067539SQ20072003391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9日
发明者叶成荣, 张国庆, 李全安, 艾金霞, 蒋国良 申请人:蒋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