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18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固定成形的野战担架。
技术背景目前的担架多为由木材、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固定形状。但也 由于它们形状都为固定的,而使得它们不容易携带,虽然也有一些是 抽拉式或是折叠式的担架,但其便携性都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则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 速成形、携带方便的野战担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一种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它其特征是它为一长、宽度与人体相当的空心布袋1,两侧边设有至少两对的提带2,空心布袋 1内用于灌装可辊平、固化的骨科固定材料。所述的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还设有系带3。所述的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设有挂钩结构4。所述的空心布袋1内设有隔热层。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强度高,固定时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时可 折叠起来放入包中,使用时能快速使其具有担架的固定形状,用于担 抬伤员到其它地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是一个呈扁平空心的长条形 空心布袋1,它的长、宽度与人体相当,稍长于人体。空心布袋1内 设有隔热层,用于防止灌装在其中的材料烫伤人体。空心布袋1可采 用采用帆布之类的布料制成,这样其强度可以有一定的保征,也可以 在不用时放到背包中携带。在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至少设有两对提带 2,便于两个人从空心布袋1的两侧将其提起。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还可以设置系带3或挂钩结构4及其它搭扣结构,用于使用时将布袋1 的两侧边系紧固定,防止伤员从担架上滑落。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将专利200410064835. X中公开的组分A异氰酸酯和组分B混合物 按其公开的100:50-80配比混合,经充分搅拌后灌入到空心布袋1中, 再将空心布袋l辊平,然后将伤员抬到布袋l上,并用系带2将空心 布袋1从两侧系紧,或用挂钩结构4将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扣紧,待 空心布袋1中的混合物固化后,空心布袋1即具有了固定形状,此时 即可提起提带2将空心布袋1连同伤员一起抬走。本实用新型便于携 带,并只需约15分钟即可固化成担架,特别适合战场上或其他一些紧 急需要担架的场合。
权利要求1、 一种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它其特征是它为一长、宽度与人体相当的空心布袋(1),两侧边设有至少两对的提带(2),空 心布袋(1)内用于灌装可辊平、固化的骨科固定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 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还设有系带(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 空心布袋(1)的两侧边设有挂钩结构(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所述的 空心布袋(1)内设有隔热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野战快速固定后送担架,其特征是它其特征是它为一长、宽度与人体相当的空心布袋(1),两侧边设有至少两对的提带(2),空心布袋(1)内用于灌装可辊平、固化的骨科固定材料。本实用新型重量轻、强度高,固定时操作简单快速,不需要时可折叠起来放入包中,使用时能快速使其具有担架的固定形状,用于担抬伤员到其它地方。
文档编号A61G1/00GK201019935SQ20072004316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4日
发明者刘铁兵, 刘锐兵, 张利生, 汤黎明, 郑生力, 陈惠惠, 陈锐华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南京初牛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