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76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手术设备。技术背景病人在手术床上全侧卧位手术前,其双手臂均需伸直固定于双层托手架上,以便 输液和连接检测导线等。目前最常用的手术双层托手架均为固定支架的双层结构,当输液和 连接检测导线的上肢位于双层托手架的下层时,在手术开始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取放输液装 置等操作时非常不方便,需多次拔、插输液器与留置针的连接、动脉插管的连接及导线检测, 增加了工作量和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托手架的通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手术用双层托手板,无论平卧 或左、右侧卧病人,均可舒适托起单臂或双手臂,且不用第二次拔、插输液器与留置针的连 接等。该托手板为铁木结构,两根支撑杆可分别作扳动时定位。病人手术前、术中和手术后, 可将支撑杆打开便于取放输液装置、插管或拔除管线及约束手臂和解除手臂约束的操作。手 术中,放下两个支撑杆,以便挡住下边的手臂不乱移动,同时加强对上托手板的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金属框架的内侧圆弧上安装上、 下一短一长相互平行的托手板,以及左右支撑杆、定位销等。上、下托手板三边的内圆弧槽 与框架的外圆弧度相同,插入即可吻合连接。左、右支撑杆的上端与上托手板边缘和金属管 用销钉作活动连接。在下托手板的对应部位有左右定位槽,供活动支撑杆放下时定位用。上 托手板左右有隐形槽,供左右支撑杆扳上时隐藏用。其特点在于病人侧卧手术前,活动支 撑杆处于隐形状态,当病人左侧位时,把左支撑杆放下来,医护人员做完插管、约束手臂等 操作后,放下右支撑杆,即可开始手术。反之亦然。术中或术后要移动手臂或病人时,即可 打开左右支撑杆,不需拔插管、线,非常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新颖,强度较高,安装方便,操作简便灵活,完全可以 满足手术病人的左右侧卧要求。完全克服了其他固定托手架的不足。

图l:外形连接示意图图2:框架结构成型图图3:上托手板加工示意图图4:下托手板加工示意图图5:支撑杆外形加工示意图图中1、框架,2、上托手板,3、左右支撑杆隐形槽,4、左、右支撑杆定位销,5、左、右支撑杆,6、下托手板,7、左、右支撑杆定位槽,8、左、右连接螺钉,9、焊接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
-
在图1中,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分别插入框架(1)的短臂和长臂。上托手板 (2)的左、右两侧隐形槽内安放的左、右支撑杆(5)其支撑杆上的圆孔,与左、右支撑杆 定位销(4)活动连接,其定位销(4)又与上托手板(2)的左、右侧及框架(1)相固定连 接。
在图2中,框架(1)采用金属管,先成型为一个长方形,再成型为框架(1)的整体形状。
在图3、图4中,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的三边均按框架(1)的管子外径加工相 同弧度的凹槽。在上托手板(2)的两侧按左、右支撑杆(5)的尺寸加工左、右支撑杆隐形 槽(3),完工后把上托手板(2)和下托手板(6)分别插入框架(1)的短臂和长臂,并用左、 右连接螺钉(8)将其固定。
在图5中,左、右支撑杆(5)上分别有一个圆孔,其圆孔与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 活动连接,其支撑杆的选材直径应小于框架(1),以便能够完全隐形,避免挂到病人的手。 其上的定位孔应与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较好地配合。
凡是金属部件均做绝缘处理。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由整体的框架(1)与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 左、右支撑杆(5)构成,左、右支撑杆(5)的上端与上托手板(2)边缘及金属管用左、右 支撑杆定位销(4)作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其特征在于框架(1)为一整体成型 结构,其上托手板(2)和下托手板(6)与框架(1)为插入配合,并用左、右连接螺钉(8) 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其特征还在于上托手板(2)上的左、 右支撑杆部位还有左、右各一条支撑杆隐形槽(3),下托手板(6)上对应于左、右支撑杆(5) 的部位还有各一条支撑杆定位槽(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术用双层托手板,由整体的框架(1)与上托手板(2)、下托手板(6)、左、右支撑杆(5)构成。上托手板(2)和下托手板(6)与框架(1)为插入配合,并用左、右连接螺钉(8)固定。左、右支撑杆(5)与上托手板(2)由左、右支撑杆定位销(4)作活动连接。上托手板(2)两侧有左、右支撑杆隐形槽(3),下托手板(6)两侧有支撑杆定位槽(7),保证了左、右支撑杆的灵活开闭、隐形与定位。该托手板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手术病人的左、右手臂的托起、固定和进行输液、检测等操作提供了舒适、灵活与方便,可代替以往的各种固定式托手架。
文档编号A61G13/00GK201154051SQ20072008189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12日
发明者杨小蓉, 彬 沈, 婷 罗 申请人:杨小蓉;罗 婷;沈 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