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液混合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50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液混合加热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固定容器内具有旋转搅拌装置的混合机,或从顶 部用工具驱动的搅拌装置,具体是一种将全自动中药提取器煎煮后的中 药液,在由中药液包装机包装前,对中药液进行加热和搅拌的中药液混 合加热罐。
背景技术
中药煎剂是中药制剂中最为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 ,多由中药饮片加 水煎煮而成,因其药液新鲜,不含防腐剂,受到患者欢迎。在同一病种 和病员集中的人群中,常需大量制备中药液分发给病人供服用。市售的 "多功能全自动中药提取器",具有煎煮中药饮片提取效率高、有效成分 浸出率高的特点。可依据药品性质预先设定煎煮时间,煎煮完成后经出 液口出液。另外使用水舀等容器收集加工好的药液,分次转入"中药液 包装机",趁热使用软袋分袋包紫、在煎煮药液、转移包装过程中,都是 空气中暴露完成的,不可避免受到污染。而且煎煮过程中常常混入自来 水,使前后漫出液浓度不一,影响药品质量,也不利于药液保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中药煎剂加工、转移和包装过程中,存在 暴露在环境中并混入自来水导致药液浓度不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中药 液混合加热罐。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包括顶部开口设有盖子的罐体,罐体一侧上部和对应側下部分i殳进液口、出液口;而在与中药液包装才/u连通的出 液口管路上依次设有液泵和球阀,罐内底部设有外联电源线的电热管, 由电机驱动一端设有搅拌叶片的旋杆,并悬吊在罐内中央。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使加工后的药液在灌装前浓度均匀一致,保 证了临床药效;药液在分装过程中不暴露在外环境中,避免污染。减轻 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剖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罐体 2.罐壁3.顶部 4.翻盖5.进液口 6.出液口7.电机8.电机轴 13.电热管 15.液泵9,电才凡架 ll.搅拌叶片10.旋杆 12.轴承架 14.电源线 16.球阀17.液面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包括顶部3开口设有盖子的罐体1,罐体1 一侧上部和对应側下部分i殳进液口 5、出液口 6;而在与中药液包装机(未 图示)连通的出液口 6管路上依次设有液泵15和球阀16,球阀16控制 药液流速;罐内底部设有外联电源线14的电热管13,由电机7驱动一端 设有搅拌叶片11的旋杆IO,并悬吊在罐内中央,旋杆IO距罐底大约5cm。所述的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其电机7设置在罐体1顶部,电机轴8 下设有另一端是搅拌叶片11的旋杆10,旋杆10上安装有与罐体1顶部 3中央孔(未图示)结合的轴承架12。所述的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其罐壁2外设有与罐体1内连通的液面 显示器17。'使用时,操作人员按要求调控多功能全自动中药提取器(未图示), 并将其与本实用新型的进液口 5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出液口 6经①15mm 不锈钢管依次连接液泵15和球阀16后,与中药液包装机连接(未图示)。煎煮好的药液^A罐体1内,通过液面显示器17可观察到储液量。 电源线14接通电源,电热管13加热药液可至沸腾;搅拌电机7接通电 源,电机轴g与旋杆10及搅拌叶片11旋转,实现搅拌药液而使之均匀 的目的。打开球阀16,启动液泵15,将加热后均匀的药液泵入中药液包 装机,进行热压包装。电机轴g也可加长形成为旋杆。与本实用新型样品配套4吏用的"多功能全自动中药提取器"系天津 市冠泰科贸有限公司制造、天津市中医药科技开发中心监制的JDQ—30L 型,标准为Q12NK3857-2001。本实用新型样品的罐体为25000ml不锈钢罐,顶口的3"是与罐体 固接的顶部3, 1/4为铰链连接的翻盖4;电机7经电机架9固定在顶部 3上。液泵使用370W, 220V,流量1吨/小时;电热管5采用2500W, 200V;电机370W, 220V,转速180转/分钟。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包括顶部开口设有盖子的罐体,罐体一侧上部和对应侧下部分设进液口、出液口,其特征在于与中药液包装机连通的出液口管路上依次设有液泵和球阀,罐内底部设有外联电源线的电热管,由电机驱动一端设有搅拌叶片的旋杆,并悬吊在罐内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液混合加热罐,属于在固定容器内具有旋转搅拌装置的混合机。其包括顶部开口设有盖子的罐体,罐体一侧上部和对应侧下部分设进液口、出液口而在与中药液包装机连通的出液口管路上依次设有液泵和球阀,罐内底部设有外联电源线的电热管,由电机驱动一端设有搅拌叶片的旋杆,并悬吊在罐内中央。这样设计的本实用新型使加工后的药液在灌装前浓度均匀一致,保证了临床药效;药液在分装过程中不暴露在外环境中,避免污染。减轻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
文档编号A61J3/00GK201015651SQ20072009570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6日
发明者黄淑萍 申请人:天津市海河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