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52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属胆道外科腹腔镜手 术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外科领域内微创显得非常重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己成为 胆道外科胆囊切除的常规手术。但在腹腔镜手术中,取胆囊时常常会 碰到困难,尤其是胆囊内结石较大、较多时。因腹腔镜取石钳钳体较 长,头部大,在胆囊内不易操作;或用其它钳子取石,胆囊壁容易抓 破,增加了污染;胆囊结石难以夹碎或取出时,只能扩大切口,再次 增加创伤等存在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的腹腔 镜胆囊内取石钳。本实用新型为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包括带铰联关节的前钳体和 后钳体,置于前钳体顶部的指环,其特征在于后钳体的外侧为瓢形或 椭圆形结构,内侧的咬合面为锯齿状结构。所述的前钳体与指环之间还可设有卡扣,以进一步增强钳体合拢 时的力量。所述前钳体和后钳体的总长度可为200 250mm。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腹腔镜外科手 术的临床要求,通过对现有钳子头部锯齿状结构的设计,增加了摩擦 面,解决了现有腹腔镜取石钳存在的问题,用于胆囊内较大的、多发 性结石的碎石和取石,可减少损伤的扩大和污染。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带铰联关节6的前钳体1和后钳体3,置于前 钳体1顶部的指环7和卡扣2等构成;后钳体3的外侧4为瓢形或椭 圆形结构,内侧的咬合面5为锯齿状结构;前钳体1和后钳体3的总 长度为200 250mm。使用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后,将胆囊的多发性或较大结石的胆 囊颈管拉到体外,胆囊仍留在体内,用血管钳夹住,剪开胆囊颈管吸 尽胆汁,用2 3把血管钳夹住胆囊颈管并敞开,然后将后钳体3进 入胆囊内碎石或取石,后钳体3外侧4的瓢形或椭圆形结构可使后钳 体3方便地进入进入胆囊内。通过咬合面5的锯齿状结构可以方便地 钳住结石,对较大的结石可借助钳体合拢时卡扣2之间的夹力先碎 石,再取石。在屏幕和体外直视下,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不 易抓破胆囊壁,不再增加创伤和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包括带铰联关节(6)的前钳体(1)和后钳体(3),置于前钳体(1)顶部的指环(7),其特征在于后钳体(3)的外侧(4)为瓢形或椭圆形结构,内侧的咬合面(5)为锯齿状结构。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前钳体(1)与指环(7)之间还设有卡扣(2)。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其特征在于所述 前钳体(1)和后钳体(3)的总长度为200 250mm。
专利摘要一种腹腔镜胆囊内取石钳,属胆道外科腹腔镜手术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带铰联关节(6)的前钳体(1)和后钳体(3),置于前钳体(1)顶部的指环(7)和卡扣(2)等构成;后钳体(3)的外侧(4)为瓢形或椭圆形结构,内侧的咬合面(5)为锯齿状结构;前钳体(1)和后钳体(3)的总长度为200~250mm。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腹腔镜外科手术的临床要求,通过对现有钳子头部锯齿状结构的设计,增加了摩擦面,解决了现有腹腔镜取石钳存在的问题,用于胆囊内较大的、多发性结石的碎石和取石,可减少损伤的扩大和污染。
文档编号A61B17/22GK201127636SQ20072011313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7日
发明者任培土 申请人:任培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