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5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套扎器,属于外科手术用辅助器械的制 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代外科领域内微创显得非常重要,腹腔镜手术已进入外科系 统的各个领域,如普外科、妇科、胸外科、泌尿科、肿瘤等学科。外 科系统腹腔镜手术时有不少手术需要用一次性圈套器,其主要结构为 一根空心长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国内无同类产品,进口产品 为一次性使用,价格昂贵;二是一次性圈套器的可吸收线易断裂;三 是与现有的穿刺器不配套,操作时容易发生C02泄漏,影响医护人员 及病人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途广,操作简单方 便,可反复使用的多用套扎器。
本实用新型为多用套扎器,包括空心导管,其特征在于空心导管 的一端设有槽孔,另一端设有带顶孔和外螺纹的套孔头,套孔头与空 心导管通过外螺纹和空心导管上的内螺纹啮合连接。
所述的套孔头上还可设有1—4个侧孔。
所述槽孔的数量可为l一4个。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地满足外科腹腔镜 下手术的临床要求。可与穿刺器配套,不产生缝隙,避免了C02的泄 漏,解决了现有一次性圈套器存在的问题,用途广泛,可反复使用, 用于普外科手术中如阑尾根部、较粗胆囊颈管、脾蒂等,也可用于深 部组织止血等的套扎或结扎,胸外科的边缘部的肺大泡等手术的套
扎;妇科输卵出血、卵巢切除术的套扎或结扎等疾病。套扎或结扎可 根据医生习惯挑选可吸收或非可吸收等各种缝线,使用方便,安全可 靠,可多次套扎或结扎,降低了了病人和医疗手术费用。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空心导管1,置于空心导管1 一端的l一4个 槽孔2,置于空心导管1另一端带顶孔7和外螺纹5的套孔头6等构 成;套孔头6与空心导管1通过外螺纹5和空心导管1上的内螺纹3 啮合连接;套孔头6上还设有1 一4个侧孔4。
使用时,先将套孔头6拧下与空心导管1分离,从顶孔7或侧孔 4插入根据手术所需的可吸收或非可吸收的线或丝线,然后用钢丝穿 过空心导管1将线导入到空心导管1尾部,线的尾部打一个结嵌入套 扎器尾部的槽孔2内固定。空心导管1和套孔头6通过螺纹啮合连接 后将线拉到头部,打好套扎环待用, 一根线可多次使用。同时可作为 深部组织止血结扎用,比血管钳结扎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套扎器,包括空心导管(1),其特征在于空心导管(1)的一端设有槽孔(2),另一端设有带顶孔(7)和外螺纹(5)的套孔头(6),套孔头(6)与空心导管(1)通过外螺纹(5)和空心导管(1)上的内螺纹(3)啮合连接。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孔头 (6)上还设有l一4个侧孔(4)。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2) 的数量为1_4个。
专利摘要一种多用套扎器,属于外科手术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空心导管(1),置于空心导管(1)一端的1-4个槽孔(2),置于空心导管(1)另一端带顶孔(7)和外螺纹(5)的套孔头(6)等构成;套孔头(6)与空心导管(1)通过外螺纹(5)和空心导管(1)上的内螺纹(3)啮合连接;套孔头(6)上还设有1-4个侧孔(4)。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够满足外科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要求。可与穿刺器配套,不产生缝隙,避免了CO<sub>2</sub>的泄漏,用途广泛,可反复使用,安全可靠,可多次套扎或结扎,降低了病人和医疗手术费用。
文档编号A61B17/12GK201070366SQ2007201131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6日
发明者任培土 申请人:任培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