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镜术中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15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胆道镜术中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道镜术中气囊,属外科手术或诊断用辅助 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外科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时,常常会碰 到较细的肝内胆管或总胆管下段嵌顿结石,因术中肝内外胆管瘪陷, 用胆道取石钳或胆道镜取石都十分棘手,难以取出。往往要到手术后
2个月再用胆道镜从T型管窦道内取石,给病人带来生活不便和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用途广,操作简单、 方便、安全的胆道镜术中气囊。
本实用新型为胆道镜术中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置于导管 两端的阀门和带内孔的囊体。
所述囊体的长度可为40 60mm。所述囊体未充气时的直径可为 8 12 mm。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外科手术的临 床要求,可以解决术中肝内外胆管和总胆管下段瘪陷、无充盈的问题, 尤其是可增加肝内胆管和总胆管下段管内的压力而扩大内径,解决肝内外胆管瘪陷、无张力的问题。有利于术中检查、取活组织检査和取 石,本实用新型材质柔软,无损伤,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也可 用于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査、取石时替代转换帽作用,减少胆道镜的损 坏。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管3,置于导管3两端的阀门4和带内孔2 的囊体1等构成。囊体1的长度为40 60mm,囊体1未充气时的直 径为8 12醒。
在肝内外胆道多发性结石行开腹手术时,切开总胆管取出容易取 的结石后,在胆道镜检查或取石时,将胆道镜头部涂上润滑剂,然后 将胆道镜插入内孔2内,连同囊体l轻轻插入胆管内,根据胆管内径 大小通过导管3向囊体1内注入一定量的气或水, 一般为5 10ml, 使胆管腔内有一定的张力即可,避免张力过高而胆管破裂。当胆道镜 上的网篮套住结石后,将囊体l内的气或水抽瘪一道拉出体外,再次 插入胆管后向囊体1内注气或水方法同前。腹腔镜下胆道检查或取石 时,将10mm的穿刺器拔出,囊体1从穿刺器尖端插入2/3,再插入 胆道镜后注一定量的气或水,然后将穿刺器从腹壁原穿刺孔插入穿 刺器方可操作。
权利要求1、一种胆道镜术中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3),置于导管(3)两端的阀门(4)和带内孔(2)的囊体(1)。
2、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镜术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 (1)的长度为40 60mm。
3、 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胆道镜术中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 (1)未充气时的直径为8 12mm。
专利摘要一种胆道镜术中气囊,属外科手术或诊断用辅助器械的制造技术领域,主要由导管(3),置于导管(3)两端的阀门(4)和带内孔(2)的囊体(1)等构成;囊体(1)的长度为40~60mm,囊体(1)未充气时的直径为8~12mm。整体结构和尺寸范围能满足外科手术的临床要求,可以解决术中肝内外胆管和总胆管下段瘪陷、无充盈的问题,尤其是可增加肝内胆管和总胆管下段管内的压力而扩大内径,解决肝内外胆管瘪陷、无张力的问题。有利于术中检查、取活组织检查和取石,操作简单方便,并发症少,也可用于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取石时替代转换帽作用,减少胆道镜的损坏。
文档编号A61B17/22GK201070371SQ20072011313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6日
发明者任培土 申请人:任培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