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24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套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
技术背景漏斗胸是最常见的先天性胸廓畸形,发生率约为0.1%~0.3%。临床表现为以胸骨体下端 及剑突为中心,胸骨连同两侧肋骨向内凹陷,形似漏斗,故名漏斗胸。漏斗胸胸廓畸形在新 生儿即可发现,且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加重。轻度漏斗胸,对循环呼吸影响不大,但是明显影 响外观,患儿懂事后容易产生自卑心理,造成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重度漏斗胸,下 陷的胸骨压迫肺部及心脏,直接影响患儿心肺功能,致使活动耐量下降,易经常呼吸道感染, 甚至发展成阻塞性肺疾病,如不手术矫治,患儿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均明显低于正常。治疗漏斗胸的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在国内外应用最为普遍的主要是胸骨翻转术和 胸骨抬举术(即Ravitch术)两种术式,其它如无蒂胸骨翻转术、带血管蒂的胸骨翻转术、改 良胸骨抬举术、胸肋骨V形截骨内固定术、胸肋骨抬高成形术等术式均是在这两种术式的基 础上发展形成的。但是这些传统术式均有共同的缺点,即手术操作复杂、出血多、创伤大、 术后并发症多、护理复杂、复发率高等。近十年来,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已经逐渐用微创植入治疗法(即NUSS法)代替传统 外科手术法来进行漏斗胸的治疗,NUSS法只需在患者两侧胸壁腋前和腋后线之间各开一约 2cm横切口,植入特制器械支撑起塌陷胸骨即可。和传统外科手术法相比,NUSS法具有切口 小而隐蔽、手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快、能长期保持胸部伸展 性、扩张性、柔韧性和弹性等优点。而NUSS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必须有性能优越的特制植入器 械和操作方便的专用手术器械才能实现,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专门的全套器械,这也就直接 影响了NUSS法治疗漏斗胸在国内的推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套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借助其可对漏斗胸 患儿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以达到手术操作简单且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 快、术中和术后护理简单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 一套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 器械,包括矫形器、固定器两件特制的植入器械和塑形器、穿通器、翻转器三件专用的手术 器械。所述的固定器中间设计有合适的插槽,矫形器的两端可分别滑动地插放于固定器的插槽 中组合使用;矫形器和固定器的两端中间位置均设计有圆柱形通孔,供手术缝制用;矫形器 的两端边缘位置设计有对称的锯齿状,便于观察矫形器在固定器插槽中的位置;固定器的宽 度和厚度方向设计呈楔形,减小固定器的尺寸和軍量,减轻患者的负担。所述的塑形器由一对弯制手柄、 一对支撑柱和一个可调旋钮组成;弯制手柄包括左右对 称的一对,由一对弹簧片支撑着;支撑柱由柱轴和柱套组成,柱套可以在柱轴上光滑地转动, 保证在塑形矫形器时不损坏矫形器的表面;可调旋钮由钮芯和钮套组成,钮套外周由两个以 上不同曲率的弧线围合而成,钮套可在钮芯上转动选择不同曲率,保证将矫形器塑形得更加适合患者的形状;手柄前端设计有通孔分别与支撑柱的柱轴和可调旋钮的钮芯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穿通器由可握流线形手柄和呈三段圆弧连接状的穿通杆组成,穿通杆端部设有一小椭圆形通孔,供连接矫形器用。所述的翻转器由把持手柄、过渡段和翻转段三部分组成;把持手柄包括手持的圆柱体部分和连接的圆锥体部分,其中圆柱体中间设有长方形的通孔,可以减轻器械的重量,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过渡段由四段空间弯曲的圆柱体光滑连接而成,各相邻两段圆柱体间夹角为140~160°,保证翻转时能够很好地避让患者的肩部、手臂等部位,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翻转段为一短粗圆柱体,中间设有椭圆形的通孔,用来插放矫形器。所述的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可由性能合适的钛合金材料或医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其中矫形器用于支撑抬举畸形胸骨,固定器用于固定 矫形器,塑形器能够在手术现场根据患者的胸廓形状将矫形器塑形成所需形状,穿通器能够 安全可靠地带领矫形器穿过胸腔,翻转器能够将植入胸腔的矫形器方便稳定地翻转。本实用新型中特制的矫形器能够方便地实现微创治疗漏斗胸的目的,体现出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小巧的固定器能够减小矫形器移位的可能,降低并发症;专用的塑形器和翻转器能够保证实现手术操作方便且时间短的优点;而设计结构独特的穿通器更是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矫形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矫形器和固定器组合使用示意图塑形器结构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穿通器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矫形器l、固定器2、塑形器3、穿通器4和翻转器5。 如图2-a所示,所述的矫形器1的两端中间位置设计有圆柱形通孔101,两端边缘位置 设计有对称的锯齿状102。如图2-b所示,所述的固定器2的中间设计有合适的插槽201,两 端中间位置设计有圆柱形通孔202,两端的宽度和厚度方向设计呈楔形。如图2-c所示,所 述的矫形器的两端可分别滑动地插放于固定器的插槽201内,锯齿状设计便于观察矫形器在 固定器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所述的塑形器3由一对弯制手柄301、 一对支撑柱和一个可调旋钮组成; 弯制手柄301包括左右对称的一对,由一对弹簧片302支撑着;支撑柱由柱轴303和柱套304 组成,柱套304可以在柱轴303上光滑地转动;可调旋钮由钮芯305和钮套306组成,钮套 306外周由两个以上不同曲率(本实施例采用三种曲率)的弧线围合而成,钮套306在钮芯 305上转动通过选择不同曲率来实现可调功能;手柄前端设计有通孔分别与支撑柱的柱轴303 和可调旋钮的钮芯305固定在一起。如图4所示,所述的穿通器4由可握流线形手柄401和呈三段圆弧连接状的穿通杆402 组成,穿通杆端部设有一椭圆形的通孔403。圆弧连接状的穿通杆402可安全地穿通组织, 同时支撑起畸形胸骨,为矫形器穿过胸腔打通隧道;椭圆形的通孔403可很方便地拴系连接 矫形器的引导线,引导矫形器穿过胸腔。如图5所示,所述的翻转器5由把持手柄、过渡段和翻转段三部分组成;把持手柄包括 手持的圆柱体部分501和连接用的圆锥体部分502,其中圆柱体中间设有长方形的通孔503; 过渡段由四段e间弯曲的圆柱体504光滑连接而成;翻转段为一短粗圆柱体505,中间设有 椭圆形的通孔506。把持手柄的圆柱体内镂空可以减轻手柄的重量,提高操作的方便性;过 渡段的各圆柱体相互间弯曲的夹角为140 160° ,保证在手术翻转矫形器的过程中能很好地 避让患者胸部、肩部v手臂等部位,从而实现平稳、准确地翻转矫形器,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能。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术前,均行X线胸片、CT及心电图检査,并测量漏斗胸胸廓指数,评估心肺受压、畸形 程度、胸骨扭曲和肋软骨骨化情况等。手术时首先测量患者的畸形胸廓形状和尺寸,选择合 适的矫形器,并确定矫形器应塑形的形状。将矫形器卡入塑形器的支撑柱和可调旋钮之间,用手收拢塑形器弯制手柄,对矫形器进行塑形, 一般为"U"形;塑形时可根据需要调节可调 旋钮,塑形出不同的曲率半径形状,使矫形器尽可能适合患者。在患者两侧胸壁腋前和腋后线之间各开一约2cm横切口,在胸腔镜配合下,把穿通器由 一侧切口穿入,从胸骨下至另一侧切口穿出,为矫形器穿过胸腔打通隧道;手握穿通器两端, 用穿通器的穿通杆将胸腔塌陷部分上举,穿通杆材料必须为高强度钛合金或医用不锈钢材料, 有足够强度和韧性,不易断裂、变形;将引导线一端拴在穿通器端部的椭圆形通孔内,另一 端拴住矫形器,沿穿通器打通的隧道引导矫形器穿过胸腔,将塑形好的矫形器("U"形)引 入体内。矫形器到达预定部位后,将矫形器的一端插入翻转器的椭圆形通孔内,旋转把持手 柄,将矫形器翻转180度成"n "形。再从左右两个切口分别放入和矫形器配套的固定器,把矫形器的两端锯齿部位分别插入 到两个固定器的插槽中,将固定器缝在肋骨骨膜上,再把固定器与胸壁及矫形器缝在一起, 缝合好切口即可。术后1 3天后即可下地活动,但禁止剧烈活动,5 8天后出院,2年以上取出矫形器和 固定器。
权利要求1. 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矫形器、固定器、塑形器、穿通器和翻转器;所述的矫形器可滑动地插入固定器中组合使用;塑形器由一对弯制手柄、一对支撑柱和一个可调旋钮组成;穿通器由可握手柄和穿通杆组成;翻转器由把持手柄、过渡段和翻转段三部分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套用于微创治疗漏斗胸的新型专用医疗器械,包括矫形器、固定器两件植入器械和塑形器、穿通器、翻转器三件专用手术器械;所述的矫形器为长板条形、侧边两端为锯齿状;固定器两端有缝合用的圆孔,中间为插放矫形器的凹槽;塑形器包括一对左右对称弯制手柄、支撑柱和可调旋钮,矫形器可以放置在支撑柱和可调旋钮间弯制成不同弧度;穿通器由可握手柄和流线型穿通杆组成;翻转器包括把持手柄、带插放矫形器通孔的圆柱体和连接的圆锥体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矫形器和固定器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生产成本低、利于推广;专用手术器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文档编号A61B17/56GK201085664SQ200720143169
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1日
发明者于学保, 寇亚明, 扈玉玲, 柳美荣 申请人:柳美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