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83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中医传统经络穴位和针灸学原理,结合现代材料科学和纳米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针灸功能的灸片,因贴于人体面部指定的穴位皮肤,因此称为面灸。
背景技术
:针灸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从古至今,针灸医学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许多国家除医院设有针灸专科外,还纷纷成立了一些研究针灸的专门机构和针灸学院等,并多次召开国际性针灸学术会议,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联合会。世界卫生组织也已宣布,可用针灸治疗的疾病约300余种,疗效较好的约100余种,可治愈的约67种。针灸医学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传统针灸工具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改变为铜针、铁针、不锈钢针,但是这些针具都会造成皮肤损伤,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传播病毒;针刺损伤带来的疼痛也容易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此外,施用针灸时对患者的体位还有较严格的要求,针灸过程中患者不能改变体位,否则容易发生危险。这些问题无疑限制了针灸在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一批结合了针灸理论和西医物理治疗方法的治疗仪,包括电针疗仪、电灸疗仪、特种腧穴治疗仪等,这些治疗仪往往是利用外加常规电能源或者电激发光能源、磁能源等刺激腧穴。这些有源器械除了产生刺激腧穴所需的电流、能量外,还容易产生电磁波、强磁场、超声波、激光及放射线等,对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其次,这些仪器缺乏特异性,不能形成和人体腧穴的互动,对针灸的特点体现不充分。此外,如果使用方法不当,还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产生针与灸的双重效应,有温热感,又有较轻的针刺感、麻胀感,达到疏经通络、活血化淤、调节机体平衡效果的面灸。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面灸,为纳米混合材料制成,它为一具有一定弹韧性的实心片状物——灸片,附着于圆形胶布的中心构成的,灸片的厚度为2mm士0.5mm。所述的灸片可以为扁圆柱形,其直径为8mm土lmm。所述的灸片还可以为扁圆台形,或上顶面为弧面的扁圆柱形。承载灸片的胶布,其直径为25mm—30mm。发明充分运用了中医传统经络穴位和针灸学原理,结合现代材料科学和纳米工艺技术研制而成,将它贴于人体面部指定的穴位皮肤,能产生针与灸的双重效应,既有温热感,又有较轻的针刺感,麻胀感等神奇效应,达到疏经通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调节机体平衡等作用。对各种感冒症状、鼻部病患、眼疾、失眠、美容及头面部各种疼痛、疲劳症等都具有独特效果。图1为本发明面灸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图3、图4分别为灸片呈扁圆柱形、呈扁圆台形、凸顶扁圆柱形的侧面剖视图。图中1、胶布,2、灸片。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发明产品从针灸器具的材料和结构入手,选用具有特种激越功能的永久极性特种晶体材料,运用纳米技术和特殊的工艺成型,制成的具有激越性能的自源功能体,可作为传统针灸的替代品。本发明产品为圆形片,直径8mm土lmm,厚度2mm士0.5mm,为均一混合材料制成的实心片状物,有一定的韧性。本品的基础材料是从2000多种矿物质中筛选出的几种具有特殊激越功能的永久极性晶体材料。几种材料经过配伍复合设计,再通过纳米工艺加工成纳米粉体材料,然后加入适当助剂用特殊的炙压工艺加工成型。成型后的灸片通过特定的升温、保温和冷却工艺,控制其密度、孔隙度、软硬度和其它特别性能,最终制成具有新特异性能的自源功能体。本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性能第一,本品能够永久自发产生超微电流。这种超微电流源于材料中结晶体具有的电位差。人体生物电则源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当使用本品时,两种微电流能够互相作用。一方面,微小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即能引起本品晶体间的电势差,释放微电流;另一方面,皮肤细胞受到外来微电流的刺激,就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产生生物电,反作用于本品的晶体材料,产生新的电位和电流。这种微电流作用于经穴时引起的刺激,是产生针灸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效应可通过人体直接感知。第二,本品能够发射远红外光子流。通过仪器检测,本品能够发射5.615pm的远红外线。这种远红外线对人体是非常有益的。生命科学研究证实,人体本身是一个远红外辐射源,人体皮肤可以发射和吸收远红外线。当本品发射的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腧穴时,其频率和人体腧穴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相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最高且能被人体腧穴所吸收,温度升高,使腧穴部位产生热效应。这种远红外线产生的热效应是本品能产生针灸效用的又一重要因素。红外效应可通过红外线检测仪器得到证实。第三,本品具有较强的负离子发射功能。由于本品晶体材料具有热电性和压电性,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材料晶体之间的电势差所产生的静电可高达100万eV,从而使空气发生负离子电流,被击中的电子附着于邻近的水和氧分子并使其成为空气中的负离子,即负氧离子。负离子的作用广泛,对人体非常有益。负离子除通过呼吸途径进入人体外,还能够从皮肤途径吸收。研究表明,负离子不仅能刺激皮肤的神经感受器,引起温度与血管的反应,还能透过皮肤,引起深部组织的生理反应。本品在使用时能够发射负离子刺激腧穴部位的皮肤和皮下组织,从而产生针灸效用。最后,本品能提高晶体材料的性能,与人体产生能量互动。本品采用纳米工艺加工制成,原料粉体的平均粒径在100多nm左右,纳米级粉体具有普通科学常识无法解释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此外,本品原料粉体还进行了表面修饰和改性。纳米粒子表面厚度约2nm,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控制颗粒大小和稳定性能,在表面修饰时加入的偶联剂对纳米材料表面进行包覆,极大地提高了粒子的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本品将微电流、光子流、负离子流超效强化后,与人体生物能产生对流,产生互动能量,刺激腧穴,引发腧穴的经络效应。以上所提各种效应均可通过人体感官直接感觉到。由此可见,本品多种性能产生的混合效力能够有效的刺激腧穴,发挥同中医针灸相同的功效。面灸片的生产中采用了多种先进的加工工艺,以期达到产品效果。由于物质在纳米状态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均发生改变,只有真正达到纳米级别方能起到替代针灸治疗的效果。魔灸片正是由于其功能物质在纳米形态下方能起到如此神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使用方法和作用机理仍然基于传统针灸学理论和经络腧穴理论。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脉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络相贯,遍布全身,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联络网,通过有规律的循行和复杂的联络交会,组成了经络系统,把人体五脏六腑、肢体官窍及皮肉筋骨等组织紧密地联结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之气循经络运行,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活动,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了协调和相对平衡。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腧穴与经络、脏腑、气血密切相关,针灸即通过经脉、气血、腧穴三者的共同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本品的使用正是根据传统经络医学理论,根据不同病症,从正穴中选取相关主穴(特别有效的穴位)同时配合所对应的阿是穴进行治疗,即收到确切的疗效。同时,本品还具有安全无损伤、简单易操作、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等超越传统针灸的优点。助疗液是配合产品共同开发而成的,助疗液是经特殊矿化处理的离子交换小分子活化水,是一种特殊介质。当在本品上涂抹助疗液时可使灸片导电功能增强,性能更好,能充分起到针灸作用。面灸片生产工艺流程为功能材料选配超细微粉处理、提取处理、超细微粉纳米化、加工、充分搅拌均质化、硫化成型、热处理、冷却、表面处理、成品。本实用新型产品作用在人体头面部特定的穴位上,可达到明显缓解感冒各种症状、治疗鼻部病患、眼疾、改善睡眠、美容及头面部各种疼痛、疲劳症的治疗效果。包括1、睡眠障碍包括睡眠量的异常,如睡眠缺少(失眠、不眠)或睡眠过多(嗜睡);还包括睡眠质的异常,如在睡眠时发生某些症状,如梦行症或眠中惊醒,使睡眠量受到影响。日常生活中,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中医称不寐,指以不能入睡和睡不深熟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涵盖了睡眠的量和质两个方面。辨其病因,主要是七情所伤,思虑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亦有因禀赋不足,房劳久病或年迈体虚所致。具体包括(l)情志不遂,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邪火扰动心神,神不得安而致不寐。或心火素盛,稍有怫郁,心火扰动心神而不寐。(2)心胆虚怯或暴受惊骇,神魂不安,善惊易恐,以致夜不能寐或夜寐不酣。(3)思虑劳倦太过,损伤心脾,心伤则心血暗耗,神不守舍;脾伤则无以生化精微,营血亏虚不能奉养于心。此外,久病血虚,产后失血,年迈血少,亦令心血不足,心失所养,以致心神不安而不寐。(4)禀赋不足,房劳过度或久病之人,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火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不交、或肝肾阴虚,肝阳偏盛,相火上亢,心火盛则神动,肾阴虚则志伤,心肾失交而神志不宁,因而不寐。(5)饮食不节饮食不节,脾胃受伤,或积为痰热,壅遏于中,胃气失和,阳气浮越于外而卧寐不安。治则以宁心安神为主。选择大椎、安眠、内关和心俞、三阴交、神门两组穴位使用本品,即可达到改善睡眠的功效。2、各种感冒3、鼻部病患4、眼疾和眼部疲劳5、面部美容6、头面部各种疼痛本品还将陆续开发出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如胃肠病、痛经、前列腺炎症和增生症、乳腺增生、疲劳综合症以及排毒养颜、美容等10多种系列产品以适应广大患者的需要。本实用新型产品与其它产品的区别面灸片的设计采用了最新材料工艺,充分考虑消费者消费习惯,无论从材料、外形大小、作用效能都是目前市场上尚未见到的最为先进、最为新颖的产叩o与类似产品比较,面灸的优点除了是无源、无磁、无辐射、无创伤、无痛苦,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与影响,使用无危险之外,其优美的曲线和小巧的外形更加适合人体面部的特征。同时反复使用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不良反应。目前市场见到过一种陶瓷硬片产品,存在着无法与人体紧密贴合、有些穴位如关节、手指、面部等部位无法使用的问题,且陶瓷片质地硬脆、易碎,冬天使用时温差过大等缺点。而面灸片采用硅胶软材料作为载体,彻底解决了硬片的所有问题。使用更方便、效果更理想,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普及型、大众化、安全性、低消费的保健治疗用品。临床使用观察-本品具有无源、无创、无痛、无交叉感染、无放射性危害的特点,适用范围广,临床具有十分独特的疗效。有些常见病和多发病,使用本品治疗能够很快缓解病痛;不少慢性病、疑难病在使用本品几个疗程后,往往可见奇效。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目前已经有超过5000人使用了本产品,反响热烈。<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使用方法包括1、参照穴位图,选择穴位。2、将助疗液滴到魔灸片或皮肤上涂匀。3、将灸片用医用胶带贴在所选穴位皮肤上,一般5—10分钟即可产生效果。4、保持灸片在所选穴位上感应治疗40分钟左右(一般勿超过l小时)。5、使用完毕后,取下医用胶带,将灸片擦净收好。6、每日l-2次,IO日为一疗程,连续使用3-6个疗程效果为佳。权利要求1.一种面灸,为纳米混合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它为一具有一定弹韧性的实心片状物——灸片,附着于圆形胶布的中心构成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片为扁圆柱形,其直径为8mm土l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片为扁圆台形,其直径为())8mm土l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片是上顶面为弧面的扁圆柱形,其直径为8mm士l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灸,其特征在于所述灸片的厚度为2mm±0.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灸,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灸片的胶布,其直径为25mm—30mm。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中医传统经络穴位和针灸学原理,结合现代材料科学及纳米工艺技术制成的具有针灸功能的灸片,用于贴附人体面部指定的穴位皮肤。它为一具有一定弹韧性的实心片状物——灸片,附着于圆形胶布的中心构成的。所述的灸片为扁圆柱形,扁圆台形,上顶面为弧面的扁圆柱形,厚度约2mm,直径约8mm,承载灸片的圆形胶布,直径为25mm-30mm。本实用新型既可产生针与灸的双重效应,有温热感,又有较轻的针刺感,麻胀感等神奇效应,达到疏经通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调节机体平衡等作用。对各种感冒症状、鼻部病患、眼疾、失眠、美容及头面部各种疼痛、疲劳症等都具有独特效果。文档编号A61H39/00GK201085776SQ200720155240公开日2008年7月16日申请日期2007年7月13日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发明者王成亚申请人:王成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