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及内窥镜检查方法

文档序号:1221120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及内窥镜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利用内窥镜对作为被摄体的体壁等进行标记的 内窥镜、或内窥镜检査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日本特开2004—350940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观察部的内窥 镜,该观察部能够使观察部前端抵接于被检体来进行该被检体的放大观 察。在该内窥镜中,在插入前端部同时设有具有普通倍率的普通观察部、 和能够从插入部前端面出没的高倍率的放大观察部。根据该内窥镜,例 如在利用上述普通观察部进行观察而探寻到病变部位后,能够利用上述 放大观察部放大观察或放大拍摄病变部位。
并且,对于日本特开2003 — 135377号公报公开的内窥镜,在插入前 端部配置有观察窗,在插入部内配置有引导处置器械的两个处置器械贯 穿插入通路。在该内窥镜中,利用从上述一个贯穿插入通路突出的把持 钳子夹住病变部位并提起,使上述观察窗相对于上述病变部的根部离开 合适距离,从而进行观察,在该观察状态下,使热探头从上述另一个贯 穿插入通路突出,利用该热探头对上述病变部的根部进行标记。
但是,根据日本特开2004—350940号公报的内窥镜,利用放大观察 部观察时的观察部位能够通过普通观察部确认大致位置,但在放大观察 后,不能再次确认该观察部位。
并且,根据日本特开2003 — 135377号公报的内窥镜,通过标记所观 察的病变部位,在观察后也能够确认该病变部位。但是,针对该病变部 位的标记与其说是适当标记在被放大观察的微小内部分的附近,不如说 是只不过标记了大概或者广范围的关注部位。另外,由于适用在将离开 标记部位的部分提起的状态下进行标记的方法,所以使上述放大观察部处于接触的状态,从而不能适当地对观察部位进行标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 够可靠地进行观察部位的标记的内窥镜、或内窥镜检査方法。
本发明的内窥镜具有能够插入到体腔内的插入部;设于上述插入 部的前端部,能够与被摄体接触的抵接部;设于上述抵接部的观察机构;
和设于上述抵接部,对所接触的被摄体赋予标记物的标记机构。


图1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内窥镜观察装置 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图1所示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的放大剖面图,该图表示使高 倍率观察探头在突出状态下抵接于作为观察部位的体壁并观察关注部位
图3是图2的A向视图,该图表示内窥镜插入部前端面的物镜系统、
高倍率观察探头和照明透镜的配置。
图4是将图3所示高倍率观察探头的前端面放大的图。
图5A是表示基于图3所示高倍率观察探头的观察和标记准备动作状
态的立体图。
图5B是表示利用高倍率观察探头在关注部位附近进行标记后的状 态的立体图。
图6是图3所示高倍率观察探头的第一变形例的前端面的放大图。
图7A是表示利用图6所示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在关注部位周围 进行4处标记的例子的图。
图7B是表示利用图6所示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在关注部位周围 进行3处标记的例子的图。
图7C是表示利用图6所示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在关注部位周围 进行2处标记的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针对图3所示高倍率观察探头的第二变形例的前端面的 配置图。
图9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内窥镜观察装置 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IO是图9所示内窥镜的插入部前端的放大剖面图,该图表示使高
倍率观察探头抵接于作为观察部位的体壁并观察关注部位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 图5B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观察装置1具 有内窥镜2、高倍率观察探头3、光源装置4A、视频处理器5A、监视器 6、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视频处理器5B、光源装置4B和记录装置7。
内窥镜2具有能够插入到作为被检体的体腔内的插入部10。并且, 内窥镜2内置有第一观察机构。高倍率观察探头3以能够进退的方式贯 穿插入到内窥镜2的钳子通道(也称为处置器械通道)23中。高倍率观 察探头3具有能够进行光学高倍率观察的第二观察机构即高倍率观察部 42。光源装置4A向内窥镜2的光导管提供照明光。视频处理器5A进行 针对内置于内窥镜2中的普通观察用的摄像单元27的信号处理。监视器 6显示从视频处理器5A输出的影像信号。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是标记 机构,向高倍率观察探头3提供标记剂(也称为标记物)。视频处理器5B 进行针对设于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信号处理。光源 装置4B向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光导管提供照明光。记录装置7记录输出 给监视器6的影像信号。
内窥镜2包括具有挠性的细长插入部10,在其前端部内置有作为 普通倍率的第一观察机构的摄像单元27;设于该插入部10的后端的操作 部11;和从该操作部11的侧部延伸出来的通用软线12。设于通用软线 12的基端部的连接器13装卸自如地连接于光源装置4A。
光源装置4A内置有产生白色光的灯14。灯14的白色光经由通过电动机8而旋转的安装有红色、绿色、蓝色的透射滤光器的旋转滤光器9 被转换为面顺次光。通过各种颜色的透射滤光器的光由透镜聚光,并作
为照明光而入射到从连接器13突出的光导管管头部分的光导管15。该照 明光由光导管15传输,从插入部10的前端面经过照明透镜16 (参照图 3)射出,对患部等观察部位17进行照明。
光源装置4B内置有产生白色光的灯67。灯67的白色光由透镜聚光, 并入射到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光导管。该白色光从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 前端朝向作为被摄体(体壁)的观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射出。
插入部10由以下部分构成硬质的前端部18;设于该前端部18的 后端的弯曲自如的弯曲部19;和从该弯曲部19的后端延伸到操作部11 的前端的长条的挠性部20。弯曲部19能够通过操作设于操作部11的未 图示的弯曲旋钮而向上下左右的任意方向弯曲。
在构成插入部10的前端部18的前端部主体26中,在光导管15的 前端侧配设有配置了照明透镜16的照明光学系统的两个照明窗24;在与 该照明窗24邻接设置的观察窗(摄像窗)25上,以由透镜框保持的状态 配设有普通观察用的物镜系统28。
另外,在物镜系统28后方的成像位置配置作为固体摄像元件的例如 电荷耦合器件即CCD 30,来构成摄像单元27 (图2)。 CCD 30是对所成 像的光学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普通观察用摄像机构。另外,在CCD30的前 面配置有防护玻璃、光学滤光器。
在操作部11的前端附近设有处置器械插入口 21,能够插入处置器械 或高倍率观察探头3等。该处置器械插入口 21与在其内部沿着插入部10 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钳子通道23 (参照图2)连通。
在前端部主体26中形成有与形成钳子通道23的软性管连通的通道 用孔部。贯穿插入于钳子通道23内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处 于从钳子通道23的前端开口部23a出没自如的状态。另夕卜,在高倍率观 察探头3的前端部35中内置有由高倍率摄像单元39、光导管43和标记 物供给管路44构成的高倍率观察部42。
在前端部主体26的后端紧固有构成弯曲部19的最前端的弯曲块。弯曲块的外侧利用由富有弯曲性的橡胶管等构成的外装部件32水密地覆
盖o
如图3所示,在前端部主体26的前端面26a中配置有普通观察用观 察窗25、照明窗24以及能够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突出的钳 子通道23的前端开口部23a。观察窗25与钳子通道23的前端开口部23a 以离开预定距离的状态配置在直线Lo上,在观察窗25附近配置照明窗 24。
在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的抵接部即前端面35a中,如图4 所示,配置有位于中央部的高倍率观察单元39的物镜系统40、光导管 43和标记物供给管路44的喷出口 44a。光导管43和标记物供给管路44 的喷出口 44a分别配置在物镜系统40附近的左右至少一方侧的位置。
高倍率观察探头3在期望以高倍率观察作为活体粘膜(体壁)等被 检体的观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的局部时,使该前端部35按照图1、 2所示那样从钳子通道23的前端开口部23a突出,使其前端面(观察窗 部)35a与关注部位17a的表面抵接(接触)。在该抵接状态下,前端部 35被保持在预定位置,所以能够在稳定的状态下通过前端部35的物镜系 统40进行关注部位17a处的组织学细微结构的高倍率观察。
另外,在该观察状态下,能够通过高倍率观察探头3观察的部位处 于内窥镜2侧的普通观察的视场范围内。
并且,关于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周围的详细结构,将在后 面使用图2等进行说明。
在图2所示的摄像单元27的CCD 30上连接着信号缆线31的前端。 信号缆线31的后端侧连接于连接器13的侧部的连接器座,并通过连接 于该连接器座的信号缆线22装卸自如地连接于视频处理器5A。
视频处理器5A内置有CCD驱动电路61和影像处理电路62。 CCD 驱动电路61产生驱动CCD 30的CCD驱动信号。影像处理电路62对通 过被施加CCD驱动信号而从CCD 30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 生成影像信号。
由影像处理电路62生成的影像信号输出给监视器6,并在监视器6的普通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3显示为普通观察的内窥镜图像。
在高倍率摄像单元39侧的CCD 41上连接着信号缆线49的前端。 信号缆线49的后端侧经过例如从连接器部65延伸出来的信号缆线68装 卸自如地连接于视频处理器5B。
视频处理器5B的结构与视频处理器5A同样,内置有CCD驱动电 路和影像处理电路。从视频处理器5B输出的、与由CCD41摄像的摄像 信号对应的影像信号被输入到视频处理器5A的影像处理电路6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影像处理电路62进行生成面顺次照明下的 影像信号的处理。对此,视频处理器5B侧的影像处理电路进行下述信号 处理生成白色光照明下的与CCD41的摄像信号对应的影像信号。并且, 所生成的影像信号被从视频处理器5B输出给视频处理器5A的影像处理 电路62。视频处理器5A中除普通观察影像信号外,还被输入从视频处 理器5B输出的高倍率观察影像信号,通过其内部的未图示的混合器 (mixer)输出给监视器6。并且,通过高倍率观察探头3形成的高倍率 (放大)观察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6的与普通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3邻接 的高倍率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4上。
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利用图2所示的具有遮光性的硬质的 细的筒体36形成。在筒体36的后端水密地固定着软性护套(软性管) 37的前端,形成能够贯穿插入钳子通道23的挠性的插入部。
在筒体36的中空部内置有能够进行高倍率观察的作为观察机构的 高倍率摄像单元39;照明用光导管43;和具有标记物喷出口 44a的标记 物供给管路44。照明用光导管43和标记物供给管路44沿着摄像单元39 内置。
高倍率摄像单元39包括位于筒体36的中心部的安装在透镜框上 的高倍率物镜系统40;光学滤光器;和固定在该光学滤光器的后方的成 像位置的固体摄像元件即CCD 41。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观察倍率例如 是200 1000倍左右,观察范围在lmmxlmm以下,高倍率(放大)观 察时的分辨率在5(am以下。即,高倍率摄像单元39用于进行微小部分的 观察,如果看漏曾观察过的部分,在没有标记时将很难再次特定该部分。
8从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35的光导管43射出的照明光进入观 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的内部并反射。进而,照明光进入内部并反射 而成的关注部位17a的像通过前端部35的高倍率物镜系统40被取入。
在进行标记动作时,用于进行标记的标记剂、例如含有色素的流体、 固体、粉末或凝胶状的标记物从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通过连接管69提 供给标记物供给管路44。在前端部35的前端面35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 的表面的状态下,标记物从喷出口 44a喷出。由此,如图5B所示,能够 对关注部位17a附近赋予标记物54。
在此,说明利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观察装置1进 行的内窥镜检查方法。
在进行活体粘膜的观察部位17的普通观察和高倍率观察时,将内窥 镜2插入体腔内,利用设于内窥镜2的前端部18的普通观察摄像单元27, 以普通的倍率观察粘膜等观察部位17。当观察部位17中存在期望观察组 织学的细微结构的关注部位17a时,通过贯穿插入到钳子通道23内的色 素散布器具的管(未图示)对关注部位17a进行染色处理,然后从插入 口 21拔出色素散布器具的管。接着,按照图l所示将高倍率观察探头3 从插入口 21贯穿插入到钳子通道23内,使前端部35从钳子通道23的 前端开口部23a突出。在内窥镜2的普通观察状态下,按照图2所示将 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部的前端面35a按压(接触)在关注部位17a 的表面上。
在基于内窥镜2的观察范围内捕捉到关注部位17a的状态下,如上 所述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紧贴在关注部位17a的表面上, 由此能够对前端部35进行定位使其不晃动。
在高倍率观察状态下,来自光源装置4B的照明光从光导管43射出。 此时,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接触关注部位17a,由此,射出到 关注部位17a的内部侧的照明光通过内部组织等而散射。进而,关注部 位17a的光学像成像于CCD 41上,该CCD 41配置在前端面35a被按压 的状态下的高倍率物镜系统40的成像位置。
成像于CCD 41的像通过该CCD 41被光电转换,通过视频处理器5B内的影像处理电路被转换为影像信号,并与监视器6的内窥镜图像邻 接地显示高倍率观察图像。高倍率观察图像根据需要被记录在记录装置7 中(高倍率观察步骤)。
在记录高倍率观察图像后,在需要标记被记录了图像的关注部位17a 的位置时,在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接触关注部位17a的表 面的状态下,从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提供标记物。于是,如图5B所示, 能够向关注部位17a附近赋予标记物54 (标记步骤)。
另外,在进行高倍率观察时,优选髙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 距前端部主体26的前端面26a的突出尺寸略大于普通观察摄像单元27 的对焦状态下的近点观察距离L (参照图2)。通过设置成这种状态,不 需从能够进行高倍率观察的状态改变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位置,就能够 利用普通观察摄像单元27进行普通观察。
并且,关于上述的标记动作,也可以在进行高倍率观察之前迸行, 即,在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的表面后 马上进行。并且,还可以在进行高倍率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标记动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在使前端面35a抵接的状态 下进行高倍率观察之后、或者在观察之前、或者观察过程中,从配置在 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的标记物供给管路44的标记物喷出口 44a 喷出标记物并进行标记,由此能够正确且可靠地标注关注部位17a的位 置,能够没有错误地进行再检査等,而且该标记动作也简单。
并且,在进行标记时,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35a抵接于关注 部位17a的表面,所以能够不晃动地稳定地进行标记。另外,标记物供 给管路44可以是细的管,所以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外径不会增大,能够 容易将带标记物供给管路44的细径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贯穿插入到插入 部10内。
并且,只要是设有钳子通道23的内窥镜,通过向钳子通道23贯穿 插入具有上述标记机构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即可容易构成具有标记功能
的内窥镜观察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机构设置在高倍率观察探头3内,但是也可以在插入部10的前端部主体26设置上述标记机构的标记物供给管和 标记物喷出口。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在进行标记时,需要使前端部主
体26的前端面26a抵接于观察部位17来进行。该标记能够用于识别普 通观察的观察部位。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机构是从喷出口 44喷出凝胶状等标记物来 进行标记。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上述标记物转印在关注部位17a附 近来进行l示记。
另外,还可以在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配置针孔,使针部件从 该针孔突出并在被检体上留下痕迹,由此在关注部位的周围进行标记。 并且,作为上述标记物,也可以适用根据加热温度而变色的材料,在高 倍率观察探头3的前端面配置加热部,利用该加热部加热所标记的关注 部位的周围部分使其变色,并根据该颜色来识别各个关注部位17a。
下面,作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 的第一变形例,使用图6、图7A、图7B、图7C,说明设有多个作为标 记机构的标记物供给管和标记物喷出口的高倍率观察探头。
在构成本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的前端部35A的抵接部即前端面 35Aa中配置有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物镜系统40;光导管43A、 43B 的照明窗;和合计4个的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6、 47、 48的标记物喷出 口45a、 46a、 47a、 48a。物镜系统40配置在前端面35Aa的中央部。光 导管43A、 43B的照明窗分别配置在物镜系统40的左右(图中X方向) 位置。标记物喷出口45a、 46a、 47a、 48a分别以离开预定距离的状态, 在物镜系统40的上下(图中Y方向)位置各配置两个。
4个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6、 47、 48与图1所示的标记物供给控制 部66的标记物供给源连接。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构成为能够根据操作 部11的指示操作,选择性地进行向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6、 47、 48的 标记物供给。
在利用高倍率观察探头3A将观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l的观察图 像记录在记录装置7中时,在需要对关注部位17al进行标记的情况下, 在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l的表面的状态下,通过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向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6、 47、 48提供标记物。于 是,从标记物喷出口 45a、 46a、 47a、 48a喷出标记物,如图7A所示, 关注部位17al的周围被赋予标记55、 56、 57、 58。由此,被高倍率观察 的关注部位17al位于多个标记55、 56、 57、 58的内侧。
然后,在需要对其他关注部位17a2、 17a3进行标记的情况下,与上 述同样地,在使高倍率观察探头3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l的表面的状态 下,例如通过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向所选择的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6、 48提供标记物,或者向标记物供给管路45、 48提供标记物。于是,从标 记物喷出口 45a、 46a、 48a喷出标记物,如图7B所示,关注部位17a2 的周围被赋予标记55、 56、 58,或者,从标记物喷出口45a、 48a喷出标 记物,如图7C所示被赋予标记55、 58。该情况时,被高倍率观察的关 注部位17a2位于标记55、 56、 58内,被高倍率观察的关注部位17a3位 于标记55、 58内。
图7A、图7B、图7C所示的多个不同的标记状态对应于记录在记录 装置7中的观察图像的记录顺序。因此,在记录图像后进一步再次检查 已经观察过的关注部位时,使用内窥镜2通过普通观察找出对应于记录 顺序的上述多个不同的标记,即可进行相应关注部位的再检查。
根据适用了本变形例的髙倍率观察探头3A的内窥镜,能够在记录观 察图像后根据标记的数量来识别与记录在记录装置7中的高倍率观察的 记录图像对应的所观察的关注部位。
并且,设于高倍率观察探头的前端面35Aa的标记物喷出口 45a、46a、 47a、 48a的位置间隔在图中的X方向、Y方向上可以是相同尺寸,但通 过形成不同的尺寸,可以根据多个标记状态使记录图像的朝向与所观察 的关注部位17a的朝向相对应。
另外,作为针对设于上述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A的前端面 35Aa的标记物喷出口的配置的另外变形例,也可以提出将多个标记物喷 出口呈环状配置于物镜系统40的周围的方案。在该变形例中,容易寻找 所观察的关注部位17a的位置。
下面,作为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1的高倍率观察探头3的第二变形例,说明在前端面配置光传感器的情况。
如图8所示,在本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的前端面35B的抵接部 即前端面35Ba的中央部配置有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物镜系统40。并且, 在物镜系统40的左右配置有光导管43的照明窗和标记物供给管路44的 标记物喷出口44a,此外,例如在标记物喷出口 44a侧附近配置有光传感 器50。
光传感器50是当前端面35B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的表面时,输出 该抵接状态的检测信号的传感器。上述检测信号被取入到标记物供给控 制部66,在上述前端面35Ba处于抵接状态时,自动由标记物供给控制部 66向标记物供给管提供标记物。标记物被从标记物喷出口 44a喷出,对 关注部位17a的周围赋予标记。
根据本变形例的高倍率观察探头,自动检测前端面35Ba与关注部位 17a的表面的抵接情况,来执行标记。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关注 部位的标记。
下面,参照图9、图IO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装置。 如图9、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观察装置1C具有内窥镜 2C、视频处理器5、信号切换装置72、显示从视频处理器5输出的影像 信号的监视器6、光源装置4Aa、光源装置4B、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 和记录输出给监视器6的影像信号的记录装置7。内窥镜2C具有能够插 入作为被检体的体腔内的插入部。视频处理器5进行针对内置于内窥镜2 中的普通观察用的摄像单元27的信号处理、以及针对高倍率观察探头部 42C的摄像单元39的信号处理。信号切换装置72切换摄像单元27的输 出和摄像单元39的输出。光源装置4Aa向内窥镜2的光导管提供白色照 明光。光源装置4B向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光导管提供白色照明光。 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是向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提供标记物的标记机 构。
光源装置4Aa内置有产生白色光的灯14。灯14的白色光即照明光 由透镜聚光,并入射至光导管管头部分的光导管15。该照明光由光导管 15传输,从插入部10的前端面经过照明透镜16 (图10)射出,对患部
13等观察部位17进行照明。
光源装置4B内置有产生白色光的灯67。灯67的白色光即照明光由 透镜聚光,并入射至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光导管43,从高倍率观察 探头部42C的前端朝向作为被摄体的观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射出。
在内窥镜2C的插入部10、操作部11以及连接于操作部11的通用 软线12内,贯穿插入有摄像单元27的信号缆线31和高倍率摄像单元39 的信号缆线49。并且,在信号缆线22内也贯穿插入有信号缆线31、 49。 这些信号缆线31、 49能够通过信号切换装置72内的模拟开关切换为低 速或高速。
内窥镜2C包括具有挠性的细长插入部10、和设于插入部10的后端 的操作部11。在插入部10的前端部18 —体地设有沿着光导管15的普通 倍率的第一观察机构即普通观察用摄像单元27、和能够进行光学高倍率 观察的第二观察机构即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另外,还具有贯穿插入 到插入部10的钳子通道23中的色素散布器具74。
如图10所示,摄像单元27由普通倍率的物镜系统28和CCD 30构 成。在CCD 30上连接着驱动用和摄像信号传输用信号缆线31。在光导 管15的前端侧配置有照明透镜16。摄像单元27和照明透镜16配置在前 端部18的前端部主体26的前端面26a的观察窗25和照明窗24内。
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组装在前端部35C的筒体36内,并与内窥 镜侧前端部主体26形成为一体。前端部35C的前端面35Ca从前端面26a 伸出突出距离L1。
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构成为包括:具有高倍率物镜系统40和CCD 41的高倍率摄像单元39;光导管43;和作为标记机构的标记物供给管路 44。在CCD 41上连接着驱动用和摄像信号传输用信号缆线49。
普通观察用摄像单元27的物镜系统28的光轴与高倍率观察探头部 42C的物镜系统40的光轴离开预定距离配置。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 观察视场处于摄像单元27的观察视场内。
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突出距离Ll固定成大于上述普通观察用 物镜系统28的对焦状态下能够观察的近点距离L。即,L<L1。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2C的普通观察用摄像单元27能 够清楚观察的状态下的观察范围内的小区域(几乎为点)成为高倍率观
察探头部42C的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观察范围。
通过这样设定,在利用普通观察用摄像单元27观察时,当在观察部 位17内确认到存在需要高倍率观察的关注部位17a时,使高倍率观察探 头部42C接近该关注部位17a,由此能够利用高倍率摄像单元39进行放 大观察操作。
另外,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观察范围例如为lmmxlmm以下,其分 辨率为5pm以下。
设于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标记物供给管路44连接于标记物供给 控制部66。在进行标记时,由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向标记物供给管路 44提供标记物。在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前端面35Ca抵接于观察部 位17的关注部位17a的表面的状态下,标记物被从标记物供给管路44 的喷出口 44a喷出,能够对关注部位17a赋予标记。
如前面所述,内窥镜2C具有钳子通道23。通过在通道23中贯穿插 入色素散布器具74,能够对想要利用高倍率摄像单元39放大观察的部分 的局部散布色素。
色素散布器具74由容纳有溶解了色素的色素溶液78的注射器75、 和连接于该注射器75并能够贯穿插入到钳子通道23内的软性管76构成。 色素散布器具74通过推压注射器75的活塞部分,将色素溶液78通过软 性管76输送到其前端侧,通过安装在软性管76的前端的喷嘴部77喷射 色素溶液78,在利用内窥镜2C观察时,能够向所期望的部位79进行色 素散布。
另外,在散布色素溶液78后,将手头侧的注射器75替换为贮存了
水等的注射器等,并喷水等冲洗散布有色素的色素溶液78。
在显示于监视器6的内窥镜图像显示区域63的内窥镜图像中,被散
布了色素并被染色的染色部位利用色素进行着色而显示。在利用高倍率 摄像单元39观察染色部位时,在监视器6的放大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4 中,染色部位被显示为放大观察图像。另外,在监视器6中如图1所示设有内窥镜图像显示区域63和放大
观察图像显示区域64,分别邻接显示内窥镜图像和放大观察图像。在本 实施方式中,在内窥镜2C的前端部18 —体地安装高倍率观察探头部 42C。因此,规定了内窥镜图像显示区域63中的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放 大观察位置。
参照图10说明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观察装置1C的内窥镜检查 方法。
利用内窥镜2C以普通倍率观察体腔内部,把想要放大观察的部位 79特定为关注部位17a。进而,利用色素散布器具74向该部位79喷出 色素溶液进行色素散布。然后,进行冲洗所散布的色素的处理。
然后,把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前端面的光学窗部分按压(接触) 在通过散布色素而被染色的部位79上,即作为通过冲洗并去除了散布色 素的部位的关注部位17a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被固定支撑在内窥镜2C 的前端部18上。并且,摄像单元39的光轴被定位成处于通过内窥镜2C 的普通观察用物镜系统28的光轴的、例如水平线上,所以能够容易进行 将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前端面35Ca按压在关注部位17a的表面上的 作业。
并且,例如从视频处理器5侧以影像信号的1帧的周期等切换信号 切换装置72,能够在监视器6上邻接显示内窥镜图像和放大观察图像。 在该状态下,想要放大观察的关注部位17a被高倍率摄像单元39的高倍 率物镜系统40和CCD41以高倍率摄像,并作为放大观察图像显示在监 视器6上(高倍率观察步骤)。
并且,这些图像数据也记录在图9所示的记录装置7中。 在进行上述高倍率观察之前、之后或者观察过程中,能够通过高倍 率观察探头部42C的标记物供给管路44对观察部位17的关注部位17a 的表面赋予标记。即,在使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的前端面35Ca抵接于 关注部位17a的表面的状态下,由标记物供给控制部66将标记物提供给 标记物供给管路44,并从喷出口喷出。于是,能够对关注部位17a的附近赋予标记(标记步骤)。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C ,发挥与前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2
同样的效果。尤其具有摄像单元39的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以突出预定 的突出距离Ll的状态被固定配置在内窥镜2C的前端部18上,所以在进 行高倍率观察或向关注部位赋予标记时,单纯地使高倍率观察探头部42C 的前端面35Ca抵接于关注部位17a的表面即可。因此,能够更容易且可 靠地进行上述观察或标记动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此外在实施阶段,可以在不脱离本发 明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包含各种 阶段的发明,根据所公开的多个构成要素的适当组合可以提出各种发明。
本发明以在2006年5月31日提出申请的特愿2006—152597号日本 专利申请为基础并对其主张优先权,并且上述公开内容被引用于本申请 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
权利要求
1. 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能够插入到体腔内;抵接部,其设于上述插入部的前端部,能够与被摄体接触;观察机构,其设于上述抵接部;以及标记机构,其设于上述抵接部,对所接触的被摄体赋予标记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构成上述观察机构的物镜设置于上述抵接部,上述标记机构与上述 物镜邻接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记机构呈环状设置在上述物镜的周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标记机构喷出或转印含有色素的流体或固体或凝胶状的标记 物,并赋予给上述被摄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记机构通过加热使观察部位变色,由此进行标记。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标记机构借助针的出入对观察部位赋予痕迹,由此进行标记。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前端部中设有第一观察机构和第二观察机构来作为观察机 构,在至少一方的上述观察机构中设有上述标记机构。
8. —种内窥镜检查方法,该内窥镜检查方法利用内窥镜进行,所述 内窥镜具有能够插入到体腔内的插入部;设于上述插入部的前端部的 观察机构和赋予标记物的标记机构;以及能够接触被摄体的抵接部,上 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上述观察机构使上述抵接部抵接于体壁来进行该体壁的观察的 步骤;以及伴随上述抵接,利用上述标记机构对上述观察部位或其附近进行标 记的步骤。
全文摘要
一种内窥镜,具有插入部、抵接部、观察机构和标记机构。插入部能够插入体腔内。抵接部设于插入部的前端部。设于前端部的抵接部能够接触被摄体。观察机构设于抵接部。标记机构设于抵接部。标记机构对抵接部所接触的被摄体赋予标记物。
文档编号A61B1/00GK101453937SQ200780019279
公开日2009年6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一村博信, 三宅清士, 后野和弘, 道口信行, 野口梓, 高头英泰 申请人: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