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一次性柔性压缩注射器的安全防护系统和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431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一次性柔性压缩注射器的安全防护系统和注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注射器,尤其是用于一次性柔性压缩注射器的安 全防护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安全防护系统的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在此使用时,"压缩注射器"是指这样一种注射器,其将药剂 容纳在由壁部(其中,至少一个壁部为可压缩的)界定的容器中,并 且在由使用者的手挤压时,使药剂从容器排出并且通过连接到所述容 器上的针套管输送给患者。压缩注射器预先装满单次剂量的药剂,所 述药剂在压缩所述容器时完全输送。因为它们的重量轻和紧凑的性质、 它们的结实和低成本,使得压缩注射器在许多环境下使用良好。
图1和2显示以及在美国专利No.4,955,871中描述了已知的压缩 注射器组件。压缩注射器10包括容器46,所述容器构造为在排出全 部剂量的药剂时不能使用。为了操作压缩注射器IO,保护盖30必须 拆下以露出连接到容器46上的针套管12。为了免受用过的压缩注射 器10的污染,针套管12必须在使用之后盖住。对于图1和2所示的 压缩注射器10来说,这通过利用保护盖30重新盖住针套管12来实现。 然而,这项工作会导致压缩注射器10的使用者,例如专业护理人员在 将盖30放回原处时不小心刺到他们自己。因此,人们需要安全防护系 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能够在使用之后盖住压缩注射器的暴露针套管 尖端以防止使用过的针套管尖端露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系统的一次性柔性压缩注 射器,所述安全防护系统具有可动防护部分,所述可动防护部分可在针套管的尖端露出的第一缩回位置和盖住针套管的前部尖端的第二伸 出位置之间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通过压缩注射器的正常操作 进行致动的安全防护系统,所述安全防护系统与压缩注射器装配在一 起以允许可动防护部分从针套管的前部尖端露出以输送药剂的第一缩 回位置移动到可动防护部分延伸覆盖针套管的前部尖端以防止与所用 针套管前部尖端发生接触的第二伸出位置。
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这种安全防护系统的注射装置。
这些及其它目的通过用于一次性柔性压缩注射器的安全防护系统 得以解决,所述压缩注射器具有可压缩容器,与所述容器流体连通并 具有前部尖端的针套管。安全防护系统至少包括支座防护部分和可动 防护部分,所述支座防护部分设计为附接到所述压缩注射器上,所述 可动防护部分设计为相对于所述压缩注射器从尖端露出的第一位置运 动到可动防护部分盖住尖端的第二位置。支座防护部分和可动防护部 分设置有保持装置,所述保持装置布置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协作以防 止所述可动防护部分朝向其第二位置运动。安全防护系统的特征在于, 保持装置的一部分设置在连接到所述支座防护部分或可动防护部分至 少之一上的可偏转部件上,所述可偏转部件在被偏转时可被手动偏转 以脱离所述保持装置并允许所述可动防护部分朝向其第二位置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动防护部分通过滑动连接与支座防护部分相 连,从而允许可动防护部分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 间平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和可动防护部分之一分别具有 至少一个导轨或与所述导轨互补的滑动部件,所述导轨和滑动部件界 定了滑动连接。
有利地,可动防护部分通过枢转连接与支座防护部分相连,从而 允许可动防护部分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在笫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可动防护部分和支座防护部分中的每一个优选地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面, 一个设置在所述可偏转部件上,所述邻接表面布置成在所述 第一位置处彼此抵靠以界定所述保持装置。可动防护部分和支座防护部分通过至少一个易碎筋肋彼此相连, 所述易碎筋肋布置成在可偏转部件压缩时断裂并且界定所述保持装 置。可偏转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安全防护系统与压缩注射器装配时对应于所述容器定位,以便在可偏转部件被手动偏转时能够挤压所 述容器而将产品从压缩注射器排出。滑动连接或枢转连接布置成限制可动防护部分和支座防护部分之 间的摩擦,以使可动防护部分能够在尖头端部朝向地面定向时朝向第 二位置自由移位。在仍然另一个实施例中,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布置成将可动防护部 分锁定在第二位置处的锁定装置。支座防护部分和可动防护部分中的一个有利地包括至少一个第一 带斜面的凹口,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卡爪,所述第一柔性卡 爪布置成当可动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锁定在第一带斜面的凹口中 以防止可动防护部分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和可动防护部分之一包括至少 一个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布置成在所述可动防护部分处于第二位置时锁定卡爪以防止可动防护部分从第二带斜面的 凹口向第一带斜面的凹口移动,第二带斜面的凹口和卡爪界定了锁定装置的一部分。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安全防护系统包括促动构件,所述促动构 件定位在可动防护部分和所述支座防护部分之间,例如为弹簧,用于 将可动防护部分推向其第二位置。可动防护部分的前部有利地界定了孔,针套管在安全防护系统与 压缩注射器装配并且可动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时延伸穿过所述孔。在另一实施例中,可动防护部分界定了 L形,所述L形的短分支 包括所述孔,所述L形的长分支界定了所述连接装置的一部分。在仍然另一个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握面, 所述抓握面设计成在安全防护系统和/或压缩注射器操作期间由使用 者握住。
在仍然另一个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的前部界定有端口,所述 端口设计成在安全防护系统与压缩注射器装配时接收针座。
支座防护部分优选地为u形,所述u形的一个分支界定了抓握面, 另一个分支界定了连接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u形的基部由翼部形 成,所述翼部远离所述端口沿相反方向向所述抓握面和所述连接装置 延伸。
支座防护部分的前部有利地构造为在可动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
时接收所述总体为"u"形的基部的一部分。
第一和第二带斜面的凹口中的每一个由相对于可动防护部分朝向
其第二位置的行进方向大体上垂直的后边缘和弯曲前壁构成,所述第 二带斜面的凹口的弯曲前壁在卡爪从第二带斜面的凹口向第一带斜面 的凹口移动时使卡爪从第二带斜面的凹口移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与至少一个止动面结 合,所述止动面布置成防止所述卡爪移动越过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 动面和卡爪界定了所述锁定装置的一部分。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压缩注射器的注射装置,所述压缩注射器 具有可压缩容器,与所述容器流体连通的针套管,所述针套管具有尖 端,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如前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列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变 得显而易见。然而,应当理解,附图只用于举例说明目的而非限制本 发明,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还应当理解,附图不必 按比例绘制,除非另有陈述,它们仅仅用于示意性地解释这里描述的 结构和步骤。


在附图中图l是处于分解状态的现有技术的压缩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2是处于装配状态的图1所示压缩注射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3显示了与压缩注射器接合的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其中,
可动防护部分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 图3a显示了图3所示组件的局部横截面端视图; 图3b是图3所示针防护系统的可动防护部分的透视图; 图3c是沿图3中的直线A-A截取的图3a所示可动防护部分的横
截面视图3d是图3所示针防护系统的支座防护部分的透视图4显示了图3所示的安全防护系统,其中,可动防护部分相对 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二位置;
图5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相 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
图6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处 于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图7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相 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二位置;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系统,安全防护系 统与压缩注射器接合并且可动防护部分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一 位置;
图9是图8所示安全防护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相 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一位置;
图10是图8所示安全防护系统的透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相 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二位置;
图ll是图IO所示安全防护系统的侧视图,其中,可动防护部分 相对于支座防护部分处于第二位置;
图12、13和15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可选实施例的透视图14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压缩注射器的可选实施例的透 视图;和图16是本发明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压缩注射器的另一可选实施例 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和2显示了用于提供注射到患者体内的药剂的已知的一次性 柔性压缩注射器并以数字IO表示。作为美国专利No.4,955,871 (该专 利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主题的压缩注射器10包括用于将药 剂注射到患者体内的针组件装置。针组件装置包括针套管12,所述针 套管在尖头端部14和尖端16处削尖。针组件装置包括紧固到针套管 12上的针座装置。针组件装置还包括用于保持针座装置的导管。导管 具有开口端和联接到注射口的封闭端。优选地,导管由管嘴18提供, 针座装置由针座20提供,导管的封闭端由管嘴隔膜22形成。
如图1和2所示,针套管12穿过针座20。针座20由聚苯乙烯制 成,优选地利用粘合剂,例如环氧树脂固定到针套管12上。在本实施 例中,管嘴18和针座20具有圆柱形状。优选地,针座20由具有大直 径的第一段24和具有小直径的第二段26组成。选择第一段24的大直 径尺寸和管嘴18的内径尺寸,使得针座20摩擦保持在管嘴18内,但 是可以在作用力施加给针座20时在管嘴18内横向移动,如下所述。 当针座20朝向管嘴隔膜22移动时,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之一刺 透管嘴隔膜22。针套管12的尖端16用于注射药剂,例如通过患者皮 肤进行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
管嘴18还设置有位于管嘴隔膜22和针座20之间的内部筋肋28, 从而防止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刺穿导管的封闭端,除非施加足够 的作用力。选择大直径第一段24和内部筋肋28的尺寸,使得针座20 不会移动越过筋肋28,除非给针座20施加足够的作用力。这种结构 降低了不小心刺穿管嘴隔膜22的风险。
提供用于保护针套管12的装置。如图1所示,注射器10具有保 护盖30,所述保护盖是具有封闭端32和开口端34的圆柱筒体。保护 盖30连同管嘴18 —起足够长以封装针套管12,并且不允许保护盖30的封闭端与针套管12的尖端16形成接触。保护盖30的开口端装入管 嘴18内部,优选地,选择开口端的外径,使得保护盖30紧密地保持 在管嘴18内的适当位置处。因此,针套管12保持无菌并且在压缩注 射器10的储存和搬运期间不会暴露。在通过尖头端部14刺穿管嘴隔 膜22之后,移除保护盖30以露出用于输送注射液的针头端部16。
通过使保护盖30与针座20配合来提供用于使针套管12在导管内 轴向移动以利用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刺穿导管的封闭端的装置。 选择保护盖30的开口端34的内径,使得针座20的小直径第二段26 紧密地配合在保护盖30的开口端34内。选择保护盖30的开口端34 的外径,使得保护盖30可以在管嘴18内横向移动。这种设计允许针 套管12轴向运动,而不会使针套管12在其朝向位于管嘴18的封闭端 处的管嘴隔膜22移动并穿过该管嘴隔膜22时发生角位移。
如图2所示,可以使用保护盖30作为将保护盖30的开口端34 推靠针座20的大直径第一段24的工具。这样,可以给针座20安全地 施加足够的作用力以迫使其越过内部筋肋28。随后,保护盖30继续 推动针座20的大直径第一段24,直到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穿过 管嘴隔膜22。保护盖30的长度足以允许针座20和针套管12在管嘴 18内轴向移动足够远的距离,从而利用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刺穿 管嘴隔膜22。保护盖30还可以包括外缘36,所述外缘允许人们抓握 压缩注射器10以通过给外缘36施加作用力以更加容易地控制针座20 在管嘴18内的轴向移动。
图1-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压缩注射器10包括用于储存药剂和将药 剂排入针组件装置的容器装置。容器装置由一对由热塑性材料制成的 柔性片材38a和38b制成。每个片材38a、 38b具有边缘48a、 48b, 中心部40,注射颈部42和外周部44。外周部44为大体上扁平的,并 且注射颈部42为膨胀的。热塑性材料制成的两个片材38a、 38b的大 体上扁平的外周部44为彼此相对和共同扩张的,并且面对面地密封到 一起以形成位于中心部40内部的容器46。容器46通过具有填注孔58 的填注颈部56 (参见图1)充满药剂,如美国专利No.4,955,871中更充分解释的那样。在填注步骤之后,两个柔性片材38a、 38b的填注孔58通过特定的密封部或区域57热密封到一起(参见图2)。
为了使用图1和2所示的压缩注射器10,保护盖30向回推靠针座20,从而使针套管12的尖头端部14刺穿管嘴隔膜22,因此使针套管12与容器46连通。此后,将保护盖30移除,并且利用针套管12的尖端16刺穿患者皮肤。为了输送药剂,中心部40,即界定容器46的柔性壁部在例如注射装置使用者的拇指和食指之间被压缩。在药剂输送之后,针套管12从患者身上取下,并且必须盖住以避免目前露出的针尖16暴露和污染。尽管可以使用保护盖30重新盖住针套管12,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因为使用者在保护盖30在用过的尖端16上回位时会不小心刺到他/她自己。
因此,参考图3、 3a-3d和4,显示了改进的注射装置,包括压缩注射器10和安全防护系统60。在进行注射之后,使用安全防护系统60盖住针套管12的暴露尖端16,使得压缩注射器10的使用者不会被用过的针套管12刺伤。安全防护系统60构造为附接到图l和2所示的压缩注射器10上。当压缩注射器IO充满药剂时,密封部57例如通过巻曲或熔化片材38a、 38b的一部分而形成,从而将药剂密封到容器46中。如图所示,安全防护系统60从紧邻管嘴18的压缩注射器10的前部沿着边缘48a、 48b向密封部57伸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安全防护系统60具有两个主要部件,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两个部件都安装到柔性片材38a、 38b的相应边缘48a、 48b上。在所述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62具有总体"U"形形状,并且具有尺寸设置为提供与边缘48a摩擦配合的"U"形横截面。可选地,支座防护部分可以任何其它方式,例如通过巻曲、模制、粘接等直接连接到压缩注射器上。支座防护部分62提供用于由使用者握住以使用注射装置的抓握面63。提供联接构件66以将可动防护部分64连接到柔性片材38a、 38b的边缘48b上。
在可选实施例中,支座62、针座支架74和联接构件66可以被一体形成为"U"形构件,用于例如通过摩擦配合、巻曲、模制、粘合等围绕压缩注射器10固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省略支座部分62,在这种情况下,压缩注射器10的使用者可以仅通过握住边缘48a来拿着注射装置。
在所示实施例中,"U"形支座防护部分62的基部位于压缩注射器10的前端并且包括界定了端口 108的弯曲中心部,管嘴18延伸穿过所述端口,如图10所示。 一对翼部102、 104从所述中心部沿着压缩注射器10的前部边缘伸出。翼部102界定了狭槽106 (参见图10)以例如通过摩擦配合、巻曲或粘合等手段将支座防护部分62固定到压缩注射器10的前部边缘上。
如下面更加完全解释的那样,可动防护部分64从图3所示第一缩回位置(其中,针套管12的前部尖端16露出)自动移动到图4所示第二伸出位置(其中,尖端16被盖住)。通过可动防护部分64沿着联接构件66的滑动使可动防护部分64进行运动,所述联接构件66起到导轨的作用。实现上述运动的一种方式是使可动防护部分64形成有比联接构件或导轨66 (这些术语在此可互换地使用)的宽度略宽的"U"形横截面以绕导管66安置,使得凹槽67形成为如图3a所示以提供使可动防护部分64滑动的间隙。锯齿状支腿或钩90设置在可动防护部分64上以将可动防护部分64径向固定到导轨上,同时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沿着导轨66的长度进行轴向移动。
可动防护部分64具有界定了前部72的总体"L"形形状,所述前部具有孔73,当可动防护部分64位于第一位置时,管嘴18和针套管12延伸穿过所述孔73。可动防护部分64的前部72的尺寸设置成在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第一缩回位置时接收针座支架74的一部分,如图3和4所示。
参见图5-7,现在将描述可动防护部分64和导轨66的相互作用。凹槽67形成在导轨66中并且包括两个隔开的第一和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a、 76b,用于接收形成在可动防护部分64的内表面上的柔性卡爪80。相对于防护部分64的方向,每个第一和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a、76b包括大体上垂直的后缘78和弯曲前壁79。柔性卡爪80具有固定端82和弯曲端84。弯曲端84沿第一和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的弯曲前部边缘79的方向偏置。凹槽67还包括止动面86,所述止动面86相对于针套管12位于凹槽67的前部。止动面86用于防止可动防护部分64的向前运动超过第二伸出位置。
图5显示了当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第一位置时,可动防护部分64和导轨66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柔性卡爪80的弯曲端84位于第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内。当可动防护部分64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时,弯曲端84通过与第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的弯曲前部边缘79的相互作用从第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中脱离,使得可动防护部分64可以沿图6中的箭头Y所示方向沿着导轨66的长度移动。当可动防护部分64到达其第二位置时,柔性卡爪80与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的止动面86相互作用,从而防止可动防护部分64沿着导轨66继续向前运动。在第二位置处,第二带斜面的凹口76b提供用于使弯曲端84展开的间隙。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的大体上垂直的后缘78与柔性卡爪82的弯曲端84 —起起到反向止动的作用,从而防止可动防护部分64从其笫二位置沿朝向第一位置的方向向后运动。
在所示实施例中,支座防护部分62具有可偏转部件,例如通过柔性接头区域连接到支座防护部分上的板50,参见图3b和4。板50具有与容器46,特别是该容器的中心区域40互补的形状,并且对应于中心区域40定位。在未显示的可选方案中,可偏转部件可以连接到可动防护部分上。
为了防止可动防护部分64从其第一位置过早移动到向前的第二位置(其中,例如在药剂输送之前等情况下,针套管12的尖端16被盖住),提供了保持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保持装置起到锚定装置的作用并且可以为一个或更多个易碎连接点70的形式,所述连接点从可动防护部分64延伸到支座防护部分62,优选地,延伸到覆盖容器46的板50。可以想到,安全防护系统60优选地由模制塑料制成,并且连接点70与可动防护部分64整体模制而成。当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如图3所示的第一位置时,给连接点施加热量将使连接点略微熔化,并且在冷却时粘附到板50上。连接点70可以为塑性材料制成的细筋肋形式,所述细筋肋在压缩注射器IO正常使用期间,即通过压缩板50以使产品从容器46排出并且在注射装置从注射部位离开时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移动到其第二位置,所述细筋肋从支座防护部分处分开,如下面更充分描述的那样。
图3、 3a和4所示安全防护系统60的实施例以来自使用者的附加运动为基础以移动可动防护部分64或者以重力为基础以将可动防护部分64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可以认识到,对于实现上述目的,尤其是实现重力展开来说,可以想到的是,在导轨66和可动防护部分64之间存在最小摩擦力,以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移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对于这个实施例来说,具有安全防护系统60的压缩注射器10优选地用于通过压缩注射器10给患者注射,所述压缩注射器定位成使尖端16与地面成一定角度或垂直。因此,当可动防护部分64通过易碎连接点70从板50上分离来展开,可动防护部分64可以自动,即通过重力滑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另外,压缩注射器10的专业护理人士或使用者在尖头端部16从患者身体离开时使压缩注射器IO如此定位,使得尖端16向下指向以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滑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
取代利用重力将可动防护部分64从其笫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其中,可动防护部分锁定在针套管12的尖端16上的适当位置处),可以使用促动构件94。图8-11显示了这种实施例,其中,促动构件显示为螺旋弹簧94。可选地,可以使用板簧。如图8和9所示,促动构件94定位在可动防护部分64的前表面72的内表面和支座防护部分62的前缘表面92之间。然而,应当容易的认识到,弹簧94可以位于其它位置,只要它在可动防护部分64和压缩注射器10之间施加作用力以将可动防护部分64推动到第二伸出位置即可。如图8和9所示,弹簧94在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压缩,从而使保持装置,例如可动防护部分64的易碎连接点70保持附接到支座防护部分62上,即附接到板50上。当使用压缩注射器IO,其中,板50压缩以输送药剂时,易碎连接点70将分开,从而允许弹簧94伸展以将可动防护部分64推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
已经描述了安全防护系统60的各种特征和部件,现在将参考图l-7描述压缩注射器的示例性用法。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列描述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实例。专业护理人员得到压缩注射器10,其中,安全防护系统60附接在所述压缩注射器上,并且具有希望的单次剂量的药剂。在刚要使用之前,例如通过抓握外缘36使保护盖30向回推靠针座20,从而使针套管12的后端14刺穿管嘴隔膜22,因此使针套管连接到容器46上。在时,可动防护部分64位于如图3和5显示的第一位置。此后,专业护理人员取下保护盖30,并且利用针套管12的前部尖端16刺穿患者皮肤。此后,板50压缩以使药剂通过针套管12从容器46排出并输入患者体内。当板50偏转时,易碎连接点70断裂,从而使可动防护部分64与容器46分开。当药剂从容器46排出使得药剂输送给患者时,针套管尖端16从患者身上取下。如果压缩注射器IO定位成使针套管尖端16朝向地面的话,当易碎连接点70从板50上分开时,可动防护部分64将开始朝向第二位置移动。换句话说,柔性卡爪80将在重力作用下从带斜面的凹口 76a朝向带斜面的凹口 76b移动,并且可动防护部分64的向前运动将在与患者皮肤接触时停止。此后,当针套管12从患者身上取下时,给可动防护部分64提供了足够的间隙以沿图4中的箭头Y所示方向朝向其第二伸出位置继续移动,使得柔性卡爪80固定在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内。另一方面,如果在压缩注射器10不沿针套管尖端16面向地面的方向定位时给患者注射的话,当针套管12由专业护理人员取下时,压缩注射器10将朝下,使得可动防护部分64在重力作用下滑到其第二伸出位置。使用者还可以利用 一个手指将可动防护部分64推向其第二位置。 一旦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其第二伸出位置,可以通过在处置注射器时通常使用的任何已知方式简单地丢弃压缩注射器10。
如果在安全防护系统60中使用促动构件94,如图8-10所示,压缩注射器10的定向与可动防护部分64的展开无关。因此,当连接点70断裂时,促动构件94将开始移动可动防护部分64,直到可动防护 部分64的前部72接触患者皮肤。当针套管尖端16从患者身上取下时, 促动构件94将继续将可动防护部分64移动到其第二位置,其中,可 动防护部分将锁定在适当位置处,使得针套管12的尖端16受到保护, 如图10所示。
应当认识到,与美国专利No.4,955,871中公开的压缩注射器不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压缩注射器10的中心部40不需要保持压缩来防 止压缩注射器10的再次使用。这是因为可动防护部分64移动到其第 二伸出位置的展开将使压缩注射器10自动不能再次使用。
图12所示安全防护系统60与根据图l-ll描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大 体上类似。主要区别在于保持装置,本实例中的保持装置包括舌片51, 所述舌片连接到支座防护部分62的板50上并且与设置在可动防护部 分64上的两个止动壁70邻接。对于在先的实例来说,当使用压缩注 射器(图12中没有显示)时,其中,板50压缩以输送药剂,舌片51 将脱离止动壁70以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伸出位置移动。
图13显示了另一个可选方案,其中,保持装置包括销52,所述 销连接到支座防护部分62的板50的舌片51上并且接收在设置于可动 防护部分64上的孔70中。对于在先的实例来说,当使用压缩注射器 (图13中没有显示)时,其中,板50压缩以输送药剂,销52将脱离 孔70以允许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伸出位置移动。
在图14所示实例中,保持装置包括板50,所述板连接到支座防 护部分62上,但是不位于压缩注射器10的容器46的上方。板50通 过易碎连接点70连接到可动防护部分64上。在压缩容器以注射药剂 之后,使用者将移动其手指并压住板50以分开易碎连接点70,允许 弹簧94伸展(或在重力或压缩注射器10的使用者作用下)将可动防 护部分64推动到其第二伸出位置。
图15所示安全防护系统60与根据图l-ll描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大 体上类似。在本实例中,可动防护部分和支座防护部分均具有"U" 形形状,所述"U"形形状朝向相反方向定向以封装压缩注射器(在图15中没有显示)。保持装置与图1-11中所示实例类似,也就是说, 易碎连接点70位于可动防护部分64和支座防护部分62的板50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如图16所示,与平移不同,可动 防护部分64可以具有从其第一位置到其第二位置的位移运动。例如, 可动防护部分64可以包括枢转保护臂,其通过一个或更多个连接点 70附接到释放板50上。在使用者压缩容器46以分配容纳在内部的药 剂之后,使用者将压缩板50,这使连接点70断裂并且允许可动防护 部分64沿由箭头"X"表示的方向从以虛线表示的位置枢转到覆盖针 套管尖端的位置。上述运动可以由抓握可动防护部分64并将其转动到 位于针套管尖端上的伸出位置的使用者手动完成。优选地,以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熟知的方式提供例如板簧94的促动构件,从而在连接点 断裂时使可动防护部分64自动枢转到伸出位置。
因此,尽管描述和显示了应用于优选实施例和可选实施例的本发 明的基本的新颖特征,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本 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所示装置的形式和细节,及其操作方面进行各种 省略和替换。例如,应当清楚的是,按照大体上相同的方式执行大体 上相同功能以获得相同结果的元件和/或方法步骤的所有组合落入本 发明的范围之内。此外,应当认识到,与本发明的任何公开形式或实 施例相关的所述和/或所示结构和/或元件和/或方法步骤可以结合到任 何其它公开或描述或建议的形式或实施例中作为常规的设计选择。因 此,应该想到,本发明仅受限于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压缩注射器(10)的安全防护系统(60),所述压缩注射器具有可压缩容器(46),与所述容器(46)流体连通并具有前部尖端(16)的针套管(12),所述安全防护系统(60)至少包括支座防护部分(62),其设计为附接到所述压缩注射器(10)上,可动防护部分(64),其设计为相对于所述压缩注射器(10)从尖端(16)露出的第一位置运动到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盖住所述尖端(16)的第二位置,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设置有保持装置(51,52,70),所述保持装置布置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协作以防止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位置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装置(51,52,70)的一部分设置在连接到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或可动防护部分(64)中的至少一个上的可偏转部件(50,68)上,所述可偏转部件(50,68)在被偏转时能被手动偏转以脱离所述保持装置(51,52,70),并允许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位置运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动防 护部分(64)通过滑动连接与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相连,允许所 述可动防护部分(64)相对于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在所述第一和 第二位置之间平移。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支座防 护部分(62)和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之一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导轨 (66)或与所述导轨(66)互补的滑动部件(64),所述导轨(66)和 所述滑动件(64)界定所述滑动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其中,所述可动防护部分 通过枢转连接与所述支座防护部分相连,允许所述可动防护部分相对 于所述支座防护部分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2)和支座防护部分(64)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邻接表 面(51, 52, 70), 一个邻接表面设置在所述可偏转部件(50, 68) 上,所述邻接表面布置成在所述第一位置处彼此抵靠以界定所述保持 装置(51, 52, 70)。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动防 护部分(64)和支座防护部分(62)通过至少一个易碎筋肋彼此相连, 所述易碎筋肋布置成在所述可偏转部件(50, 68)压缩时断裂并且界 定所述保持装置(70 )。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偏转 部件(50, 68)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安全防护系统(60)与压缩注射 器(10)装配时对应于所述容器(46)定位,以便在所述可偏转部件 (50, 68)被手动偏转时能够挤压所述容器(46),从而将产品从所述 压缩注射器(10)排出。
8.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滑 动连接或所述枢转连接布置成限制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和支座防 护部分(62)之间的摩擦,以使所述可动防护郜分(64)能够在尖头 端部(16)朝向地面定向时朝向第二位置自由位移。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该安全防护 系统(60)包括布置成将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锁定在所述第二位 置处的锁定装置(76b, 78, 82, 86)。
10. 如权利要求6和9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 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 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卡爪(80),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柔性卡爪(80)布置成当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锁定在所述第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中以防止所 述可动防护部分(64)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
11. 如权利要求9和IO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 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之一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带 斜面的凹口 (76b),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带斜面的凹口布置成在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锁定所述卡爪(80)以防止所 述可动防护部分(64)从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向所述第一带 斜面的凹口 (76a)移动,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和卡爪(80) 界定了所述锁定装置的一部分。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安全 防护系统(60)还包括促动构件(94),所述促动构件定位在所述可 动防护部分(64)和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之间以将所述可动防护 部分(64)推向所述第二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促动 构件(94)是弹簧。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动 防护部分(64)的前部界定了孔(73),针套管(12)在安全防护系 统(60)与压缩注射器(10)装配并且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第一 位置时延伸穿过所述孔(73)。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可动 防护部分(64)界定了 L形,所述L形的短分支包括所述孔(73), 所述L形的长分支界定了所述连接装置的一部分。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支座 防护部分(62)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握面,所述抓握面设计成在安全防 护系统(60)和/或压缩注射器(10)操作期间由使用者握住。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支座 防护部分(62)的前部界定有端口 (108),所述端口设计成在所述安 全防护系统(60)与压缩注射器(10)装配时接收所述针座(20)。
18. 如权利要求16和17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 述支座防护部分(62 )为U形,所述U形的一个分支界定了抓握面(63 ), 另 一个分支界定了所述连接装置的至少 一部分,所述U形的基部由翼 部(102, 104)形成,所述翼部远离所述端口 (108)沿相反方向向所 述抓握面(63)和所述连接装置延伸。
19. 如权利要求15和18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的前部构造为在可动防护部分(64)处于第一 位置时接收所述总体为"U"形的基部的一部分。
20.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第一 和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a, 76b)中的每一个由弯曲前壁(79)和相 对于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位置的行进方向大体上垂直的后 边缘(78)构成,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的弯曲前壁(79)在 卡爪(80)从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向所述第一带斜面的凹口 (76a) 移动时使卡爪从所述第二带斜面的凹口 (76b)移出。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其中,所述第二 带斜面的凹口与至少一个止动面(86)结合,所述止动面布置成防止 所述卡爪(80)移动越过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止动面(86)和卡爪界 定了所述锁定装置的一部分。
22. —种包括压缩注射器(10)的注射装置,所述压缩注射器具 有可压缩容器(46),与所述容器(46)流体连通的针套管(12), 所述针套管(12)具有尖端(16),所述注射装置还包括根据至少权 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系统(60)。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压缩注射器(10)的安全防护系统(60),所述压缩注射器具有可压缩容器(46),与所述容器(46)流体连通并具有前部尖端(16)的针套管(12),所述安全防护系统(60)具有至少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所述支座防护部分设计为附接到所述压缩注射器(10)上,所述可动防护部分设计为相对于所述压缩注射器(10)从尖端(16)露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可动防护部分(64)盖住尖端(16)的第二位置。所述支座防护部分(62)和可动防护部分(64)设置有保持装置(51,52,70),所述保持装置布置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处协作以防止所述可动防护部分(64)朝向其第二位置移动。
文档编号A61M5/32GK101636191SQ200780052184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7日
发明者S·F·陈, S·西姆, Y·J·莫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