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3386阅读:40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金银花环棱褐孔菌 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
技术背景金银花又名忍冬花、银花、双花等,属多年生常绿、半常绿木质 藤本药用植物,其未放开的干燥花蕾入药称为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 等作用,被《中国药典》标注为道地中药材;金银花藤又名忍冬藤、 忍冬草等,干燥后可入药。金银花"环棱褐孔菌"又名忍冬藤菇,民 间俗称金银花蛾子或金银花菌莪也叫银花莪子(下同)。金银花环棱褐孔菌,1996年经鉴定属多孔菌科,定名为环棱褐 孑L菌xanthochrous ,nilgheriensis(Mont.)Teng。属真菌门,牛旦子菌亚门, 层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褐孔菌属。其形态菌丝体乳白 色、绒状。子实体无柄,菌盖不规则形,常呈复瓦状,木栓质,黄褐 色,近光滑,背面有环纹,菌肉淡黄色,干后有香味。壁薄而完整, 孔口、淡黄色,环棱形,常伴有囊状体。它是寄生在金银花墩根茎基 部的一种真菌子实体,民间常作验方用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 痛、化浓性扁桃体炎、肺炎、百日咳、伤寒、湿病发热等疾病,并取 得良好效果。该菌的药用在历史上仅限于民间采集珍稀的野生子实 体,国内也只有山东省沂蒙山区的平邑、费县等地极少数民间应用, 由于它必需寄生在老龄的金银花墩上,其成因条件又非常苛刻,且大 多生长在小气候环境比较湿润的隐蔽之处,因此即便有老龄金银花墩 也未必分布生长子实体,现已日渐稀少,民众偶有所得也各自珍藏备 用。因其稀缺难以采购。没有人工培育或工业化生产的记载资料。金 银花人工栽植约有300年的历史。而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虽有上述效3能,但在《本一:纲Q》等中医药古籍屮均没有.记载,没有学名和图像, 因此不清楚它是何种药用真菌。fl前真菌入药的品种约有三十种。徐大勇、石建华1997年《忍冬藤菇的成份测定与药理研究》,有过报道, 但缺少图像资料,而其它各有关药用真菌著作,多因仅知其名,不知 其实,故避而不载,国外更无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报道先例。药用真菌除传统的直接应用子实体入药外,目前国内外较多应用 液体培养(发酵),它借鉴了抗生素的生产工艺,应用发酵罐,优点 是有较高程度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生产规模大,但因药用真菌自身一 般不产生抗生素,不能对细菌等其它微生物产生对抗作用,因此在发 酵过程中易污染杂菌而报废,造成损失,并且它大多仅是培养应用菌 丝体,药效受一定限制,生产设备投资大,耗能高。另外,还有一种 药用真菌的固体发酵,多用常规方法如在PDA培养基上培养母种, 经摇瓶培养得种子(见1998年《食用菌生产大全》)。因它们生长在 甘蔗渣、麦麸等农副产品被称为"培养料"的固体基物上,故称为"固 体培养",其产品没有正式名称或称为培养物,其特点是所生长的菌 丝体无法与其所生长的农副产品基物分开,只能共同提取成份,再用 以制药,在1985年国家卫生部发布《新药审批办法》前,己有猴头、 树舌等几种真菌,曾采用此工艺。中国菌物学会庄毅教授在上世纪80年代起研究以药用真菌"槐 耳"为发酵菌种,以农副产品为营养基质上进行固体发酵,其药用菌 质称"槐耳菌质",并根据真菌使药材发酵会引起其组织成分变化, 导致性味功能改变的原理,在发酵基质中掺用一定量经特选的中药材 作为药性基质,在一定条件下发酵后,获得称为"槐芪菌质"的药性 菌质,其有关各项免疫指标均明显优于药用菌质,从而提出了药用真 菌新型双向固体发酵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参见抗癌新药槐耳冲剂的 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1998.33(5), P273~275)。不同种真菌分别去发酵同一种药材,所产生的菌质的成分的性 质、效用不同,而用同一种真菌分别发酵不同中药材的后果也会不同。因此,不同真菌与不同药材可交叉组合形成大量"发酵组合",可得 到大最不同性质、效用的"药性菌质"。药川真菌新型(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为中药研究开发开辟了一 个新的领域,即菌物药(参见庄毅 中药的一个新领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2.3(2)49-51)。目前尚无文献报导将药用真菌新型(双 向性)固体发酵工程技术用于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及其入药应 用。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科学合理的双向性固体发酵得 到代替子实体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质并达到入药应用的方法。本发明所称双向性固体发酵是指真菌(发酵菌种)在含有特定中 药材(忍冬藤粉)的固体药性基质上发酵生长时一方面会接受中药材 中特定成分对真菌本身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特定中药材的组织 成分产生影响,其作用表现为双向。即药性基质在提供真菌所需碳、 氮等营养物质促进菌体生长的同时,真菌的酶也可以分解药材的组织成分,从而产生新的性味功效,因此称为"双向发酵"。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的具体方法是首先 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纯化,得到母种, 取活化后的菌丝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液,经摇瓶培养得到金银花 环棱褐孔菌液体菌种。同时将忍冬藤粉、玉米蕊粉、麦麸等基质混合 装入固体发酵瓶,并加入按基质干重1.5倍的水分后盖瓶塞进行灭菌 处理。然后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液体菌种接种于固体发酵瓶内的发酵基质中,在温度范围23"C 28'C环境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30天~60 天,即可得到可入药应用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药性菌质。该菌质新鲜 时为不定形块状,淡黄色、略有腥味,干燥后褐黄色,略有香味,呈 大小不等块粒状。最后将所获得的药性菌质分别用8(TC左右热水提 取两次,乙醇提取一次,再合并滤液,浓縮成清膏,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多糖等活性物质获得清膏再将清膏,配以辅料 即可做成药用生物制品。根据抑制病毒试验证实,金银花环棱褐孔菌提取液(lg/ml)具 冇抑制病毒,抗菌、抗炎、抑制肿瘤等作用,药物毒性低,动物 LD5o>200g/kg (生药量),相当于人体用量(lg/kg)的200倍;试验 表明,该菌还具有对急性铅中毒所致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明显的保 护作用,可直接消除氧自由基、螯合Fe++、形成氧化还原非活性复 合物、升高抗氧化酶类活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为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人工培育或工业化生产开辟了一 条新路,为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可为更多的疾 病患者减少或解除痛苦,造福人类。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将忍冬藤、玉米蕊晒干或烘干切成段,然后用粉碎机粉碎成 米粒大的颗粒,再与麦麸混合后装入固体发酵瓶,再加入按混合料干 重约1.5倍的水后盖上瓶塞在温度12(TC条件下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1~2小时。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在PDA培养基上进行活化培养、纯 化,得到母种,同时制作由葡萄糖、酵母粉、维生素B,及水等组成 的菌种培养液,然后取活化后的母种菌丝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 液,经5天至7天的摇瓶培养得到金银花环棱褐 L菌液体菌种。然后 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液体菌种接种于固体发酵瓶内的发酵基质中,在 温度范围23'C 28X:环境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30天 60天,即可得到 可入药应用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药性菌质。最后将所获得的药性菌质 分别用8(TC左右热水提取两次,L醇提取一次,然后合并滤液,浓縮 成清膏,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多糖等活性物质获得 清膏,再将清膏配以辅料即可做成药用生物制品。
权利要求
1、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制备方法及其入药应用,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步骤完成,首先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在PDA培养基上培养、纯化,取活化后的菌丝体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培养液,经摇瓶培养得到金银花环棱褐孔菌液体菌种,同时将忍冬藤粉、玉米蕊粉、麦麸等基质混合装入固体发酵瓶,并加入按基质干重1.5倍的水分后盖瓶塞进行灭菌处理,然后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液体菌种接种于固体发酵瓶内的发酵基质中,在温度23℃~28℃环境下进行双向发酵30天~60天,即可得到可入药应用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药性菌质,最后将所获得的药性菌质分别用80℃左右热水提取两次,乙醇提取一次,再合并滤液,浓缩成清膏,或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多糖等活性物质获得清膏,再将清膏配以辅料即可做成药用生物制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生物技术领域。它通过双向性固体发酵得到代替子实体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质并达到入药应用。其主要步骤是将金银花环棱褐孔菌在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纯化得到母种,经摇瓶培养得到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种子,接种于由忍冬藤粉、玉米蕊粉、麦麸构成的发酵基质,在23℃~28℃环境条件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30天~60天,得到可入药应用的金银花环棱褐孔菌药性菌质。本发明为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人工培育或工业化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为金银花环棱褐孔菌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为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1245317SQ20081000696
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8日
发明者廉士文 申请人:廉士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