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6653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乌梢蛇在制备治疗軤、鲽鱼类淋巴囊肿的饵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鲆鲽鱼养殖中淋巴囊肿病流行甚广,目前国内外至少已知有140多种鱼类发生过此病,我国养殖的鲆鲽类中牙鲆、大菱鲆和石鲽鱼等均发生过,此病全年发生,但在水温1025。C时为发病高峰期。其病原是淋巴囊肿病的病原属虹彩病毒科的鱼淋巴囊肿病毒,又称虹彩病毒病。症状为病鱼的皮肤、鳍和尾部等处出现许多小水泡状囊肿物,尤其是口、背鳍和尾鳍处较多,严重者可遍及全身,内部器官上也可感染。这些囊肿物多呈白色、淡灰色、灰黄色,有的带有出血灶而显微红色,囊肿的大小不一,小的仅12毫米,大者IO毫米以上,并常紧密相连成桑葚状,鱼体明显发黑、消瘦,直至死亡。目前对于病毒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引进亲本苗种时应严格检疫,发现携带病原者应彻底销毁,养殖过程中发现病鱼要及时拾出,并隔离养殖,防止感染其他健康鱼,当囊肿数量小和病轻时,可割除病鱼的囊肿,并以每千克海水加50毫克的双氧水或聚乙烯吡咯烷酮碘浸浴1030分钟,再将病鱼转养于清洁的池中养殖。乌梢蛇(Zoacysdhumnades)俗称乌蛇,乌风蛇,体形较大的无毒蛇,体全长可达2.5米以上,常在农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树落中发现,行动迅速,反应敏捷,性温顺,不咬人,以蛙类、晰易、鱼类、鼠类等为食。乌蛇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盘成圆状、干燥。其性状呈圆盘状,盘径约16厘米,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呈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巻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麥疮。目前,未见有采用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的饵料中的应用的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馆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对乌梢蛇发挥了新用途,开拓了新应用领域,采用乌梢蛇制备的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原料易得,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显著,易于推广,能够彻底治愈淋巴囊肿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上述的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为制备成湿性软粒。上述的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按照重量比乌梢蛇0.5-1%,鲜杂鱼46-52%,鲆鲽配合饲料47-53%制成药饵。乌梢蛇作为中药,能够增强鱼机体对淋巴囊肿病毒的免疫抵抗能力,本发明对乌梢蛇提出了在饵料中的新用途,开拓了新应用领域。采用乌梢蛇制备的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药物原料易得,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显著,而且营养全面、适口性强、有利于鲆鲽鱼类生长易于推广,能够彻底治愈淋巴囊肿病。具体实施例方式乌梢蛇性味归经甘、平、归肝经;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乌梢蛇为中药,能够增强鱼机体对淋巴囊肿病毒的免疫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及治疗淋巴囊肿病的目的。实例l取乌梢蛇0.5公斤,鲜杂鱼49公斤,市购鲆鲽配合饲料50.5公斤。其中鲆鲽配合饲料可选用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生产的大菱鲆、牙鲆、石鲽成鱼用饲料(型号为p4-p8),其成份为优质鱼粉、鱿鱼粉、豆粕、小麦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诱食剂、强肝利胆中草药等。加工方法把备干的乌梢蛇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呈颗粒状。取0.5斤乌梢蛇颗粒与47.5斤鲜杂鱼和52斤粉末料参混均匀,按所需要加工成不同粒径的湿性软粒药饵。把加工成的湿性软粒药饵放在冰柜或冷库中冷冻。实例2取乌梢蛇1公斤,鲜杂鱼46公斤,市购鲆鲽配合饲料53公斤。其中鲆鲽配合词料可选用山东升索渔用词料研究中心生产的大菱鲆、牙鲆、石鲽成鱼用饲料(型号为p4-p8),其成份为优质鱼粉、鱿鱼粉、豆粕、小麦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诱食剂、强肝利胆中草药等。加工方法把备干的乌梢蛇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呈颗粒状。取1斤乌梢蛇颗粒与49斤鲜杂鱼和50斤粉末料参混均匀,按所需要加工成不同粒径的湿性软粒药饵。把加工成的湿性软粒药饵放在冰柜或冷库中冷冻。实例3取乌梢蛇1公斤,鲜杂鱼52公斤,市购鲆鲽配合饲料47公斤。其中鲆鲽配合饲料可选用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生产的大菱鲆、牙鲆、石鲽成鱼用饲料(型号为p4-p8),其成份为优质鱼粉、鱿鱼粉、豆粕、小麦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诱食剂、强肝利胆中草药等。加工方法把备干的乌梢蛇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呈颗粒状。取1斤乌梢蛇颗粒与49斤鲜杂鱼和50斤粉末料参混均匀,按所需要加工成不同粒径的湿性软粒药饵。把加工成的湿性软粒药饵放在冰柜或冷库中冷冻。实例4取乌梢蛇0.8公斤,鲜杂鱼49.2公斤,市购鲆鲽配合词料50公斤。其中鲆鲽配合伺料可选用山东升索渔用饲料研究中心生产的大菱鲆、牙鲆、石鲽成鱼用词料(型号为p4-p8),其成份为优质鱼粉、鱿鱼粉、豆粕、小麦粉、海藻粉、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诱食剂、强肝利胆中草药等。加工方法把备干的乌梢蛇用小型粉碎机粉碎,呈颗粒状。取1斤乌梢蛇颗粒与49斤鲜杂鱼和50斤粉末料参混均匀,按所需要加工成不同粒径的湿性软粒药饵。把加工成的湿性软粒药饵放在冰柜或冷库中冷冻。药饵的投喂方法水温控制在1020。C,定时投喂,每天投喂一次,湿性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2%,以喂八分饱、不剩饵料为佳,这样有利于下次投饵时摄食旺盛,提高饵料利用率。连续投喂1520天,每天上午8点投喂,喂8分饱为止。投喂药饵后的症状投喂药馆15天后,囊肿物萎縮变小,病鱼体色肥满度逐于正常,肌肉有弹性,20天后部分囊肿物脱落,30天后大部分病鱼痊愈。投喂过20天药饵的鱼在以后的养殖中基本上不再得淋巴囊肿病。实例5试验报告试验池分为3组,每个池子面积为5米X5米:25平方米。每个池子水深0.6米,24小时充氧,溶氧含量5毫克/升,水的理化指标均符合渔业养殖用水标准,3组养殖池日常管理均相同。每组池放病鱼500尾,每尾鱼的体重为250300克之间,病鱼的症状相同。每池的日投饵料1.5-3公斤。第一组投喂的湿性馆料组成49公推以斤鲜杂鱼和51公斤粉末料。第二组投喂的湿性饵料组成49公斤鲜杂鱼、50.5公斤粉末料和0.5斤乌梢蛇粉。第三组投喂的湿性饵料比例成份49公斤鲜杂鱼、50公斤粉末料和1公斤乌梢蛇粉。2组添加不同剂量乌梢蛇粉和没加乌梢蛇粉疗效对比<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囊肿增加,囊肿物在背囊肿物在嘴摄食不积鳍、尾鳍出边长大到10极,日摄食现,有的鱼毫米以上,量只占体重在嘴边也出影响摄食,第--组的1%左右,现囊肿物,-有的鱼不能体色变暗。摄食量下降,只占体重的0.8%左右,出现死鱼。进食,出现死亡,死亡率在15%左右。囊肿略有萎部分囊肿物部分囊肿物縮,但变化基部收縮,脱落,没脱不明显,鱼色泽变淡,落的囊肿物摄食较为旺鱼摄食积收縮变小,第::组盛,体色变得有光泽,肤肉有弹性。极,变得活跃。鱼摄食量增加,日摄食量占鱼体重的1.50/0左右。35%第三组大部分囊肿物基部收縮,囊肿物变小,摄食旺盛,鱼体30%的病鱼囊肿物脱落,鱼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敏感,98°/。的病鱼囊肿物脱落,没有脱落的囊肿物也完全萎色有光泽,颜色趋于正摄食积极,鱼的肥满度缩,鱼的摄食量达到正98%常。增加。常鱼水平,日摄食量占鱼体重的1.52%左右。权利要求1、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其特征是制备成湿性软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按照重量比乌梢蛇O.5-1%,鲜杂鱼46-52%,鲆鲽配合饲料47-53%制成药馆。全文摘要一种乌梢蛇在制备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的饵料中的应用,解决了在鲆鲽鱼养殖中淋巴囊肿病流行甚广、无法治愈的问题。由于乌梢蛇作为中药,能够增强鱼机体对淋巴囊肿病毒的免疫抵抗能力,本发明对乌梢蛇提出了在医药中的新用途,开拓了新应用领域。采用乌梢蛇制备的治疗鲆、鲽鱼类淋巴囊肿病药物原料易得,加工方便,成本低廉,药效显著,而且营养全面、适口性强、有利于鲆鲽鱼类生长易于推广,能够彻底治愈淋巴囊肿病。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301315SQ20081001192公开日2008年11月12日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发明者丁春林,彬刘,孔维军,伟张,健张,张劲松,丽李,昕李,李文全,云林,丰王,王廷贵,白国福,峰石,赵兰英,赵希纯,郭维宇,陈旭东,骞马,魏国重申请人:葫芦岛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