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钻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

文档序号:933296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心钻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
空心钻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技犬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种植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适用于种植体周骨量不 足的自体碎骨移植。
技术背景种植牙以其功能和美学的双重优势已越来越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由 于牙种植时需要制备植入床,因此,该处牙槽骨会在钻孔制备植入床时白 白浪费掉,致使牙齿缺失后植入的种植牙常常伴有局部牙槽骨吸收导致骨 量不足,从而大大限制了种植牙的应用范围。目前最常用的解决方法主要 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移植和各神人工代用品的植人。自体骨 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诱导和骨传导特性以及良好的安全性,是其 它异体骨、异种骨移植和各种人工代用品所不能比似的,被大多数学者认 作是所有移植材料中的"金标准"。但是,由于自体骨移植需要重新开辟 新的手术供区,因此,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身体创伤,同时也加重了患者的 心理负担。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就地取材移植的空心钻 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它既能够解决牙种植区局部少量骨缺损患者行自体 骨种植修复的难题,又能够减小术者的生理创伤和心理负担。其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心钻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的移植 步骤,其特征在于其同位取骨的歩骤为在牙种植区预备种植床的同时,选择局部骨缺损较少的部位,经定位 后,采用空心钻,依次由浅至深,逐步深入钻取碎骨,每次下钻深度为0.4一0.6mm,即可分次获得多块皮质骨和松质骨。其技术效果是由于在预备种植床的同时,采用同位同时取骨,既避免了牙槽骨在钻孔制备时的无端浪费,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了自体 骨,保证了少量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种植修复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扩大了种植牙的应用范围;同时,同位同时取骨,无须二次取骨,避免了开辟第 二手术野,减少了患者的生理创伤和心理负担,还縮短了手术时间。另外, 采用空心钻逐次深入同位取骨,所取的碎骨体积小,可直接用于小缺损区, 无需再用价值数万元的骨磨研磨,即经济又方便。由于同位同时取出的碎骨,既有机械强度高的皮质骨又有抗感染能力 强的松质骨,因此,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经12例行空心钻同位取自体碎 骨移植术表明,术后伤口无红肿、感染现象,所有切口均I期愈合。三至 六个月后复查,通过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新生骨与牙槽骨紧密结合,质地 和界限不易分辨,种植体一骨界面结合良好,未见骨吸收。如期行上部结 构取模修复。种植牙的稳固性、外形、功能、舒适感、牙周组织、X线片 和患者自我感觉均满意。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口腔临床检查、缺牙区加测量钢球摄X线片、种植术中观察确定 骨量缺失的多少,判断种植区骨量不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患者能否采用 种植区空心钻同位取骨的方法。.在牙种植区,预备种植床的同时,选择局部骨缺损较少的部位,经定 位后,采用空心钻,依次由浅至深,逐步深入钻取碎骨,每次下钻深度为 0.4—0.6mm,即可分次获得多块皮质骨和松质骨。按照上述步骤取好自体碎骨后,再按各种植系统的常规操作步骤,根 据拟植入的种植体直径用先锋钻逐级扩大种植床,攻丝备肩台后在种植区 植入相应的种植体。将上述所取的骨皮质和骨松质碎块用等渗生理盐水混合后充填于骨 缺损处,并用力压紧,使碎骨与牙槽骨之间无明显间隙。严密缝合,关闭 种植区软组织创面。
权利要求
1、一种空心钻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的移植步骤,其特征在于其同位取骨的步骤为在牙种植区预备种植床的同时,选择局部骨缺损较少的部位,经定位后,采用空心钻,依次由浅至深,逐步深入钻取碎骨,每次下钻深度为0.4-0.6mm,即可分次获得多块皮质骨和松质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种植同位取骨移植的方法,在牙种植区预备种植床的同时,选择局部骨缺损较少的部位,经定位后,采用空心钻,依次由浅至深,逐步深入钻取碎骨,每次下钻深度为0.4-0.6mm,即可分次获得多块皮质骨和松质骨,用于种植体周骨量不足的自体碎骨移植。由于采用同位同时取骨,既避免了牙槽骨在钻孔制备时的无端浪费,又最大限度地保留和利用了自体骨,保证了少量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种植修复的需要;同时,同位同时取骨,无须二次取骨,避免了开辟第二手术野,减少了患者的生理创伤和心理负担,还缩短了手术时间。另外,空心钻逐次深入同位取骨,所取碎骨体积小,可直接用于小缺损区,无需再用骨磨研磨,既经济又方便。
文档编号A61C8/00GK101224139SQ20081001897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29日
发明者叶茂昌, 孙自敏, 张志宏, 朱祖武, 李红梅, 陈梅梅 申请人:安徽省立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