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3297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西医结合中草药领域,尤其是涉及防治慢性胃炎效果明显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CSG丸)。
技术背景慢性胃炎(以下简称CSG)为常见的多发病, 一般认为CSG不会 传染,但椐现代检测手段结果及病理分析认为,幽门螺杆菌的存在是 慢性胃炎炎症的发病根源;由于生活饮食习惯,如不采取分食制等等, 容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而引致慢性胃炎,人群发病率高,也证实了这 占。八、、o对于CSG,中医列入胃脘痛范畴。根椐纤维胃镜检査所知,各型 胃炎,包括十二指肠球炎、肠液返流、胆汁返流性等胃炎,以及进入 阳虚、阴伤而形成萎縮性胃炎者,或者病程反复而致肠胃溃疡者,镜检证实往往溃疡很少单独存在,其胃粘膜及溃疡周缘的充血、水肿、糜烂性病变,是造成寒热夹杂型和胃阴不足型,具有热象(炎症)的病理基础。所以在防治CSG及慢性肠胃溃疡过程中,以消炎灭菌为主, 才能正本清源,达到根治。专利号ZL03131714.6,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炎的药丸(新方左金 丸)及其生产工艺,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呋喃唑酮 1.2-4.8份、黄连素1.2-3.6份、吴茱萸10-30份、白芷30-50份、 枳实30-50份、肉桂10-30份、大黄10-30份。由于该配方使用两种化学药品即黄连素和呋喃唑酮,黄连素和呋喃唑酮成分的作用可使一些病人会发生服后产生过敏反应。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对人体无过敏,使 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的黄芩5-15份;黄连5-15份;吴茱萸10-30份;白芷30-50份;枳实30-50份;肉桂10-30份;大黄5-15份;马前子5-15份。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8-12份;黄连8-12 份;吴茱萸15-25份;白芷35-45份;枳实35-45份;肉桂15-25份; 大黄8-12份;马前子8-12份。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10份;黄连10份; 吴茱萸20份;白芷40份;枳实40份;肉桂20份;大黄10份;马 前子10份。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步骤是A、 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一定量的枳 实、白芷、肉桂、大黄、黄苓、马前子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 在上述粗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吴萸、黄连充分混合后放入细粉碎机, 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 上述细粉按每粒0. 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本发明中中药饮片从苏州雷允上国药有限公司购买;粗粉碎机、 细粉碎机从苏州工业设备供销公司购置。本发明中成药里黄芩,其主要成分为黄芩皂苷,可杀灭幽门螺 杆菌,具有苦味健胃作用;马前子,含有马前子皂苷,有清热解毒、 灭菌作用;吴茱萸含山莨菪素,有温阳、健脾、理气、杀灭幽门螺杆 菌的作用;白芷含白芷素成分,有理气、止痛、灭菌作用;枳实含枳 实酸橙素成分,有消食、理气、健脾作用;肉桂含桂皮醛挥发油成分, 有强心、温阳、健脾、止痛、灭菌作用;大黄含大黄皂苷素成分,有 通便、排毒、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本发明用主要成分为黄芩皂苷的黄芩与广谱抗菌中药黄连的主 成分"黄连素"、含有马前子皂苷的马前子为主,辅以吴茱萸以克制 苦味药败胃之副作用,加上温阳、健脾、理气、止痛的白芷、枳实、 肉桂,对以上会产生便秘的副作用,再增添大黄能达到通便排毒、灭 菌,完善配方的协调。用黄芩、马前子替代黄连素和呋喃唑酮的西药 成分,解决了会产生过敏反应的后患;各纯中药材的有效组合,协同 作用,理顺机体各系统的防御关系,进一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达 到完全治愈慢性胃炎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10公斤;黄连10公斤;吴茱萸20公斤;白芷40公斤;枳 实40公斤;肉桂20公斤;大黄10公斤;马前子10公斤。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A、 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枳实40公斤、白芷40公斤、肉桂20公斤、大黄10公斤、黄苓10公斤、马前子 10公斤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 在上述粗粉中加入吴萸10公斤、黄连10公斤充分混合后放入细 粉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 上述细粉按每粒0. 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 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每粒净重0.5克;取名为胃炎丸l号。实施例二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8公斤;黄连12公斤;吴茱萸15公斤;白芷45公斤;枳 实35公斤;肉桂25公斤;大黄8公斤;马前子12公斤。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A、 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枳实35公斤、 白芷45公斤、肉桂25公斤、大黄8公斤、黄芩8公斤、马前子12 公斤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 在上述粗粉中加入吴萸15公斤、黄连12公斤充分混合后放入细 粉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 上述细粉按每粒0. 5重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每粒净重0.5克;取名为胃炎丸2号。实施例三一种治疗胃炎的中成药,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黄芩15公斤;黄连5公斤;吴茱萸30公斤;白芷30公斤;枳 实50公斤;肉桂10公斤;大黄15公斤;马前子5公斤。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其制作步骤如下-A、 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枳实50公斤、 白芷30公斤、肉桂10公斤、大黄15公斤、黄芩15公斤、马前子5 公斤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 在上述粗粉中加入吴萸30公斤、黄连5公斤充分混合后放入细粉 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 上述细粉按每粒0. 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 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取名为胃炎丸3号。实施例四一种治疗胃炎的中成药,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 黄芩5公斤;黄连15公斤;吴茱萸10公斤;白芷50公斤;枳 实30公斤;肉桂30公斤;大黄5公斤;马前子15公斤。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的步骤如下A、 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枳实30公斤、白芷50公斤、肉桂30公斤、大黄5公斤、黄芩5公斤、马前子15 公斤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 在上述粗粉中加入吴萸10公斤、黄连15公斤充分混合后放入细粉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上述细粉按每粒0. 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 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取名为胃炎丸4号。对以上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其制作步骤(l)的方法 也可采用如下手段,举例实施例四(1)用枳实30公斤、大黄5公斤、 黄芩5公斤,除去杂质,再切片,成块状,入锅喷雾状洒水l秒钟, 文火炒5分钟,入干燥箱,调节温度70-10CTC (视药材的干湿程度定), 烘干至微焦即可。其它步骤同上。本发明中成药临床应用效果特好,临床已医治100例患者,其中 有效99例,占治疗总数的99%;治愈83例,占治疗总数的83%。举 例病案一浦小明,男,33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渭塘镇人,身份证号 码320524197502265610, 2007年9月7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 呕吐、嗳气、吞酸、腕胀痛,大便干结,二天一次;检查胃下垂、 镜检幽门螺旋杆菌++。服用本发明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9月14日复诊,嗳气减弱,恶心、呕吐、吞酸、 腕胀痛消除,大便一天一次。继续服用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 次,每次三粒。2007年9月21日再诊,胃病症状基本消失,改用本 发明胃炎丸3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克,巩固疗程。病案一刍P亳,男,33岁,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后宅人,身份证号码3202221975100057572,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打隔症状,2007年9月 19曰直接服用本发明胃炎丸1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 2007年9月22日复诊,诸症悉减,改服胃炎丸3号,服用量每曰 三次,每次l克,巩固疗程。 病案三邹瑜,女,26岁,住址江苏省无锡市硕放镇,身份证号码 320504198301144045, 2007年3月14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腕胀痛,服用本发明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3月21日复诊,嗳气减弱,恶心、呕吐、吞酸好转,腕胀痛消失。继续服用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3月28日再诊,胃病症状全部消失。 病案四钱小君,女32岁,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后宅人,身份证号码320222197612127623, 2007年5月12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呕 吐、嗳气、吞酸、腕胀痛,并伴有小便不畅,服用本发明胃炎丸1号, 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5月19日复诊,嗳气有所消 除,恶心、呕吐、吞酸好转,腕胀痛消失,小便爽快。继续服用胃炎 丸1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5月27日再诊,胃 病症状全部消失。 病案五张玺,男,23岁,住址住址江苏省江都市嘶马镇,身份证号码321088198510287318,慢性浅表性胃炎,有饥饿症状。2007年3月8日前来初诊,服用本发明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3月21日复诊,胃病症状全部消失。 病案六王培珍,女,53岁,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人,身份证号码320520195503112224, 2007年1月3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呕吐、嗳气、口干、腕胀痛,服用本发明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3月14日复诊,嗳气减弱,恶心、呕吐好转, 腕胀痛消失。继续服用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 2007年3月21日再诊,胃病症状已已基本消失,改服胃炎丸3号, 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克,巩固疗程。病案七林燕,女,25岁,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人,身份证号 码320586198306024223, 2007年2月5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 呕吐、嗳气、吞酸、腕胀痛,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本发明胃炎丸 2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2月13日复诊,嗳气 减弱,恶心、呕吐、吞酸消除,腕胀痛好转。继续服用胃炎丸2号, 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2月21日再诊,胃病症状基 本消失,改服胃炎丸4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克,巩固疗程。病案八瞿洪光,男,28岁,住址江苏省沭阳县西圩乡,身份证号码-321322198006051615, 2007年7月7日前来初诊,主诉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腕胀痛,服用本发明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7月15日复诊,嗳气减弱,恶心、呕吐、吞 酸消除,腕胀痛好转。继续服用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 次三粒。2007年7月22日再诊,胃病症状全部消失,改服胃炎丸3 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克,巩固疗程。 病案九朱明兴,男,41岁,江苏省无锡市硕放镇人,身份证号码 320222196709187273,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旋杆菌+。 2006年11月23日前来初诊,主诉吞酸。服用本发明胃炎丸1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6年11月27日复诊,吞酸明显好转。继 续服用胃炎丸l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12月12 日再诊,无胃病症状,改服胃炎丸3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l 克,巩固疗程。病案十周弘文,男,84岁,江苏省苏州市北桥镇人,身份证号码320524192409044516, 2007年9月3日前来初诊,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打隔症状。服用本发明胃炎丸1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9月9日复诊,打隔症状已逐步好转。继续服用胃炎丸l号, 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三粒。2007年9月16日再诊,胃病症状已 基本消失,改服胃炎丸3号,服用量每日三次,每次1克,巩固疗 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中成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5-15份;黄连5-15份;吴茱萸10-30份;白芷30-50份;枳实30-50份;肉桂10-30份;大黄5-15份;马前子5-15份。一种治疗慢性胃炎中成药的生产工艺步骤是A、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一定量的枳实、白芷、肉桂、大黄、黄芩、马前子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B、在上述粗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吴萸、黄连充分混合后放入细粉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C、上述细粉按每粒0.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中成药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8-12份;黄连8-12份;吴茱萸15-25份;白芷35-45份;枳实35-45份;肉桂15-25份;大 黄8-12份;马前子8-12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其特征是所述 中药丸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10份;黄连10份;吴茱 萸20份;白芷40份;枳实40份;肉桂20份;大黄10份;马前子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人体无过敏、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的中成药(CSG丸)及其生产工艺,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黄芩5-15份、黄连5-15份、吴茱萸10-30份、白芷30-50份、枳实30-50份、肉桂10-30份、大黄5-15份、马前子5-15份;该工艺步骤为用市售规范制炒的中药饮片,按上述份量比例,秤取一定量的枳实、白芷、肉桂、大黄、黄芩、马前子混合后放入粗粉碎机,轧成4mm颗粒;在上述粗粉中加入一定量的吴萸、黄连充分混合后放入细粉碎机,过80目筛,轧成混合细粉;上述细粉按每粒0.5份量,装入空心胶丸或加赋形剂轧成含原药0.5的片剂,装铝铂包装;本发明中成药临床应用效果特好,医治有效率占99%。
文档编号A61K36/185GK101224251SQ20081001901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
发明者周克家 申请人:周克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