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773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功效、用于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鼻咽炎属于五官科的常见病,病变主要为鼻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炎症。临床上其症状表现多样,如鼻塞、痰多、口干、咽痛、头晕、头痛、吞咽不适等,同时可引起鼻腔、鼻窦、内耳、泪管、咽喉各部位的并发症。使用呋麻液、乙酰螺旋霉素、西替利嗪片联合用药,能起到抗菌、抗过敏、减轻粘膜水肿、促进粘膜腺体分泌通畅的效果,从而使鼻咽炎消失或好转。但这种组合的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而长期使用头孢拉啶、替硝唑或环丙沙星等抗菌药替代治疗,其副作用也明显提高。中药有采用鼻咽灵片、鼻炎康片、鼻舒适片、鼻窦炎口服液、克感利咽口服液、藿胆丸等,但其疗效同样也不高,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中药藿胆丸中,含有猪胆粉,长期使用易致血中胆固醇偏高等。另外,这些药物,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分泌物增多症的治疗也不够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慢性鼻咽炎药物(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在作为治疗慢性鼻咽炎及鼻咽癌放疗后分泌物增多症辅助治疗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选择野菊花、苍耳子、蛇泡筋、重楼、两面针、夏枯草、龙胆、党参八种原料药制成内服剂型,其中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200~1000g 苍耳子200~1000g 蛇泡筋200~1000g 重楼200~1000g 两面针100~500g 夏枯草100~500g 龙胆60~300g 党参60~300g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组成优选为 野菊花300~500g 苍耳子300~500g 它泡筋300~500g 重楼300~500g 两面针150~250g 夏枯草150~250g 龙胆90~150g党参90~150g 本发明的各原料药的组成可进一步优选为 野菊花390g 苍耳子390g 它泡筋390g 重楼390g 两面针195g 夏枯草195g 龙胆117g 党参117g 本发明的药物可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并加入制备剂型时的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矫味剂等,制备成常规的内服制剂,如口服液、颗粒、胶囊剂、片剂、丸剂等。
优选地,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为 1)取以上八味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7(70~80℃测定)的稠膏; 2)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40~70%体积百分比,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沉淀物再加适量40~70%体积百分比乙醇,搅拌后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合并二次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 3)稠膏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 4)颗粒进一步添加助流剂,装胶囊可制成胶囊剂;或添加崩解剂、粘合剂、助流剂,压片机压片,制成片剂;片剂进一步包裹糖衣或薄膜衣,制成糖衣片剂或薄膜衣片。
制备颗粒的辅料可以采用蔗糖粉、微晶纤维素、淀粉、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起填充、矫味、粘合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制备颗粒的辅料蔗糖粉的用量为 稠膏∶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6~6.5。
制备胶囊剂、片剂的助流剂可采用滑石粉、微粉硅胶、硬脂酸镁,制备片剂的崩解剂可采用干燥淀粉、羧甲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乙烯吡咯酮(PVP),粘合剂可以采用淀粉、乙醇、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也可采用本技术领域的其他辅料。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鼻咽部慢性炎症及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治疗前述相关疾病,疗效好,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药物使用剂量为口服一次12-40g,一日一~三次,3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科学,成本低廉,无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及其制备方法的科学性。本发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非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颗粒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390g苍耳子390g蛇泡筋390g重楼390g 两面针195g夏枯草195g龙胆117g 党参117g 以上八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7(70~80℃测定)的稠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体积百分比,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沉淀加适量60%醇,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与上述浓缩液混合浓缩至适量,加入适量蔗糖粉,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辅料用量蔗糖粉稠膏干固物∶蔗糖粉=1∶6.14。
实施例2胶囊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300g 苍耳子500g 蛇泡筋1000g 重楼200g 两面针150g 夏枯草250g 龙胆300g党参60g 1)取以上八味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7(70~80℃测定)的稠膏; 2)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40%体积百分比,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 沉淀再加适量40%体积百分比乙醇,搅拌后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合并二次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 3)稠膏加入适量微晶纤维素干燥,制成1000g,即得颗粒; 4)颗粒进一步添加助流剂滑石粉装空胶囊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3胶囊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1000g 苍耳子300g蛇泡筋500g重楼400g 两面针300g夏枯草150g龙胆250g 党参300g 将步骤3)中的微晶纤维素改为糊精,将步骤4)的助流剂滑石粉改为硬脂酸镁,其余制备方法同实施例2。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390g苍耳子800g蛇泡筋200g重楼1000g 两面针195g夏枯草500g龙胆60g 党参117g 1)取以上八味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17(70~80℃测定)的稠膏; 2)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70%体积百分比,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沉淀物再加适量70%体积百分比乙醇,搅拌后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合并二次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 3)稠膏加入适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或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 4)颗粒添加适量的滑石粉、硬脂酸镁、粘合剂乙醇,混匀,通过压片机压片,即得。
实施例5颗粒的制备 各原料药的组成为 野菊花200g苍耳子300g蛇泡筋200g重楼800g 两面针500g夏枯草150g龙胆300g 党参6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6实施例1治疗慢性鼻咽炎(热毒蕴结证)临床试验 本发明选择慢性鼻咽炎(热毒蕴结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观察250例,其中治疗组164例,对照组86例。结果实施例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95%,总有效率为93.9%;而鼻咽灵片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2.56%,总有效率为87.21%。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临床试验中,未发现实施例1有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病例选择 一、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1.中医证侯诊断标准根据黄选兆、汪吉宝主编的《实用耳鼻喉科学》(第一版)“慢性鼻咽炎”的有关内容制定。
(1)热毒蕴结证 主证鼻咽干燥,鼻咽肿痛,鼻咽粘膜充血,鼻咽粘膜增厚。
次证咳嗽、痰黄稠,声音嘶哑,头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具备主证2项及次证3项以上,即可诊断。
(2)症状体征分级量化见下表1。
表1症状体征轻重程度分级表 注无以上症体征或恢复正常,分别记0分;有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分别记1分,无或恢复正常,分别记0分。
2.西医疾病诊断标准根据黄选兆、汪吉宝主编的《实用耳鼻喉科学》(第一版)“慢性鼻咽炎”的有关内容制定。
慢性鼻咽炎 (1)鼻咽干燥感,鼻后部有粘稠分泌物,经常想将之咳出,故可频繁咳痰,还可有声嘶及头痛等,头痛多为枕部钝痛,为放射痛。
(2)检查可见鼻咽粘膜充血、增厚,且有稠厚粘液或有厚痂附着。咽侧索可红肿,特别在扁桃体已切除后的患者,是为代偿性增生肥厚。
(二)试验病例标准 1.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慢性鼻咽炎急性发作的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辩证属热毒蕴结证。
(3)年龄18~65岁。
凡符合上述各项标准者,即可纳入试验病例。
2.排除病例标准 (1)妊娠或哺乳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
(2)咽囊炎、鼻咽部肿瘤,鼻咽部结核、梅毒,鼻咽部特异性感染。
(3)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1)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观察中自然脱落、失访者。
(3)受试者依从性差、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发症或特殊生理变化等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自行退出者等,均为脱落病例。脱落病例不得>20%。
(4)妥善保存剔除和脱落病例的CPF表及原始病历,并如实记录剔除和脱落的原因。
试验方法 一、试验设计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法试验。
对照药物选用鼻咽灵片。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实施例1口服,一次20g,一日2次。
2.对照组鼻咽灵片,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所有病例在试验期间,不得使用与使用其他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和治疗措施。试验结束后,未痊愈患者可采用其它措施。
三、疗程4周。
四、观测指标 (一)安全性观测 1.血、尿、大便常规检查; 2.肝(ALF、A/G)、肾(BUN、Cr)功能检查; 3.心电图检查。
治疗组以上检查例数不得少于1/3。要求安全性检查在用药前一周(治疗前)和停药后一周(治疗后)内完成。
(二)疗效性观测 1.症状鼻咽干燥,鼻咽肿痛,鼻咽粘膜充血,鼻咽粘膜增厚,咳嗽,痰黄稠,声音嘶哑,头痛、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按轻重程序记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各观察记录一次。
2.鼻咽部体征鼻咽部粘膜的充血、增厚、分泌物的变化,咽侧索的肿大情况。
五、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鼻渊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内容制定。
(一)慢性鼻咽炎的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70%。
2.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减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到<70%。
3.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证侯积分较治疗前下降<30%。
(二)主要症状疗效标准 1.显效治疗后主要症状消失或病情程度下降2级,即从重度降至轻度。
2.有效治疗后主要症状病情程度下降1级,即从重度降至中度,或中度降至轻度。
3.无效治疗后主要症状病情程度无下降。
六、观察、记录、总结的有关要求 1.按设计要求及表格,作出详细记录,认真写好病历。
2.注意观察不良反应或未预料到的毒副作用,并追踪观察。注意不良反应发生或消失的时间以及处理的方法。
3.观察结束后,不能任意涂改病历及观察表。
4.观察结束后,认真核对化验数值,数据需进行统计学处理。
5.统计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临床分级资料用Ridit检验半定量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治疗结果 一、疗效性分析 (一)总疗效分析见表2 表2两组总疗效比较 U=2.220,p=0.0263 结果表明,实施例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46.95%,总有效率为93.9%;而鼻咽灵片对照组的显效率为32.56%,总有效率为87.21%。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见(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二)主要症状疗效分析见表3 表3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结果表明,实施例1对患者鼻咽干燥、疾黄稠、头痛的疗效显著,显效率在60%以上,其疗效优于鼻咽灵片对照组(P<0.05);对鼻咽肿痛、咳嗽、声音嘶哑的显效率在60%以上,与对照组相当(P>0.05)。
(三)病程与疗效的关系,见表4 表4病程和疗效的关系
R1=0.437,R2=0.568,R3=0.555,X2=7.826,P=0.0497 结果表明,实施例1对不同病程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各临床试验单位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实施例1对肝肾功能影响、心电图异常、血液系统毒性、大小便常规异常,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实施例7实施例1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症(热毒蕴结证)临床试验 1)通过对201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症(热毒蕴结证)病人的临床试验,其中治疗组141例,对照组60例。结果实施例1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6.6%,总有效率为90.07%;而鼻咽灵片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1.67%,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实施例1对患者鼻涕黄稠量多、痰黄稠量多、鼻咽肿痛、咳嗽、头痛、鼻咽粘膜充血、咽侧索红肿的疗效显著,显效率在50%以上,其疗效与鼻咽灵片对照组相当(P>0.05)。
临床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实施例1所致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发明的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具有相近的疗效,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药物治疗鼻咽部慢性炎症及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疗效好,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野菊花200~1000g 苍耳子200~1000g 蛇泡筋200~1000g重楼200~1000g
两面针100~500g 夏枯草100~500g 龙胆60~300g党参60~300g
剂型为内服剂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野菊花300~500g 苍耳子300~500g 蛇泡筋300~500g 重楼300~500g
两面针150~250g 夏枯草150~250g 龙胆90~150g 党参90~150g。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
野菊花390g苍耳子390g蛇泡筋390g重楼390g
两面针195g夏枯草195g龙胆117g 党参117g。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野菊花、苍耳子、蛇泡筋、重楼、两面针、夏枯草、龙胆、党参八味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3次,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70~80℃测定相对密度为1.15~1.17的稠膏;
2)加入乙醇至含醇量达40~70%体积百分比,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得浓缩液,沉淀再加适量40~70%体积百分比乙醇,搅拌后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合并二次浓缩液,进一步浓缩成稠膏;
3)稠膏加入适量辅料制成颗粒,干燥,制成颗粒;
4)颗粒进一步添加助流剂,装胶囊制成胶囊剂;或颗粒进一步添加崩解剂、粘合剂、助流剂,压片机压片,制成片剂;片剂进一步包裹糖衣或薄膜衣,制成糖衣片剂或薄膜衣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颗粒的辅料为蔗糖粉,稠膏∶蔗糖粉的重量比为1∶6~6.5。
6、权利要求1、2、3之一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鼻咽炎药物及鼻咽癌放疗后分泌物增多症辅助治疗药物的用途。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鼻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为野菊花、苍耳子、蛇泡筋、重楼、两面针、夏枯草、龙胆、党参八种原料药制成的内服剂型,其制备方法为经过水提酒沉,取醇提物浓缩制成稠膏,添加蔗糖粉进一步加工成颗粒,也可进一步加工成其他口服制剂。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蕴结鼻咽,鼻咽肿痛,鼻咽部慢性炎症及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等症。临床试验表明,本发明治疗前述相关疾病,疗效好,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科学,成本低廉,无污染。
文档编号A61P11/02GK101337016SQ20081003014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4日
发明者刘声波, 黄夏敏, 邓祝玲, 颜美婷, 彭中芳, 蒋文庆, 於美鸿, 梁绍河 申请人:广州奇星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