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86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按摩椅的肩背揉捏机构。
技术背景按摩椅是利用按摩椅内的按摩轮的振动和转动模拟人的按摩手法对人体的背部 和腰部进行拍打、揉捏的一种机构。现有技术中的按摩椅背部上设有四个按摩轮、两 个安装板和两个揉捏臂;安装板上下两端各设一轴,中间设一孔,两个按摩轮分别安 装在安装板上下两轴上,安装板为一整体固定结构,安装板则通过其中间孔安装在揉 捏臂上。揉捏臂是由按摩椅内的揉捏机构和拍打机构带动,揉捏臂可带动安装板左右 上下运动或复合运动,从而实现按摩轮的揉捏、拍打和揉捏拍打同步运动。经过检索, 中国专禾U号为 ZL200610036482.1,ZL200520046494.3,ZL200520002093.8 , ZL200620061061.X,这些专利都曾描述过分体的摆臂结构,但是,这些专利中描述的 摆臂结构只是有个固定板或安装板,没有连杆和弹簧的旋转和复位功能。总之,现有 的肩背按摩机构的上、下按摩轮在安装板的带动下模拟人的按摩手法比较生硬,按摩轮的纵向深度不能随人体背部和腰部曲线发生变化,使得在按摩背部时,按摩深度过 大,有痛感或不舒适感;而在按摩人体腰部时,按摩深度过小,甚至出现按摩盲点, 无法解除人体腰部疲劳,效果甚差。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按摩幅度不可调、按摩轮的纵向位置 不能自适应变化、使用舒适性较差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简 单的肩背揉捏机构,该肩背揉捏机构的上下按摩轮纵向深度和距离能随人体背部腰部 曲线自行适应变化,使机械按摩能更完美地模拟出人的按摩手法,使人感觉更舒适。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包括揉捏臂和 按摩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摆臂、下摆臂、摆臂连杆和弹簧,所述的揉捏臂包括 内揉捏臂和外揉捏臂,其中内揉捏臂与外揉捏臂通过螺丝组合成一体,上摆臂与下摆 臂活动连接,该上、下摆臂通过曲柄螺丝与揉捏臂活动连接,摆臂连杆与揉捏臂连接,弹簧分别连接揉捏臂和下摆臂,所述的揉捏臂、摆臂连杆、上摆臂和下摆臂组成连杆 机构。本发明的下摆臂通过曲柄螺丝安装在揉捏臂上,并可绕曲柄螺丝转动。 本发明的上摆臂通过销子安装在下摆臂的上端,并可绕销子转动。 本发明的摆臂连杆的一端通过专用螺丝连接在揉捏臂上,另一端通过定位柱与上 摆臂连接。本发明的内、外揉捏臂和下摆臂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下摆臂的中上部。 本发明的弹簧一端通过弹簧螺丝与揉捏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柱与下摆臂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上摆臂由左、右两片接合而成,并与内、外揉捏臂一起夹合下摆臂。本发明的揉捏臂的尾端设有球形孔,球形孔内安装球头连杆的球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设计合理、紧凑、简单,按摩动作柔和舒适、可靠 性强;具体表现在1、由于连杆机构的作用,可以增大上、下按摩轮间的中心距, 从而增加按摩幅度;2、上下按摩轮纵向深度和距离能随人体背部腰部曲线自行适应 变化,而且按摩深度均匀,使按摩轮更完美地模拟出人的按摩手法,使人感觉更舒适; 3、弹簧对上按摩轮和下按摩轮的按摩强度和速度有缓冲作用,可避免按摩轮的按摩 效果生硬。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原理图。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通过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说明其实施过程。参见图l,它主要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杆件l、 2、 3构成一个三角形机构,称左三角机构14;杆件3、 4、 5、 6构成一个四边形连杆机构,称连杆机构15;杆件6、 7、 8构成另一个三角形机构,称上三角机构16;杆件5、 10、 ll构成又一个三角形 机构,称下三角机构17。本发明的上按摩轮9安装在上三角机构14上端的轴上,下按摩轮12安装在下三 角机构17下端的轴上,左三角机构14与下三角机构16通过弹簧13连接。当人体背部未接触到上按摩轮9和/或下按摩轮12时,弹簧13将上按摩轮11向 后縮,而连杆机构15则使上按摩轮9向前伸。当人体背部接触到上按摩轮9时,上按摩轮9由于受到压力,上三角机构16将 压力传递到连杆机构15,使杆件4绕支点A逆时针旋转,杆件5绕支点B逆时针旋 转,带动上按摩轮向后縮。同时,铰链C向后运动,带动下三角机构17克服弹簧13 的拉力绕支点B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下按摩轮12向前伸,保证上按摩轮9和下按 摩轮12始终紧贴人体背部和腰部,且上按摩轮9和下按摩轮12的纵向深度均匀。同 时,上按摩轮9与下按摩轮12的中心距增加,从而增大背部和腰部按摩幅度。而且, 弹簧13对上按摩轮9和下按摩轮12的按摩强度和速度有缓冲作用,可避免按摩轮的 按摩效果生硬。参见图2,它主要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本发明包括现有技术中的揉捏臂和按摩轮。在本实施例中,内揉捏臂19和外揉 捏臂20通过螺丝组合成揉捏臂A,上摆臂26与下摆臂29活动连接,两摆臂通过曲 柄螺丝28与揉捏臂A活动连接,还包括摆臂连杆24、弹簧13。下摆臂29通过曲柄 螺丝28安装在内揉捏臂19和外揉捏臂20组合成的揉捏臂A上,可绕曲柄螺丝28 旋转。上摆臂26通过销子25安装在下摆臂29的上端,可绕销子25旋转。摆臂连杆 24的一端通过专用螺丝23连接在内揉捏臂19和外揉捏臂20组合成的揉捏臂A上, 另一端通过定位柱27与上摆臂26连接。内揉捏臂19、外揉捏臂20、摆臂连杆24、 上摆臂26和下摆臂29组成连杆机构。弹簧13 —端通过弹簧螺丝22连接在内揉捏臂 19和外揉捏臂20组合成的揉捏臂A上,另一端通过弹簧柱30连接在下摆臂29上。 球头连杆18通过球头安装在内揉捏臂19尾端与外揉捏臂20尾端之间的球形孔内, 另一端与机械手的拍打机构(图中未画出)连接;偏心套21与揉捏机构(图中未画 出)连接;拍打机构带动内揉捏臂19和外揉捏臂20的前端作上下运动,揉捏机构带 动内揉捏臂19和外揉捏臂20的前端作左右摆动;上按摩轮9安装在上摆臂26上端 的轴上,下按摩轮12安装在下摆臂29下端的轴上。此外,内、外揉捏臂19、 20和下摆臂29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下摆臂29的中上 部;上摆臂26由左、右两片接合而成,并与内、外揉捏臂19、 20 —起夹合下摆臂 29。所述的内、外揉捏臂19、 20、摆臂连杆24、上摆臂26和下摆臂29组成一连杆 机构。在自然状态下,即上下按摩轮未受力时,下摆臂29由于弹簧13的拉力,而绕曲 柄螺丝28顺时针旋转,销子25则绕曲柄螺丝28顺时针旋转,由于连杆机构的约束 作用,摆臂连杆24绕专用螺丝23顺时针旋转,而上摆臂26绕销子25顺时针旋转, 从而带动上按摩轮9向前伸,而下按摩轮12向后縮。在按摩背部上半部分时,上按 摩轮9可按摩到人体肩部。当人体背部、腰部接触到上按摩轮9时,由于受到人体压力,销子25绕曲柄螺 丝28逆时针旋转,而定位柱27绕专用螺丝23逆时针旋转,带动上摆臂26绕销子 25逆时针旋转,和下摆臂29绕曲柄螺丝28逆时针旋转。从而带动上按摩轮9向后 运动,而下按摩轮12向前伸,上按摩轮9和下按摩轮12纵向位置随人体背部、腰部 的曲线自适应变化,上按摩轮9和下按摩轮12始终紧贴人体背部、腰部。且由于连 杆机构的作用,上按摩轮9向后运动时,上按摩轮9与下按摩轮12间的中心距增大, 从而增加按摩幅度,特别是在按摩人体腰部时,可按摩到臀部等盲点。其按摩效果特 别适合中老年等人群。弹簧13—端与揉捏臂A相连,另一端与下摆臂29相连,弹簧13对上按摩轮9 和下按摩轮12的按摩强度和速度有缓冲作用,使上按摩轮9和下按摩轮12的按摩更 柔和。 摆臂连杆24和/或弹簧13亦可安装在外揉捏臂20的外侧,内揉捏臂19和外揉 捏臂20也可只用其中一件,上摆臂26也可只用一件,但这种结构的强度低,运行时 不平稳,零件固定方式复杂,这些结构均为本发明的变化。故凡依本发明专利所述的 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装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包括揉捏臂和按摩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摆臂、下摆臂、摆臂连杆和弹簧,所述的揉捏臂包括内揉捏臂和外揉捏臂,其中内揉捏臂与外揉捏臂通过螺丝组合成一体,上摆臂与下摆臂活动连接,该上、下摆臂通过曲柄螺丝与揉捏臂活动连接,摆臂连杆与揉捏臂连接,弹簧分别连接揉捏臂和下摆臂,所述的揉捏臂、摆臂连杆、上摆臂和下摆臂组成连杆机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下摆臂通过曲柄 螺丝安装在揉捏臂上,并可绕曲柄螺丝转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上摆臂通过 销子安装在下摆臂的上端,并可绕销子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摆臂连杆的 一端通过专用螺丝连接在揉捏臂上,另一端通过定位柱与上摆臂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内、外揉捏臂和下摆臂之间的连接点设置在下摆臂的中上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弹簧一端通过弹簧螺丝与揉捏臂连接,另一端通过弹簧柱与下摆臂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摆臂由左、右两片接合而成,并与内、外揉捏臂一起夹合下摆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按摩椅肩背揉捏机构,其特征在于揉捏臂的尾端设有球形孔,球形孔内安装球头连杆的球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在按摩椅上的肩背揉捏机构,它包括揉捏臂和按摩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上摆臂、下摆臂、摆臂连杆和弹簧,所述的揉捏臂包括内揉捏臂和外揉捏臂,其中内揉捏臂与外揉捏臂通过螺丝组合成一体,上摆臂与下摆臂活动连接,该上、下摆臂通过曲柄螺丝与揉捏臂活动连接,摆臂连杆与揉捏臂连接,弹簧分别连接揉捏臂和下摆臂,所述的揉捏臂、摆臂连杆、上摆臂和下摆臂组成连杆机构。本发明的上下按摩轮纵向深度和距离能随人体背部腰部曲线自行适应变化,按摩深度均匀,使按摩轮更完美地模拟出人的按摩手法,使人感觉更舒适;弹簧对按摩轮的按摩强度和速度有缓冲作用,使按摩更柔和,其按摩效果特别适合中老年等人群。
文档编号A61H7/00GK101234066SQ20081005976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25日
发明者张生明, 李国荣 申请人:温州圣利保健器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