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体用容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7923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体用容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该种植体用容纳容能够精确容 易地定位和固定用于种植牙的镶嵌植体,并防止运送时由于植体在植 体用容纳容器内移动过多而损伤植体。
背景技术
由于要植入颚骨内,因此种植牙用的植体需要保持清洁。因此, 将植体容纳在具有高度密封性的植体用容纳容器内,从而保持和提供 无菌状态。
对于这种植体用容纳容器,利用与植体材料相同的材料或玻璃制 成外壳主体,从而杂质不会粘附到植体上。
然而,在植体用容纳容器中,在植体的部分与外壳主体的内表面 接触的状态下容纳植体。因此,当运送吋,如果植体在植体用容纳容 器内移动过多,则可能由于相互接触而损伤植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CT公开号为No.2000-512194的日语翻译公 开了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该容纳容器以通过事先将植体的口腔内侧 的端部与保持部(植体底座)接合来悬挂植体并将植体底座保持在容 纳容器内上部的方式容纳植体。在这种容纳容器中,将植体悬挂成使
得植体的外表面不接触容纳容器的内侧,因此,当运送时,几乎不损 伤到植体。然而,该植体用容纳容器需要很多部件用来悬挂植体,并 且必须在操作完成之后去除植体底座。因此,这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体用容 纳容器,该植体用容纳容器能够精确容易地定位和固定用于种植牙的 镶嵌植体,并且防止运送时植体在植体用容纳容器内移动过多而损伤 植体。
本发明人实施了辛苦的工作来解决上述问题,由此,本发明人发 现了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将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制造为, 具有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作的用于容纳用于种植牙的植体的外壳主 体和由树脂制作的盖。该植体在沿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口腔内侧具 有邻接用接合孔,在口腔内侧的相对侧具有闭合端,并设有内螺纹部 分。所述邻接用接合孔具有比所述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 所述盖具有形成在内周面的预设位置的止挡部,并且所述止挡部适配 到所述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围部分,从而与所述外壳主体 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盖具有由钛或钛合金制作并固 定到所述盖内侧的杆,所述杆插入所述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内和/或与 所述植体的上表面接触,以使所述植体在所述外壳主体内不移动过多。 由于上面的结构,在没有杂质粘附到植体上的前提下,通过由与植体 的制造材料相同的材料制作的杆,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固定植体。此外, 由于杆固定在盖的内侧,仅通过将盖适配到外壳主体上,便能够容易 地定位和固定植体。此外,由于仅在没有螺接的前提下将盖适配到外 壳主体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连接和拆卸盖。另外,当将盖适配在外壳 主体上时,在止挡部与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之后, 盖不能朝向外壳主体侧进一步移动,从而,杆不会过度挤压植体。因 此,杆不会损伤植体。
此外,在将杆插入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内的实施例中,当杆的插 入邻接用接合孔中的部分被制作成半径比从所述植体的中心轴线到所 述邻接用接合孔的内表面距离略小的圆杆形状时,由于当将杆插入邻 接用接合孔时没有方向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插入杆,并且由于杆只是 圆杆形状,因此能够容易地形成杆,因此,这是优选的。也就是说,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该植体 用容纳容器包括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作的用于容纳用于种植牙的植 体的外壳主体和由树脂制作的盖。该植体在沿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 口腔内侧具有邻接用接合孔,在口腔内侧的相对侧具有闭合端,并设 有内螺纹部分。所述邻接用接合孔具有比所述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 的横截面。所述盖具有形成在内周面的预设位置的止挡部。所述止挡 部适配到所述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围部分,从而与所述外 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盖具有由钛或钛合金制 作并固定到所述盖内侧的杆。所述杆插入所述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内 和/或与所述植体的上表面接触,以使所述植体在所述外壳主体内不移 动过多。
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包括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作的用 于容纳用于种植牙的植体的外壳主体和由树脂制作的盖。该植体在沿 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口腔内侧具有邻接用接合孔,在口腔内侧的相 对侧具有闭合端,并设有内螺纹部分。所述邻接用接合孔具有比所述 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所述盖具有形成在内周面的预设位 置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适配到所述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 围部分,从而与所述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 盖具有由钛或钛合金制作并固定到所述盖内侧的杆。所述杆插入所述 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内和/或与所述植体的上表面接触,以使所述植体 在所述外壳主体内不移动过多。由此,因为外壳主体由与植体相同的 材料制作或由玻璃制作,因此,杂质几乎不可能粘附到植体上。此外, 在打开容器之后,植体处于被嵌入在外壳主体内的状态下,从而不会 暴露植体的外表面。因此,在执行种植牙手术之前,能够保持无菌状 态。此外,当将杆插入邻接用接合孔和/或与植体的上表面接触时,由 于杆由与植体相同的材料制作,因此,在没有杂质粘附到植体的前提 下,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固定植体,其中接合孔具有比容纳在外壳主体 内的植体的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此外,由于将杆固定到 盖的内侧,因此,仅仅通过将盖适配到外壳主体,便能够容易地定位和固定植体。此外,由于仅在没有螺接的前提下将盖适配到外壳主体 上,因此能够容易地连接和拆卸盖。另外,当将盖适配在外壳主体上 时,在止挡部与外壳主体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之后,盖不 能朝向外壳主体侧进一步移动,从而,杆不会过度挤压植体。因此, 杆不会损伤植体。
此外,在将杆插入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内的实施例中,将插入邻 接用接合孔中的部分制作成半径比从所述植体的中心轴线到所述邻接 用接合孔的内表面距离略小的圆杆形状。在该实施例中,当植体的邻 接用接合孔具有圆形横截面形状并在其圆周周围大体等间隔处具有接 合凹槽时,杆的外表面靠近邻接用接合孔的圆形形状的内表面被定位, 并且由此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固定植体。此外,即使当植体的邻接用接 合孔的横截面形成为正多边形时,杆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靠近植体 的邻接用接合孔的正多边形的内表面的多个部分被定位,因此,杆能 够精确地定位和固定植体。另外,通过将杆制造为圆杆形状,由于当 将杆插入邻接用接合孔时没有方向性,因此能够容易地插入杆,并且, 由于只是形成为圆杆形状,能够容易地形成杆,因此,这是优选的。


图l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解释性剖面图,示出了当植体被容纳在图1所示根据本发 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中时的主要部件,其中,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具 有圆形横截面,并在其周围大体等间隔处具有接合凹槽。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将盖从图2所示植体用容纳容器去除的状态。
图4是图3的平面图。
图5是解释性剖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植体用容纳容器的另一 实施例的主要部件,该植体用容纳容器容纳具有邻接用接合孔的植体, 该接合孔具有正六边形横截面。图6是透视图,示出了将盖从图5所示植体用容纳容器去除的状态。
图7是图6的平面图。
图8是植入器具的前视图,该植入器具用于将容纳在图2所示根 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中的植体取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
图1是透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一个实施例。 图2是解释性剖面图,示出了当将植体容纳在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 植体用容纳容器中时的主要部件,其中,植体的邻接用接合孔具有圆 形横截面并在其周围大体等间隔处具有接合凹槽。图3是透视图,示 出了将盖从图2所示植体用容纳容器去除的状态。图4是图3的平面 图。图5是解释性剖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植体用容纳容器的另一 实施例的主要部件,该植体用容纳容器容纳具有邻接用接合孔的植体, 该接合孔具有正六边形横截面。图6是透视图,示出了将盖从图5所 示植体用容纳容器去除的状态。图7是图6的平面图。图8是植入器 具的前视图,该植入器具用于将容纳在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 容纳容器中的植体取出。
在图中,用于种植牙的植体X在沿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口腔内 侧处具有邻接用接合孔Xa,在口腔内侧的相对侧具有闭合端,且设有 内螺纹部分。邻接用接合孔Xa具有比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4所示,邻接用接合孔Xa具有圆形横截 面,并在其周围大体相等间隔处具有接合凹槽。此外,在另一个实施 例中,如图5至图7所示,邻接用接合孔Xa具有形成为诸如正六边形 等正多边形的横截面。
在打开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之后,利用诸如取出夹具之类的器具将植体X从外壳主体1取出。
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成的外壳主体1容纳用于种植牙的植体X。 将植体X以嵌入外壳主体1中的状态容纳在外壳主体1内,以至于不
露出植体x的外表面。卧此,直到执行种植牙手术之前,植体x能够
保持无菌的状态。
由树脂制成的盖2在止挡部2a与位于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 侧的上表面接触的状态下适配到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围 部分,这里,止挡部2a形成在内周面的预定位置处,并优选地沿着内 周面的预定位置的整个周界形成。当盖2适配到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 入端口侧的外围部分时,盖2通过下面提到的杆3将植体X定位并固 定,并且保持外壳主体1内处于无菌状态。由于盖2不直接与植体X 接触,因此,能够防止通过接触树脂盖2所导致的不同的材料作为杂 质粘附到植体X上。
由钛或钛合金制作的杆3被插入图2所示的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 孔Xa之后,如图5中所示,与植体X的上表面Xb接触,或者,在被 插入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的同时,与植体X的上表面Xb接触(图 中未示出这种状态)。这样可以防止植体X在外壳主体1内移动过多。 该杆3固定在盖2的内侧。
此外,在将杆3插入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的实施例中,当 杆3的插入邻接用接合孔Xa中的部分被制作成半径比从植体X的中心 轴线到邻接用接合孔Xa的内表面的距离略小的圆杆形状时,由于在将 杆3插入邻接用接合孔Xa时没有方向性,因此能够容易地将杆3插入, 并且由于杆3仅仅形成为圆杆形状,因此能容易地形成杆3,从而这是 优选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中,盖2只适配到外壳主体1上。然而,当外壳主体1的上端侧处的外径被制成尺寸与待适配到外壳主
体1上的盖2的下端侧处的内径大体相等时,由于树脂盖2能够稍微 地扩大和收縮,因此盖2在其内径扩大的状态下适配到外壳主体1上, 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完全适配的状态。此外,如图2中所示,当盖2 在直接与外壳主体1接触的部分具有周边槽时,盖2的直接与外壳主 体1接触的部分由于具有周边槽而能够相对自由地变形。因此,盖2 能够容易地保持与外壳主体1大体紧密接触的状态。
为了将杆3固定到盖2上,将杆3插入并粘结到盖2内。然而, 当杆3和盖2由于是不同的材料而很难粘结时,举例来说,如图2和 图5中所示,在杆3上形成几个台阶部分,并且能够将杆3挤压并适 配到盖2内。
此外,在将杆3插入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的实施例中,当 杆3过短并由此在杆3和植体X的内螺纹部分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大间 隙时,如果运送植体,则植体X将沿其轴向移动很多,因而可能损伤 植体X。因此,应该将杆3的下端设置为靠近邻接用接合孔Xa的底面。 然而,为了不因为利用杆3的下端猛烈地挤压植体X的内螺纹部分而 损伤植体X,优选的是,如图2和图5所示,形成杆3的长度为,当 形成于盖2内侧的止挡部2a与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 接触时,杆3的下端和植体X的内螺纹部分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 隙。
此外,杆3插入植体X上钻出的邻接用接合孔Xa内,或与植体X 的上表面Xb接触。因此,不能事前将诸如植体底座等可拆卸夹具 (take-offjig)安装到植体X上钻出的邻接用接合孔Xa中。因此,为 了从根据本发明的植体用容纳容器取出植体X,需要单独的取出夹具。 例如,当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时,可以通过 使用取出夹具取出植体X,该取出夹具具有与接合孔Xa的横截面大体 相似的形状,但是比其略小,并在其外表面上配备有诸如橡胶等弹性材料。此外,当邻接用接合孔Xa具有圆形横截面并在其圆周周围具有 间隔大体相等的接合凹槽时,能够通过使用取出夹具取出植体X,该 取出夹具具有比邻接用接合孔Xa略小的圆形横截面形状,并在其外表 面上配备有诸如橡胶等弹性材料。
关于另一种取出夹具,举例来说,当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 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在其圆周周围具有间隔大体相等的接合凹槽时, 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植入器具。该植入器具具有比邻接用接合孔Xa的 圆形横截面略小的圆形横截面,并具有在其外表面配备有诸如橡胶等 弹性材料的部分和位于其外表面上用于与接合凹槽接合的突起部分。
权利要求
1.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包括外壳主体(1)和盖(2),该外壳主体(1)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作,用于容纳种植牙用的植体(X),该盖(2)由树脂制作,其中所述植体(X)在沿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口腔内侧具有邻接用接合孔(Xa),在口腔内侧的相对侧具有闭合端,并且设有内螺纹部分,所述邻接用接合孔(Xa)具有比所述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所述盖(2)具有形成在内周面的预设位置处的止挡部(2a),所述止挡部(2a)适配到所述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围部分,从而与所述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盖(2)具有由钛或钛合金制作并固定到所述盖(2)内侧的杆(3),所述杆(3)插入所述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内和/或与所述植体(X)的上表面(Xb)接触,以使所述植体(X)在所述外壳主体(1)内不移动过多。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植体用容纳容器,其中,当将所述杆(3) 插入所述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内时,插入所述邻接用接合 孔(Xa)的部分被制作成半径比从所述植体(X)的中心轴线到所述邻 接用接合孔(Xa)的内表面距离略小的圆杆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体用容纳容器,该植体用容纳容器能够精确地且容易地定位和固定用于种植牙的镶嵌植体,并防止运送时由于植体在植体用容纳容器内移动过多而损伤植体。植体用容纳容器包括由钛、钛合金或玻璃制作的用于容纳植体X的外壳主体1和由树脂制作的盖2,其中,植体X在沿着中心轴线钻出的孔的口腔内侧处具有邻接用接合孔(Xa),在口腔内侧的相对侧具有闭合端,并且设有内螺纹部分,接合孔Xa具有比内螺纹部分的横截面大的横截面。盖2适配到外壳主体1的植体插入端口侧的外围部分,并具有与外壳主体1的上表面接触的止挡部2a。该盖2还包括位于盖2的内侧由钛或钛合金制作的杆3,并且,该杆3插入植体X的邻接用接合孔Xa内和/或与植体X的上表面Xb接触,以使所述植体X在所述外壳主体1内不移动过多。
文档编号A61C19/02GK101305936SQ2008100971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7日
发明者花田进一郎, 铃木康弘, 高桥正史 申请人:株式会社Gc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