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73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特别是利用中草药制成的治
疗疮疡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急性疮疡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所减少,但 在老、少、边、穷地区发病率依然很高,急性疮疡病多起病迅速,来 势凶猛,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发生邪毒内陷,并发危症,目前西医多采 用青霉素、头孢等消炎药以及手术办法治疗,由于病菌的耐药性增长, ---些消炎药的治疗作用越来越弱。手术治疗一是增加患者的痛苦,二 是留下疤痕,影响美观。中医的外用膏剂与西医药相比有明显优势, 使用方便见效快,如半夏膏s它的主要成分为半夏、面粉、猪胆汁,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疗效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急性疮疡中药。所涉及的急性疮疡是 疔疮。本发明将民间用药经验结合家传秘方,研制出具有治疗急性疮 疡效果好,疗程短,无副作用,应用范围广,治疗费用低等特点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的主药含有下述重量的原
料药物地锦草50-110克、柳枝50-110克、泽漆30-70克、皂角刺
30-70克、楝叶50-120克、虻虫2-7克。
辅药含有下列重量的药物枸橘叶60-110克、桑椹50-110克。 配药含有下列重量的药物大蓟15-50克、桃叶50-110克、槐枝
60-:隱克、榆白皮70-13t)克、剪刀股40-80克、泡桐花40-80克。
按组份重量份实现本发明的最佳方案
地锦草測克、柳枝80克、泽漆50克、皂角刺50克、楝叶80克、 虻虫4克、桑椹80克、枸橘叶80克、火蓟30克、桃叶8()克、槐枝 涵克、榆白皮1浦克、剪刀股60克、泡桐花60克。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为
A、 选用优质千燥药料除去杂质。
B、 破碎(1)将柳枝、槐枝、大蓟、榆白皮切段至2厘米以下。(2) 将虻虫研末。
C、 熬煮处理
(1) 用猪油30歸毫升入锅加温至200-250度,地锦草、泽漆、楝 叶、大蓟、桃叶、剪刀股、桑椹、枸橘叶、泡桐花入锅炸枯,焦黄为
度,去药渣。
(2) 将柳枝、皂角刺、槐枝、榆白皮入油锅炸枯去渣。
(3) 将药油继续熬炼到滴油如珠为止,再将虻虫粉末蜂蜡(按H)OO 克油下2歸克蜂蜡比例),熬至蜂蜡均匀烙化在药油中,即离火冷却收藏备用。
有效益果-
本发明治疗急性疮疡的膏药及制备方法中的各中药组份地锦草、 皂角刺、泽漆、剪刀股四药结合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痰、排浓之功效。 柳枝、桃叶、楝叶、槐枝、榆白皮、泡桐花有消肿止痛之功效。大蓟、
虻虫有通经祛瘀之功效。桑椹、枸橘叶两药有滋阴理气散结之功。因 此,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排浓生肌的功能。 本发明与传统治疗急性疮疡药物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疗程短治愈率高,不复发,治
疗费用低。
本发明中药适应症外科各类急性、亚争性炎症(无论初起、已溃、 末溃均可应用)创伤、蛇伤。
使用方法外敷,每日挽一次,用量视疮疡大小,疮上敷3毫米厚
一层即可。
为表明本发明膏药对急性炎症的治疗效果,经9例患者临床治疗观 察男性8例,女性S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3岁。
一、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外科学》临床诊断标准。
二、 观察方法入选病例要求填好症状,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
三、 给药方法每日一次,24小时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全面复
査,采用对照方法,治疗期间停用其它相关药物。四、 判定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病灶外皮肤恢复正常。
2、 无效与治疗前后相比,各方面均无进步。
五、 观察结论治愈9例,占100%。无效0例。 具体实施方法
1、 用猪油3000毫升入锅加温至200-250度,地锦草80克、泽漆 50克、楝叶80克、大蓟30克、桃叶80克、剪刀股60克、桑椹80 克、枸橘叶80克、泡桐花60克,入锅炸枯,焦黄为度,去药渣。
2、 将柳枝80克、皂角剌50克、槐枝80克、榆白皮100克入油锅
炸枯去渣。
3、 将药油继续熬炼到滴油如珠为止,再将虻虫粉末4克与蜂蜡(按 1000克药油下200克蜂蜡计算),敷至蜂蜡均匀溶化在药油中,即离 火冷却收藏备用。外涂,每日换药一次,疮面涂药3毫米厚。
阮安芝,男,67岁,左眼角旁长出一疔疮,初有豆粒大根深,三 天后整个脸肿痛,因位三角神经区难以做手术,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 反应。后用本发明药治疗用药后半小时痛感消失, 一小时肿胀消三分 之一,24小时后肿胀消失,浓头干瘪外突,停止用药,嘱其勿动疮, 一星期病灶完全消失,皮肤如常。共用药一次,疮疡痊愈。
陈传胜,男,68岁右掌心发炎,面积2厘米X2厘米大,经久不愈, 用本发明药10个小时,炎症消失6天后老皮退长出新皮,共用药一 次痊愈。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的原料药物地锦草50-110克、柳枝50-110克,泽漆30-70克,皂角刺30-70克,楝叶50-120克,虻虫2-7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含 有下列重量的药物枸橘叶60-110克、桑椹50-110克。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还 含有下列重量的药物:大蓟15-50克、桃叶50-110克、槐枝60-110克、 榆白皮70-130克、剪刀股40-80克,泡桐花40-8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成的治疗急性疮疡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下述重量的主药地锦草50-110克、柳枝50-110克,泽漆30-70克、皂角刺30-70克、楝叶50-120克、虻虫2-7克;含下列重量的辅药枸橘叶60-110克、桑椹50-110克;以及配药大蓟15-50克、桃叶50-110克、槐枝60-110克、榆白皮70-130克、剪刀股40-80克、泡桐花40-80克。纵观全方,配伍完善,药力强大、主从有序、切中病机,充分体现了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活血祛瘀、排浓生肌之治疗原则。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293014SQ20081012374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李三猛 申请人:李三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