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348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治疗腺周口疮效果十分理想的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
背荣技术
口疮即口腔渍疡,是口腔粘膜疾病中最常见的溃疡性损害.引起的原因较为复杂,一 般认为与病毒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腺周口疮的症状表现为 口疮数量单个或两个,病变损害深而大,常似弹坑状,呈紫红或暗红色,中央为凹陷的溃疡 面,周围粘膜红晕明显。目前,国内外治疗腺周口疮的药物较多,有西药也有中药,但是, 存在药物价格髙、治疗费用大、效果不够理想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治疗腺周口疮使用药物治疗腺周口疮上的不足之处,并提供 而提供一种价格低廉、疗效显著的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草莓、石蝉 草、棚砂、虫白蜡各8克,食醋15克。
—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其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中药原料前4味烘干, 研成细药粉,过抑目筛,混合后加入配比量食醋,调成糊状,即成外敷药物。
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其治疗原则是清热祛风、解毒收痛。在原料配方上遵 循药性经属,偏重清热祛风,兼顾整体平衡,落脚解毒收疮。药物中白草莓具有清热解毒、 祛风作用,石蝉草具有祛瘀散结作用,硼砂具有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作用,虫白蜡具有止血、 生肌、定痛作用,食醋具有解毒杀虫、散结消积作用,上述中药原料经辨证配伍,在作用上 相辅相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出清热祛风、解毒收疮的功效,以达到治愈腺周口疮之目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特点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使用方法
用量每日使用3次,每次约1克,方法取本品1克直接外敷于患处,2小时换一次药。
禁忌事项
1、 用药期间禁忌食油炸粘JK、寒冷固硬、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2、 禁止内服。 临床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 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治疗腺周口疮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于腺周口疮 症状是否消失。用药5天为1个疗程。具体疗效分以下三级治愈一腺周口疮症状全部消 失;好转——腺周口疮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一用药l个疗程后,腺周口疮症状毫无消失。 效果用本发明药物治疗腺周口疮患者75例,治疗1个疗程,其中治愈69例,好转6 例,治愈率为92%,有效率为100%, 典型病例
宋某,女,33岁,农民。2006年10月就诊。患者自述,往年自己得过口疮病,但没 有这次大,进食也受阻,疼痛。诊见口腔下层有一个0.5x1 on溃疡损害,如弹坑状,呈红 色。诊断为腺周口疮,采用本发明外敷药物,连续使用5天,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草莓、石蝉草、硼砂、虫白蜡各8克,食醋1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即一种治疗腺周口疮的外敷药物。其药物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白草莓、石蝉草、硼砂、虫白蜡各8克,食醋15克。它具有成本低廉、制备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K31/19GK101306100SQ200810130268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0日
发明者叶明伟 申请人:叶明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