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096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严重影响妇女的身 体健康。慢性盆腔炎多是由急性盆腔炎未经彻底治愈或患者体质差、病情迁延 所致,也有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起病缓慢,病情反复顽固的病例。
中医学的"带下"、"癥瘕"等疾病属慢性盆腔炎范畴。多由肝经湿热下注 所致。临床表现下腹坠胀,压痛,腰骶部坠痛,劳累或性生活后及月经期加 重,伴有月经失调、白带增多、色黄、有异味等。在治疗上,以清肝利湿、化 瘀解毒为治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治 愈率离,能够有效地治疗盆腔炎,且无毒副作用的中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 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龙胆草10—12g、苍术10—15g、黄柏10—12g、苡
米25—30g、车前子20—30g、丹皮10—15g、败酱15—20g、泽夕10—15g、篇 蓄10—15g、柴胡6—9g。
本发明中药配置简单、合理、疗效好、药源广、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中药黄柏、龙胆草苦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药。柴 胡苦、辛、微寒,归肝、胆三焦经,能疏肝解郁,和解退热,升阳举陷。苡 米、车前子甘寒,能利水渗湿,健脾补中,清热排脓,泻中有补。苍术,燥 湿健脾,功效卓越。泽泻,利水渗湿,泻热,下焦湿热尤为适宜。篇蓄,利水 通淋,杀虫止痒。以上药物辅助龙胆草、黄柏加强清热利湿之功。败酱,苦寒, 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诸药相配, 清肝泻热,健脾利湿,化瘀解毒,奏效捷速。凡是由湿热下注所致的盆腔炎均 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本发明中药为汤药,水煎服, 一日一剂,共煎煮两遍,第一遍煮沸后再文
火煎30分钟,煎出约100ml药液,第二遍煮沸后再文火煎4分钟,煎出药液约 100ml,两遍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00ml。
本发明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5%,治愈率80% 。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 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龙胆草10—12g、苍术10—15g、黄柏10—12g、苡米25— 30g、车前子20—30g、丹皮10—15g、败酱15—20g、泽夕10—15g、篇蓄10— 15g、柴胡6—9g。
实施例2: —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优选是龙胆草12g、苍术15g、黄 柏12g、苡米30g、车前子30g、丹皮15g、败酱20g、泽夕15g、篇蓄15g、柴 胡9g。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 一般资料本发明中药近年来治疗数十例盆腔炎患者,病程最短者 半年,最长者数年,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50岁,总有效率95%,治愈率 80%,好转15%,无效5%。 一般服药6天为一个疗程,最快服药一疗程痊愈,最 慢三个疗程痊愈。
(二) 用法用量本发明中药为汤药,水煎服, 一日一剂,共煎煮两遍, 第一遍煮沸后再文火煎30分钟,煎出约100ml药液,第二遍煮沸后再文火煎4 分钟,煎出药液约100ml,两遍药液混合,早晚各服100ml。
(三) 典型病例-
1、 张XX,女,50岁,2008年3月就诊。患盆腔炎3年多|6 !每因情志不舒 及月经期加重,出现小腹及腰骶部坠胀疼痛,白带量多、色黄、味腥臭,伴口 苦、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给予本汤药六剂,服完后诸症大减, 继服三剂痊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2、 孙XX,女,40岁,2008年5月就诊。患盆腔炎已2年,反复发作,曾 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近日又感腰腹坠痛、带下腥臭、
口苦、咽干,给予本汤药服用六剂,腹痛减轻、带下量少、无味,继服6齐!J, 诸症消失痊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龙胆草10-12g、苍术10-15g、黄柏10-12g、苡米25-30g、车前子20-30g、丹皮10-15g、败酱15-20g、泽夕10-15g、篇蓄10-15g、柴胡6-9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配比的组份组成龙胆草10-12g、苍术10-15g、黄柏10-12g、苡米25-30g、车前子20-30g、丹皮10-15g、败酱15-20g、泽夕10-15g、萹蓄10-15g、柴胡6-9g。本发明中药配置简单、合理、疗效好、药源广、使用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5%,治愈率80%。
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352545SQ200810140000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1日
发明者于海宏, 刘运波 申请人:刘运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