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剂领域中的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多发性常见病,目前治疗的药物以西药为主(如降糖片)等, 这类药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患者需要长期、反复性的服用,副作用大,容易形 成药物依赖性。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成品药物种类很少,并且药物配方缺乏共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疗效确切、标本兼 治的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
其技术方案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25-35,生地25-35, 苍术10-20, 元参25-35,石膏15-25,知母15-25, 石斛20-30,山药45-60, 葛根10-20,丹参25-35。
本发明的本发明的药物配置机理生黄芪配生地降尿糖,是取生黄芪的补 中、益气、升阳、固腠理与生地滋阴、固肾精的作用,防止饮食精微的泄露, 使尿糖转为阴性。据药理研究,黄芪、生地有降血糖的作用。苍术配元参降血 糖。用苍术有敛脾精的作用,苍术虽燥,但伍元参之润,可制其短而用其长。 药理研究证明,苍术和元参都有延长降低血糖时间的作用。上述四味药,黄芪 益气,生地滋阴;黄芪、苍术补脾健脾,生地、元参滋肾养阴;从先后天扶正 培本,降血糖、尿糖却有卓效。石膏、知母、石斛清阳明胃热,若景岳所云 "果为实火者,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阳明胃热得清,患者 食欲下降,有利于控制血糖。山药可滋肾育阴,即所谓"治消之法,以治肾为
主"。自古以来,有关消渴病或糖尿病诸文献中,未见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 的报道。但在临床中遇到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者不少。通过血流变学研究,糖 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多有增高。常见舌质暗,舌上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怒 张等血瘀征象。故而加葛根、丹参两味药通活血脉。实践表明,加用活血药后, 疗效增强了。药理也证明,葛根、丹参都有降血糖的作用。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通过对300余例的临床应用,总 有效率93.5%,治愈率达87%,并且一次治愈后只要合理调整饮食,复发率只 有5.8%,尤其是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下列重量(单位g)配置原料药生黄芭25,生地25,苍术 10, 元参25,石膏15,知母15, 石斛20,山药45, 葛根10,丹参25。
实施例2,按下列重量(单位g)配置原料药生黄甚30生地30苍术 15 , 元参3g石膏20知母20石斛25 山药50葛根15丹参30。
用法水煎分服,每日一剂,15-20天为一疗程。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25-35,生地25-35,苍术10-20,元参25-35,石膏15-25,知母15-25,石斛20-30,山药45-60,葛根10-20,丹参25-3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剂领域中的一种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技术方案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生黄芪25-35,生地25-35,苍术10-20,元参25-35,石膏15-25,知母15-25,石斛20-30,山药45-60,葛根10-20,丹参25-35。本发明的药物具有益气养阴活血之功效,通过对300余例的临床应用,总有效率93.5%,治愈率达87%,并且一次治愈后只要合理调整饮食,复发率只有5.8%,尤其是针对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效果更好。
文档编号A61K33/06GK101366926SQ20081015757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9日
发明者吴坤杰, 王晓胜, 陈红梅 申请人:王晓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