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5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角膜炎,中医称之为聚星障。表现为黑睛表面生有细小星翁,或连缀,或团聚,白睛红赤。畏光流泪。若病情发展,可向黑睛深层蔓延,形成花翁白或混睛障。目前,人们痪有眼赤热痛之角膜炎疾病时,在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人们都是到医院治疗,一般都是使用西药或者打针进行治疗,而在乡镇,特别是一些远离乡镇、较边远的村落,人们痪有眼赤热痛之角膜炎的疾病时,由于家庭收入低,生活贫穷,当地缺少医疗条件,如果想要治病需要花费很多的路费去医疗条件较发达的城市去求医,加之医院的治疗费用及医药费用昂贵,人们往往不去看病治疗,任其自然痊愈,有些病痪者因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费用低廉的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中药组分按重量比组成防风45份,羌活45份,川芎45份,甘草45份,蒺藜45份,决明子45份,柴胡60份,玄参60份,白芷30份,荆芥30份,瞿麦30份,木贼30份,木通30份,赤芍30份,桅子30份,生地30份,天花粉30份,夏枯草30份,薄荷30份,谷精草30份,五灵脂22. 5份,甘菊花22. 5份,蝉蜕22. 5份,桑白皮22.5份,大黄22.5份。 使用方法,将以上中草药份可以以克为单位,按重量进行配比研为粗末,每服12克,水煎,去渣,食后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功效,清热泻火,驱风明目。本发明除治疗眼赤肿痛,督肉攀睛,视物茫茫,以及红眼外还常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翁状裔肉等。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以下中药组分按重量比组成防风45份,羌活45份,川芎45份,甘草45份,蒺藜45份,决明子45份,柴胡60份,玄参60份,白芷30份,荆芥30份,瞿麦30份,木贼30份,木通30份,赤芍30份,桅子30份,生地30份,天花粉30份,夏枯草30份,薄荷30份,谷精草30份,五灵脂22.5份,甘菊花22.5份,蝉蜕22.5份,桑白皮22.5份,大黄22.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眼赤肿痛的中药,本药以防风、羌活、川芎、甘草、蒺藜、决明子、柴胡、玄参、白芷、荆芥、瞿麦、木贼、木通、赤芍、桅子、生地、天花粉、夏枯草、薄荷、谷精草、五灵脂、甘菊花、蝉蜕、桑白皮、大黄为原料,根据每位中药的不同特性和不同配比调制而成,本发明配方独特,用于治疗治疗眼赤肿痛疗效显著,并且加工制作简便,使用方便,且经济上比较便宜,服用又方便。
文档编号A61P27/02GK101757305SQ200810159199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8日
发明者吴强 申请人:吴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