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438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杀手之一,据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正在迅速增加,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因糖尿病是慢性疾病,病情控制不好则反复无常,可引发多种慢性并发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目前,国内外对糖尿病的治疗多采用中、西医药治疗。对糖尿病的治疗,是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西医治疗采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神经节苷脂、肌醇、微循环促进剂等,其副作用相对较大,费用昂贵,疗效不持久,病人不易接受;中医应用传统的中医药物,辨证施治,因人而异,但由于在组方、剂型及加工工艺等方面的不同,疗效差异很大,因此对糖尿病的治疗尚不十分满意,在用药时须煎汤服药比较繁琐,携带也不方便,长久坚持不容易。近年来在对糖尿病的研究中提出由于"肝亢"才导致肺燥、胃热、肾虚之三消,肝亢是形成三消的重要病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存在的缺陷,目的是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种便于临床应用、治
疗效果好的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内容简述 本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连10-20g、萸肉10-20g、菟丝子20-25g、人参5 10g、天花粉5-10g、知母3-6g、
羚角15-20g、柴胡15-20g、复盆子20-30g、地骨皮7-10g、芦根7-10g、玉竹3-6g、黄芪3-6g、
葛根4-7g、桔梗3-6g,清洗、干燥、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充填胶囊。 本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平肝固肾的
作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气阴两虚、热盛津伤、肝阳偏亢、多饮多尿、易饥多食、头晕
目眩、舌红脉弦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于IOOO例糖尿病患者,有效率可达到
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是这样实现的,下面做具体说明。取黄连10g、萸肉10g、菟丝子20g、人参10g、天花粉10g、知母5g、羚角20g、柴胡20g、复盆子20g、地骨皮10g、芦根10g、玉竹5g、黄芪5g、葛根5g、桔梗5g,清洗、干燥、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充填胶囊。每粒胶囊净重lg,制成治疗糖尿病的中药胶囊制剂。口服一日三次,一次3粒,一个月为一疗程。临床应用于1000例糖尿病患者,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权利要求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连10-20g、萸肉10-20g、菟丝子20-25g、人参5~10g、天花粉5-10g、知母3-6g、羚角15-20g、柴胡15-20g、复盆子20-30g、地骨皮7-10g、芦根7-10g、玉竹3-6g、黄芪3-6g、葛根4-7g、桔梗3-6g,清洗、干燥、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充填胶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取黄连10g、萸肉10g、菟丝子20g、人参10g、天花粉10g、知母5g、羚角20g、柴胡20g、复盆子20g、地骨皮10g、芦根10g、玉竹5g、黄芪5g、葛根5g、桔梗5g,清洗、干燥、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充填胶囊,每粒胶囊净重l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组成黄连10-20g、萸肉10-20g、菟丝子20-25g、人参5~10g、天花粉5-10g、知母3-6g、羚角15-20g、柴胡15-20g、复盆子20-30g、地骨皮7-10g、芦根7-10g、玉竹3-6g、黄芪3-6g、葛根4-7g、桔梗3-6g,清洗、干燥、混合均匀、粉碎,过80目筛,充填胶囊。本发明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制剂,具有良好的益气养阴、清热生津、平肝固肾的作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气阴两虚、热盛津伤、肝阳偏亢、多饮多尿、易饥多食、头晕目眩、舌红脉弦等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于1000例糖尿病患者,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文档编号A61P3/10GK101745039SQ20081022994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侯丽伟 申请人:侯丽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