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配药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医用配药针。
背景技术:
临床上,溶药、配药时广泛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而注射器从液体瓶和粉剂 瓶内吸取和注入药液时,因内外压力不平衡,需要反复的置换气体和药液,在 配药时,需要抽走药瓶中的空气,才能注入稀释溶解药粉用的注射用水或稀释 剂,待药物溶解后,抽取药液时又要先注入适量的空气才能将药瓶内的药液全 部抽完,如果使用同一注射器,需要多次的插入和抽出,如果一次性注入空气 不够,使瓶内药液抽取不干净,实际减少了注射药量,不仅造成了污染和浪费, 而且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多次的插入也增加了配药时间,而且容易污染药 液,并随药液进入人体,可能导致血管堵塞等,给患者的健康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 配药,同时不易污染药液的医用配药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医用配药针,包括针头 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内部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针头的内腔分隔为吸药 空腔和抽气空腔,所述针头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相连通的吸药孔, 所述针头的上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抽气空腔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针座内设有滤膜。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医用配药针,包括针头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内 部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针头的内腔分隔为吸药空腔和抽气空腔,所述 针头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相连通的吸药孔,所述针头的上部外壁
上设有与所述抽气空腔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通过将抽气和吸药设置在同一针
头上,可以减少插入瓶内的次数,这样可以防止因插入使瓶盖上的橡胶等不溶
性微粒落入药液内,减少了对药液的污染,先对药液瓶内的空气进行抽气,然 后抽出至使抽气孔露出药液瓶,将空气排出,然后再通过吸药孔进行抽取药液 进行配药,通过一次性的插入,就可以完成配药,而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医用配药针,包括针头1和针座2,所述针头l的内部设有一 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针头1的内腔分隔为吸药空腔11和抽气空腔12,所 述针头1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11相连通的吸药孔4,所述针头1 的上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抽气空腔12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5,所述针座2内设 有滤膜6。
在使用时,通过隔膜3将针头1分为两个空腔,将针头l插入所需要配药 的药瓶内,使与所述抽气空腔12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5处于药瓶内部,先通过 抽气空腔12先将药瓶内的空气抽掉,然后将针头1向外拔出,使与所述抽气空 腔12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5处于药瓶的外部,将抽取的空气放出,然后再插入, 利用针头1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11相连通的吸药孔4抽取药瓶内 的药液,由于吸药孔4位于针头1的外壁上,而且通过针座2内设有的滤膜6, 防止了药液的污染,针头1在插入时不会连带瓶塞上的橡胶等抽入注射器内,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一次性插入,减少药液浪费,提高了效率,减轻了 医护人员的负担。
权利要求1.医用配药针,包括针头(1)和针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1)的内部设有一隔膜(3),所述隔膜(3)将所述针头(1)的内腔分隔为吸药空腔(11)和抽气空腔(12),所述针头(1)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11)相连通的吸药孔(4),所述针头(1)的上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抽气空腔(12)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5)。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配药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2)内设有 滤膜(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配药针,包括针头和针座,所述针头的内部设有一隔膜,所述隔膜将所述针头的内腔分隔为吸药空腔和抽气空腔,所述针头的下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吸药空腔相连通的吸药孔,所述针头的上部外壁上设有与所述抽气空腔相连通的若干抽气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快速配药,同时不易污染药液,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文档编号A61M5/32GK201192502SQ200820020749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炳玉, 崔玉峰 申请人:刘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