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软质加压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42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属于加压舱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加压舱是装备在防救船、医疗卫生舱、海上平台以及医院急救车上的用于 对急性潜水病、有害气体中毒等进行现场救治或转运的医疗设备,由于受海洋 层流、气候等因素影响,潜水作业的减压出水过程中,潜水员易发生急性减压 病、肺气压伤等潜水疾病,根据潜水医学保障的要求,急需便携式软质加压舱 等现场救治设备。
由于受现场医疗设施、经验技术等综合因素的限制,病情较重的病员需后 送至条件较好的医院进行治疗,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可以对现场出现病情的病员 加压治疗,加压的同时用轻型运输工具方便地将病员后送转运到条件较好的, 有大型加压舱的医院,整体送入大型加压舱,作进一步治疗。另外,进入偏远、 较大深度的潜水作业,便携式软质加压舱是较理想的应急保障设备,所以研制 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具有明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展开使用方便、系统集成度高的 便携式软质加压舱。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包括舱体、空气加减压装置、供氧排氧装置、C02吸收 装置、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对讲装置、操作控制箱,其特殊之处在于,所 述舱体是系统的承压部件,由软质复合材料构成软性囊式舱体2,舱体上设有 舱门16、围栏、承压网罩、后盖、接头、递物筒13,软性囊式舱体2具有密 封和承压功能,软性囊式舱体2外周套有由经向网带17和讳向网带18构成的 承压网罩,经向网带两端分别固定于舱体的围栏和后盖上,纬向网带为闭合的 圆环,舱门16设于围栏上,对应的另一侧为舱体后盖,围栏上设有N个连通 舱内外的接头,舱门16上装有指针式温度表8、压力表7、用于减压和舱压超 压卸载的减压复合安全阀12、递物筒13以及观察窗。
所述舱门16与围栏之间采用"0"型圈柱面密封结构,递物筒13与舱门 之间采用"0"型圈柱面、平面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围栏和舱门上设有四对八分之一圈凸缘结构,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舱门与递物筒也设有八 分之一圈凸缘结构,同样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
所述空气加减压装置由空气加压装置和减压装置构成,空气加压装置的加 压管路4从碳纤维空气瓶3由管路依次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机控阀、消音器 至舱体内,减压装置由安装在舱门16上的减压复合安全阀12构成。
所述供氧排氧装置由供氧装置和排氧装置构成,供氧装置的供氧管路9从 碳纤维氧气瓶l由管路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至舱体内吸氧面罩,排氧装置由吸 氧面罩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由排氧口 io排出舱体。
所述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采用可拆卸方式构成气体分析管路6,舱体内 气体经穿过围栏15的接头、连接软管、流量计连通至控制箱14内所设的气体 分析仪。
所述递物筒13固定于舱门16中部,为可脱卸式结构,递物筒13由观察 窗构成内门、外门,递物筒13通过接头至舱体内。
C02吸收装置的C02吸收管路5由碳纤维空气瓶3经管路连接至控制箱内压 力调节阀,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出流量,并由管路经围栏接头与舱体内的C02 吸收器连接。
对讲装置由舱外主机经过电连接口 ll至舱内喉震式耳麦。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软质加压舱的舱体采用软质复合材料制成,由软性囊 体构成壳体,重量轻、展开使用方便,系统集成度高。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软质加压舱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后视图3:图1的左视图。
图中,1、氧气瓶,2、壳体,3、空气瓶,4、加压管路,5、 C02吸收管路, 6、气体分析管路,7、压力表,8、温度表,9、供氧管路,10、排氧口, 11、 电连接口, 12、减压复合安全阀,13、递物筒,14、控制箱,15、围栏,16、 舱门,17、经向网带,18、纬向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 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参考图1-3,由舱体、加压减压装置、供氧排氧装置、C02吸收装置、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对讲装置、操作控制箱构成,
在对舱体、气瓶、加减压装置、供排氧装置、C02吸收装置等主要材料、配套设
备、舱体结构、管路系统配件和承压网罩缝接预研基础上,优化设计,确定了
应用于囊式舱体的聚氨酯胶布、应用于承压网罩的涤纶织带,舱内C02吸收剂、 C02吸收器、舱内吸氧面罩、管路连接及方式、舱体软质部分和金属结构件。
舱体既是系统的密封部件,又具有一定的承压功能,由软质复合材料聚氨
酯胶布构成软性囊式舱体2,软性囊式舱体2设有舱门16、围栏、承压网罩、 后盖、接头、递物筒13,软性囊式舱体2外周套有由经向网带17和讳向网带 18构成的承压网罩,均采用涤纶织带;经向网带两端分别固定于舱体的围栏和 后盖上,限制软性囊式舱体2轴向变形,纬向网带为闭合的圆环,限制软性囊 式舱体2径向变形,增加软性囊式舱体2的耐压性能,舱门16设于围栏上, 对应的另一侧为舱体后盖,围栏上设有6个连通舱内外的接头,分别用于加压、 供氧、排氧、通风、舱内环境气体采样及舱内外通信。
舱门16上装有指针式温度表8、压力表7、用于减压和舱压超压卸载的减 压复合安全阀12、递物筒13以及观察窗。温度表、压力表分别用于指示舱内 温度和压力;减压复合安全阀有两个功能,分别是减压和舱压超压卸载,当舱 内压力达到0.52MPa时自动开启卸压。观察窗位于舱门中央,为活门式结构, 兼做递物筒的内门。递物筒为可脱卸式结构,使用时安装于舱门中央的递物筒 座上,顺时针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递物筒上同样设有机控阀,其功能与围栏 上舱内侧机控阀相同。
舱门16与围栏之间采用"0"型圈柱面密封结构,递物筒13与舱门之间 采用"0"型圈柱面、平面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围栏和舱门上设有四对八分之 一圈凸缘结构,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舱门与递物筒也设有八分之 一圈凸缘结构,同样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
在围栏的舱内一面,安装有机控阀,串接于加压管路中,自然状态处于关 闭位置,只有舱门关闭且旋转到位,方能将此机控阀置于开启位置,避免舱门 关闭不到位就开始加压的误操作。
空气加减压装置由空气加压装置和减压装置构成,空气加压装置加压管 路4由碳纤维空气瓶3将压縮空气经减压阀减压后,经中压软管、穿过围栏的 接头,与围栏连接,经过围栏后,经机控阀、软管、消音器向舱内加压,减压 装置由安装在舱门16上的减压复合安全阀12将舱内减压,无其它附属管路, 直观、易操作。供氧排氧装置由供氧装置和排氧装置构成,供氧装置的供氧管路9由碳 纤维氧气瓶l中的氧气经减压阀减压后,经中压软管、接头与围栏连接,经过 围栏后,通过供氧软管与吸氧面罩相连,供舱内人员吸氧;排氧装置由吸氧面 罩通过软管、接头与围栏相连,经过围栏后,通过接头由排氧口 io排出舱外。
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采用可拆卸结构方式,气体分析管路6由舱内气 体依次经穿过围栏的接头、连接软管,与控制箱上的接头相连,控制箱内通过 流量计、压力表调节后,连通至氧浓度、C02浓度分析仪进行气体分析。
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管路采用可拆卸结构方式,管路采用快速连接,满 足展开、撤回时间和方便维修的耍求;输气管为尼龙软管或硅橡胶软管,管路
的it小通径为Dg3mm;管路中的最高允许压力为舱体最高工作压力0. 5MPa。氧 浓度、C02浓度分析仪采用便携式一体机,供气流量为0. 2 0. 4L/min。
递物筒固定于舱门16中部,为可脱卸式结构,通过接头用舱内气体给递 物筒加压,舱内气体通过围栏后依次经过接头、机控阀向递物筒加压,由观察 窗构成递物筒13的内门、外门。
C02吸收装置C02吸收管路5由碳纤维空气瓶3中的压縮空气经减压阀减 压后,经屮压软管、接头、机控阀连接至控制箱内压力调节阀,通过压力调节 阀调节输出流量,并由连接软管、接头与围栏连接,经过围栏后,依次通过接 头、连接软管与舱体内的C02吸收器连接。
C02吸收装置管路采用可拆卸结构方式,三路并联,可在任意情况下快速拆 卸任意两路,或快速接入。管路采用快速连接,满足展开、撤收时间和方便维 修的要求。舱内C02吸收器供气速率、供气余压通过控制箱内手动流量控制阀 随时进行调节。管路中的最高允许压力为碳纤维气瓶工作压力20MPa,减压后 管路中lMPa的压縮空气经过围栏上接头,进入舱内C02吸收器,以较小流量的 高速气流,带动舱内环境气体循环经过舱内C02吸收器,实现清除舱内C02目的。
控制箱是加压舱的控制部件,主要部件有气密箱体、可脱卸箱盖。内部 安装舱内气体采样管路和部分C02吸收装置管路,手动流量调节阀以及便携式 氧浓度、C02浓度分析仪、对讲机主机等,用于监测舱内压力、控制C02吸收、 气体采样分析、舱内外有线对讲。
对讲装置构成及工作原理对讲装置由舱外主机、舱外对讲耳麦、通舱电 连接口 11、舱内喉震式耳麦构成。舱内采用喉震式送话器,位于喉部,在佩戴 吸氧面罩时,不影响通话。主机采用密封防水设计,干电池供电,不锈钢快插 接头连接。
权利要求1、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包括舱体、空气加减压装置、供氧排氧装置、CO2吸收装置、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对讲装置、操作控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是系统的承压部件,由软质复合材料构成软性囊式舱体(2),舱体上设有舱门(16)、围栏、承压网罩、后盖、接头、递物筒(13),软性囊式舱体(2)具有密封和承压功能,软性囊式舱体(2)外周套有由经向网带(17)和纬向网带(18)构成的承压网罩,经向网带两端分别固定于舱体的围栏和后盖上,纬向网带为闭合的圆环,舱门(16)设于围栏上,对应的另一侧为舱体后盖,围栏上设有N个连通舱内外的接头,舱门(16)上装有指针式温度表(8)、压力表(7)、用于减压和舱压超压卸载的减压复合安全阀(12)、递物筒(13)以及观察窗。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 (16)与围栏之间采用"0"型圈柱面密封结构,递物筒(13)与舱门之间采用"0"型圈柱面、平面相结合的密封结构,围栏和舱门上设有四对 八分之一圈凸缘结构,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舱门与递物筒也 设有八分之一圈凸缘结构,同样顺时针手动旋转八分之一圈定位。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 加减压装置由空气加压装置和减压装置构成,空气加压装置的加压管路(4)从碳纤维空气瓶(3)由管路依次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机控阀、消 音器至舱体内,减压装置由安装在舱门(16)上的减压复合安全阀(12) 构成。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 排氧装置由供氧装置和排氧装置构成,供氧装置的供氧管路(9)从碳纤 维氧气瓶(1)由管路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至舱体内吸氧面罩,排氧装置 由吸氧面罩连接穿过围栏的接头由排氧口 (10)排出舱体。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采用可拆卸方式构成气体分析管路(6),舱体内气体经 穿过围栏(15)的接头、连接软管、流量计连通至控制箱(14)内所设的 气体分析仪。
6、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递物 筒(13)固定于舱门(16)中部,为可脱卸式结构,递物筒(13)由观察 窗构成内门、外门,递物筒(13)通过接头至舱体内。
7、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C02吸收装 置的C02吸收管路(5)由碳纤维空气瓶(3)经管路连接至控制箱内压力 调节阀,通过压力调节阀调节输出流量,并由管路经围栏接头与舱体内的 C02吸收器连接。
8、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其特征在于,对讲装置 由舱外主机经过电连接口 (11)至舱内喉震式耳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属于加压舱结构技术领域。便携式软质加压舱,包括舱体、空气加减压装置、供氧排氧装置、CO<sub>2</sub>吸收装置、舱内环境气体监测装置、对讲装置、操作控制箱,特征舱体由软质复合材料构成软性囊式舱体,舱体上设舱门、围栏、承压网罩、后盖、接头、递物筒,软性囊式舱体外周套有由经向网带和纬向网带构成的承压网罩,经向网带两端分别固定于舱体的围栏和后盖上,纬向网带为闭合的圆环,舱门设于围栏上,另一侧为舱体后盖,围栏上设N个连通舱内外的接头,舱门上装有指针式温度表、压力表、减压复合安全阀、递物筒以及观察窗。本实用新型舱体采用软质复合材料制成,由软性囊体构成壳体,重量轻、展开使用方便,系统集成度高。
文档编号A61G10/00GK201230944SQ20082002526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7日
发明者于峰涛, 袁俊舫, 赵忠鹏, 邹广伟 申请人:烟台宏远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