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569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触媒结构,尤其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
背景技术
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 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 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
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0)和二氧化碳 (CQ2),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除臭、防霉、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非常
适合用来净化空气。
市场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光触媒结构如图1至6所示包括基座7、上下光 触媒滤网5、 6、堵头l、灯管3、护管2,灯管、堵头和护管组成一个发光单元, 灯管3带有导线4。如图1所示堵头安装在基座上。如图2所示堵头1在同一轴 线上设有直径大小不等的台阶内孔,内孔中设有灯管3的导线4,内孔包括灯管 插装孔8和导线引出孔9。生产时先将导线4从导线引出孔向灯管插装孔8方向 引出,然后焊接灯管3和导线4,堵头1前端插入护管2内径中组成一个发光单 元。.
如图6所示,上、下光触媒滤网安装在发光单元的上下两侧,下光触媒滤 网6呈小的锯齿形状,其表面积较小,光催化反应面相应的也较小。当灯管及 护管安装时,护管支撑在二者之间且承受外力的影响。这种光触媒结构的光触 媒滤网强度小,不能起到保护护管和灯管的作用,灯管3和护管2易受外力冲 击而损坏。如图6和图1所示这种滤网形状未将每个灯管分别包裹,灯管之间 相互照射也浪费了光能,因此上下光触媒滤网不能充分利用灯管产生的光能。 另外,如图2、图4和图5所示,这种光触媒结构的堵头上设有一个与灯管同一 轴线的内孔,导线需要穿过堵头上的内孔后再与灯管焊接,制作、安装工艺较 复杂,如需更换灯管,则须连同堵头一起更换,维修成本较高。如图5和图1所示导线4从堵头的轴线的方向引出,也不利于导线的排设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 这种结构中光触媒滤网的强度较高,可以起到保护护管和灯管的作用,同时又 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光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包括基座、至 少一个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下方的上光触媒滤网、下光 触媒滤网,上、下光触媒滤网中至少一个滤网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上光触媒滤网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下 光触媒滤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下光触媒滤网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 上光触媒滤网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分为两部 分,凹槽的两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光触媒滤网上并在相互配合后形成完整 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U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堵头、灯管和护管,堵
头包括与护管及灯管相连接的堵头前部以及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堵头后部,堵头
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灯管插装孔和导线引出孔,灯管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
内,在所述灯管插装孔的轴向全程上和导线引出孔的轴向全程上开设有相互连
通成一体的敞开缝隙,所述敞开缝隙贯穿孔壁和堵头外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线引出孔的内端与灯管插装孔相通, 导线引出孔的外端开设在堵头后部的侧壁面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发 光单元安装在凹槽内,这样的设置一方面使上、下光触媒滤网成为一个整体,提高了上、下光触媒滤网的强度,从而对发光单元、特别是发光单元的护管及 灯管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上、下光触媒滤网弯折至相互配合,与以往呈 锯齿形的光触媒滤网相比增大了光触媒滤网的表面积,同时也避免了以往灯管 照射灯管产生的光能浪费,因此提高了对灯管所产生的光能的利用效率,强化 了空气净化的效果。滤网上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U形,这样的滤网形状 便于加工制造的同时强度较高。
增设敞开缝隙,解决了以往灯管堵头上只设置内孔带来的无法将预制好的 灯管及导线放置入堵头的缺陷,从而可在需要更换灯管时无须更换堵头,节省 了维修成本,同时也方便了产品的安装。导线引出孔的外端开口在堵头后部的 侧壁面上,使导线在堵头径向方向上引出,方便了排线及导线的固定。

图l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2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3是图1的俯视图4是图1的左视图5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中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的光触媒结构中光触媒滤网的截面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图8的左视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光触媒滤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包括基座17、至少一个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下方的上光触媒滤网15、 下光触媒滤网16。
如图11所示发光单元包括灯管13、护管12和堵头28,灯管13带有导线 14。如图8至图11所示,堵头28包括与护管12相连接的堵头前部18以及与 基座17固定连接的堵头后部19,堵头28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灯管插装孔27和 导线引出孔26,灯管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27内,所述灯管插装孔27和导 线引出孔26分别在各自的轴向全程上开设有相互连通成一体的敞开缝隙23,所 述敞开缝隙23贯穿孔壁和堵头的外壁。导线引出孔26的内端与灯管插装孔27 相通,导线引出孔26的外端开设在堵头后部19的侧壁面上,从而使灯管13的 导线14可以在堵头28的径向方向引出,便于排线和固定。设置敞开缝隙23, 从而允许预先焊接在灯管13上的导线14通过此缝隙装入灯管插装孔27和导线 引出孔26中。装配时,先将预先焊接在灯管13上的导线14通过堵头上的敞开 缝隙23装入灯管插装孔27和导线引出孔26,灯管13的导线14从堵头的径向 引出,再将灯管13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27内,最后将护管12罩在灯管上 并使其两端套在堵头前部18的外径上从而组成发光单元。灯管13可以采用荧 光灯、发光二极管灯等各种灯管。
如图12所示,下光触媒滤网16在其上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30,上光触媒网15为平板状设置。安装时先装配好发光单元,然后将发光单元 的护管12放入下光触媒滤网16上侧的凹槽30中并盖上上光触媒滤网15。上下 光触媒滤网除用于容纳发光单充的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并形成贴合面22。 最后,将堵头后部19与基座17固定连接形成完整的光触媒结构。护管及灯管 安装在凹槽30内,从而受到上下光触媒滤网15、 16的保护,不易受外力影响 而致损,同时也使灯管所产生的光能更有效地被上、下光触媒滤网所利用。上述凹槽3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矩形、梯形,也可以是U形。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上光触媒滤网15在其下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发
光单元的凹槽,下光触媒网16为平板状设置。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分为两部分,凹槽 的两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光触媒滤网上并在相互配合后形成完整的用于容 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权利要求1.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包括基座(17)、至少一个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下方的上光触媒滤网(15)、下光触媒滤网(16),其特征在于上、下光触媒滤网(15)、(16)中至少一个滤网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上光触 媒滤网(15)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下光触媒滤网(16)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下光触 媒滤.网(16)设置为平板状,凹槽设置在上光触媒滤网(15)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分为两部分,凹槽的两部分分别对应设置在上下光 触媒滤网(15)、 (16)上并在相互配合后形成完整的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 在于所述凹槽的截面为矩形、梯形或U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堵头(28)、灯管(13)和护管(12),堵头(28)包 括与护管(12)、灯管(13)相连接的堵头前部(18)以及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堵 头后部(19),堵头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灯管插装孔(27)和导线引出孔(26), 灯管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27)内,在所述灯管插装孔(27)的轴向全程 上和导线引出孔(26)的轴向全程上开设有相互连通成一体的敞开缝隙(23), 所述敞开缝隙(23)贯穿孔壁和堵头外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线引出孔(26)的内端与灯管插装孔(27)相通,导线引出孔(26)的外端 开设在堵头后部(19)的侧壁面上。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堵头(28)、灯管(13)和护管(12),堵头(28)包括与护管(12)、灯管《13)相连接的堵头前部(18)以及与基座固定连接的堵头后部(19),堵头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灯管插装孔(27)和导线引出孔(26),灯管的两端插设于灯管插装孔(27)内,在所述灯管插装孔(27)的轴向全程上和导线引出孔(26)的轴向全程上开设有相互连通成一体的敞开缝隙(23),所述敞开缝隙(23)贯穿孔壁和堵头外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导线引出孔(26)的内端与灯管插装孔(27)相通,导线引出孔(26)的外端 开设在堵头后部(19)的侧壁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用光触媒结构,包括基座(17)、至少一个的发光单元以及分别设置在发光单元上方、下方的上光触媒滤网(15)、下光触媒滤网(16),上、下光触媒滤网(15)、(16)中至少一个滤网具有用于容纳发光单元的凹槽,上下光触媒滤网除凹槽以外的部分相互贴合。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增强了上、下光触媒滤网的强度,增加了滤网的表面积,因而能够对发光单元起到保护的作用并增大光催化反应面。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光触媒滤网将发光单元的灯管包裹在内部也提高了滤网对灯管所产生光能的利用效率。最后,发光单元的堵头上增设畅开缝隙也方便将预制好的灯管及导线放置入堵头,方便更换灯管的同时节省了维修成本。
文档编号A61L9/22GK201157568SQ20082006930
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3日
发明者猛 刘, 李兴书, 李开元, 王卫华, 袁洪波 申请人: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