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604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 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磁疗、电疗已在治疗人体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物理治疗仪,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有的结构复杂、价值 较贵,有的功能简单,疗效较差,有的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特别是磁场设 计不合理,难以剌激人体穴位,疗效欠佳,有的不能切换磁场方向,无法辨 证施治,有的电路设计不合理,抗干扰能力较差,影响使用效果,因此,现 有治疗仪亟待革新与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的双路可切换输出极 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可有效克服现有治疗仪之不足,通 过人体穴位辨证施治,实现对人体疾病的治疗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控制 部分和能量发射器,控制部分的能量输出端经能量输出导线同能量发射器的 输入端相连,所说的控制部分是由箱体和其内的控制电路构成,箱体侧壁上 有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和能量输出导线,箱体上盖上有时间调节旋钮、 启动按钮、能量调节旋钮和电源开关,所说的能量发射器是由壳体及其内的 罐形磁芯和磁芯内腔磁柱上套装的绝缘漆包通电线圈构成,在绝缘漆包通电 线圈的四周空间由环氧树脂灌入与罐形磁芯固化成一体,其上面有能量盘, 紧贴于罐形磁芯灌装盒的外壁在能量发射器的壳体内装有温控开关,在温控 开关的两根控制线上并接有电阻丝,并经能量输出导线与控制部分的能量输 出端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双路可切换输出脉冲磁极 性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治疗效果好,结构科学,易生产,经济和社 会效益巨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发射器的剖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控制部分和能量发射器,控制部分的 能量输出端经能量输出导线3、 4同能量发射器1、 2的输入端相连,所说的 控制部分是由箱体16和其内的控制电路构成,箱体侧壁有脉冲磁输出极性切 换开关13、 14和能量输出导线3、 4,箱体上盖12上有时间调节旋钮6、启 动按钮7、能量调节旋钮5和电源开关8,所说的能量发射器l、 2是由壳体 24及其内的罐形磁芯19和罐形磁芯内腔磁柱上套装的绝缘漆包通电线圈18 构成,在绝缘漆包通电线圈18的四周空间由环氧树脂灌入与罐形磁芯固化成 一体,其上面有能量发射器1、 2的能量盘20,紧贴于罐形磁芯的外壁在灌 封壳体24内装有温控开关21,在温控开关的两根控制线上并接有电阻丝22, 并经能量输出导线3、 4与控制部分的控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控制电路的输 入端由导线15同电源相连,所说的控制电路是由滤波电路、定时及时间调节 电路、电源及电源指示电路、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隔离触发电路、 储能电路、隔离门电路、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以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 温度控制电路和启动定时工作电路构成,滤波电路输入端接电源及电源指示 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输出端接隔离门电路输入端及储能电路的输入端, 定时及时间调节电路同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相连,并同隔离触发电 路和隔离门电路相连,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的输入 端接储能电路和隔离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启动定时工作电路经并联的电阻、 电容接工作电源,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输出端经温 度控制电路接能量发射器输入端。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箱体16的上盖12上依次装有电源指示灯11、 能量指示灯9、 10。
所说的能量发射器1、 2的能量盘20是由含有纳米远红外粉末的硅橡胶 制成的圆形体,其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散热孔17。
在上述电路中,所说的滤波电路是由电阻R,、电容C,、 C2、线圈LP,构 成;电源及电源指示电路由电容CL,、电阻R2、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Ds、 D6、 D7、 D8、电解电容Et、 E2、电容Q、 C4、三端稳压器Q2、电阻R3、发 光二极管"构成;定时及时间调节电路由电阻Rs、可调电阻RP,、电解电容 E5、时基芯片1^构成;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由电阻R8、可调电阻 RP2、电阻R9、 二极管Dn、电解电容E" 二极管D^、时基芯片IA构成;隔 离触发电路由电阻R4、光电耦合器U2、电阻R"、 R17、可控硅Q,构成;储 能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 D2、 D3、 D4、电解电容E4构成;隔离门电路由可 控硅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U3、电阻Ru、 R^构成;脉冲磁极性切换、 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由二极管D9、 D1Q、 Du、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 关Si、 S2、电阻Rn)、 R 、 R12、 R13、发光二极管L2、 L3、绝缘漆包通电线圈 XQ,、 XQ2构成;温度控制电路由TSW,、 TSW2、 R18、 R,9构成;启动定时工
作电路由启动按钮S3、电阻R6、时基芯片"构成。
所说的可控硅Q3为BT139、光电耦合器112、 U3为MOC3021、时基芯片 U,为NE556、三端稳压器Q2为7805,其中,可控硅Q3的2脚同电源开关 S4、电源AC (220V)、变压器^初级相连,可控硅Q3的3脚同光电耦合器 U3的4脚相连,可控硅Q3的1脚同电阻R2、电容CL,相连,光电耦合器U3 的6脚经电阻R16同电容C2和线圈相连,线圈LP,经保险丝F,和电源开 关S4同电源AC相连,光电耦合器U3的1脚经电阻R15同工作电源Vcc相连,
光电耦合器U3的2脚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基极
接电阻Rj和时基芯片Q的9脚,光电耦合器U2的2脚接地,1脚接电阻R4, 6脚接电阻R", 4脚接电阻R,7及可控硅Q,,时基芯片U,的5脚、10脚并 联经电阻R7接地,7脚、ll脚间有接地电容Cs, 2脚接电解电容E5和可调电 阻RPi, 6脚经启动按钮S3接地,并同电阻R6、电容Q相连,4脚、14脚并 联经电容C7接地,并同工作电源Vcc、电阻Re、电容Cs和电阻R5相连,时 基芯片U,的8脚经电解电容E3接地,并同二极管Du、 D。相连,13脚同二 极管Du的正极及电阻Rs、可调电阻RP2相连,电阻Rs接工作电源Vcc, 二 极管D3负极经电阻R9同可调电阻RP2相连,整流二极管D,-D4组成桥式整
电阻R及电容CL,、电阻R2相连, 其输出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4、可控硅Qi、电阻Rn、 二极管D9相连,二极管 D9与可控硅(^相串联,三端稳压器Q2 l脚接电容d、电解电容^及由整 流二极管D5-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变压器L次级接由整流二极 管D5-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Q2的2脚接地,3脚经 电解电容E2、电容C4接地,并同工作电源Vcc相连,工作电源Vcc经串联 的电阻R3、发光二极管L,(即图1中的11)接地,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 Sj、 S2 (即图1中的13、 14)的输入端同由整流二极管DrD4组成的桥式整 流电路输出端相连,两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i、 S2间装有同电阻RM相 连的二极管Du)、Du,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输出端上分别接有电阻R12、 Ri3及发光二极管L2,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2输出端上分别接有电阻Rn)、 Rn及发光二极管L3,所说的壳体24内的电路是由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h XQ2及温控开关TSW^ TSW2和电阻Rw 、 Rw构成,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i 一端上接有并联的电阻R18,其输入端同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i的输出 端相连,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2—端上接有并联的温控开关TSW2、电阻R19, 输入端同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2的输出端相连。
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卜QX2即图2中的18,温控开关TSWp TSW2 即图2中的21, R,9即图2中的2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情况是,当按下电源开关S4 (即图中的8)电源接通 后,交流电(AC) 220V经&、 d、 C2、 LPr滤波后,由于没有按下启动按 钮S3 (即图1中的7), U广U9输出低电平,Q4、 U3常通,电流经CL,、 R3、 降压限流后由D。 D2、 D3、 D4整流给E4储能,同时交流电由变压器T,变压 后由Ds、 D6、 D7、 Ds整流;E,、 C3、 Q2、 E2、 C4、 Q2滤波稳压后经R3限流 后点亮电源指示灯Lp表示电路电源部分已正常接通。调节时间调节电位器 RP,(即图1中的6),设定工作时间,按下启动按钮S3,定时电路开始工作。 UrU9输出脉冲电平,当输出为高电平时,U2接通,电解电容E4所储电能经 XQ卜XQ2、 Q,、 L2、 L3迅速放掉,从而在XQt、 XQ2上产生一个脉冲磁场,
同时Q4输出低电平,使U3、 Q3关闭,切断E4的充电电路,使Q!充分截止,
大大提高了电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切换S" S2开关,可以改变流经XQ" XQ2的电流方向,即改变XQ、XQ2产生的磁场方向,同时也改变了流经乙2、 L3的电流方向,L2、 L3 (即图1中的9、 10)的颜色发生改变,指示当前XQ卜 XQ2的磁场极性。当UrU9输出低电平时,U2、 Qi截止,Q3、 Q4、 113导通, 电流经CL,、 R3降压限流后由D" D2、 D3、 D4整流给E4储能,等待UrU9 的电平。调节RP2 (即图1中的5)可以改变脉冲触发电路的触发频率,频率 越高时,E4所储电能越小,'XQ,、 XQ2的磁场强度越低,XQ,、 XQ2产生的温 度越低,远红外辐射量越低;频率越低时,E4所储电能越大,XQ卜XQ2的 磁场强度越高,XQ,、 XQ2产生的温度越高,远红外辐射量越高,当温度超过 TSW。 TSW2的设定温度时,TSW。 TSW2触点自动断开,电流经电阻1118、 R,9限流到XQ、XQ2,使XQp XQ2产生的温度降低,当XQ。 XQ2产生的 温度低于TSW^ TSW2设定温度时,TSW,、 TSW2触点自动吸和,从而实 现XQ!、 XQ2温度的自动控制;定时时间到,UrU9不再输出脉冲电平, 一直 输出低电平,等待下一个工作周期。
所述的能量发射器,其工作时间为0-40分钟,产生的磁脉冲频率为 3-10Hz,脉宽5mS,脉冲磁场强度为0.1-0.3T,产生的远红外辐射波长为2-18 "m,纳米远红外能量盘的表面温度为40-6(TC。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由于控制电路全部安装于主机壳体内,远离高 磁、高热的能量发射器,主机电路工作于安全可靠的环境当中;采用了强电、 弱电隔离技术以及隔离门关断技术,使电路安全可靠,抗干扰能力强;并且 采用了强电的电容降压限流技术,弱电的模拟、数字混合电路,使整个仪器 具有成本低、重量轻、便于用户操作等诸多优点。更重要的是采用了电子定 时电路、工作时间由用户设定;双路能量发射器输出电路,输出脉冲磁同步、 可调、磁场方向可单个任意切换,方便用户采用透磁疗法,使脉冲磁场能量 能够达到患者体内较深病灶。可切换极性的脉冲磁场、远红外辐射的复合能 量治疗仪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适用、便于操作的治疗仪。
权利要求1、一种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包括有控制部分和能量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控制部分的能量输出端经能量输出导线同能量发射器(1、2)的输入端相连,所说的控制部分是由箱体(16)和其内的控制电路构成,箱体侧壁有能量切换开关(13、14)和能量输出导线(3、4),箱体上盖(12)上有时间调节按钮(6)、启动按钮(7)、能量调节(5)和电源开关(8),所说的能量发射器(1、2)是由壳体(24)及其内的罐形磁芯(19)和罐形磁芯内腔磁柱上套装的绝缘漆包通电线圈(18)构成,在绝缘漆包通电线圈(18)的四周空间由环氧树脂灌入与罐形磁芯固化成一体,其上面有能量发射器(1、2)的能量盘(20),紧贴于罐形磁芯灌装盒的外壁在能量发射器的壳体(24)内装有温控开关(21),在温控开关的两根控制线上并接有电阻丝(22),并经能量输出导线(3、4)与控制部分的能量输出端相连,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由导线(15)同电源相连,所说的控制电路是由滤波电路、定时及时间调节电路、电源及电源指示电路、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隔离触发电路、储能电路、隔离门电路、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以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温度控制电路和启动定时工作电路构成,滤波电路输入端接电源及电源指示电路的输入端,滤波电路输出端接隔离门电路输入端及储能电路的输入端,定时及时间调节电路同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相连,并同隔离触发电路和隔离门电路相连,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的输入端接储能电路和隔离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启动定时工作电路经并联的电阻、电容接工作电源,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输出端接能量发射器输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 合能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箱体(16)的上盖(12)上依次装有 电源指示灯(11)、能量指示灯(9、 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 合能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能量发射器(1、 2)的能量盘(20) 是由含有纳米远红外粉末的硅橡胶制成的圆形体,其平面上均匀分布有散 热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 合能量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滤波电路是由电阻A、电容Q、 C2、 线圈U^构成;电源及电源指示电路由电容CL。电阻R2、变压器T,、整 流二极管D5、 D6、 D7、 D8、电解电容E卜E2、电容C3、 C4、三端稳压器 Q2、电阻R"发光二极管Lt构成;定时及时间调节电路由电阻Rs、可调电 阻RPt、电解电容Es、时基芯片U,构成;脉冲触发及脉冲频率调节电路由 电阻Rs、可调电阻RP2、电阻119、 二极管Du、电解电容E3、 二极管D,2、 时基芯片U,构成;隔离触发电路由电阻R4、光电耦合器U2、电阻RM、 R17、 可控硅Q,构成;储能电路由整流二极管D,、 D2、 D3、 D4、电解电容E4构 成;隔离门电路由可控硅Q3、三极管Q4、光电耦合器113、电阻1115、 R16 构成;脉冲磁极性切换、指示及脉冲磁能量辐射电路由二极管D9、 D1Q、 D 、 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 S2、电阻Ru)、 R 、 R12、 R13、发光二极管L2、 L3、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卜XQ2构成;启动定时工作电路由启动按钮S3、 电阻R6、时基芯片Ui构成,其中,可控硅Q3的2脚同电源开关S4、电源 AC、变压器Ti初级相连,可控硅Q3的3脚同光电耦合器U3的4脚相连, 可控硅Q3的1脚同电阻R2、电容CLi相连,光电耦合器U3的6脚经电阻 Rw同电容C2和线圈LPi相连,线圈LPi经保险丝F^卩电源开关S4同电源 AC相连,光电耦合器U3的1脚经电阻R15同工作电源Vcc相连,光电耦合器U3的2脚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三极管Q4的集电极接地,基极接电阻R4和时基芯片Q的9脚,光电耦合器U2的2脚接地,1脚接电阻R4, 6 脚接电阻R", 4脚接电阻Rn及可控硅Qp时基芯片Ui的5脚、10脚并 联经电阻R7接地,7脚、ll脚间有接地电容Cs, 2脚接电解电容E5和可调 电阻RP,, 6脚经启动按钮S3接地,并同电阻R6、电容C8相连,4脚、14 脚并联经电容C7接地,并同工作电源VCC、电阻R6、电容Cs和电阻R5相连,时基芯片U,的8脚经电解电容E3接地,并同二极管D^、 D,3相连, 13脚同二极管Di2的正极及电阻Rs、可调电阻RP2相连,电阻Rg接工作电 源Vcc, 二极管Dn负极经电阻R9同可调电阻RP2相连,整流二极管D,-D4 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其输入端分别同电容Q、 C2、电阻Ri及电容CL、电 阻R2相连,其输出端分别与电解电容E4、可控硅Q。电阻R17、 二极管 D9相连,二极管D9与可控硅(^相串联,三端稳压器Q2 l脚接电容d、 电解电容Ei及由整流二极管D5-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变压器 丁1次级接由整流二极管05- D8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三端稳压器 Q2的2脚接地,3脚经电解电容E2、电容C4接地,并同工作电源Vcc相连, 工作电源Vcc经串联的电阻R3、发光二极管I^接地,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 开关Sp S2的输入端同由整流二极管DrD4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输出端相 连,两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 S2间装有同电阻R"相连的二极管Du)、 D ,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输出端上分别接有电阻R^、 R,3及发光二 极管L2,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2输出端上分别接有电阻Rn)、 Ru及发 光二极管L3,所说的壳体(24)内的电路是由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 XQ2 及温控开关TSWt、 TSW2和电阻Rt8构成,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端上 接有并联的电阻R18,其输入端同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的输出端相 连,绝缘漆包通电线圈XQ2—端上接有并联的温控开关TSW2、电阻Rw,输入端同脉冲磁输出极性切换开关S2的输出端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路可切换输出极性的脉冲磁远红外辐射复合能量治疗仪,有效克服现有治疗仪不足,通过穴位实现对疾病的治疗问题,其结构是,控制部分的能量输出端经能量输出导线同能量发射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说的控制部分由箱体和其内的控制电路构成,箱体侧壁上有脉冲磁输出极性开关和能量输出导线,箱体上盖上有时间调节旋钮、启动按钮、能量调节和电源开关,所说的能量发射器由壳体及其内的罐形磁芯和磁芯内腔磁柱上套装的绝缘漆包通电线圈构成,其上面有能量盘,紧贴于罐形磁芯灌装盒的外壁在能量发射器的壳体内装有温控开关,其控制线上并接有电阻丝,并经能量输出导线与控制部分的能量输出端相连,其结构新颖独特,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文档编号A61N2/00GK201211394SQ20082007057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玉镯, 胡立武 申请人:胡立武;刘玉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