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2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医用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 一种医用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院、诊所和社康中心,病床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设备。所以,将床 和医疗设备结合起来推出新型医疗器械,已成为医疗器械领域一个技术热 点,近年来以床为平台的医疗器械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与床相关的医疗器
械类专利技术层出不穷,总结来看大体有如下三类
第一类是针对某类医疗器械附带的检查设备进行改进设计,比如心电 检查设备、CT检查设备、内镜检查设备、全身彩超检查设备等,目的是为 了方便此类医疗器械的使用,提高用户舒适度和检测效率;
第二类是针对某个临床诊断科室使用的检查设备进行改进设计,比如 妇科检查设备、多功能肛肠手术检查设备、心内科用病人检查设备等,目 的是为了方便医务人员进行诊断或治疗;
第三类是针对特殊患者群体使用的病床进行改进设计,比如折叠式医 疗检查设备等,这些床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老人患者、残疾人患者或者 其他有特殊需求的患者群体。
以上这些各种用途的病床也好、检查设备也好,只是针对某个特殊应 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床的解决方法,从本质上讲并没有改变原有单一器械的 功能和操作模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同一个患者往往需要作多项检查,目 前的这些检查被分配到若干独立运行的设备和操作空间上进行,这些技术 并不能为这样的应用提供更多的便利。因此,现有4支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检查设备,使用该医用检查可以 在同一个设备上进行多项检查,可减少检查设备的数量,筒化检查过程。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医用检查设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 上设有参数感知模块,该参数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两种用于获取被测者体征 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该平台上还设有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连接的参数处 理模块,该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输出。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的RFID身份 识别模块,该RFID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者的信息。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 台上的超声波测距探头;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超声波测距探头连接 的超声波参数处理单元。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 台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体重参 数处理单元。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 台上的气压单元;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气压单元连接的血压参数处 理单元。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 台上的电生理测量单元;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电生理测量单元连接 的电生理参数处理单元。所述的医用;f企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B超检测单元,该B超检测单元用于获取被测者内脏器官的影像; 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B超检测单元连接的B超参数处理单元。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参数感知模块和所述参数处理模块 设置所述平台下端。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和 参数处理模块连接的供电模块,且该供电模块采用隔离变压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检查设备,通过设置参数感知模块,该参数 感知模块包括多个用于获取被测者体征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将常规生理 参数检查设备集成到同一张检查设备上,通过设置参数处理模块,在实现 一体化检查的同时,还能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提供诸如各类信息收集、汇 总、快捷及时地出多科检查报告等实用功能。


图l是本实用新型医用检查设备的原理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参数感知模块和参数处理模块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平台的结构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变压器和外壳的结构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机箱内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目前患者或者参加体检者必须在若干独立运行的设备和操作 空间上接受检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检查设备,改变了原有单一器械 的功能和操作模式,将常规生理参数检查设备集成到同一张检查设备上, 在实现一体化检查的同时,还能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提供诸如各类信息收 集、汇总、快捷及时地出多科^r查报告等实用功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医用检查设备包括用于支撑患者的平台100,设置在该平台100上的参数感知 模块200、参数处理模块300。该参数感知模块200包括多个用于获取被测 者体征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处理模块与参数处理模块300连接,该参数 处理模块300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200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如图l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在平台IOO上增加RFID 身份识别模块400, RFID身份识别模块400与所述参数处理模块300连接, 该RFID身份识别模块400用于获取被测者的信息并发送至参数处理模块 300。通过添加RFID身份识别模块400本实用新型增加了 一项身份认证程 序,该身份认证程序是通过射频识别的方式。每位被测者预先会被发放一 张内含有唯一IC信息的卡片,当受检者接受检查时,利用IC卡在检查设 备的RFID身份识别模块400的阅读器区域打卡完成注册,这便于建立健康 体检电子档案、方便查询受检者的体检信息、能为以后受检者进行疾病治 疗时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如图2所示,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参数感知单元可以是设 置在所述平台IOO上的超声波测距探头210;所述参数处理模块300包括与 该超声波测距探头210连接的超声波参数处理单元310。所述参数感知单元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平台100上的压力传感器220;所 述参数处理模块300包括与该压力传惑器220连接的体重参数处理单元 320。所述参数感知单元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平台100上的气压单元230,气压 单元230包括气泵、与气泵连接的充气袖带、以及与充气袖带连接的气 压计;所述参数处理模块300包括与该气压单元230连接的血压参数处理 单元330。上述技术方案将传统的分布式身高、体重和血压体检集成在了 一起, 被测者不需要移动太大的空间位置就可以一次性完成通常意义上的常规健 康检查。所述参数感知单元还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平台100上的电生理测量单元 240;所述参数处理模块300包括与该电生理测量单元240连接的电生理参 数处理单元340。所述参数感知单元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平台100上的B超检测单元250, 该B超检测单元250用于获取被测者内脏器官的影像;所述参数处理模块 300包括与该B超检测单元250连接的B超参数处理单元350。如图1所示,在上述^^术方案的^5由上还可以增加电生理测量单元240 和B超检测单元250,所述电生理测量单元240用于对被检测人员进行电 生理测量,且该电生理测量单元240与电生理参数处理单元340通过数据 传输线相连。所述B超检测单元250用于获取被测者内脏器官的影像,并 将该影像发送B超参数处理单元350。所述参数感知模块200和所述参数处理模块300设置所述平台100下 端的机箱110中,增加了各类健康检查的相互联系,缩减了医用检查设备 的部署空间。同样,还可以将其他的影像观察设备和电生理测量设备也集 成其中,如X光照射系统等。各种单元连接方式中,低速数据传输和控制通过RS232实现,如心电, 身高体重,血压等测量数据的传输;高速数据传输通过USB2.0传输,如B 超检测数据的传输。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200 和参数处理模块300连接的参数处理模块300连接的供电模块500,且该供 电模块500采用隔离变压器。隔离变压器一般是指l: l的变压器,由于其 次级不与地相连,次级任一根线与地之间没有电位差,所以使用安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医用检查设备,通过设置参数感知模块200,该参 数感知模块200包括多个用于获取被测者体征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将常 规生理参数检查设备集成到同一张检查设备上,通过设置参数处理模块 300,在实现一体化;险查的同时,还能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提供诸如各类信息收集、汇总、快捷及时地出多科检查报告等实用功能。基于上述控制思想,图3为本实用新型医用检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该医用检查设备包括用于支撑患者的平台100;所述RFID身份识别模块400安装在平台100上,采用射频识别的方式 进行身份识别。平台100前端设有超声波测距探头210,在使用时,被测者平躺于平台 100上,可以让^^测者的脚贴在平台IOO的后端,用设置在平台100前端的 超声波测距探头210测量被测者的头到平台IOO前端之间的距离,并将该 距离信号传递到超声波参数处理单元310,超声波参数处理单元310根据该 距离信号以及平台100结构的固定距离得到被测者的身高数据。平台100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20,压力传感器220的数量可选择,例如, 选择四个压力传感器220,这四个压力传感器220分布在平台IOO的四个承 重点上。压力传感器220获得的压力参数发送至体重参数处理单元320。体 重参数处理单元320至少包括A/D转换器,用于将压力传感器220输出的 压力信号进行A/D转换处理并转换为体重数据。测量血压时,将连接气泵的充气袖带套在人体臂腕上进行血压检测, 并且血压测量参数发送至血压参数处理单元330转换为血压测量数据。为 了适应不同的受检人群,在所述单台100上安装有一滑动导轨,所述充气 袖带通过与其一体设置的支架与滑动导轨连接,充气袖带可以沿着滑动导 轨前后移动,如此可根据被测者高矮情况随意调整充气袖带的测量位置, 实现前后可调节的筒式血压测量,方便^使用。平台100上的B超检测单元250的4全测信号输入端通过数据线与B超 探头连接。可以在平台IOO上可滑动地设置监视器,监视器与B超参数处 理单元350连接,这方便检测者一边进行B超检测、 一边从监视器中观察 图像,同样,亦可如此相同地实现电生理测量。还可以在平台100的侧面设置收缩架120,该收缩家用于放置B超探头、电生理测量探头等。以及,将处理装置的外接硬件装置也可以设置或者内嵌于所述平台100上,例如,图3所示,平台100的侧面设有放置鼠 标键盘的托盘130、用于安装监视器的监视器支架140;变压器150、总电 源也可以安装在平台100内,如图4所示,变压器150通过》兹铁壳160安 装在平台100内。上述参数处理;f莫块300集成于机箱110内,硬件布局如图5所示,多 串口卡111、主板112、主机电源113、检测功能单板包括胎儿监护单板 114、血氧单板115、血压单板116、脑电单板117、心电单板118等。并且 该机箱IIO位于平台IOO的下部,缩减了占用空间。平台IOO与地面相接 触的支撑角可以采用滑轮结构,便于移动,方便搬运。本实用新型突破目前传统科室的限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身高,体重, 血压,心电图,B超的测量功能,还可将以下的测量模块集成于一体,TCD (经颅多普勒),脑电图,血氧,体温,呼吸,胎儿监护> 骨密度,X光检 查,多普勒超声(彩超)。此外,还可以对以上的检查功能进行任意的组 合,派生出适合不同病症的专用综合检查系统,比如心脑系统疾病可以通 过组合TCD,心电图和脑电图来实现心脑系统疾病综合;f企查系统。在实现一体化^r查的同时,还能够提供数据自动汇总、快捷迅速出多 项检查报告的新功能。这对于诸如医院入院检查这样的应用场合大有好处, 由于把各种生理参数检查设备集成到了同一张床上,节省了设备空间,该 检查设备特别适合于社区和基层医疗单位使用。患者入院治疗,治疗之前医生建议他要作心电图、B超和血压检查。传 统的做法是患者甲先到护士处测量血压,然后依次到心电图室和B超室排队 等候作检查,之后获得不同检查室提供的检查报告。他所花费的时间通常 要一天或者更长。这对于危重病人来说,是不可取的。采用本实用新型, 患者甲可以在10-30分钟之内完成以上检查,而且及时得到综合的检查报告。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集成的平台不 是图示中的床的形式而是其它形式,如躺椅等,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 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检查设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的平台,其特征在于,该平台上设有参数感知模块,该参数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两种用于获取被测者体征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该平台上还设有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连接的参数处理模块,该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才莫块连接的RFID身份识别模块,该RFID身份识别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者的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迷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超声波测距探头;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超声波测距探头连接的超声波参数处理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体重参数处理单元。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气压单元;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气压单元连接的血压参数处理单元。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电生理测量单元;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电生理测量单元连接的电生理参数处理单元。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感知单元之一是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B超检测单元,该B超检测单元用于获取 被测者内脏器官的影像;所述参数处理模块包括与该B超检测单元连接的 B超参数处理单元。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处理 模块设置所述平台下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 括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和参数处理模块连接的供电模块,且该供电模块采 用隔离变压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检查设备,设有用于支撑患者的平台,该平台上设有参数感知模块,该参数感知模块包括至少两种用于获取被测者体征参数的参数感知单元;该平台上还设有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连接的参数处理模块,该参数处理模块用于对来自于所述参数感知模块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输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将常规生理参数检查设备集成到同一张检查设备上。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1299645SQ20082009539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0日
发明者周树民, 伟 邵 申请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中科强华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