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9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特别适用于一种按摩器本体的按摩 头在揉捏运动过程中能加速和变化力度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繁忙,特别是现代工作中,长期坐办公室, 长时间地使用电脑,容易产生机体上疲劳。再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地 提高。按摩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多年来,人们不断地研发 出了各式各样的按摩器,如适用于头部、脚部、颈部的按摩器,在功 能上使用了电磁按摩器、红外线按摩器、发热体按摩器等等。现有的 按摩器为了达到好的按摩效果,不断扩大按摩器的按摩效果,因此, 也产生了按摩头旋转按摩、捶击敲打按摩头、揉捏式按摩头等结构, 并以通过按摩头的运动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按摩感觉和效果。在按摩过 程中,山于人体背部是经络、肌肉密集的区域,也是容易疲劳、受损 的地方,因此,对于人体背部的口常按摩保健非常重要。现有的背部 按摩器中, 一般是通过按摩头在背部不停的运动,以达到按摩的目的。 但其按摩头的按摩轨迹固定、按摩力度和速度不可变化,按摩形式单 -,效果难免不尽人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通过按摩头力度和速度的变化,达到模仿 人工揉捏按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 括按摩器壳体,安装于壳体中的运动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按摩头构成 的按摩本体,按摩头在动力机构作用下作按摩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 按摩头下部的按摩支架与动力机构的齿轮之间连接加速变力的偏心 轴装置。
4本实用新型所述加速变力的偏心轴装置,由按摩支架背部分别开 两孔,所述两孔分别套入两齿轮的偏心轴,所述两齿轮与所述动力机
构的齿轮相啮合。所述按摩支架呈u形长条形状,U形长条的向上两
顶端分别连接按摩头,u形长条的下部长条横截面为矩形,在其背部 边的两端位置上开 L,该孔分别套入两齿轮的偏心轴上。所述u形按 摩支架的下端长条矩形截面的背部两孔, 一个为圆形孔, 一个为长条 椭圆形孔,所述u形长条按摩支架的两上端侧面延伸一轴,该轴套接 按摩头,按摩头内套装有一块电路板及发热灯。
本实用新型所述按摩支架套入带偏心轴的两齿轮分别与一中间 齿轮相啮合,所述中间齿轮与动力机构的涡轮轴套接,所述涡轮通过 涡杆与马达传动。所述两齿轮上的偏心轴的轴线与所述齿轮的水平面 垂直或呈一夾角,所述偏心轴固定在所述齿轮的圆周上,与旋转中心 有一個偏心距。所述偏心轴固定在所述齿轮的圆周边缘。所述偏心轴 的两齿轮与中间齿轮设置在走车上板上,中间齿轮与穿过走车上板的 涡轮轴套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涡轮通过齿轮组带动一巻扬装置,所述巻扬装置 包括旋转轴轮,绳索和滑轮组,绳索绕在旋转轴轮上,并经滑轮组连 接在按摩本体上,以牵引按摩本体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所述涡轮固定连接一齿轮,该齿轮与双联齿轮 啮合带动小齿轮在壳体上的固定齿条啮合并作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所述涡轮通过齿轮组与链轮啮合,链轮与壳 体上设置的链轨相啮合,所述链轨一面为呈曲线排列的圆柱凸齿, 另一面为呈曲线型的凹型燕尾槽,凹型燕尾槽与按摩本体上的凸型导 块相滑动扣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揉捏效果好 等优点。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摩器整体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按摩器包括下壳l、走车板2、
马达3、轴套B、蜗杆5、开口销6、按摩轴A、蜗轮8、齿轮9、 10、 11、面壳13、按摩支架15、按摩头16、灯板17、滑块18、走车上 板19、轴套C、按摩轴B、齿轮22、小齿轮23、小双联齿轮24、轴 套A、大双联齿轮26、巻线筒27、滑轮30、压条31、滑轮压板32、 钢索33、滑线架34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器下壳1与面壳13 之间安装有运动机构,动力机构以及带有按摩头16的按摩本体。
本实用新型按摩本体的按摩头结构,如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按摩头结构中的按摩支架15呈U形长条形状,U形长条的向上 两个顶端分别连接按摩头16,所述U形长条按摩支架15的两个顶端 分别在侧面横向延伸一转轴,该转轴上套接按摩头16,按摩头16可 以沿着延伸的转轴进行旋转按摩,按摩头16在插入转轴的同时,还 内套装有发热体的氖灯35,氖灯35安装在PCB灯板36上,PCB灯板 36中心开有孔,该孔插入按摩头16延伸的转轴上,并安置于按摩头 16内,可以起到发光和热敷作用。为了能达到揉捏效果,按摩支架 15的U形长条的下部水平长条横截面设计为空心矩形,在其向上两 个顶端的相对背部,沿着长条的上和下两端位置上分别开两孔,该两 孔可以分别插入齿轮IO,齿轮ll的偏心轴上,该偏心轴设置在齿轮 10,齿轮ll的圆周边缘并垂直于齿轮IO,齿轮ll水平面。为了更 好地实现所述U形按摩支架15在运动过程中的揉捏作用,并能在运 动中更好地产生加速和变力的效果,所述U形按摩支架15的下端长 条矩形截面的背部两孔,设置为一个为圆形孔, 一个为长条椭圆形孔, U形长条按摩支架15的一个圆形孔, 一个长条椭圆形孔可以分别插 入齿轮i0,齿轮ll的偏心轴上,当齿轮IO,齿轮H旋转时,带动 其上的偏心轴旋转,U形长条按摩支架15的一个圆形孔在齿轮10的 带动下作偏心运动,U形长条按摩支架15的另一个长条椭圆形孔在 齿轮ll的带动下,除了作偏心运动外,还沿着长条椭圆形孔的长轴 中有作上下轨迹运动,两种不同的偏心运动的合力,使U形长条按摩 支架15带动按摩头16作加速和变力的效果的按摩动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按摩支架15套入带偏心轴的两齿 轮10、 ll分别可以与一中间齿轮相啮合,该中间齿轮与动力机构的 涡轮8的轴套接,所述涡轮8通过涡杆5与马达3传动连接。两齿轮 10、 ll上的偏心轴的轴线与所述齿轮lO、 ll的水平面相垂直或呈一 夾角,所述偏心轴固定在所述齿轮的圆周上,以旋轉中心有一個偏心 距,所述偏心轴固定在所述齿轮10、 ll的圆周边缘。偏心轴的两齿轮10、 11与中间齿轮设置在走车上板19上,中间齿轮与穿过走车上
板19的涡轮8的轴套接。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机构包括马达3、轴套4、蜗杆5、开口销6、 按摩轴7、蜗轮8、齿轮9、齿轮IO、齿轮ll、轴套20、按摩轴21、 齿轮22、小齿轮23、小双联齿轮24、轴套25。本实用新型的马达3 的转动轴套接蜗杆5,并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与左,右蜗轮8的 相啮合,并带动蜗轮8旋转。蜗轮8分两路将动力传送到运动机构和 按摩本体上的按摩头运动机构。其中一路是通过按摩轴21、齿轮22、 小齿轮23、小双联齿轮24、轴套25、大双联齿轮26,带动巻线筒 27的旋转轴进行牵引走车板2在轨道上下行走。另一路通过齿轮9、 齿轮10、齿轮11的啮合,将动力传送到按摩本体上的按摩支架15。
本实用新型运动机构实施例包括有巻扬装置,小双联齿轮24、 大双联齿轮26、压条31、滑轮压板32、滑线架34、轴套25等。巻 扬装置主要包括巻线筒27、滑轮30、钢索33,巻扬装置的巻线筒27 旋转轴沿着轴向上设置有两个同样高度的凹型圆槽,每一个凹型槽均 巻绕着钢索33后,钢索33再分别绕过按摩按摩器的下壳1体内的上 部滑轮30和下部滑轮30,然后再连接到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上,这 样,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在上述巻扬装置的牵引作用下,在按摩器的 壳体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巻扬装置的巻线筒27的旋转轴上个 凹型圆槽也可以分别固定焊接两根等长的钢索33的一端,两根钢索 33的另- 端连接一圆柱体,由圆柱体带着钢索33绕过按摩按摩器的 下壳1体内的上部滑轮30和下部滑轮30,然后圆柱体分别插接并固 定在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上设置的卡槽上。本实用新型的两根等长的 钢索33分别在巻扬装置的巻线筒27的旋转轴的两个同样高度的凹型 圆槽内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巻绕。这样,按摩本体上的走车板2在牵 引钢索33收和放的作用下,在按摩器的壳体内上下进行移动。在所 述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移动方向的两侧,可以分别在下壳1内固定设 置的平行滑动的轨道,供所述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在该轨道上滑行。 所述按摩本体的走车板2在巻扬钢索33的作用下,从而得到巻线筒 27的旋转轴一端紧绳另一端松绳的結果,最终实現走车板2被牵引在 轨道上下行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巻扬装置的巻线筒27旋转轴 上固定有旋转齿轮,该旋转齿轮与大双联齿轮26相啮合,大双联齿 轮26与小双联齿轮24相啮合,小双联齿轮24与小齿轮23相啮合, 小齿轮23与齿轮22同轴固定,齿轮22通过蜗轮8、蜗杆5获得马 达3的动力。本实用新型所述巻扬装置的巻线筒27的旋转轴牵引的 所述钢索33也可以由弹性绳索替代。
7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马达3带动蜗杆5转动,蜗杆5分别带动传动 机构运转,传动机构通过蜗轮8上的齿轮5,蜗轮8上的齿轮与传动 齿轮把转速降下来,使按摩本体沿齿条正常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所述涡轮8通过齿轮组与链轮啮合,链轮与 壳体上设置的链轨相啮合方式。在下壳l内侧设置两对称的链轨,两 对称的链轨上滑动按摩本体,所述两对称的链轨为相对人体腰部、颈 部位置呈凸弧状的S型曲线构造,所两对称的述链轨与按摩本体上的 链轮啮合。这样的移动结构,使按摩本体在两对称的链轨和链轮的作 用下,可以沿相对人体腰部、颈部位置呈凸弧状的S型曲线轨迹滑动。 为了使按摩本体在两对称的链轨上平稳地滑动,并防止按摩本体不脱 落于两对称的链轨,链轨一面为一排曲线圆柱凸齿,另一面为曲线凹 型燕尾槽,并且在按摩本体下面并与链轨之间安装有行走导块,由走 导块与按摩本体形成一个滑动凸型导块卡在链轨凹型燕尾槽上。所述 链轨在下壳l内侧设置为两条对称两排曲线,两条链轨上的曲线圆柱 凸齿面呈相对侧分别与按摩本体上的链齿轮相啮合,两条链轨上的 曲线凹型燕尾槽呈相背面,所述链轨上的曲线凹型燕尾槽与按摩本体 上的走导块上的凸型导块相滑动扣合。所述链轨一面为呈曲线排列的 圆柱凸齿,另一面为呈曲线型的凹型燕尾槽,凹型燕尾槽与按摩本体 上的凸型导块相滑动扣合。
按本申请所述的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 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包括按摩器壳体,安装于壳体中的运动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按摩头构成的按摩本体,按摩头在动力机构作用下作按摩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下部的按摩支架与动力机构的齿轮之间连接加速变力的偏心轴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加速变力的偏心轴装置,由按摩支架背部分别开两孔,所述 两孔分别套入两齿轮的偏心轴,所述两齿轮与所述动力机构的齿轮相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按摩支架呈u形长条形状,u形长条的向上两顶端分别连接 按摩头,u形长条的下部水平长条的横截面为矩形,在其背部 边的两端位置上开孔,该孔分别插套入两齿轮的偏心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L4形按摩支架的下部水平长条的横截面为矩形的背部开两孔, 一个为圆形孔, 一个为长椭圆形孔,所述U形长条按摩支 架的两上端侧面延伸一轴,该轴套接按摩头,按摩头内套装有 一块电路板及发热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按摩支架套入带偏心轴的两齿轮分别与一中间齿轮相啮合, 所述中间齿轮与动力机构的涡轮轴套接,所述涡轮通过涡杆与 马达传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两齿轮上的偏心轴的轴线与所述齿轮的水平面垂直或呈一夾 角,所述偏心轴固定在所述齿轮的圆周上,与旋转中心有一個 偏心距。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所 述偏心轴的两齿轮与中间齿轮设置在走车上板上,中间齿轮与 穿过走车上板的涡轮轴套接。
8、 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 于所述涡轮轴通过齿轮组带动一巻扬装置,所述巻扬装置包括 旋转轴轮,绳索和滑轮组,绳索绕在旋转轴轮上,并经滑轮组 连接在按摩本体上,以牵引按摩本体上下移动。
9、 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 于所述涡轮轴固定连接一齿轮,该齿轮与双联齿轮啮合带动小齿轮在壳体上的固定齿条啮合并作直线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其特征在 于所述涡轮轴通过齿轮组与链轮啮合,链轮与壳体上设置的链 轨相啮合,所述链轨一面为呈曲线排列的圆柱凸齿,另一面为呈 曲线型的凹型燕尾槽,凹型燕尾槽与按摩本体上的凸型导块相 滑动扣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器按摩头结构改良,特别适用于一种按摩器本体的按摩头在揉捏运动过程中能加速和变化力度的按摩器。本实用新型包括按摩器壳体,安装于壳体中的运动机构、动力机构以及按摩头构成的按摩本体,按摩头在动力机构作用下作按摩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下部的按摩支架与动力机构的齿轮之间连接加速变力的偏心轴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揉捏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H7/00GK201267597SQ20082009539
公开日2009年7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1日
发明者江奇武 申请人:东莞威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