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533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摩椅按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装置,尤其是一种应用在椅子的靠背上而赋予座 椅靠背按摩功能的按摩装置。 一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利用座椅基本功能的同时,又 赋予座椅按摩的功能,常见的按摩椅有对脚、腿、手臂、背等身体部位进行按 摩的功能,其中对背部进行按摩的功能通常是将一组按摩头固定在座椅靠背内 某个位置,工作时在座椅靠背内动作对靠在靠背上的人的背部进行按摩,然而 由于按摩头的位置固定,只能对坐靠在座椅上的人背部的特定的部位进行按摩, 因此有人设计了按摩头能够在靠背内上下移动的改进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对背部 的高低不同的部位进行按摩,即使如此,这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却如同以往的技 术一样力度轻重不可改变、动作单一,依然没有解决人们对按摩的轻重程度、 施力方式等多样化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按摩装置存在 的难以满足人们对按摩的轻重程度、施力方式等多样化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 按摩椅按摩装置。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一靠背框架,其具有两个边框,该两个边框上设置有轨道;
一运动座板,其通过一组行走轮置放在所述的轨道上,且该运动座板与所
述的靠背框架通过行走传动机构配合;
一按摩机芯,其上设置有由动力执行机构驱动而动作的按摩头,其可摆动 的装配在所述的运动座板上,且该按摩机芯与所述的运动座板通过姿势调节机 构配合来实现所述的摆动。
4该技术方案,通过行走传动机构,可以借动力驱动运动座板沿靠背框架的 边框轨道上下移动,进而带着按摩机芯在座椅靠背内上下移动以便能够对背部 的上下不同部位进行按摩;在此基础上,通过姿势调节机构,可以借动力驱动 按摩机芯相对运动座板摆动来调节按摩机芯的姿势,从而实现不同的按摩轻重 程度以及施力方式,满足人们的多种按摩要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 术特征,以便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时单独或者结合起来应用到上述技术方案
所述的两个边框以及其上的轨道呈弯曲状;所述的一组行走轮为四个,它 们分别安装在所述的运动座板上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角的位置。该弯曲状可以 按照人体背部的曲线设计成类似的"S"形,从而使靠背与人体背部接触的部位 在形状上相互吻合,实现人体工学设计;而四个轮子的特殊布置,来保证运动 座板能够在弯曲的轨道上顺利行走。
所述的行走传动机构为沿所述边框布置的齿条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座板上 与该齿条啮合的行走驱动齿轮。这样的结构紧凑,行走平稳。
所述的行走传动机构为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上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链条传 动机构,所述的运动座板固定在该皮带或者链条上。这样的结构简单,易于实 施。
所述的按摩机芯通过轴约束在所述的运动座板上,所述的姿势调节机构为 固定在所述按摩机芯上的齿盘以及安装在运动座板上的与该齿盘啮合的姿势调 节齿轮。
所述的按摩机芯包括一个机架以及安装在该机架上的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 心轴,所述第一偏心轴上具有倾斜于其轴线的倾斜段,在该倾斜段上安装有可 绕该倾斜段转动的按摩臂,所述第二偏心轴上具有偏移于其轴线的偏心段,该 偏心段上安装有转套,在所述的转套与所述的按摩臂的一端之间连接连杆,所 述的按摩臂的另一端安设所述的按摩头。这样的结构可以通过第一偏心轴、第 二偏心轴的转动分别实现揉捏、敲击的动作。
所述的倾斜段、偏心段均为两段且分别位于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的中 间部位,在对应的倾斜段与偏心段上分别安装所述的按摩臂、转套,在对应的按摩臂的一端与转套之间连接连杆。这样的结构,工作时施力平衡,提高舒适 程度,而且结构紧凑。
所述的连杆的两端通过球头铰链结构与所述的按摩臂的一端、转套连接。 由此保证连杆与按摩臂、转套的灵活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将按摩机芯摆动安装在运动座板上、将运动座板置放在靠背框架的边 框轨道上,从而使按摩头能够相对靠背做上下前后的位置变化,实现按摩姿势 的改变,再辅以按摩头的具体按摩动作,实现了按摩头在三维空间内的动作调 整,满足人们对按摩的轻重程度、施力方式等多样化要求;进一步的,将边框 轨道设计成弯曲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按摩头的按摩动作具有揉捏、敲击的 功能,具有很强的模仿人工按摩的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座板带着其上的按摩机芯在靠背框架上运动的示 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座板与按摩机芯装配在一起的一个正投影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芯、行走传动机构、姿势调节机构以及运动座 板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5-7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芯在姿势调节机构的作用下相对运动座板调 节姿势的三个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机芯的一个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按摩机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IO为构成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按摩臂、连 杆等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11为构成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第一偏心轴、第二偏心轴、按摩臂、连 杆等的装配关系的一个正投影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A-A向剖视图。
图13为图12的B-B向剖视图。图14为实用新型的第一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实用新型的第二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 靠背框架,11-边框;
2- 运动座板,21-行走轮;
3- 按摩机芯,31-机架,32-揉捏电机,33-第一偏心轴,34-倾斜段,35-敲 击电机,36-第二偏心轴,37-偏心段,38-转套,39-连杆,310-按摩臂,311-按摩头,312-球头铰链;
4- 行走传动机构,41-行走电机,42-行走驱动齿轮,43-行走驱动轴;
5- 姿势调节机构,51-姿势调节电机,52-姿势调节驱动轴,53-姿势调节齿 轮,54-齿盘;
6-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该按摩椅按摩装置包括 一靠背框架l、 一运动座板2、 一按 摩机芯3以及供靠背框架1与运动座板2配合的行走传动机构4、供运动座板2 与按摩机芯3配合的姿势调节机构5,其中
如图1所示,靠背框架1,其具有两个边框11,该两个边框11上设置有轨 道;为了使起具有足够的刚性以及便于装配,其整体上构成一个正面看似矩形 的形状;更进一步的,两个边框以及其上的轨道呈弯曲状,具体的,可以用金 属材料按照人体背部的曲线设计成类似的"S"形槽状形成轨道;此外,沿该边 框轨道设置有用于构成行走传动机构的齿条(图中未示)。
如图3、 4所示,运动座板2,其通过一组行走轮21置放在所述的轨道上, 该组行走轮为四个,它们分别安装在该运动座板上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角的位 置;此外,在该运动座板上安装有构成行走传动机构4的行走驱动齿轮42;
为了结构上的简单紧凑以及动作灵活顺畅,在该运动座板2上设置有一个 行走驱动轴43,将所述的行走驱动齿轮42固定安装在该行走驱动轴43上,同 时将两个行走轮21通过转动的方式也安装在该行走驱动轴43上,由此,通过行走动力的驱动(行走动力如安装在运动座板2上的行走电机41以及实现该行 走电机与行走驱动轴传动的传动机构,图中所示的传动机构为蜗轮蜗杆机构,
因此还具有减速作用),可以令行走驱动齿轮42与上述沿边框布置的齿条啮合 爬行,由此产生动力驱动运动座板通过其上的行走轮在轨道上的滚动带着安装
在运动座板上的按摩机芯沿边框上下运动改变位置;由此可以看出行走轮在 滚动行走的同时,还具有保持行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关系的作用;显然的, 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出发,该段描述的结构仅仅是一个较佳的实现运动座板行 走的例子,并非是唯一的,比如还可以将行走驱动齿轮与行走轮分别安装在不 同的轴上也不会影响二者的配合,行走传动机构还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 上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链条传动机构,所述的运动座板固定在该皮带或者链条 上;
如图1、 8-13所示,按摩机芯3,其上设置有由动力执行机构驱动而动作的 按摩头311,其可摆动的装配在运动座板2上,且该按摩机芯3与运动座板2 通过姿势调节机构5 (参见图4)配合来实现摆动;
作为较佳的例子,如为了简化结构,减少零部件,在实现按摩机芯3能够 相对运动座板2摆动时,特意的将按摩机芯3装配在前述的行走驱动轴43上, 由此在姿势调节机构的驱动下,整个按摩机芯3能够绕该行走驱动轴43摆动;
作为一种具体的按摩功能,按摩机芯3包括一个机架31和动力执行机构, 该动力执行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轴33、第二偏心轴36、转套38、按摩臂310、连 杆39,第一偏心轴33、第二偏心轴36安装在该机架31上,第一偏心轴33上 具有倾斜于其轴线的倾斜段34 (参见图14),在该倾斜段34上安装有可绕该倾 斜段34转动的按摩臂310,第二偏心轴36上具有偏移于其轴线的偏心段37 (参 见图15),该偏心段37上安装有转套38,在转套38与按摩臂310的一端之间 连接连杆39,按摩臂310的另一端安设按摩头311;进一步的,倾斜段34、偏 心段37均为两段且分别位于第一偏心轴33和第二偏心轴36的中间部位,在对 应的倾斜段与偏心段上分别安装按摩臂、转套,在对应的按摩臂的一端与转套 之间连接连杆;连杆的两端通过球头铰链结构与按摩臂的一端、转套连接。
由此,通过动力驱动(如安装在按摩机芯3上的揉捏电机32通过传动结构驱动,图中所示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第一偏心轴33转动时,按摩臂310即因
倾斜段34的作用以及一端受到连杆39的约束,其安置有按摩头311的一端即 作相对第一偏心轴33轴线方向的摆动动作实现相对靠背框架1侧向的揉捏动 作;通过动力驱动(如安装在按摩机芯3上的敲击电机35通过传动机构驱动, 图中所示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第二偏心轴36转动时,则在偏心段37的作用 下令连杆39作伸縮动作,由连杆39牵动按摩臂310绕第一偏心轴33的倾斜段 34做翘起动作而实现按摩头311相对靠背框架1前后方向的敲击动作。
所述的姿势调节机构5为固定在该按摩机芯3上的齿盘54以及安装在运动 座板2上的与该齿盘54啮合的姿势调节齿轮53,由此,当有动力(如安装在运 动座板2上的姿势调节电机51以及实现该姿势调节电机51与姿势调节齿轮53 传动的传动机构,图中所示的传动机构为具有减速作用的蜗轮蜗杆机构,姿势 调节齿轮安装在姿势调节驱动轴52上)传递给姿势调节齿轮53时,该姿势调 节齿轮53转动,驱动齿盘54转动而带着整个按摩机芯3绕行走驱动轴43摆动, 由此实现整个按摩机芯3相对靠背框架2在前后方向上调节位置。
上述结构,为了防止运动座板带着按摩机芯冲出轨道,在运动昨板或/和按 摩机芯上与靠背框架的相应位置设置行程开关;为了齿盘转动过位,姿势调节 齿轮的安装轴上或者齿盘上安置相应的行程幵关。
上述结构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动作时,启动行走电机,则行走电机如前所述 通过行走传动机构驱动运动座板带着按摩机芯沿着靠背框架的边框上下移动来 变换位置(参见图2);启动姿势调节电机,则姿势调节电机如前所述通过姿势 调节机构驱动按摩机芯相对运动座板、靠背框架在前后方向摆动变换其与座椅 靠背的接触姿势(参见图5-7),从而改变按摩力度;启动揉捏电机,则揉捏电 机如前所述通过传动机构、第一偏心轴驱动按摩头做揉捏动作;启动敲击电机,
则敲击电机如前所述通过传动机构、第二偏心轴驱动按摩头做敲击动作。上述 各个动作彼此独立又可以相互配合,因此能够满足人们对多种按摩动作的要求。 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其动作。
上述结构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在其外部套上或者包覆靠背外套,即可作为 按摩椅靠背构成按摩椅,在此不予赘述。
权利要求1、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靠背框架(1),其具有两个边框(11),该两个边框(11)上设置有轨道;一运动座板(2),其通过一组行走轮(21)置放在所述的轨道上,且该运动座板(2)与所述的靠背框架(1)通过行走传动机构(4)配合;一按摩机芯(3),其上设置有由动力执行机构驱动而动作的按摩头(311),其可摆动的装配在所述的运动座板(2)上,且该按摩机芯(3)与所述的运动座板(2)通过姿势调节机构(5)配合来实现所述的摆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两个边框(11) 以及其上的轨道呈弯曲状;所述的一组行走轮(21)为四个,它们分别安装在所述的运动座板上构成一个矩形的四个角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传动机构 (4)为沿所述边框(11)上布置的齿条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座板(2)上与该齿条啮合的行走驱动齿轮(4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行走传动机构 为设置在所述靠背框架上的皮带传动机构或者链条传动机构,所述的运动座板 固定在该皮带或者链条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按摩机芯(3) 通过轴约束在所述的运动座板(2)上,所述的姿势调节机构(5)为固定在所 述按摩机芯(3)上的齿盘(54)以及安装在运动座板(2)上的与该齿盘(54) 啮合的姿势调节齿轮(53)。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按摩机芯(3) 包括一个机架(31),所述的动力执行机构包括安装在该机架(31)上的第一偏 心轴(33)和第二偏心轴(36),所述第一偏心轴(33)上具有倾斜于其轴线的 倾斜段(34),在该倾斜段(34)上安装有可绕该倾斜段转动的按摩臂(310), 所述第二偏心轴(36)上具有偏移于其轴线的偏心段(37),该偏心段(37)上 安装有转套(38),在所述的转套(38)与所述的按摩臂(310)的一端之间连 接连杆(39),所述的按摩臂(310)的另一端安设所述的按摩头(31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倾斜段(34)、 偏心段(37)均为两段且分别位于第一偏心轴(33)和第二偏心轴(36)的中 间部位,在对应的倾斜段与偏心段上分别安装所述的按摩臂、转套,在对应的 按摩臂的一端与转套之间连接连杆。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按摩椅按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杆的两 端通过球头铰链(312)与所述的按摩臂的一端、转套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摩椅按摩装置,现有按摩装置难以满足人们对按摩的轻重程度、施力方式等多样化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按摩机芯摆动安装在运动座板上、将运动座板置放在靠背框架的边框轨道上,从而使按摩头能够相对靠背做上下前后的位置变化,实现按摩姿势的改变,再辅以按摩头的具体按摩动作,实现了按摩头在三维空间内的动作调整,满足人们对按摩的轻重程度、施力方式等多样化要求;进一步的,将边框轨道设计成弯曲状,符合人体工学设计,按摩头的按摩动作具有揉捏、敲击的功能,具有很强的模仿人工按摩的能力。
文档编号A61H7/00GK201260765SQ20082016550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高本法 申请人:高本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