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70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科牵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骨科辅助复位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长管 状骨骨折微创治疗中使用的骨科牵张器。
技术背景随着微创技术与理论的推广与普及,更多的骨科医师在治疗长 管状骨骨折时,倾向于釆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和经皮钢板内固定等微创技术, 以达到生物学固定的要求,而不再主张直接复位坚强内固定。釆用间接复位技 术,手术难度大,相关的辅助复位器械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没有辅 助器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骨科牵张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骨科牵张器,它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插
针,支撑杆和连接杆为套装丝接,其连接部位设有顶丝;所说支撑杆和连接 杆上分别套装有套杆,由顶丝固定;套杆上设有球头连接杆,由顶丝固定; 球头连接杆上设有插针固定孔,插针设置在插针固定孔内,由顶丝固定。 所说插针为4. Omm斯氏针、Schanz钉或固定螺钉。
支撑杆通过调节丝伸缩,行程2. Ocm;套杆可在支撑杆和连接杆上滑动 并通过顶丝固定于支撑杆上;球头连接杆以球头为顶点能在顶角为0~60度的 范围内运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治疗长管状骨骨 折没有辅助器械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器具,可广泛用于临床。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支撑杆9、连接杆6和插
针IO,支撑杆9和连接杆6为套装丝接,其连接部位设有顶丝8;支撑杆9 和连接杆6上分别套装有套杆2,由顶丝7固定;套杆2上设有球头连接杆3, 由顶丝l固定;球头连接杆3上设有插针固定孔4,插针10设置在插针固定 孔4内,由顶丝5固定;插针10为4. Omm斯氏针、Schanz钉或固定螺钉。
使用时,将插针置于远离骨折端处,其位置使安放本实用新型牵张器后 不影响骨折复位、固定。将连接杆6调至最短状态,在连接杆6和支撑杆9 上滑动套杆2,将插针10置入插针固定孔4内,对准长管状骨的两端,位置 合适后,用顶丝5固定,旋转顶丝8使连接杆6延长以恢复胫骨长度。松开 球头连接杆的固定顶丝5,必要时,同时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可矫正骨折端
旋转、成角、移位。骨折复位满意后将各顶丝旋紧,行骨折内固定术。术毕 取下牵张器。
权利要求1、一种骨科牵张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插针,支撑杆和连接杆为套装丝接,其连接部位设有顶丝;所说支撑杆和连接杆上分别套装有套杆,由顶丝固定;套杆上设有球头连接杆,由顶丝固定;球头连接杆上设有插针固定孔,插针设置在插针固定孔内,由顶丝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长管状骨骨折微创治疗中使用的骨科牵张器,它包括支撑杆、连接杆和插针,支撑杆和连接杆为套装丝接,其连接部位设有顶丝;所说支撑杆和连接杆上分别套装有套杆,由顶丝固定;套杆上设有球头连接杆,由顶丝固定;球头连接杆上设有插针固定孔,插针设置在插针固定孔内,由顶丝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治疗长管状骨骨折没有辅助器械的技术问题,是一种理想的器具,可广泛用于临床。
文档编号A61B17/66GK201320211SQ200820224238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霞 张, 张英华, 亮 鞠 申请人:亮 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