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以及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54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以及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形成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的袋本体
流体连4妻的输液袋用出入口 ( port )部件以及包括该l餘入口部件的
输液袋。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各种各样的容器被提供为用于收容各种药剂的容 器,作为其中之一,已知的有如图11 (a)所示的包^舌袋本体50以 及与袋本体50流体连4妄的出入口部件51的输液袋5,其中,通过 密封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部(外周端部)E,E,袋本体50形成了 至少^:容药剂的内部空间500。
所述出入口部件51包括一个端部用能被中空针N刺穿的栓体 510封闭的筒形本体部511以及与该本体部511的另一端相连/人而 内部与本体部511的内部连通的圆筒形^皮密封部512。
而且,如图11 (b)所示,在将所述被密封部512夹持在重合 以构成所述袋本体50的树脂片S,S的端部E,E之间的状态下将所述 -故密封部512密去于,乂人而该出入口部件51与袋本体50流体连4妄。 即,在将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部E,E密封以制作袋本体50时,在 将被密封部512夹持在两张树脂片S,S的端部E,E之间的状态下使 被密封部512与树脂片S,S形成液密式密封,从而出入口部件51 以本体部511和袋本体50的内部空间500通过^皮密封部512连通 的状态被安装在袋本体50上。
4由此,上述结构的输液袋5,通过使中空针N刺穿所迷栓体510, 可以通过该中空针N将药剂从袋本体50注出或将药剂注入袋本体 50 ( t匕^口参见专矛J文献1 )。
专利文献1:日本注册实用新型第3118911号公才艮
另夕卜,在上述结构的输液袋5中,由于出入口部件51的被密 封部512 (树脂片S,S的被密封部分)形成为圆筒形,因此当将出 入口部件51与树脂片S,S连接(密封)时,树脂片S,S中对应于该 -陂密封部512的部分将形成沿着该4皮密封部512的形状大大地突出
(变形)的状态。
这将导致在树脂片S,S之间的密封部分与树脂片S,S和被密 封部512之间的密封部分的边界或其附近处,在树脂片S,S上形成 褶皱W (参见图11 (a))或形成孩t小的间隙G (参见图11 (b)), /人而不〗又作为商品不够美XC,而且药剂可能会乂人t宵铍W的部分或 间隙G漏出。
而且,由于袋本体50由可自由变形的树脂片S,S构成,因此 在保管或运输输液袋5时,有时会形成将收容了药剂的袋本体50 折叠的状态(如对折状态),^f旦由于^皮密封部512形成为圆筒形, 因此袋本体50对应于被密封部512的开口端缘部的部分EP将处于 突出(形成角部)状态,由于袋本体50净皮^斤叠,该突出部分EP和 与其相对的部分局部接触,从而还可能在树脂片S,S上开孔。

发明内容
因此,鉴于这些情况,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 在制造过程中抑制在密封部分形成间隙或褶皱、并能在保管或运输 时抑制构成袋本体的树脂片受损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以及输液袋。本发明所涉及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的本体部,该 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能被中空针刺穿的栓体封闭;以及筒形的被密 封部,该被密封部与该本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内部与本体部的 内部连通,该被密封部在被夹持在为形成具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 空间的袋本体而重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被密封,该输液 袋用出入口部件的特征在于该^皮密封部在径向上扁平地形成。应 当说明的是,这里的"重合的树脂片"的概念勿庸置疑可以指两张 树脂片重合,并且还包括将一张树脂片对折后重合以对折线为界的 两个区i或的含义。
才艮据上述H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由于^皮密封部在径向上扁平i也 形成,因此在^皮密封部的周向上形成有构成为曲率半径4支大的弯曲 面的部分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以及曲率半径非常小的部分。即,被 密封部由具有长径(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之间)和短径(构成为曲
成。因此,如果用树脂片的端部从被密封部的短径方向上的两侧夹 持该被密封部并进行密封,则在树脂片的端纟彖的延伸方向上,树脂 片以近乎平坦的习犬态-陂密佳t。从而,可以4中制在树脂片的端部之间
的密封部分与树脂片和被密封部之间的密封部分的边界处形成间
隙或福3铍。
而且,在包括上述结构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的输液袋中,如 上所述,出入口部件的^皮密封部扁平地形成,乂人而有專交大突出的部 分消失,因此即使在袋本体被折叠的状态下进行保管和运输,也能 抑制出入口部件的端部U皮密封部的端部)和与其相对应的部分之 间的局部接触,从而也抑制了在树脂片上开孔。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另一个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 的本体部,该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能被中空针刺穿的栓体封闭;以 及筒形的被密封部,该被密封部与该本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内
6部与本体部的内部连通,该被密封部在4皮夹持在为形成具有至少收 容药剂的内部空间的袋本体而重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
被密封,该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的特征在于该#皮密封部#:构成为
能在径向上变形。应当说明的是,这里的"重合的树脂片"的概念 勿庸置疑可以指两张树脂片重合,并且还包括将一张树脂片对折后 重合以对折线为界的两个区域的含义。
才艮据上述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由于与一个端部上封固有才全体
的筒形本体部的另 一 端相连的筒形;陂密封部;^皮构成为能在径向Ji 变形,因此只要将被密封部夹持在树脂片的端部之间(在径向上按 压^L密封部)密封,树脂片就能在^^皮密封部径向扁平的状态下与该 被密封部相密封。
由此,在^皮密封部的周向上形成有构成为曲率半径4交大的弯曲 面的部分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以及曲率半径非常小的部分。即,被 密佳于部由具有长径(曲率半径4交小的部分之间)和短」径(构成为曲
成。因此,在树脂片的端缘的延伸方向上,树脂片以近乎平坦的状 态被密封,从而,可以抑制在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密封部分与树脂 片和该被密封部之间的密封部分的边界处形成间隙或褶皱。
而且,在包括上述结构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的输液袋中,如 上所述,出入口部件的被密封部呈扁平状,从而有较大突出的部分 消失,因此即使在袋本体被折叠的状态下进行保管和运输,也能抑 制出入口部件的端部"皮密封部的端部)和与其相对应的部分之间 的局部接触,从而也抑制了在树脂片上开孔。
这时,优选该纟皮密封部薄于本体部并能在径向上变形。这样, 可以在被密封部能在径向上变形的基础上提高本体部的刚性,从而 可以防止中空4十刺穿本体部。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优选该本体部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大 于该中空针的全长。这样,刺穿栓体的中空针的前端不会到达被密 封部,从而可以防止中空针误刺入袋本体的所在部分。
尤其是当被密封部很薄时, 一旦中空针到达并刺入被密封部, 被密封部可能易于被中空针刺穿,但如上所述,由于中空针不会到 达被密封部,因此能防止这种情形的发生。
此外,优选该本体部和才全体通过二色成形而形成。这冲羊,栓体 将紧贴在本体部上,因此对本体部的 一个端部的封闭性能得以提 高,同时又能允许中空针刺穿。应当说明的是,这里的"二色成形" 是指预先成形本体部或栓体中的一个,再用不同的材质成形另 一个
并"f吏其紧贴于预先成形的本体部或栓体。也就是指通过4吏填充在 预先成形的本体部的一个端部上的成形材#+固化来成形栓体,或通 过在金属模内放入预先成形的栓体,并使填充在栓体和金属模之间 的成形材津+固化来成形本体部。
本发明所涉及的输液袋包括袋本体,通过密封重合的树脂片 的端部,乂人而形成了至少"欠容药剂的内部空间;以及出入口部4牛, 与袋本体流体连4妄,该出入口部件包4舌筒形的本体部,该本体部 的 一个端部由能被中空针剌穿的栓体封闭;以及筒形的被密封部, 该4皮密去于部与该本体部的另 一端相连,/人而内部与本体部的内部连 通,该蜂皮密封部在,皮夹持在重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一皮密 封,该输液袋的特征在于该出入口部件的4皮密封部在径向上是扁 平的,在乂人该;故密封部的短径方向上的两侧将4皮密封部夹持在树脂 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将该被密封部密封。应当说明的是,这里的 "重合的树脂片,,的概念勿庸置疑可以指两张树脂片重合,并且还 包括将一 张树脂片对折后重合以对折线为界的两个区域的含义。
8才艮据上述结构的输液袋,由于^皮密封部在径向上是扁平的,因 此在^皮密封部的周向上形成有构成为曲率半径4交大的弯曲面的部 分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以及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即,被密封部由 具有长径(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之间)和短径(构成为曲率半径4交 大的弯曲面的部分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之间)的方式形成。因此,
封部并进行密封,从而在树脂片的端缘的延伸方向上,树脂片以近 乎平坦的状态被密封。从而,可以抑制在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密封 部分与树脂片和该-故密封部之间的密封部分的边界处形成间隙或褶皱。
而且,如上所述,出入口部件的被密封部扁平地形成,从而有 较大突出的部分消失,因此即使在袋本体被折叠的状态下进行保管 和运输,也能抑制出入口部件的端部"皮密封部的端部)和与其相 对应的部分之间的局部接触,从而也抑制了在树脂片上开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优选该本体部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大 于该中空针的全长。这样,刺穿栓体的中空针的前端不会到达被密 封部,从而可以防止中空针误刺入袋本体的所在部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以及输液袋,获得了 能在制造过程中抑制在密封部分形成间隙或褶皱、并能在保管或运 输时抑制构成袋本体的树脂片受损的有益效果。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的整体正面
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袋的纵截面图,且是密封部 分上标有影线的截面图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出入口部件,其中(a)为正 面图,(b)为纵截面图,(c)为俯—见图,(d)为(b)的I-I截面图4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出入口部件与袋本体液密接合 时的状态,其中(a)表示在树脂片的端部夹持被密封部的状态,(b) 表示重合的树脂片与被密封部相密封的状态;
图5为用于说明第 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出入口部件的制造方法 的i兌明图,其中(a)表示由连接管部、变形管部以及一皮密封部构 成圓筒形的管体所得到的成型品的纵截面图,(b)表示将第一金属 模插入管体的状态,(c)表示在第一金属模插入管体的状态下将第 二金属才莫嵌入封闭部的状态,(d)表示注入成形材料的状态,(e) 表示所填充的成形材料固化并拔出第 一金属模和第二金属模的状 态,(f)表示将被密封部成型为扁平状的状态;
图6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袋的纵截面图,且是密封部 分上标有影线的截面图7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出入口部fts其中(a)为正面 图,(b)为纵截面图,(c)为俯^L的状态,其中(a)表示在树脂片的端部夹持被密封部的状态,(b) 表示重合的树脂片与被密封部相密封的状态;
图9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其中(a)表示具有未划分内 部空间的袋本体的输液袋的截面图,(b)表示具有内部空间被划分 成两个的袋本体的^T液袋的截面图;图,其中(a)表示被密封部的外径小于连4妄管部的外径的出入口 部件的全从截面图,(b)表示^皮密封部的内径大于连4矣管部的内径并 且被密封部的外径d、于连接管部的外径的出入口部件的纵截面图11为现有llr液袋的i兌明图,其中(a)为袋本体的一部分寻皮 省略的正面图,(b)为用于说明出入口部件和袋本体(树脂片)之 间的密佳于3犬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袋1包括形成有 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100的袋本体10以及与该袋本体10流体 连接的出入口部件(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11。
上述袋本体10是通过将重合的树脂片 S,S的端部 E1,E1,E2,E2,E3,E3,E4,E4 4目互密去于而形成的,并且在该密去于部分所 包围的区域内形成有至少能够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100。本实施方 式所涉及的袋本体10通过将重合的两张树脂片S,S的外周端部 E1,E1,E2,E2,E3,E3,E4,E4沿着整个外周相互密去于而形成。用于构成 该袋本体10的树脂片S,S可以采用各种树脂片,但考虑到树脂片 S,S之间的密封性和相对于出入口部件11的密封性,本实施方式中 采用的是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合成树脂片。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袋本体io的上述内部空间ioo #:划分成
三个,形成了收容有稀释液的空间(下称第一室)100a、收容有药 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粉状药剂)的空间(下称第二室)100b以及 未收容任何物质的空间(下称第三室)100c。具体地,本实施方式
ii所涉及的袋本体IO纵向较长,沿该袋本体10的横向(与长边方向 相垂直的方向)延伸的两条弱密去:]"部101,102在长边方向上隔开间 隔而形成,从而将内部空间100划分成三个,从袋本体10的长边 方向的一端侧起依次形成第一室100a、第二室100b、第三室100c。
上述弱密去于部101,102形成为在上述弱密去于部101,102,树脂片 S,S之间的粘接(熔敷)力弱于两张树脂片S,S的外周端部 E1,E1,E2,E2,E3,E3,E4,E4之间的粘^接(炫凌丈)力,并且该部分-皮形 成为能^皮优先剥离。另外,在下述i兌明中,划分第一室100a和第 二室100b的弱密封部101被称为第一弱密封部,划分第二室100b 和第三室100c的弱密封部102被称为第二弱密封部。
第一弱密封部101呈沿袋本体10的横向笔直延伸的带状。而 第二弱密去于部102包4舌向上述第二室100b突出形成的易开通部 102a、以及连4妄于该易开通部102a并乂人该易开通部102a的两侧大 至丈笔直延伸的平直部102b,102b。
上述易开通部102a呈V字形突出,顶点位于第二室100b侧。 即,该易开通部102a由弯曲区i或(V字形区i或)构成,其中,以 第三室100c侧凹陷的方式,在第三室100c侧的端纟彖具有顶点并在 第二室100b侧形成凸部。当像这样将易开通部102a设置为呈V字 形(山形)突出的形态时,优选将易开通部102a的顶角的角度a 设定在20° ~ 150°。上述结构的第二弱密封部102使得按压输液袋1 时的压力集中作用在该易开通部102a上,从而该易开通部102a开 始优先剥离,比其他部分(平直部102b,102b)更快地开通。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袋1中,用于阻止气体和水蒸气通过 的具有隔气性的膜材料(下称隔气膜)103,103以从外侧覆盖用于 划定第二室100b的区域的方式被粘贴在袋本体10 (树脂片S,S)上。该隔气膜103,103比如可以采用在聚乙烯(PE)等烯烃类树脂 上粘贴通过将二氧化硅和/或氧化铝蒸镀到聚对苯二曱酸乙二醇酯 (PET )上而得到的物质或通过在PET上粘贴铝箔而得到的物质从 而构成的多层结构。
该隔气膜103,103的两个端部El ,,E2,与第一弱密封部101和第 二弱密封部102重合,两侧端部E3,,E4'与树脂片S,S的短边方向的 端部E3,E4 (外周端部的一部分)重合,在该状态下,该隔气膜 103,103被分别粘贴到用于构成袋本体10的两张树脂片S,S的外表面上。
更具体;也来i井,隔气膜103,103的一个端部(第一室100a侧) El,大致在袋本体10的横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并被密封成至 少一部分与第一弱密封部101重合。而隔气膜103,103的另一端部 (第三室100c侧)E2,大致在袋本体10的横向上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并被密封成在第三室100c侧(排出侧)与第二弱密封部102重合。
关于上述结构的输液袋1,通过将隔气膜103,103粘贴成与第 一弱密^J"部101和第二弱密去于部102重合,A人而所粘贴的部分 E1,,E2,一皮加固,^旦如上所述,由于易开通部102a ^皮形成为向第二 室100b侧突出,因此在开封时(按压输液袋1时),由于易开通部 102a的剥离(或开通),使得第二弱密封部102整体易于剥离甚至 开通,即、使得第二室100b和第三室100c连通。
如图3 (a) ~ (d)所示,上述出入口部件11包4舌一个端部(下 述的封闭部113)用能被中空针N刺穿的栓体110封闭的筒形本体 部111以及与该本体部111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内部与本体部111的 内部连通的扁平筒形净皮密去于部112。上述本体部111和4皮密封部112是一体形成的树脂成形品,在 本实施方式中是由聚丙烯(PP)等聚烯烃类树脂成型的。本实施方 式所涉及的本体部111通过二色成形与栓体110 —体成形。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本体部111包括被上述栓体IIO封闭的圆 筒形佳于闭部113、与去于闭部113相连/人而内部与该封闭部113的内 部连通的圆筒形连^妾管部114以及连接该连接管部114和上述4皮密 封部112的变形管部115。上述封闭部113的直径大于连4妄管部114, 封闭部113和连接管部114的外观大致呈阶梯型棒状。
去于闭部113用于构成本体部111的轴线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其 内径^皮设定为大于连4妄管部114的内径,通过封闭部113和连接管 部114的连续,使得本体部111的内孔呈多级形成。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封闭部113在其一个端部(连接于连接管部 114的端部)上形成有向径向外侧延伸的凸,彖部113,。该凸《彖部113, 用于在制造输液袋1时卡在轨道(rail)(未图示)上,以使能够提 供出入口部件ll。因此,该凸缘部113,并不是必要的结构,可以根
据制造设备的形式适当设置。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件11的本体部111的一端到另 一端 的长度(优选封闭部113和连接管部114的总长度)被设定为大于 插穿上述才全体110的中空针N的长度。即,该出入口部件ll被设 定为刺穿栓体110的中空针N的前端不会到达袋本体10的所在区 域的长度,这可以防止中空针N误刺入袋本体10中。
上述变形管部115以连通圆筒形的连4妄管部114和扁平筒形的 -故密去;)"部112的4犬态爿夸它们连4妄,其形态/人一端向另一端由圓筒形 变化为扁平筒形。因此,该变形管部115的连接于连接管部114的 一端开口大致呈圆形,而连4妄于净皮密去:]"部112的另一端开口3于应于 浮皮密去于部112呈扁平形4犬。如图3(c)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被密封部112形成为径向 扁平的筒形。由此,该^皮密去于部112在周向上形成有构成为曲率半 径專交大的弯曲面的部分112a,112a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112a,112a以 及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112b,112b。即,被密封部112由具有长径 (曲率半径较小的部分112b,112b之间)和短径(构成为曲率半径 较大的弯曲面的部分112a,112a或大致呈平面的部分112a,112a之 间)的方式形成。本实施方式涉及的#1密封部112在允许药剂通过 的前提下被形成为短径小于连接管部114的直径且长径大于连接管 部114的直径。更具体地,^皮密封部112的内径中的短径设定在连 接管部114的内径(直径)的5%~50%,内径中的长径设定在连接 管部114的内径(直径)的110% ~ 150%。只是,若考虑到使药剂 通过,#皮密去于部112的开口面积Y尤选为连4妻管部114的开口面积的 20% ~40%。
上述结构的出入口部件11中,如图4 (a)所示,在从上述4皮 密封部112的短径方向上的两侧将该被密封部112夹持在构成上述 袋本体10的两张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 部E2,E2)之间的状态下,如图4 (b)所示,将各树脂片S,S的端 部E2,E2与该:故密封部112相密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件 11在^皮夹持在袋本体10的长边方向的另一端部、即树脂片S,S的 端部E2,E2、即划定第三室100c的端部E2,E2之间的状态下^皮密去于, 乂人而在作为空室的第三室100c内部和该出入口部4牛11内部连通的 状态下,该出入口部件11与袋本体10液密式连接(参见图l和图 2)。
因而,与4皮密封部112相密封的树脂片S,S的端部E2,E2处于 沿着一皮密封部112的周向上的曲率半径4交大的部分(或笔直延伸的 部分)112a,112a的状态,该输液袋1中与4皮密封部112相密封的部 分和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之间的密封部分相连续,树脂片S,S的端部E2,E2在整个长度上处于近乎平坦的状态。从而,抑制了在 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之间的密封部分与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和被密封部112之间的密封部分的边界处形成间隙或褶铍。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出入口部件11的制作方法进4于纟既述,首 先,如图5 (a)所示,成型一个成形品,其中,封闭部113和连接 管部114呈上述形态,变形管部115和^:密封部112呈连续于连才妄 管部114的圓筒形。该成形品的净皮密封部112、变形管部115以及 连接管部114为一体,构成在整个长度上直径大致相同的管体120。 然后,如图5 (b)所示,从构成被密封部112的部分侧将第一金属 模20插入管体120。该第一金属模20在前端形成有用于形成栓体 110的内表面的成形冲莫200,并包括以外周面与管体120的内周面 滑接的状态嵌入管体120的棒状部201、以及与该棒状部201的基 端相连且在上述成形才莫200到达才全体110中的内表面形成位置的状 态下与管体120的开口端鍵_接触以限制棒状部201的进入的限制部 202。
然后,如图5 (c)所示,将第二金属才莫21嵌合到上述封闭部 113的开口端部。该第二金属才莫21在前端形成有用于形成栓体110 的外表面的成形才莫210,同时在成形才莫210侧形成有注出用于成形 栓体110的成形材料的注出口 211,并具有从开口端侧嵌入封闭部 113的嵌入部212、以及与该嵌入部212的基端相连且在上述成形 模210到达栓体110中的外表面形成位置的状态下与封闭部113的 开口端缘接触以限制嵌入部212的进入的限制部213。另外,在本 实施方式中,第一金属模20插入管体120的工序先于第二金属模 21嵌入封闭部113的工序,但也可以使嵌入第二金属才莫21的工序 先于插入第一金属模20的工序,也可以将插入第一金属模20的工 序和嵌合第二金属模21的工序同时进行。
16然后,如图5 (d)所示,在将第一金属模20 (棒状部201)插 入管体120,并将第二金属模21 (嵌入部212 )嵌入封闭部113之 后,从注出口 211注出成形材料,并将成形材料填充到由封闭部113、 第一金属模20 (成形模200)以及第二金属模21 (成形才莫210)包
围的空间A中。另外,成形材料是在初期阶段具有流动性、且随时 间推移而固化/人而发挥弹性的物质,比如可以釆用热塑性弹性体
弹性体的混合物)等。然后,如图5 (e)所示,当在所填充的成形 材料固化后拔出第 一金属模20和第二金属模21时,封闭部113形 成被栓体110封闭的状态。之后,对管体120中的相当于上述被密 封部112的部位进行径向加压(优选加热加压),从而如图5 (f) 所示,被密封部112呈径向扁平的形状,上述出入口部件ll完成。
然后,如上所述,用两张树脂片S,S制作袋本体10时,在从 上述纟皮密去于部112的短径方向上的两侧将该:帔密去:]"部112夹持在两 张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之间 的状态下将各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与被密封部112相密封,乂人 而该出入口部件11与袋本体IO形成液密且流体连接(参见图1、 图2、图4)。
然后,包括上述结构的出入口部件11的输液袋1在收容有药 剂和稀释液的状态下被保管和运输。此时,有时会在长度方向上将 袋本体IO对折,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1由于出入口部件11 的被密封部112形成为扁平筒形,因此与该出入口部件11的被密封 部112相只于应的部分和与该部分相只于的树脂片S,S之间的局部4妄触 得以减轻,从而抑制了在树脂片S,S上开孔的情况。
如上所述,才艮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1和用于该输液袋1 的出入口部件ll,由于以净皮夹持在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之间的 状态一皮密封的^皮密封部112在径向上扁平地形成,因此可以抑制在
17制造过程中在密封部分形成间隙或褶皱,并能在{呆管和运1俞时防止
构成袋本体10的树脂片s,s受损。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4亍i兌明。另外,如图6所示,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输液袋1相比,区别4又 在于出入口部件11的净皮密封部112的结构,其4也结构和第一实施方 式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仅对出入口部件的被密封部以及 与被密封部相关的变形管部进行详述,而对袋本体标以和第一实施 方式相同的名称和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而且,在出入口部件中,记。
^口图7(a) -7(c)所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4牛11 中的变形管部115和被密封部112呈圆形的筒形,并且被构成为能 在径向上变形。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件11的连4妄管部114、 变形管部115以及^皮密去于部112的外径械 没定为相同。而—皮密去于部 112的内径^皮i殳定为大于连"t妄管部114的内径,变形管部115的内 径净皮-没定为,人连4妻管部114侧向^皮密封部112侧逐渐/人连4妄管部 114的内径向^皮密封部112的内径扩大。由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 出入口部件11中, 一皮密封部112的厚度小于连接管部114的厚度, 变形管部115净皮形成为靠连4妄管部114侧厚于靠^皮密封部112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变形管部115中的一部分也形成得比 较薄,因此将上述封闭部113和连接管部114的总长度设定为大于 中空针N的长度,以防止刺穿栓体110的中空4十N的前端到达薄部 分。
其次,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件11的被密封 部112形成4寻4艮薄,因而通过沿4圣向按压该^皮密去于部112,该^皮密 封部112处于径向扁平的状态。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被密封部112的 外径净皮i殳定成与连4妻管部114相同,因此,当^皮密封部112处于扁平状态时,其^皮构成为短径小于连接管部114的直径(外径),长 径大于连4妄管部114的直径(外径)。更具体i也i兌,纟皮密去于部112 的厚度被设定为在变形状态(径向扁平的状态)下,内径中的短径 为连4妄管部114的内径(直径)的5%~50%,内径中的长径为连4妄 管部114的内《圣(直4圣)的110%-150%。另夕卜,在本实施方式涉 及的出入口部件ll中,虽然^皮密封部112通过径向按压变形成扁平, 但在该被密封部112上通过自身的复原力确保了允许药剂通过的开 口 。
而且,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1如 图8 (a)所示,在密封为制作袋本体10而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 部E2,E2时,乂人两侧将上述^皮密去于部112夹持在构成袋本体10的 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重合的树脂片S,S的端部E2,E2 )之间, 在该习犬态下一夸各冲对脂片S,S的端部E2,E2与该^皮密去于部112相密去j"。 此时,由于密封树脂片S,S时的压力(按压力),如图8(b)所示, 被密封部112变扁平后,树脂片S,S^皮密封,在作为空室的第三室 100c内部和出入口部件11内部连通的状态下,该出入口部件11与 袋本体10形成液密连"^妄(参见图6)。另外,如上所述,随着^皮密 去于部112变成扁平爿大,变形管部115靠连4妾管部114侧呈圆筒形, 而靠纟皮密封部112侧呈扁平筒形。
因此,和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llr液袋i中,
与一皮密封部112相密封的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也处于沿着净皮密 封部112的周向上的曲率半径较大的部分(或笔直延伸的部分)的 状态,与被密封部112相密封的部分和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之 间的密封部分相连续,树脂片S,S的端部E2,E2在整个长度上处于 近乎平坦的状态。从而,抑制了在树脂片S,S的端部E2,E2之间的 密封部分与树脂片S,S的端部E2,E2和被密封部112之间的密封部 分的边界处形成间隙或褶皱。而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1也会在袋本体10在长度方
向上被对折的状态下祐:保管和运输,^旦由于出入口部件11的^皮密
封部112是扁平的且很薄,因此与该出入口部件11的被密封部112
相对应的部分和与该部分相对的树脂片s,s之间的局部接触得以减 轻,从而抑制了在树脂片s,s上开孔的情况。
如上所述,通过密封构成袋本体10的树脂片s,s, z使出入口部 件11的被密封部112变扁平,因此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输液袋1能够
产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而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
出入口部件11的被密封部112被形成得很薄,从而可以在被密封部 112与袋本体10 (树脂片S,S)相密封的同时,4吏该一皮密封部112 变扁平,因此在制作出入口部件11时,无需用于预先将4皮密封部 112成形为扁平状的工序,实现了低成本。
另夕卜,本发明不限于上述4壬一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 旨的范围内完全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更改。
作为利用不同材质将本体部111和一全体110 —体成形的二色成 形,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是在预先成形的本体部 111中填充成形材料,使其固化,从而使栓体110和本体部111 一 体成形,但二色成形并不限于此,比如可以预先使栓体110成形, 然后将栓体110放入用于成形本体部111的金属才莫内,并在该栓体 110和金属才莫之间填充成形材泮+, 4吏其固化,/人而4吏本体部111和 才全体110 —体成形。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栓体110和封闭部113是一体 成型的,但并不限于此,比如可以将预先成型的栓体110嵌固在封 闭部113上。即,无需在出入口部件11处于流通过程的状态下,用 才全体110封闭本体部111的一个端部,而可以将一体成形有出入口 部4牛11中的去于闭部113、连4妄管部114、变形管部115以及扁平筒
20形的被密封部112的成形品独立作为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置于流通 过程中。而且,当像这样将栓体IIO作为另一部分时,由于无需将 用于成形栓体110的第一金属才莫20插入管体120中,因此对于第 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出入口部件11,只要在嵌固栓体110前或嵌固栓 体110后将被密封部112成形为扁平状即可。只是,为了提高封闭 部113和栓体110之间的一体性即封闭性能,优选如上述实施方式 那样将它们一体成型。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将两张树脂片S,S重合并 密封相对应的端部E1,E1,E2,E2,E3,E3,E4,E4来形成袋本体10,{旦并 不限于此,比如可以将一张树脂片对折,然后将以对折线为界相对 (重合)的两个区域的端部彼此密封,或沿着整个外周将两个区域 的外周端部密去于,乂人而来形成袋本体IO。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乂于袋本体10的内部空间100 #皮 划分成三个的输液袋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比如如图9(a) 所示,袋本体10上可以4又形成一个用于收容药剂(药液)的内部 空间100,或如图9 (b)所示,可以利用弱密封部101,将袋本体 10的内部空间100划分成两个,从而形成用于收容稀释液的第一室 100a和用于收容药剂的第二室100b等等。即,装有出入口部件ll 的袋本体IO只要至少形成有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100即可。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粉状药剂被收容在内部空间 100(第二室100b)中,^f旦收容在袋本体10中的药剂也可以为液体。 而且,如上所述,当将内部空间100构成为仅收容药剂时,不言而 喻地,药剂要采用液态。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药剂和稀释液 分离的输液袋1进行了说明,但当药剂为液体时,稀释液作为一种 成分包含在该药液中。因此,装有上述出入口部件11的输液袋1 当然也可以^5L收容稀释液作为药剂。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本体部111 (封闭部113和连 接管部114)的长度被设定为大于中空针N的长度,但不限于此, 比如可以将出入口部件11的全长设定为大于中空针N的长度,以 使刺穿栓体110的中空针N的前端不会到达袋本体10。也就是说, 只要将出入口部件11的长度设定成使得袋本体10不被刺穿栓体 110的中空针N贯穿即可。只是,如上所述,变形管部115是形状 乂人圓筒形变为扁平筒形并且内部朝着^皮密封部112变窄,因此若考 虑到中空4十N与变形管部115之间的4妻触,当然伊C选卩夸去于闭部113 和连接管部114的总长度设定为大于中空针N的长度。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本体部111和被密封部112是 一体成形的,j旦不限于此,比如可以在分开制作本体部111和^皮密 封部112之后将它们连接。因此,本体部111和^皮密封部112不限 于由同一材并牛形成,可以用不同的材并+形成本体部111和^皮密去:f部 112,再将它们连接。当像这样用不同的材料形成本体部111和被密 封部112时,比如,如果本体部111由富有刚性的材料构成,#皮密 封部112由柔软的材一牛构成,则可以在确保本体部111的刚性的基 础上使纟皮密封部112能在径向上变形,从而能得到和第二实施方式 相同的出入口部件11。
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中,^f吏去于闭部113的直4圣大于连才妄 管部114的直径,^人而〗吏本体部11的外,见呈阶梯型4奉状,〗旦并不限 于此,比如可以以相同的大小来形成封闭部113和连4妄管部114。 但是,由于封闭部113要被栓体110封闭,因此封闭部113的大小 当然是方便具有能顺畅地被中空针N刺穿的大小的栓体110进行封 固的大小。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将连接管部114、变形管部115 以及^皮密佳t部112的外径设定为相同,另一方面爿夸#:密去于部112的 内径i殳定为大于连"l矣管部114的内径,乂人而^f吏该^皮密封部112比连
22接管部114薄地形成,^f旦并不限于此,比如,如图10 (a)所示, 可以佳j皮密去于部112的内4圣和连冲妾管部114的内4圣相同,另一方面 将被密封部112的外径设定为小于连接管部114的外径,从而使被 密封部112的厚度比连接管部114薄,或者如图10 (b)所示,可 以将^皮密封部112的内径;殳定为大于连接管部114的内径并将^皮密 封部112的外径设定为小于连接管部114的外径,从而使被密封部 112的厚度比连接管部114薄。而且,在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 中,变形管部115一皮形成为朝向^皮密去;]"部112逐洋斤变薄,^f旦并不限 于此,比如可以将变形管部115与^皮密封部112连续形成(内外径 都与^皮密封部112相同)。
也就是说,只要将变形管部115形成为能追随^皮密封部112的 变形而变形即可。但是,如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变形管部115靠 连4妄管部114侧呈圓筒形,而靠^皮密封部112侧呈扁平筒形(构成 为内孔变窄的形状),因此,当封闭部113和连接管部114的总长度 被设定为等于或小于中空针N的长度时,根据中空针N的刺穿量 和刺穿纟全体110的中空4十N的姿态,其前端部与变形管部115 4矣触 的可能性提高,如果该变形管部115整体很薄,则当其接触到刺穿 才全体110的中空针N的前端时,易于^皮中空4十N贯穿。因此,和上 述实施方式同样地,优选将封闭部113和连接管部114的总长度i殳 定为大于中空针N的长度,以使刺穿栓体110的中空针N的前端不 会到达变形管部115,或在允许^皮密封部112变形的基础上使连4妾 管部114尽可能厚,以阻止中空针N的贯穿。
符号说明
1输液袋 10袋本体
11出入口部4牛 20第一金属才莫
21第二金属才莫 100内部空间100a第一室100c第三室102第二弱密封部102b,102b平直部110栓体112被密封部
100b第二室
101第一弱密封部
102a易开通部
103隔气月莫
111本体部
112a曲率半径^交大的部分或大致呈平面一犬的部々
112b曲率半径:4交小的部分
113封闭部
115变形管部
200成形模
202限制部
211注出口
213限制部
E1,E2,E1,,E2,端部
N中空4十
a角度
114连接管部120管体201棒状部210成形才莫212嵌入部A空间
E3,E4,E3,,E4,端部(侧端部)S树脂片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构成为能被中空针刺穿的栓体封闭;以及筒形的被密封部,所述被密封部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相连而使内部与本体部内部连通,所述被密封部在被夹持在为形成具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的袋本体而叠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被密封,所述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被密封部在径向上扁平地形成。
2. —种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构成为能#:中空4十刺穿的纟全体去于闭;以及筒形的一皮密封部,所述^皮密封部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相连而使内部与本体部内部连通,所述^皮密封部在被夹持在为形成具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的袋本体而叠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纟犬态下^皮密去j",所述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皮密封部构成为能在径向上变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其中,所述被密封部形成为薄于所述本体部并能在径向上变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其中,所述本体部形成为一端到另 一端的长度大于所述中空针的全长。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其中,所述本体部和所述栓体通过二色成形而成形。
6. —种输液袋,包括袋本体,通过密封叠合的树脂片的端部而形成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以及出入口部件,与所述袋本体形成流体连4妄,所述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构成为能^皮中空针刺穿的才全体封闭;以及筒形的^皮密封部,所述^皮密封部与所述本体部的另 一端相连而^f吏内部与本体部内部连通,所述一皮密去:f部在^皮夹持在叠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被密封,所述输液袋的特4正在于所述出入口部件的所述^皮密封部在径向上是扁平的,在从所述被密封部的短径方向上的两侧将所述被密封部夹持在所述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所述被密封部被密封。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液袋,其中,所述本体部形成为一端到另一端的长度大于所述中空针的全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在制造过程中抑制在密封部分形成间隙或褶皱、并能在保管或运输时防止构成袋本体的树脂片受损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本发明所涉及的输液袋用出入口部件包括筒形的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一个端部由能被中空针刺穿的栓体封闭;以及筒形的被密封部,所述被密封部与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相连,从而内部与本体部的内部连通,所述被密封部在被夹持在为形成具有至少收容药剂的内部空间的袋本体而重合的树脂片的端部之间的状态下被密封,其中,所述被密封部在径向上扁平地形成。
文档编号A61J1/10GK101641070SQ20088000590
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23日
发明者井上冨士夫, 立石勇, 鹤冈达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大冢制药工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