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74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性物品。特别是,涉及备有高吸收性树脂密集的 区域分散存在的吸收体材料、在为了进行包装而折叠时形成折缝的吸 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为了吸收规定的液体等、配备有具有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材料 的吸收性物品是已知的。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有的吸收性物品备有 具有分散存在的散在部的吸收体材料,所述高吸收性树脂密集在该散
在部内(特表平9 - 5042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不过,在吸收性物品出厂时,对该吸收性物品施行包装用的弯曲 加工。借助这种弯曲加工,在吸收性物品的规定位置形成折缝之后, 将该吸收性物品包装起来。当然,希望这种弯曲加工能够更容易,以 使包装工序快速化,有必要使前述吸收性物品在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 容易弯曲。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地 进行包装用弯曲加工的吸收性物品。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主要的是一种在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 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 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 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材料;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 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散在部;在该散在部的吸收性纤维的 密集状态比该散在部周围的所述密集状态稀疏,并且,在该散在部中 的高吸收性树脂的体积占有率比该散在部的周围的所述体积占有率 高,在前述吸收性物品上构成包装用的折缝,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在该散在部的前述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 下,前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
关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通过本说明书及附图的描述,会变得更 加清楚。


图l是示意地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吸收体10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表示散在部13的剖面结构的图示。
图5是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流程的图示。
图6是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的流程图。
图7是对于主制造步骤S200的说明图。
图8是对于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的说明图。
图9是对于包装步骤S400的说明图。
图IO是表示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的剖面结构的图示。 图11是表示在相反面侧具有纸浆纤维集聚层13c的散在部13。 图12是表示只配备有密集层13a及空间层13b的散在部13。 图13A是表示SAP配置在散在部13之外的部分中的结构的一个
例子的图示(其一)。
图13B是表示SAP配置在散在部13之外的部分中的结构的一个
例子的图示(其二)。
图13C是表示SAP配置在散在部13之外的部分中的结构的一个
例子的图示(其三)。 符号说明
1 吸收性物品,10 吸收体,10a 鼓起部,10b 包围部, 薄纸(被覆构件),12 吸收体材料,13 散在部,13a 密 ,13b 空间层,13c 集聚层,14 连续部,14a 厚部,14b ,15基体材料,15a 孔部,20 表面片,22 深槽部,25 ,30 背面片(吸收性物品本体),31 接合部,32保持部,
层部片
集脊侧34 剥离片,35 粘结剂,36 包装片,36a 前端,36b 后端, 38引导带,80 吸收体切割器,82 制品切割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至少揭示了以下事项。
首先,在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吸收性 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置在 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材料; 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散在 部;该散在部中的吸收性纤维的密集状态比该散在部周围的所述密集 状态稀疏,并且,在该散在部中的高吸收性树脂的体积占有率比该散 在部的周围的所述体积占有率高,在前述吸收性物品上构成包装用的 折缝,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在该散在部的前述 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前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吸收体材料的各个部分的刚性依赖于集聚 在所述各个部分中的吸收性纤维的密集状态。因此,吸收性纤维的密 集状态变得更稀疏的散在部的刚性,比该散在部周围的刚性低。并且, 在从设置有前述吸收体材料的一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在该散在 部的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前述散在部与前述折缝重叠。 根据这种结构,与该散在部的短的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情况、或者该 散在部的长度方向及短的方向两个方向都不沿着前述折缝的情况相 比,更容易以形成前述折缝的方式弯曲吸收性浙品。即,提供一种能 够更容易进行包装用弯曲加工的吸收性物品。
或者, 一种在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吸 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 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 材料;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 的散在部;前述吸收体材料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前 述散在部配备有高吸收性树脂密集的密集层、在前述吸收体材料的 前述厚度方向上与前述密集层邻接的空间层,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在该散在部的前述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 下,前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
在这种吸收性物品中,通过在该散在部内配备有空间层,散在部 比该散在部的周围的刚性变低。并且,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 收性物品时,由于在该散在部的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前 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所以,由于上述原因,更容易以形成该折缝 的方式弯曲吸收性物品。结果,提供一种能够更容易进行包装用弯曲 加工的吸收性物品。
另外,在于散在部内配备有密集层和空间层的结构中,也可以前 述吸收体材料具有吸收性纤维,前述吸收性纤维集聚在前述散在部的 周围。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吸收体材料的各个部分的刚性依赖于集聚 在所述各个部分中的吸收性纤维的密集状态,所以,形成有空间层的 散在部比该散在部周围的刚性低。因此,更容易以形成前述折缝的方 式弯曲吸收性物品,。
另外,也可以这样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宽的方向和厚度 方向,前述折缝是沿着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前述短的方向的折缝,该吸 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和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
端部的交界位于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在前述吸收体材料的前述皮肤 面侧形成从位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部分起一 直 延伸到位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端部的部分槽部。根据这 种吸收性物品,为了进行包装而将该吸收性物品弯折变得容易,同时, 为了穿着沿着该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使该吸收性物品弯曲变得容 易。
- ==关于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 吸收性物品的整体结构》
首先,作为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例子,以卫生巾(下 面称为吸收性物品1)作为例子,利图1及图2对该吸收性物品1的 结构例进行说明。图l是吸收性物品1的示意平面图,在该图中,用 箭头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和该吸收性物品1的短的方向(下面,也称为宽度方向)。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在该图中,用箭 头表示上下方向(下面,也称为厚度方向)。在下面的说明中,在位于 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的表面中、与该吸收性物品1的穿用者的身 体接触的面作为皮肤面,与内衣接触的面作为相反面。另外,在吸收 性物品l的长度方向上,将穿着时位于穿用者的前侧(腹部侧)的端 部作为前端,将位于后侧(臀部侧)的端部作为后端。另外,图l表 示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
如图l所示,吸收性物品1形成在规定的方向上长的大致为葫芦 形的外形形状。该吸收性物品l具有吸收经血或汗等的水分用的大 致呈长方形的吸收体10;覆盖吸收体l的皮肤面侧的表面的透液性的 表面片20;在吸收体10的皮肤面侧、配置在该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 两端侧的侧片25;和设置在吸收体l的相反面侧的背面片30。
前述吸收性物品1,为了包装,在规定的折线位置(图1中用双 点划线表示)折叠。具体地说,在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在 两个部位处存在折线位置,在该吸收性物品l折叠成三折的状态下, 进行单个包装。即,前述折线位置成为为了单个进行包装而将吸收性 物品l折叠时形成的折缝的形成位置。并且,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折 叠前述吸收性物品1时,形成沿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短的方向的折缝。 另外,关于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工序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描述。另外, 在本实施形式中,折缝的形成位置(即,折线位置)成为在吸收性物 品1的长度方向上区分前端部、中央部及后端部的的交界。即,在吸 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上,比前端侧的折线位置更靠前端侧的部分成 为前端部,比后端侧的折线位置更靠后端侧的部分成为后端部,位于 两个折线位置之间的部分成为中央部。
另一方面,前述吸收性物品l在以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中央 部突出的方式弯折的状态下穿着。即,吸收性物品l,为了进行穿着, 沿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弯曲,在该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 的形状挠曲的状态下进行穿着。并且,当穿用者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 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与穿用者的胯间部(穿用者的经血排泄口的周边部位)接触,前端部与从胯间部的一个端部起一直到 腹部接触,后端部与从胯间部的另外一个端部起到臀部接触。
如图1所示,吸收体10安装在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 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和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相互一致。另夕卜,在 吸收体IO的长度方向的中央的位置,并且,在位于宽度方向中央的部 分上,形成向皮肤面侧鼓起的鼓起部10a。鼓起部10a形成长圆形, 在穿用者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符合穿用者的胯间部的形状,经由表 面片20与该胯间部贴紧。另一方面,在吸收性物品l中,吸收体IO 所在的区域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与穿用者的腹部或者臀部接触。因此, 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长度成为在吸收性物品1中的、吸收体10 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所在的区域能够与穿用者的腹部及臀部接触的长 度。并且,吸收体10以跨越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即,吸收性物品l 的折线位置)的状态配备在吸收性物品1上。另外,前述折缝的形成 位置成为区分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端部的交界。
另外,根据本实施形式的吸收体10,例如,由绵纸等薄纸11及 吸收体材料12构成。吸收体材料12具有吸收保持从表面片20侧渗透 到吸收体10侧的液体的功能,与吸收体10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形尺寸。 薄纸11是被覆构件的一个例子,是以包入的方式被覆前述吸收体材料 12的片。另外,为了使薄纸11和被该薄纸11被覆的吸收体材料12 一体化,压榨吸收体10的规定部分,在该部分形成压花(下面,也称 为吸收体压花)。另外,关于吸收体1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描述。
表面片20是具有透液性的片构件。该表面片20利用由纸浆或棉 等天然纤维、人造丝等纤维素纤维、或者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热塑性憎 水性纤维形成的织物、无纺织物或有孔塑料片等形成。另外,前述表 面片20在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即,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的一 个端面)侧,配备在该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在宽度方 向上具有比吸收体10稍宽的宽度,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与背面片30大 致相同的长度,在整个区域上覆盖吸收体10的表面。
背面片30是吸收性物品本体的一个例子,是具有不透液性的片构件。该背面片30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树脂构成的薄膜片形成,在该背面片30的皮肤面侧的表面上设有吸收体10。由于在吸收体10内包含有吸收体材料12,所以,该吸收体材料12设置在前述背面片30的皮肤面侧的表面上。即,在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和相反面侧中,皮肤面侧相当于该吸收性物品1的设有吸收体材料12的一侧。
另夕卜,前述背面片30在吸收性物品1的相反面(即,吸收性物品1的厚度方向的另一端面)侧,形成得比吸收体10宽得多,其外缘部在整个外周位于吸收体10的外缘部外侧。另外,在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伸出到宽度方向外侧的保持部32。保持部32,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在折回到相反面侧的状态下,固定到内衣上。另外,根据本实施形式的背面片30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等热塑性纤维形成的不透液性的片,但是,也可以釆用包含热塑性并且不透液性的片并将薄纸或无纺织物等叠层的片构件。另外,在位于背面片30的相反面侧的表面中,在皮肤面侧、在吸收体IO所在的区域以及保持部32所在的区域,经由粘结剂35配备剥离片34(参照图8)。在该剥离片34上涂布剥离剂,能够容易地将该剥离片从粘结剂35上剥离。并且,在吸收性物品l穿着时,在将剥离片34剥离的状态下,背面片30的相反面侧的表面(更正确地说,在该表面中,在皮肤面侧,吸收体10所在的区域),借助介于该背面片30与内衣之间的粘结剂35,粘结到该内衣的内侧。进而,保持部32向外侧折回,背面片30的相反侧的表面(更正确地说,前述保持部32所在的区域)借助粘结剂35粘结到内衣的外表面上。当背面片30粘结到内衣上时,吸收性物品l被定位,被保持在前述内衣上。
侧片25是与前述表面片20的一部分(更正确地的说,表面片20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重叠的片,在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配备在该吸收性物品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该侧片25是利用由合成树脂纤维形成的气流成网无纺织物或纺粘无纺织物、由纺粘—熔喷—纺粘层形成的无纺织物等适当的无纺织物形成的。
在上述结构的吸收性物品1中,吸收体10的皮肤面和表面片20被热熔性粘结剂接合起来。进而,在前述吸收体IO的皮肤面和表面片20上,施行利用高温的推压构件沿厚度方向推压的深槽压花加工,通过该深槽压花加工,成一体地压榨前述吸收体10和前述表面片20,进而将其牢固地接合起来。另外,在施行前述深槽压花加工的部位,
形成如图1所示的深槽部22。如图2所示,该深槽22 —直达到包含在吸收体10中的吸收体材料12。即,在前述吸收体材料12上,在该吸收体材料12的厚度方向的一端侧(吸收体材料12的皮肤面侧),也形成与深槽部22大致相同形状的槽部14b。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深槽部22,由包围鼓起部10a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的部分,和在鼓起部10a的两侧、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的前端部延伸到后端部的部分构成。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深槽部22内,沿着该深槽部22交互地配置槽深相互不同的浅底部和深底部。另一方面,如前面所述,由于形成在吸收体材料12上的槽部14b与前述深槽部22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所以,从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的部分一直延伸到位于后端部的部分。
通过形成这种深槽部22 (换句话说,通过在吸收体材料12上形成槽部14b),在为了穿着而使吸收性物品1沿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弯曲时,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两个端部容易追随长的中央部弯曲。即,为了在吸收性物品1的穿着时使相当于前述鼓起部10a的部分沿着身体贴紧,深槽部22成为促使立体弯曲的弯曲诱发部(所谓铰接部)。进而,深槽部22具有在经血等流入该深槽部22内的情况下促使其向高密度压榨部位(即深底部)渗透、抑制经血等的扩散的功能。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深槽部22内,浅底部和深底部交互地配置,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深槽部22内,槽深也可以是均匀的。
进而,在吸收体10及表面片20的各个相反面侧,利用热熔性粘结剂接合有背面片30。另外,在吸收体10的皮肤面侧,在该吸收体IO的两侧部,分别从稍稍重叠的位置一直到背面片30上,借助热熔性粘结剂接合有侧片25。并且,在背面片30、吸收体IO、表面片20及侧片25重叠的位置,施行利用被低温加热的推压构件进行的压花加工,将吸收体10、表面片20、侧片25及背面片30更牢固地接合起来。进而,施行以低的温度热熔敷吸收性物品1的外缘部的环绕密封(round sealing )。如上所述,通过压花加工或热熔性粘结剂等,将吸收体IO、表面片20、侧片25及背面片30接合起来。 吸收体的结构》
其次,利用图l、图3及图4对于本实施形式的吸收体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吸收体10的示意平面图,表示该吸收体10的皮肤面侧。在该图中,用箭头表示吸收体1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另夕卜,在吸收体10中,在已经形成深槽部22的部位(即,施行深槽压花加工的部位)上,形成相当于该深槽部22的凹坑,但是,为了便于说明,在图3中未示出该凹坑。图4是表示散在部13的剖面结构的图示,表示图3的B-B,剖面(上图),和前述散在部13的截面形状(下图)。另外,在图4的上图中,用箭头表示上下方向(即,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
吸收体IO是大致片状的构件,如前面所述,由薄纸ll和吸收体材料12构成。
吸收体材料12和吸收体10 —样,以跨越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位置的状态配备在该吸收性物品l上。并且,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成为区分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和端部的交界。从而,在吸收体材料12中、相当于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位置的位置(在图3中,用双点划线表示),在该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上,成为划分中央部和端部的位置。另外,位于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的中央、并且位于宽度方向中央的部分,是相当于吸收体10的鼓起部10a的部分,与其它部分相比形成有厚度大的厚部14a。
该吸收体材料12由作为吸收性纤维的一个例子的纸浆纤维(粉碎成纤维状的纸浆)、作为高吸收性树脂的一个例子的粒状的高吸收性聚合物(下面简称为SAP)构成。纸浆纤维集聚成片状,SAP部分地密集在吸收体材料12中。在配备有这种吸收体材料12的吸收性物品1中,位于该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的水分,被集聚在前述吸收体材
料12内的纸浆纤维吸取,向前述吸收体材料12的内部渗透。渗入到吸收体材料12内部的水分,在该吸收体材料12内扩散,最终被部分地密集在该吸收体材料12中的SAP捕集。另外,SAP具有当捕集水分时膨润的性质,是吸湿性优异的材料。另外,在吸收体材料12中,除纸浆纤维之外,也可以包含有棉等纤维素、人造丝或原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或三醋酸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状聚合物、热塑性憎水性化学纤维等。
薄纸11具有透液性,并且,是网目比SAP的粒径细的片,具有防止SAP泄漏到薄纸11的外侧的功能。进而,前述薄纸ll具有防止集聚的纸浆纤维在薄纸11的外侧脱落的功能。另外,被覆构件并不局限于绵纸等薄纸ll,也可以采用由棉等纤维素、人造丝或原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素、醋酸纤维或三醋酸酯纤维等半合成纤维素、纤维状聚合物、热塑性憎水性化学纤维等形成的纺织物或无纺织物。
下面,参照图3及图4具体地说明本实施形式的吸收体材料12的结构。如图3所示,吸收体材料12,具有散在部13和与该散在部13的周围相连续的连续部14。散在部13是SAP密集的区域,如图4的下图所示,在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体材料12时,形成长圆形。即,该散在部13的、与垂直于吸收体材料12的厚度方向的正交面(图4的上图所示的C-C,面)交叉的截面是长圆形。
另外,如图4的上图所示,SAP(在图4等中,用标号S表示)和纸浆纤维(在图4等中,用P表示),混合存在于本实施形式的散在部13中。该散在部13主要分散存在于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另外,如图3所示,在前端部和后端部,在后端部存在有更多的散在部13。另外,当然,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体材料12的情况下的散在部13的形状及配置,与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性物品1的情况一样。另一方面,在连续部14中,纸浆纤维大致均匀地密集。另外,所述的吸收体压花,在吸收体10中,形成在相当于各个散在部13的外缘周围的部分(下面,称之为包围部10b)。下面,对于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散在部13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在散 在部13中的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比连续部14中的所述密集状态稀 疏。这里,由于同样的纸浆纤维密集在散在部13及连续部14中,所 以,所谓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意指每单位体积包含的纸浆纤维的重 量(下面,称为纸浆密度)。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吸收体材料 12的厚度方向上,由于散在部13及连续部14中的各个纸浆密度成为 大致均匀的,所以,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用在由吸收体材料12的长 度方向及宽度方向限定的平面中每单位面积包含的纸浆纤维的重量 (下面称之为单位面积重量)表示。从而,在散在部13处的纸浆纤维 的单位面积重量比在连续部14的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低。另外,由于在 前述包围部lOb上形成吸收体压花,所以,该包围部10b变成净皮压榨 状态。换句话说,由于吸收体压花以避开相当于各散在部13的位置的 方式形成,所以,如图4的上图所示,所述各个散在部13比相当于吸 收体材料12中的包围部10b的部分厚度厚。对于这样构成的散在部 13,依赖于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的刚性比连续部14低,緩冲性也更高。 因此,在穿着吸收性物品1时,相当于前述散在部13的部分,对于穿 用者的皮肤给予柔和的触感。
进而,如图3所示,在散在部13中,存在着配置在相当于吸收性 物品l的折线位置(具体地说,后端侧的折线位置)的部分上的散在 部13。换句话说,与在为了进行单个地包装而折叠吸收性物品1时形 成的折缝(具体地说,在吸收性物品1中,形成在更靠后端侧的折缝) 重叠的散在部13,至少存在有一个(在本实施形式中,为两个)。另 外,在吸收体材料12的皮肤面侧观察时,由于和前述折缝重叠的散在 部13的长度方向(在图4的下图中,用标号S表示的方向,散在部 13的截面的长径方向),沿着吸收体材料12的短的方向,所以,与吸 收性物品1的短的方向相一致。即,在本实施形式中,在从皮肤面侧 观察吸收性物品1时,在前述散在部13之中,在该散在部13的长度 方向沿着形成在更靠近后端侧的折缝的状态下,存在着与该折缝重叠 的散在部13。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体10时的前述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及短的方向,简单地称为散在部13的
长度方向和秀豆的方向。
另一方面,由于SAP密集在散在部13中,所以,各个散在部13 中的SAP的体积占有率,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的该体积占有率高。 这里,所谓在各个散在部13中的SAP的体积占有率,意指配置在各 个散在部13内的SAP的总体积相对于各个散在部13的体积的比例。 同样地,所谓各个散在部13的周围、即连续部14中的SAP的体积占 有率,意味着配置在该连续部14中的SAP的总体积相对于该连续部 14全部的体积的比例。另外,散在部13内的SAP,如图4的上图所 示,分散在该散在部13内。
<<关于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
其次,利用图5对于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方法进行 说明。图5是表示吸收性物品1的制造流程的图示。吸收性物品l的 制造方法包括制造吸收体10的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利用由该吸 收体制造步骤S100制造的吸收体10、表面片20、侧片25、及背面片 30制造吸收性物品1的主制造步骤S200;形成能够包装吸收性物品1 的状态的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将吸收性物品1包装起来的包装步骤 S400。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 一面利用输送机等输送装置输送吸收 性物品1的各种材料及制造物、 一面施行上述各个步骤。下面,对于 各个步骤进行说明。
<吸收体制造步骤>
首先,利用图6对于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进行说明。图6是对于 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的说明图,表示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的流程图 (左图)和正在被制造的吸收体10的图像(右图)。另外,在图6的 右图中,示意地表示吸收体10的材料和制造过程中的吸收体10被载 置在输送机等输送装置上移动的状态。
吸收体制造步骤SIOO,从取得吸收体材料的基体材料15的步骤 S102开始。基体材料15通过进行将纸浆纤维叠层在型箱内的工序等 获得。另外,如图6所示,在吸收体材料的基体材料15上,在形成散在部13的部分中设置有孔部15a。该孔部15a在从上方观察基体材料 15时,形成长圆形,各个孔部15a从基体材料15的厚度方向的一端 一直贯通到另外一端。另外,孔部15a主要分散地存在于基体材料15 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进而,在本实施形式的孔部15a中,至少存在这 样一个孔部15a:该至少一个孔部15a位于在吸收性物品1完成并被 单个包装时形成折缝的位置(即,与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位置相当的 位置)。另外,在从上方观察基体材料15时,该孔部15a的长度方向 沿着前述基体材料15的短的方向。
当取得上述基体材料15时,利用输送装置向规定的输送方向输送 该基体材料15。这时,向设于输送装置上的载置基体材料15用的面 (下面,称之为载置面)上预先供应连续的带状的薄纸11。并且,在 将前述基体材料15载置到薄纸11上的状态下,和该薄纸11 一起向前 述输送方向输送前述基体材料15。另外,以在基体材料15的厚度方 向上的表面中的、在作为吸收性物品1完成的时刻来到皮肤面侧的表 面,朝向下方(输送装置侧)的状态进行输送。进而,在根据本实施 形式的输送装置中,设置有吸引机构,借助该吸引机构的吸引力,一 面将前述基体材料15和薄纸11吸引到输送装置侧, 一面进行输送。
其次,对于处于输送状态的基体材料15,向设置在基体材料15 上的孔部15a内供应SAP及纸浆纤维(S104)。在本实施形式中,借 助图中未示出的SAP供应机构从基体材料15的上方供应SAP。这时, 如前面所述,基体材料15被前述吸引机构吸引到输送装置侧。并且, 由于与基体材料15的孔部之外的部分处的吸引阻力相比,在前述孔部 15a处的吸引阻力足够小,所以,从前述SAP供应机构供应的SAP 被吸入到孔部15a内。即,SAP被集中地供应给孔部15a,在该孔部 15a内密集。结果,以在孔部15a内的SAP的体积占有率比基体材料 15的孔部15a之外的部分中的SAP体积占有率高的方式进行SAP的 供应。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调整供应给前述各个孔部15a的SAP 的量,以便使各个孔部15a中的SAP的填充率在孔部15a之间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借助前述吸引机构的吸引力向各个孔部15a内供应SAP,同时,利用该吸引力,使集聚的纸浆纤维的一部分 从基体材料15中的、与各个前述孔部15a邻接的部分(下面称之为邻 接部)脱离,将脱离的纸浆纤维供应给前述孔部15a,使之集聚在该 孔部15a内。因此,调整前述吸引装置的吸引压力,以便使纸浆纤维 从前述邻接部脱离,将该纸浆纤维供应到孔部15a内。结果,在各个 孔部15a内,纸浆纤维和SAP混杂地存在,最终由基体材料15形成 吸收体材料12。即,在孔部15a中形成前述散在部13,前述基体材料 15的孔部15a之外的部分变成连续部14。另外,通过调整前述吸引机 构的吸引压力,可以调整纸浆纤维的脱离量。在本实施形式中,在孔 部15a中形成散在部13时,调整前述脱离量,以使在该散在部13中 的纸浆纤维的单位面积重量低于连续部14中的单位面积重量。
当形成吸收体材料12时,如图6所示,介于该吸收体材料12与 输送装置之间的薄纸11以将该吸收体材料12包入的方式弯曲,被覆 该吸收体材料12 ( S108 )。之后,为了将薄纸11和吸收体材料12 — 体化,压榨被该薄纸11被覆的状态的吸收体材料12中的规定的部分, 施行在该规定的部分上形成吸收体压花的吸收体压花加工(S110)。在 本实施形式中,所谓规定的部分,如前面所述,指的是相当于作为连 续部14、包围各个散在部13的包围部10b的部分。吸收体压花加工, 借由从上下对向的两个辊(图中未示出)之间通过来施行。例如,在 下侧的辊上,在与输送吸收体材料12时形成吸收体压花的区域(即, 相当于包围部10b的区域)接触的部位,形成规定形状的突起,对向 的上侧辊的表面平坦地形成。通过使被薄纸11包裹的吸收体材料12 从上述两个辊之间通过,前述突起同时压榨薄纸11和吸收体材料12。 薄纸11和吸收体材料12被前述突起压榨,形成多个吸收体压花,借 此使之一体化。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在相当于包围部10b的 区域形成吸收体压花,所以,如图4的上图所示,集聚在相当于包围 部10b的区域内的纸浆纤维被压缩。
<主制造步骤S200>
其次,利用图7对于主制造步骤S200进行说明。图7是对于主制造步骤S200的说明图,表示主制造步骤S200的流程图(左图)和正 在制造的物品的图像(右图)。
利用吸收体制造步骤S100获得的吸收体10,被原样载置在输送 装置上继续在输送方向上输送。并且,在输送吸收体10之前,向输送 装置的载置面上,分别供应巻绕成辊状并成为带状的表面片20及侧片 25。这时,在表面片20的上表面涂布热熔性粘结剂。另外,在本实施 形式中,在供应到载置面上之前,预先将表面片20和侧片25相互粘 贴到一起。并且,当向输送方向进一步输送吸收体IO时,如图7所示, 该吸收体10与表面片20及侧片25合流,被载置到表面片20上(S202 )。 之后,对于和表面片20及侧片25—起被输送的吸收体10,施行带槽 压花加工(S204)。通过带槽压花加工,在长度方向上,形成从前端部 到后端部延伸的深槽部22(参照图1),吸收体IO和表面片20更牢固 地接合。这时,在吸收体材料12上也形成和前述深槽部22大致相同 形状的槽部14b。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深槽部22内,沿着该深 槽部22形成槽深相互不同的浅底部和深底部。
将吸收体10、表面片20和侧片25以一体化的状态向输送方向进 一步输送,不久,与比吸收体10的宽度足够宽的带状背面片30合流 (S206)。在与背面片30合流之前,在吸收体10、表面片20及侧片 25的各上表面(即,来到相反侧的面)上涂布热熔性粘结剂,利用该 热熔性粘结剂将背面片30粘贴到前述吸收体10、前述表面片20及前 述侧片25(下面,将处于叠层状态的吸收体IO、表面片20和侧片25 统称为叠层吸收体)上。即,如图7所示,叠层吸收体的上表面(即, 吸收体10、表面片20和侧片25的各上表面)被背面片30覆盖。换 句话说,吸收体设置在该背面片30的下方侧的表面(成为皮肤面侧的 表面)上。进而,在背面片30、吸收体IO、表面片20及侧片25重叠 的位置,施行利用加热到低温的推压构件进行的压花加工。
之后,在吸收性物品1的外形形状、即平面形状的外缘的全周, 施行作为形成接合部31的步骤的环绕密封加工(S208)。环绕密封加 工是将成为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外缘的部位加热压接并使之硬化的处理,通过该环绕密封加工,形成与吸收性物品1的平面形状的
外缘相一致的接合部31。这里,所谓接合部31,是通过环绕密封加工 将背面片30、表面片20及侧片25接合起来而形成的部位。
其次,在背面片30的上表面的中央部分赋予涂布有热熔性粘结剂 的剥离片34 (S210)。即,粘结剂35不直接涂布到背面片30上,而 是以涂布到剥离片34上的状态供应给背面片30。并且,在将剥离片 34转印到背面片30上之后,当将剥离片34剥离时,粘结剂35残留 在背面片30上。在进行剥离片34的转印之后,沿着吸收性物品l的 平面形状的外缘,即,沿着通过环绕密封而接合起来的接合部31,利 用制品切割器82切断,生成吸收性物品1 (S212)。并且,对于表面 片20、侧片25及背面片30各个片,去掉位于接合部31的外侧的部 分,只向下一个工序输送吸收性物品1。当上述各个步骤完成时,主 制造步骤S200结束。
<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
其次,利用图8对于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进行说明。图8是对于 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的说明图,表示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的流程图 (左图)和正在变形的吸收性物品1的图像(右图)。
在主制造步骤S200中制造的单个的吸收性物品1,被载置在输送 机等输送装置上,借助该输送装置向输送方向输送。并且,在吸收性 物品1在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上方的弯曲的壁(图中未示出)之间通过 时,保持部32被该壁导向,向表面侧弯折(S302)。对弯折的保持部 32,从前述输送装置侧赋予涂布有热熔性粘结剂35的剥离片34 (S304)。如图8所示,在这种状态下,吸收性物品l被折叠成大致长 方形。被赋予剥离片34的吸收性物品1,以长度方向沿着与输送方向 正交的方向的方式改变方向,被交给包装步骤S400 (S306)。然后, 在上述各个步骤完毕的时刻,包装前处理步骤S300结束。
<包装步骤S400>
其次,利用图9对包装步骤S400进行说明。图9是对于包装步骤 S400的说明图,表示包装步骤S400的流程图(左图),和正在进行包装的吸收性物品1的图像(右图)。如图9所示,将皮肤面侧朝向上方,将包装前处理过的吸收性物 品1载置到供应给输送装置上的带状包装片36上。在包装片36上, 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在几处涂布少量的热熔性粘结剂,将吸 收性物品1在背面侧与包装片36在几处粘结起来。在载置在包装片 36上的吸收性物品1通过设置在输送装置的上部的弯曲的壁部(图中 未示出)之间时,与包装片36—起,被折叠层三折(S402)。这时, 在吸收性物品1的折线位置之中更靠后端侧的折线位置上,存在散在 部13(参照图1)。因此,在当折叠前述吸收性物品1时位于更靠后端 侧的折线位置上的散在部13,以该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沿着折缝的 状态与该折缝重叠。另外,在吸收性物品l被折叠时,通过与包装片36—起弯折,借 助涂布到包装片36的后端36b上的粘结剂,将包装片36的后端36b 粘结到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将吸收性物品1和前端36a侧的包 装片36—起,弯折到被弯折的后端36b侧的包装片36上,将包装片 36的前端36a重叠到已经弯折的包装片36的外表面上,利用引导带 38加以固定(S404)。当这样弯折时,在形成筒状的包装片36内多个 弯折的吸收性物品1, 一面沿着输送方向相互隔开的间隔地配置,一 面进行输送。之后,当一面输送一面使邻接的吸收性物品1之间压缩 接合(所谓侧封加工)时,在各个吸收性物品1以单个包装在状态下 连起来(S406 )。最后,通过利用切割器等将吸收性物品1之间被压缩 接合的部位的中心切断(S408),完成单个包装的吸收性物品1。在上 述各个步骤完毕的时刻,包装步骤S400结束。并且,在包装步骤S400 完毕的时刻,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l的制造工序结束。=- =关于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的有效性===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是一种具有背面片30和设置在该背面 片30上的吸收体材料12、在为了单个包装而折叠时形成折缝的吸收 性物品,配备分散地存在于前述吸收体材料12上的散在部13,其中, 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的稀疏,并且SAP的体积占有率比该散在部的周围高。另外,在从皮肤面侧观察该吸收性物品1时,前述散在部13,在该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 下,与该折缝重叠。根据这种吸收性物品1,能够容易地进行用于单 个包装的折叠。即,如在背景技术中说明的那样,存在着在具有集聚的纸浆纤维 和SAP的吸收体材料12中SAP密集的区域(即,散在部13)分散存 在的情况。另外,可以考虑使在散在部13中的纸浆纤维的单位面积重 量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即,连续部14)中的所述单位面积重量低。 根据这种结构,在该散在部13中,与该散在部13的周围相比,确保 了相对于SAP的膨润的空间余量。并且,借助该空间余量,即使在 SAP膨润的情况下,散在部13也不容易向吸收体材料12的厚度方向 隆起。结果,在吸收性物品1中,能够抑制散在部13存在的部分的隆 起,防止由该隆起产生的给予穿用者异物感。另一方面,在吸收性物品l出厂时,对该吸收性物品l施行单个 包装用的折叠加工。并且,在形成折缝的状态下将吸收性物品1单个 包装起来。为了实现吸收性物品的制造生产线的高速化,要求更迅速 地实施这种单个包装工序(例如,已经说明过的包装步骤S400)。并 且,为了谋求单个包装工序的迅速化,优选地,能够更容易在前述折 缝的形成位置折叠吸收性物品1。这里,吸收性物品1的弯曲的容易程度,依赖于配备在该吸收性 物品l中的吸收体材料12的各个部分的刚性(特别是,相当于折线位 置的部分的刚性)。另外,吸收体材料12的各个部分的刚性,依赖于 所述各个部分的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例如,纸浆纤维的单位面积重 量)。因此,纸浆纤维单位面积重量更低的前述散在部13,比该散在 部13的周围、即连续部14的刚性低。并且,如果采用散在部13与吸 收性物品1为了单个包装而被折叠时形成的折缝重叠的结构,则吸收 性物品1的折叠变得更容易。并且,如本实施形式所述,与该散在部13的短的方向与前述折缝 重叠的情况、或者该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及短的方向两者都不与前述折缝重叠的情况相比,在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与前述折缝重叠的情况 下,更容易以形成前述折缝的方式折叠吸收性物品1。结果,更容易 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的单独包装用的折叠工序。
进而,在本实施形式的散在部13与前述折缝重叠的情况下,吸收 性物品1,为了单个包装而进行的折叠变得容易,同时,在穿着时, 容易以前述吸收性物品1恰当地贴紧到穿用者的皮肤上的方式使之沿 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弯曲。
具体地说,现有技术的吸收性物品(即,前述散在部13不与折缝 重叠的吸收性物品,特别是,纸浆纤维高密度集聚的部分与前述折缝 重叠的吸收性物品),当为了单个包装被一度折叠时,会在该折叠位置 产生所谓的"打褶"。即,即使从包装用片36中取出折叠状态的吸收性 物品,为了穿着而将该吸收性物品展开,该吸收性物品也会恢复到折 叠的状态。这种"打褶,,的吸收性物品,难以安装到内衣上,另外,即 使在暂时安装到内衣上的情况下,也会恢复到折叠状态,所以,有从 内衣上剥离的危险性。进而,在穿着"打褶"的吸收性物品的情况下, 该吸收性物品变成在折叠位置稍有弯曲的状态,所以,在该折叠位置 附近,会在穿用者的皮肤与该吸收性物品之间产生间隙。并且,该间 隙给予穿用者以异物感,也会诱发排泄到吸收性物品的皮肤面侧的液 体泄漏。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中,由于^f氐刚性的散在 部13与前述折缝重叠,所以,吸收性物品l在前述折叠位置容易弯曲。 即,在本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上不容易"打褶",该吸收性物品1, 在从折叠状态展开时,不容易恢复到折叠的状态。因此,前述吸收性 物品1能够恰当地安装到内衣上,进而,容易沿着作为弯曲诱发部的 深槽部22使前述吸收性物品1弯曲。借此,能够以恰当地贴紧到穿用 者的皮肤上的状态穿着该吸收性物品1。并且,通过吸收性物品1恰 当地贴紧到穿用者的皮肤上,在穿用者的皮肤与该吸收性物品之间不 会产生间隙,防止由该间隙引起的异物感的发生以及液体从该间隙的 泄漏。并且,在前述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情况下,会更有效地发挥上述效果。
<<关于其它的散在部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以下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所述结构中,
为了防止吸收性物品1的部分的隆起,在具有纸浆纤维和SAP的吸收 体材料12中,分散地存在散在部13,在该散在部13中,纸浆纤维的 单位面积重量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低,SAP体积占有率比该散在部 13的周围高(下面,称为第一个实施例)。如前面所述,前述散在部 13的刚性比该散在部的周围的刚性低。因此,至少一个散在部13与 吸收性物品1折叠时形成的折缝重叠,并且,通过使该散在部13的长 度方向沿着该折缝,能够更容易地进行该吸收性物品1的折叠。
但是,散在部13的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式,也可以考虑其 它结构。下面,利用图IO对于其它散在部13的结构(下面,称之为 第二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 13的截面结构的图示。另外,在图10中,用箭头表示上下方向(即, 吸收体10的厚度方向)。
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如图IO所示,在上下方向上成 为三层的结构,包括SAP密集的密集层13a、空间层13b、纸浆纤 维集聚的集聚层13c。并且,在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位于相反面的 上方的状态下,从前述皮肤面侧起,集聚层13c、空间层13b、密集层 13a在上下方向依次排列。另外,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也和 第一个实施例同样,在从皮肤面观察吸收体材料12时,形成长圆形。
另一方面,在散在部13的周围(即连续部14),纸浆纤维在大致 均匀的密集状态下集聚。另外,形成在散在部13内的集聚层13c中的 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与连续部14中的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大致一 样。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中,由于在上下方向 上,SAP的密集层13a与作为对于该SAP膨润的空间余量的空间层 13b邻接,所以,即使在SAP膨润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于该膨润引 起的SAP的体积增加限制在空间层13b内,结果,能够抑制相当于吸收性物品的散在部13的部分的隆起。
进而,由于在前述散在部13的纸浆纤维的密集状态,与该散在部 13的周围相比,稀疏相当于形成在该散在部13内的空间层13b的体 积的量,所以,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也比该散在部13的周 围的刚性低。并且,在这种散在部13中,在至少一个散在部13与前 述折缝重叠、并且该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沿着该折缝的情况下,吸收 性物品1的折叠变得更容易。
下面更详细说明根据第二个实施例的散在部13,如图IO所示。 空间层13b的厚度比密集层13a的厚度大,在散在部13内,进一步确 保对于SAP膨润的空间余量。这里,所谓层厚指的是在吸收性物品1 置于水平状、并且该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朝向上方的状态(即,图 IO所示的状态)下的层厚。另外,如图IO所示,集聚层13c在皮肤 面侧与连续部14连接。这样,通过在吸收体材料12的皮肤面侧,在 该皮肤面侧的整个表面上以粉碎纸浆大致均匀的密集状态集聚,在穿 着吸收性物品l时,能够给予穿用者合适的触感。
为了获得具有上面所述的散在部13的吸收体材料12,在吸收体 制造步骤S100中,在取得吸收体材料12的基体材料15的步骤S102 中,获得在该基体材料15的厚度方向上具有不从一端侧贯通到另 一端 侧的凹状孔部15a的基体材料15。并且,以前述孔部15a的开口朝向 上方的方式将基体材料15载置到输送装置上,向前述孔部15a内只供 应SAP (即,向孔部15a内以不混杂纸浆纤维的方式供应SAP)。这 时,为了在前述散在部13中形成空间层13b,以形成在该孔部15a内 的SAP的密集层13a的层厚比孔部15a的深度短的方式向孔部15a内 供应SAP。
另外,在上述第二个实施例中,纸浆纤维集聚在连续部14及散在 部的集聚层13c内,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前述连续部14和相 当于散在部的集聚层13c的部分,也可以利用海绵构件或片状树脂等 形成。上面,基于上述实施形式,对于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进行了说明,但是,上述发明的实施形式是为了易于本发明的理解而进行的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不言而喻,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变更、改进,同时,在本发明中包含其等价物。特别是,本发明的实施形式并不局限于上面的说明中所记载的各种材
料的材质。另外,在吸收体材料12中,除纸浆纤维、SAP之外,也可以密集有粒状除臭材料、粒状抗菌材料、粒状冷却材料等。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配备一个吸收体材料1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吸收体10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沿长度方向配备侧部吸收体的结构。另外,也可以是代替侧部吸收体,在前述两端部的每一个上分别配备立体褶裥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为了进行单个包装而折叠成三折状的结构的吸收性物品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为了包装而折叠成四折以上的吸收性物品(即,折线位置设置在三个场所的吸收性物品)。进而,根据上述实施形式的吸收性物品1,为了进行单个包装而进行折叠,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
在弯曲成3字形的状态下进行单个包装。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为了进行单个包装将吸收性物品l折叠时形成的折缝,沿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短的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前述折缝也可以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进而,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端部与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交界位于前述折缝形成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端部和长度方向中央部的交界也可以位于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之外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散在部13主要分散地存在于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端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与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端部相比,该散在部13也可以更多地分散存在于长度方向的中央部。但是,在吸收性物品l中,吸收体材料12的长度方向端部所在的部位,在该吸收性物品1穿着时,与穿用者的腹部和臀部接触。穿用者的腹部、臀部的周围成为由于发汗等容易湿热的环境。因此,有必要在与该腹部、臀部接触的部位配置更多的SAP,从该腹部、臀部吸收更多的湿气。在这一点上,上述实施形式是优选的。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对于在吸收性物品l折叠时形成的折缝中,散在部13只重叠到更靠后端侧的折缝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散在部13也可以重叠到更靠前端侧的折缝上。另外,在上迷实施形式中,与前述折缝重叠的散在部13有两个。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在从皮肤面观察吸收体10时,在散在部13中至少存在一个和前述折缝重叠的散在部13即可。并且,例如,与该折缝重叠的散在部13的数目也可以比上述实施形式多。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在第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在散在部13内的SAP,分散在该散在部13内,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散在部13内的SAP也可以在该散在部13内局部地配置。
另一方面,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对散在部13为三层结构、在皮肤面侧形成纸浆纤维的集聚层13c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如前面所述,能够对于吸收性物品1的穿用者给予适宜的触感,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ll所示,也可以在相反面侧形成前述集聚层13c。图11是对应于图10的图示,表示在相反面侧形成纸浆纤维的集聚层13c的散在部13。另外,在图11中,上下方向用箭头表示。进而,散在部也可以不是三层结构,而是如图12所示,是只由密集层13a及空间层13b构成的两层结构的散在部13。图12是表示只备有密集层13a及空间层13b的散在部13的图示。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吸收体材料12中的SAP主要配置在散在部13内,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在散在部13以外的部分。例如,如图13A至图13C所示,SAP也可以堆积在吸收体材料12的相反面侧的表面(更正确地说,连续部14的相反面侧的表面)与薄纸ll之间。图13A至图13C分别是表示在散在部13之外的部分中配置有SAP的结构的图示。对于该结构例,示出了在散在部13内混合存在SAP和纸浆纤维的情况(图13A);散在部13由SAP的密集层13a、空间层13b及纸浆纤维的集聚层13c构成的三层结构的情况(图13B);和散在部13内只由密集层13a及空间层13b构成的两层结构的情况(图13C)。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在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体10时,各个散在部13形成长圆形(参照图3),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从皮肤面侧观察吸收体10时,只要能够规定各个散在部13的长度方向和短的方向,各个散在部13也可以形成除长圆形之外的其它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通过深槽压花加工,在吸收性物品1的皮肤面侧形成深槽部22。并且,深槽部22在鼓起部10a的两侧,从前述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延伸到后端部。另外,由于前述深槽部22达到包含在吸收体10中的吸收体材料12,所以,在该吸收体材料12的皮肤面侧也形成从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的部分延伸到位于后端部的部分的槽部14b。通过形成上述那样的深槽部22及槽部14b,在穿着时容易沿着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使吸收性物品1弯曲。
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1,容易以为了进行包装而形成前述折缝的方式折叠。换句话说,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容易弯曲。另一方面,吸收性物品1以该吸收性物品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上方侧突出的方式、以沿着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弯曲的状态穿着。这时,如果形成上述深槽部22及槽部14b,则该深槽部22及槽部14b起着弯曲诱发部的作用,容易使前述吸收性物品1沿着该吸收性物品的长度方向弯曲。结果,以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更正确地说,相当于吸收性物品1的鼓起部10a的部分)贴紧到穿用者的胯间部的方式,穿着该吸收性物品l。进而,由于深槽部22从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一直延伸到后端(换句话说,槽部14b从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的部分延伸到位于后端部的部分),所以,当使吸收性物品1的长度方向中的中央部弯曲时,端部也跟着弯曲。结果,吸收性物品1在恰当地弯曲的状态(能够恰当地贴紧到穿用者的身体上的状态)下穿着。
但是,前述槽部14b并不局限于此从位于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 的部分延伸到位于后端部的部分。例如,也可以是从位于吸收性物品 1的长度方向中央部的部分延伸到位于该吸收性物品1的后端部的部 分的深槽部22。这是因为,吸收性物品1的前端部与穿用者的腹部接 触。没有必要使该前端部弯曲。或者,前述槽部14b也可以不形成在 吸收体材料12上。但是,由于上述原因,优选地,形成前述深槽部 22和槽部14b。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作为被覆吸收体材料12的被覆构件, 对于配备有薄纸1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 也可以不被覆吸收体材料12。但是,在将吸收体材料12被覆的情况 下,能够防止密集在散在部13内的SAP流出到散在部13之外。在这 一点上,上述实施形式是优选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以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材料;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散在部;吸收性纤维在该散在部的密集状态比在该散在部周围的密集状态稀疏,并且,高吸收性树脂在该散在部中的体积占有率比在该散在部的周围的所述体积占有率高,在前述吸收性物品上构成包装用的折缝,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在该散在部的前述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前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
2. —种以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使用的吸收性物 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 吸收体材料;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 散在部;前述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 前述散在部配备有高吸收性树脂密集的密集层、在前述吸收体 材料的前述厚度方向上与前述密集层邻接的空间层, 在前述吸收性物品上构成包装用的折缝, 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 在该散在部的前述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前述散在部与该折缝重叠。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述吸收体材料具有吸收性纤维, 前述吸收性纤维集聚在前述散在部的周围。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该吸收性物品具有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 前述折缝是沿着前述吸收性物品的前述短的方向的折缝, 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中央部和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向的端部之间的交界位于前述折缝的形成位置,在前述吸收体材料的前述皮肤面侧,形成从位于该吸收性物品的 前述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部分延伸到位于该吸收性物品的前述长度方 向的端部的部分的槽部。
全文摘要
在包装吸收性物品时,能够使该吸收体材料更容易弯曲。一种在皮肤面侧与穿用者的身体接触的状态下使用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性物品包括吸收性物品本体;设置在该吸收性物品本体上、具有吸收性纤维和高吸收性树脂的吸收体材料;设置在该吸收体材料上的、具有长度方向、短的方向和厚度方向的散在部(13),在该散在部(13)中的吸收性纤维的密集状态,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的所述密集状态稀疏,并且,在该散在部(13)中的高吸收性树脂的体积占有率比该散在部(13)的周围的所述体积占有率高,在前述吸收性物品上构成包装用的折缝,在从前述皮肤面侧观察前述吸收性物品时,前述散在部(13)在该散在部的前述长度方向沿着前述折缝的状态下,与该折缝重叠。
文档编号A61F13/15GK101636134SQ20088000861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6日
发明者西川久美子, 野田祐树, 黑田贤一郎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