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449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吸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呼吸袋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其涉及可压缩呼吸袋。这种袋通常还 被称作人工呼吸器、人工呼吸袋、袋阀面罩(bag valvemask)等。
背景技术
呼吸袋是一种利用正压来给失去知觉的不呼吸的人的肺充气,或者支持浅的无效 自主呼吸,从而保持此人有氧并活着的装置。手动操作形式包括面罩和大手动挤压柔性球, 所述大手动挤压柔性球利用周围空气或者利用来自压缩气缸等的补充氧。传统的人工呼吸袋具有气囊(cuff),人工呼吸袋通过该气囊连接到氧气馈线并且 人工呼吸袋通过该气囊可连接到呼吸面罩、面罩、喉管、定压力阀(pip valve)等。手动操作人工呼吸袋是救护车、手术室和急诊室、急救袋、军民卫生员、救助单位等的标准配件。人们日益需求设计紧凑尺寸的呼吸袋,使得它们可容易地被急救人员携带,从而 大量的这种单元可被存储在给定的空间中。在本领域内,公知的有例如多种呼吸袋和与其结合使用的组件(面罩、单向阀、气 囊等)。美国专利No. 5,295,478公开了一种口对面罩人工呼吸器,其可携带于人的口袋 中,其包括口鼻面罩和插入到面罩中的止回阀,所述止回阀允许人来管理人工通气从而给 受难者的肺填充空气,并允许受难者在距实行救治的人员较远的情况下通过阀组件的出口 呼出空气。面罩可自身折叠,以形成用于储存具有吸气和呼气气流背压的止回阀的腔。美国专利No. 5,163,424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人工呼吸器,其包括延长的弹性可压 缩的挤压袋,所述挤压袋具有第一开口 ;单向阀,其用于将含氧气体吸入安装在第一开口 上的袋中;第二开口,其与透明管形式的阀壳体气密地连通,所述透明管具有用于将人工呼 吸器附连到面罩上的短管(pipe stub);出口,其用于呼出空气。所述管状阀壳体包括阀, 其具有阀座和弹性材料的盘形阀体,并且具有安装在中心的在阀座的孔中可沿着轴向移动 的突出导向销;主体,其位于透明管的自由端,具有形成用于呼出空气的出口的中心通道, 所述中心通道被与阀构件同轴设置并接触的环状台肩包围,所述用于将人工呼吸器附连到 面罩的管突起从透明管的侧部延伸,并与阀构件和位于透明管的自由端的主体之间的区域 连通。美国专利6,745,769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管的呼吸袋,呼吸袋包括袋形 中空主体,其限定了一方向的纵向轴线;至少一个折叠区域,其在所述主体上环形地延伸, 所述袋形主体沿着所述纵向轴线方向从第一稳定状态可折叠至第二稳定状态,在第一稳定 状态中,所述中空主体在所述折叠区域上平滑延伸,在第二稳定状态中,所述袋形主体沿着 所述轴线在所述折叠区域向内弯曲,以限定所述折叠区域内的环形折叠部;以及保持装置, 在使用所述呼吸袋的过程中,保持装置响应于所述袋形中空主体内的压力将所述中空主体 保持在所述第二稳定状态。
美国专利No. 5,121,745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自充气救援面罩,包括透明、柔性形式的保持塑料圆顶形可折叠部分,在其周围边缘具有设置有内置自密封气阀的可充气气 囊,其允许周围空气进入到可充气气囊中并且将所述空气自密封在稳定地保持形状的所述 自充气面罩中,所述气囊的形状被形成为适合鼻和嘴附近的区域,并有效地密封患者的脸; 吹进管,设置在圆顶的顶点的开口中,设置有吹嘴,以将呼出的空气传递给患者。面罩被包 装进携带箱中,所述携带箱具有两个相似的部分,以形成形状适于容纳扁平和折叠状态的 所述放气的面罩的容器,该容器通过关闭装置密封。美国专利No. 4,532,923公开了一种整体构造的手动操作人工呼吸袋,其具有大 致拉长的足球形,在一端具有入口,在另一端具有出口,在每个端部的折叠环具有厚度减小 的壁,从而所述端部可被叠缩,在所述折叠环之间具有加厚的壁部的脊,袋的中心的壁厚等 于折叠环之间的锥形端的所述脊的厚度,纵向肋形成在围绕周围隔开的袋的中心的外表面 上,使所述袋的弹性增大并且形状快速恢复。美国专利No 4,062,357涉及一种一次性人工呼吸面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包括面罩,并且可在至少一个延伸的可操 作状态和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之间变形,同时容易地伸展到可操作的延伸状态。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包括柔性中空主体,该柔性中空 主体沿着纵向轴线在空气吸入端和空气出口端之间纵向地延伸,并形成有至少三个环形折 叠区域;患者阀(patient valve),该患者阀安装在所述出口端并包括横向于所述纵向轴 线的面罩结合件;吸入阀组件;面罩,该面罩安装有面部接合缘、圆顶部分和可拆卸地连接 到所述面罩结合件的阀结合件;所述圆顶部分在可操作凹入状态和凸出存放状态之间可变 形,其中在所述凸出存放状态下所述圆顶部分反转并且所述阀结合件从所述面罩结合件拆 卸下来;所述组件可配置成处于至少一个延伸的可操作状态和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之间, 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所述至少三个环形折叠区至少部分地重叠。柔性中空主体按照风箱式布置(“手风琴”)收缩,使得多个折叠区域至少部分地 重叠。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式,吸入阀组件是形成有在前板和后板之间延伸的有限 流动空间的基本平坦的主体,并且所述吸入阀组件的厚度不超过10mm。根据本发明的设计,吸入阀组件包括第一止回阀,该第一止回阀便于周围空气流 入有限的流动空间内;排放止回阀,该排放止回阀在所述有限流动空间中的压力上升超过 预定的压力阈值时便于流体从所述有限流动空间流至外部环境;储器结合件,该储器结合 件用于连接氧气储藏袋;氧气结合件,该氧气结合件附装到氧气供应管线;第二入口止回 阀,该第二入口止回阀便于空气沿着从有限流动空间至柔性中空主体的方向流动。以下特征和实施方式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可被包括在呼吸袋中,并且组成本发明的 实施方式。·吸入阀组件的阀是瓣式阀(有时被称作“蘑菇式阀”);·前板形成有用于在完全收缩存放状态下容纳患者阀的面向后的突起的凹陷;·氧气结合件是从有限流动空间径向延伸的柔性短管;
·氧气结合件是从有限流动空间切向延伸的柔性短管;或者,短管从其径向地突出。但是,管不比阀突出得更多,即,不从吸入阀组件的周围突出;·在中空主体的空气吸入端的环形折叠区的直径被设计为容纳吸入阀组件,使得 从有限流动空间延伸的柔性短管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缠绕所述吸入阀组件;·在存放状态,面罩的阀结合件被容纳在患者阀的阀结合件容器中;·在所述存放状态,吸入阀和面罩被完全容纳在收缩的中空主体中;·通过将空气吸入端和空气出口端沿着相反方向拉动可容易地将中空主体伸展至 可操作的延伸状态;·在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组件的厚度不超过大约55mm ;·在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组件的厚度不超过吸入阀组件和患者阀的厚度之和;·在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组件的厚度不超过中空主体的中心环形折叠区的厚 度;·储器结合件安装有可收缩支撑元件,以保持储藏袋的开口和储器结合件之间的 自由流动通路;·中空主体可伸展至其中在中空主体的空气吸入端处的最后方的环形折叠区与相 邻的环形折叠区重叠的多个不同的中间状态,从而减小中空主体的有效容积;·在中间状态下,最后方的环形折叠区的内表面与相邻的环形折叠区的对应的内
表面重叠;·在中间状态下,最后方的环形折叠区的外表面与相邻的环形折叠区的对应外表
面重叠;·面罩结合件相对于中空主体的纵向轴线基本垂直地延伸;空气流动通路在中空 主体至面罩结合件之间通过患者阀的环形路径延伸,所述环形路径环绕患者阀的阀结合件 容器;·任选地,面罩/患者阀/柔性中空主体是透明的,以便于观察阀的操作并检查阀 障碍物,并且允许观察患者的分泌物;·中空主体包括6个环形折叠线和7个折叠区;·中空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部分收缩的可操作状态,其中至少一个环形折叠区反转 并至少部分地与至少一个其他环形折叠区重叠,其中所述中空主体中的容积减小,但保持 中空主体的弹性,从而中空主体在手动挤压之后自发地膨胀;·患者阀包括将呼气终端正压阀(pe印valve)可拆卸地附装到其上的结合件;·还设置有用于在部分折叠状态下固定中空主体的紧固器;·在操作状态下,面罩的阀结合件在脸部接合缘前方延伸,而在凸出的存放状态 下,面罩的圆顶反转,以使得阀结合件在脸部接合缘后方延伸;·面罩可以通过柔性、可收缩导管可拆卸地附装到患者阀上,所述导管采用风箱式 管的形式,一端附装到患者阀,其相反端附装到面罩的结合件;·在存放状态下,吸入阀组件和患者阀沿着所述装置的纵向轴线至少部分地重叠。


为了理解本发明并了解其具体实施,现在将仅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的方式参照附图描述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呼吸袋的等比例视图,所述呼吸袋配备有氧气储藏袋,并处 于完全伸展的操作状态;图2是图1的呼吸袋的分解等比例视图;图3是图1的呼吸袋的俯视图;图4A是呼吸袋的吸入端的剖开的等比例后视图;图4B是呼吸袋的吸入端的等比例后视图;图5A至5D是处于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的呼吸袋的相应视图,其中图5A是处于完 全收缩的存放状态的呼吸袋的侧视图,图5B是图5A的呼吸袋的截面侧视图,图5C是图5A 的呼吸袋的等比例后截面图,图5D是图5A的呼吸袋的主视图;图6是呼吸袋的侧部的截面图,患者阀安装有呼气终端正压阀;图7A是部分伸展的处于第二操作状态的呼吸袋的侧截面侧视图;图7B是部分伸展的处于另一操作状态的呼吸袋的侧截面侧视图;图8A和8B显示了分别处于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呼吸袋的修改 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其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收缩呼吸袋,呼吸袋总体 上用标号10指代,呼吸袋10包括在安装有总体上由标号16指代的吸入阀组件的空气吸入 端14和总体上由标号20指代的空气出口端之间的柔性中空主体12。氧化物储藏袋18附 装到吸入阀组件16上,并且空气出口端20配备有由标号24指代的患者阀,总体上由标号 28指代的面罩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患者阀24上。柔性中空主体12沿着在空气吸入端14和出口端20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L(图1) 纵向地延伸。中空主体由弹性材料(例如,硅橡胶)形成并且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例中, 为6个)由标号30A、30B、30C、30D、30F、30G指代的一体形成的环形折叠区,并且在所述环 形折叠区之间分别具有中间折叠区32A、32B、32C、32D、32F、32G,从而中空袋可收缩成一个 或多个其它操作状态(图5A至图5C),其中包括中空主体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图7A和图 7B)。通过将空气吸入端14和空气出口端20沿着中空主体的纵向轴线按照相反的方向 拉动来实现将中空主体12从其任一个收缩状态展开至其完全展开的状态。通过抓住中空 主体12的中间,并且将空气吸入端14沿着空气出口端20的方向按压至期望程度来实现将 中空主体收缩至部分收缩的操作状态。现在,进一步地具体参照图2和图4A来更好地观察空气吸入组件16。可以看出, 吸入阀组件是其中安装有阀并形成有在前板42和后板44之间延伸的有限空间40的基本 平坦的主体,如下所述。切向延伸的类型的管形式的氧气供应管线(或其它呼吸空气供应 管线)46延伸到有限空间40中,所述管46的端部安装有连接到氧气供应管线的短管48。 管46是柔性的,并且缠绕在吸入阀组件16上,从而其不从吸入阀组件的整体尺寸突出,并 且不从呼吸袋的收缩状态(例如,图4B所示)突出,管46不从吸入阀组件16或中空主体 边界延伸。
吸入阀组件16包括止回阀阵列,其又包括安装在后板44上并适于方便周围空气进入到有限空间40中的周围空气吸入阀50。吸入阀54被安装在前板42上,以便于气流 沿着从有限空间40至中空主体12的方向流动。压力阈值阀58安装在后板44上,用于在 有限空间40中的压力过高时排放通过气体供应管线46引入有限空间40中的氧或其它加 压气体。储器结合件62安装在后板44上,以通过结合件62将氧气储藏袋18连接到后板 44,在氧气储藏袋18和有限空间40之间延伸有自由流动通道,为了保持氧气储藏袋18和有限空间40之间的自由流动通道,提供一种螺旋弹簧 64形式的可压缩支撑元件,其可防止储藏袋18被不期望地压缩,否则储藏袋18会阻挡进入 有限空间40的通道。安装在空气出口端20的患者阀24是单向阀,其允许空气仅沿着图6的箭头70 的方向从中空主体12朝着患者流动。患者阀24固定地附装在中空主体12的空气出口 端20。患者阀24包括结合件74,以将面罩28按照安装连接或者剪切式连接(snip type connection)方式可拆卸地附装到其上,使得面罩28在操作期间保持附装到组件上,但是 其可容易地被拆卸以便于存放,如下所述。注意到,面罩结合件74沿着与中空主体的纵向 轴线L基本横向的轴线N(图1)的方向延伸。患者阀24还形成有环形结合件78,以将在肺 衰竭处理或其它医学情况下可用的呼气终端正压阀80 (图6)可拆卸地附装到其上,从而增 加患者呼气所需的出口力。患者阀24包括在中空主体12被挤压时的吸气状态和在中空主体12膨胀并且患 者(未示出)呼气时的呼气状态之间可变形的柔性隔膜84。在吸入状态,隔膜84变形以抵 靠环形阀座86 (图6),从而允许空气沿着箭头70的方向流动,同时结合件78的出口密封。 但是,在呼气状态下,隔膜84变形以密封座88,从而使得气流沿着与箭头70相反的方向流 动,而便于气流沿着箭头92的方向流动(例如)至周围环境或通过呼气终端单元(p^p cells)80流动到外部。结合件78的内径定为舒适地容纳面罩28的对应结合件84,如图5B和图5C所示。面罩28由弹性材料(例如,硅橡胶)形成,并包括压配合到患者阀24的面罩结合 件74上的阀结合件94。其相对边缘形成有被设计为与患者的鼻和嘴(未示出)柔软并且 密封地接合的面部接合缘98。这种布置使得面罩的圆顶部分在操作凹入状态(如图1、2、 3、6、7A和7B所示,其中面部接合缘98在阀结合件94下方连续延伸)和凸出存放状态(如 图5B和图5C所示,其中面部接合缘98在阀结合件94前方延伸)之间变形,其中面罩被设 计为占据最小的空间,以方便地存放在收缩的中空主体中,如图5B和图5C所示,其中所述 面罩28不从收缩的中空主体12凸出。如图5B和图5C中可进一步看出,吸入阀组件16的前板42形成有向后朝向的凹 陷102,所述凹陷102被安装为在完全收缩状态下用于容纳患者阀24的向后突起106,吸入 阀组件16和患者阀24互相连接,从而它们被很好地容纳在收缩的中空主体12中,并且不 从其突出。因此,应该注意,存放状态下,吸入阀组件16和患者阀24至少部分地沿着装置 的纵向轴线L重叠。如图5B和图5C所示,在完全收缩状态下,呼吸袋组件10的厚度基本与中心环形 折叠区30C的宽度对应,同时相邻的环形折叠区重叠。如上所述,在该状态下,吸入阀组件 16和患者阀24被完全容纳在收缩的中空主体中,并且不超过大约50-70mm范围内的收缩宽度,在特定实施方式中,不超过大约55mm。现在转到图7A和7B,显示了处于两种不同操作状态的呼吸袋组件,呼吸袋组件部 分收缩并且用于获得较少的人工呼吸器的有效容积。在图7A中,中空袋在第一相应状态收 缩,其中最后面的环形折叠区30F的内表面与相邻环形折叠区30D的对应内表面重叠,从而 部分收缩的中空袋的容积减小大约25%,以便于对少年等的救治。但是,所述容积可被设计 为适应于不同的需求。在图7B的实施方式中,最后面的环形折叠区30F的外表面与相邻的环形折叠区 30D的对应外表面重叠,折叠区30F和30D均与中间折叠区30C形成部分重叠关系。在这种 状态下,中空主体12的有效挤压容积被进一步减小,从而便于幼童等使用。在图7A和7B中可进一步看出,为了将中空主体保持在其部分收缩的位置,安装有 由标号119指代的例如Velcro 紧固器、磁性紧固器、卡扣式紧固器(snap-type fastener) 等的锁定机构。通过将面罩28从面罩结合件74拆卸下来、将空气吸入端14沿着在空气吸入端14 和空气出口端20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朝空气出口端20以风箱式(bellows-type)压缩来 收缩所述袋12,获得与中心环形折叠区(图5A)的宽度对应的紧凑尺寸的袋,从而将呼吸袋 10转换为收缩的存放状态。然后,通过将阀结合件94上的圆顶变形并将阀结合件94导入 到患者阀24的结合件78的容器内来反转面罩28。按照相反的操作顺序来将呼吸袋10伸展到其操作状态(例如,图1)。还应该知道,组件的任意部件可以是透明的,以提供对其操作组件的观察和视觉 检验,从而鉴定患者的分泌物。在附图中显示并且在之前描述的阀是瓣式阀,其用于获得基本小尺寸的装置,尤 其是在其折叠状态。中空袋的结构和设计使得其自然地趋向于保持其膨胀状态,从而在挤压时中空袋 中空气被迫进入患者阀组件24(在此状态下,空气由于单向进入阀54的作用不能通过空气 吸入组件逃逸)。但是,在停止对中空袋的挤压时,在空气通过进入阀组件16吸入时其可自 然地保持其膨胀状态而不通过阀组件24从患者吸入空气或分泌物。还应注意到,一个或多个中间折叠区32A、32B、32C、32D、32F和32G采取双环形缘 (如图1和图5C所示,分别由标号32’和32”指代)的形式,从而即使在装置在存放状态放 了很多年以后,所述缘也始终具有弹性,以反弹并允许中空主体像泵一样工作。现在转到图8A和图8B的实施方式,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可收缩呼 吸袋,呼吸袋通常由100指代,并且具有与参照前述实施方式讨论的相似结构的柔性中空 主体112,所述中空主体112在空气吸入端114和总体上由标号120指代的空气出口端之间 延伸。氧化物储藏袋118附装到吸入阀组件上。空气出口端120安装有由124指代的患者 阀。在该实施方式中,面罩128 (与先前讨论的面罩类似)通过柔性、可收缩导管132 可拆卸地附装到患者阀124上,管道132在该实施例中是风箱式管,在一端附装到患者阀 124,并且在其相反端附装到面罩128的结合件194。所述布置使得仅通过拉动所述装置的相反两端并且使面罩128置于患者面部上, 就可将呼吸袋100容易地从其完全收缩状态(图8B)伸展到其可操作状态(完全或部分伸展;例如图7A和7B所示),并且所述呼吸袋可容易被操作。应该注意,在收缩状态(图8B),可收缩导管132处于其收缩、紧凑的状态,允许整 个装置保持小而紧凑的尺寸,基本不超过中间环状折叠区130的宽度。本发明相关的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容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 明以及必要变更的范 围的情况下,可作出各种改变、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一种可收缩呼吸袋组件,该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包括柔性中空主体,该柔性中空主体围绕其纵向轴线在空气吸入端和空气出口端之间纵向地延伸,并形成有至少三个环形折叠区;患者阀,该患者阀安装在所述出口端并包括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面罩结合件;吸入阀组件;面罩,该面罩安装有面部接合缘、圆顶部分和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面罩结合件的阀结合件;所述圆顶部分在可操作凹入状态和凸出存放状态之间可变形,其中在所述凸出存放状态下所述圆顶部分反转并且所述阀结合件从所述面罩结合件拆卸下来;所述组件可配置成处于至少一个延伸的可操作状态和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之间,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所述至少三个环形折叠区至少部分地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吸入阀组件是形成有在前板 和后板之间延伸的有限流动空间的基本平坦的主体,并且安装有阀阵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前板形成有凹陷,所述凹陷用 于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容纳所述患者阀的面向后的突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吸入阀组件的厚度不超过大 约 IOmm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吸入阀组件的阀阵列包括第 一止回阀,该第一止回阀便于周围空气流入所述有限流动空间内;排放止回阀,该排放止回 阀在所述有限流动空间中的压力上升超过预定的压力阈值时便于流体从所述有限流动空 间流至外部环境;储器结合件,该储器结合件用于连接氧气储藏袋;氧气结合件,该氧气结 合件附装到氧气供应管线;以及第二入口止回阀,该第二入口止回阀便于空气沿着从所述 有限流动空间至柔性中空主体的方向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吸入阀组件的阀是瓣式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氧气结合件是从所述有限流 动空间径向延伸的柔性短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氧气结合件是从所述有限流 动空间切向延伸的柔性短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中空主体的所述空气吸入 端处的环形折叠区的直径被设计为容纳所述吸入阀组件,使得从所述有限流动空间延伸的 柔性短管的至少一部分至少部分地缠绕在所述吸入阀组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存放状态,所述面罩的所述 阀结合件被容纳在所述患者阀的阀结合件容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存放状态,所述吸入阀和所 述面罩被完全容纳在收缩的所述中空主体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通过将所述空气吸入端和所述空 气出口端沿着相反方向拉动,可容易地将所述中空主体伸展至所述可操作的延伸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所 述组件的厚度不超过大约55mm。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所 述组件的厚度不超过所述中空主体的中心环形折叠区的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下,所述组件的厚度不超过所述吸入阀组件和所述患者阀的厚度之和。
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储器结合件安装有可收缩支 撑元件,以保持所述储藏袋的开口和所述储器结合件之间的自由流动通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中空主体可伸展至中间状态, 在该中间状态下在所述中空主体的所述空气吸入端的最后方的环形折叠区与相邻的环形 折叠区重叠,从而减小所述中空主体的有效容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中间状态下,所述最后方 的环形折叠区的内表面与相邻的环形折叠区的对应的内表面重叠。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中间状态下,所述最后方 的环形折叠区的外表面与相邻的环形折叠区的对应的外表面重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面罩结合件相对于所述中空 主体的所述纵向轴线基本垂直地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空气流动通路在所述中空主体至 所述面罩结合件之间通过所述患者阀的环形路径延伸,所述环形路径环绕所述患者阀的所 述阀结合件容器。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至少所述面罩/所述患者阀/所述 柔性中空主体是透明的。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中空主体包括6个环形折叠线 和7个折叠区。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中空主体具有至少一个部分 收缩的可操作状态,在该状态中至少一个环形折叠区反转并至少部分地与至少一个其他环 形折叠区重叠,其中所述中空主体中的容积减小,但保持了所述中空主体的弹性,从而所述 中空主体在被手动挤压之后自发地膨胀。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还设置有用于在部分收缩状态下 固定所述中空主体的紧固器。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可操作状态下,所述面罩的 所述阀结合件在所述脸部接合缘前方延伸,而在所述凸出的存放状态下,所述面罩的所述 圆顶反转,以使得所述阀结合件在所述脸部接合缘后方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所述面罩可以通过柔性的可收缩 导管可拆卸地附装到所述患者阀上,所述导管采用风箱式管的形式,在一端附装到所述患 者阀,在其相反端附装到所述面罩的结合件。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收缩呼吸袋组件,其中在所述存放状态下,所述吸入阀组 件和所述患者阀沿着所述装置的所述纵向轴线至少部分地重叠。
全文摘要
提供了一种可收缩呼吸袋组件(10),其包括柔性中空主体(12),该柔性中空主体沿着纵向轴线(L)在空气吸入端和空气出口端之间纵向地延伸,并形成有至少三个环形折叠区域(32)。患者阀(24)安装在所述出口端并包括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面罩结合件。还包括吸入阀组件(16)和面罩(28),面罩安装有面部接合缘(98)、圆顶部分和可拆卸地连接到面罩结合件的阀结合件。所述面罩的圆顶部分在可操作凹入状态和凸出存放状态之间可变形,其中在凸出存放状态下,所述圆顶部分反转并且所述阀结合件从所述面罩结合件拆卸下来。所述组件可配置成处于至少一个延伸的可操作状态和其中所述环形折叠区(32)至少部分地重叠的完全收缩的存放状态之间。
文档编号A61M16/00GK101820940SQ200880111097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9日
发明者伦·赖斯曼 申请人:微Bvm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