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84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是现代医学开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腹壁无瘢痕手术的 一种核心医疗工具,具体是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
背景技术
腹腔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医疗器械,用于检査、诊断和治疗腹腔、盆腔等病变。与 开腹手术相比较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安全等诸多优点。
但是,目前的腹腔镜手术多采用腹壁2 4孔操作法,其优点是可以避免了在病人腹 部留下长条状的伤疤,但在腹部仍然留有2 4个长度为1 2厘米的线状疤痕, 一定程度 上影响了美容效果,并且增大了对腹壁的创伤。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脐 部入路内镜手术成为腹壁无瘢痕技术的研究热点。由于其周围器械与穿刺套管之间的外部 冲突和相互干涉,因此,目前经脐部入路腹壁无瘢痕手术多在实验阶段,没有进行临床使 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腹腔镜的不足,提出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 统。本发明经人体的自然腔道(脐部)进入腹腔,在腹腔镜摄像系统的监视下,通过本发 明的多个操作通道插入多种不同形态、不同性能的腹腔镜器械进行多种微创手术,术后缝 合脐部切口,可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腹壁无瘢痕手术,便捷、安全,将病人的手术创伤与 痛苦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手术的质量,丰富了腹腔镜手术的诊治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包括带操作通道的腹腔镜、具有 两个以上操作通道的腹腔镜鞘管及多操作通道腹腔镜影像系统,所述腹腔镜包括内镜主 体,与内镜主体连通的操作通道、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目镜输入端、冷光源输入端、内 镜端部及硬质内镜先端部。具体来说,腹腔镜端部直径为5. 5 6. 5mra,端部管厚度0. lmm, 端部长度300 400mra,操作通道直径2. 5 3. Omm,最佳直径2. 8mm,两独立的进水通道 和出水通道直径均为lram,目镜输入端的光学镜头直径2.8ram,且光学镜头为广角形式, 视场角为80 90度,光学镜头分别是O度、10度、12度、22度、30度、45度、70度等 规格。所述腹腔镜的冷光源输入端、目镜输入端位于内镜主体中轴线的同一侧,且冷光源 输入端与内镜主体中轴线成卯度设计,目镜输入端与主轴线成45度设计。这样腹腔镜整 体呈"枪式"结构,增强了手术操作者的把握性、稳定性,避免了手术器械与光源、摄像
3系统相互之间的外部冲突。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腹腔镜鞘管包括鞘管主体,以及与鞘管主体连通的 至少带有两条相互独立的操作通道、鞘管端部及鞘管先端部,其端部直径10 15mm,端 部管厚度为0. Iran,端部长度200 300mm,两独立的操作通道直径分别是2. Omm。
所述鞘管主体上设置有与腹腔镜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上设置有卡接口, 所述腹腔镜的内镜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口配合连接的连接轴,通过卡接口与连接轴的相互 卡接,可以方便地安装和拆卸;另外,所述内镜端部穿设于鞘管端部并从鞘管先端部的出 口伸出。且为了使得通过鞘管独立通道的软性手术器械在伸出鞘管先端部操作通道出口便 可在腹腔镜的视野之下,把鞘管先端部的操作通道的出口设置腹腔镜在鞘管的出口之前, 距离为3 8mm。
在本发明中,所述腹腔镜鞘管中的操作通道为两条,该两条操作通道间相互成夹角设 计,其角度范围是45 65度,所述的三通道腹腔镜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成夹角设 计,其角度为60度。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腹腔镜鞘管的两个操作通道所在的平面与三通道 腹腔镜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在的平面的成夹角设计,其角度45度;所述腹腔镜鞘管 两独立的操作通道的入口与腹腔镜的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的入口在腹腔镜的内镜主体中 轴线线的投影的距离为25 50mm;两独立的操作通道的入口与腹腔镜的操作通道入口在 腹腔镜内镜主体的中轴线上投影的距离为60 100mrn,这样的空间距离可以保证手术中通 过各操作通道进入人体的器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不至于相互冲突,以发生相互干涉而影 响手术的正常进行。
为了方便所述穿过腹腔镜鞘管的操作通道进入腹腔的手术器械为具备先端部转向功 能的、操作简便的软性多关节腹腔镜手术器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的腹腔镜系统经人体的自然腔道(脐部)进入腹腔,减 少了手术切口,操作简单、安全,避免了腹腔镜器械与鞘管、腹腔镜之间的外部冲突,可 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腹壁无瘢痕手术,将病人的手术创伤与痛苦降到最低限度。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立体图一;
图2是本发明中腹腔镜的结构立体图3是本发明中腹腔镜的端部示意图4是本发明中腹腔镜鞘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中鞘管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鞘管先端部侧面剖视图7是本发明中腹腔镜与腹腔镜鞘管配合使用时操作通道间的角度与操作平面角度 示意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中鞘管主体上配置有气腹机接口的鞘管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鞘管主体上配置有气腹机接口的鞘管端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l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包括带有两条操作通道 的腹腔镜鞘管1、腹腔镜4、使用光纤线3连接腹腔镜4的冷光源接口 44和冷光源主机 11、使用数据线8连接腹腔镜4的目镜输入端48与图像处理中心12、腹腔镜的独立进水 通道45 (或气腹机接口)通过连接管5与气腹机118相连接、出水通道46 (或气腹机接 口 )通过连接管9连接在冲洗吸引器13、图像处理中心12后面板连接监视器10,监视器 10、冷光源主机ll、图像处理中心12与冲洗吸引器13分别置入在特制的手推车14中。
由图1可知,特制的先端部可弯曲的两关节手术器械2和7通过腹腔镜鞘管1中的两 个操作通道18和19进入腹腔。硬性或者软性的手术器械6可以通过腹腔镜4的操作通道 入口 47进入腹腔。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中所述的腹腔镜4由硬质内镜先端部41,内镜端部42, 内镜主体43,光源输入端44,进水通道45,出水通道46,操作通道47,目镜输入端48 和与鞘管组件1连接的连接轴49组成。其中,内镜端部42直径为5. 5 6. 5mm,内镜端 部42的管壁壁厚为0. lmm,内镜端部42的长度300 400咖,操作通道47直径2. 5 3. 0誦, 最佳直径2.8mm,两独立的进水通道45和出水通道46的内径各为lmm;内镜先端部41 由进水通道45的出口 451,出水通道46的出口 461,操作通道47的出口 471,目镜输入 端48的出口 481和光纤441组成。冷光源输入端44、目镜输入端48位于内镜主体43中 轴线的同一侧,且冷光源输入端44与内镜主体43中轴线成90度设计,目镜输入端48 与内镜主体43中轴线成45度设计,整体呈"枪式"结构,符合人体工程学构造,增强了 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的把握性、稳定性。
如图4、 5所示,本发明中的腹腔镜鞘管1包括鞘管先端部15,鞘管端部16,鞘管主 体17,操作通道一 18,操作通道二 19和鞘管组件1与腹腔镜连接的连接装置111,通过 该连接装置111内部的卡接口与所述的腹腔镜4的连接轴卡接,便于安装及拆卸。所述鞘
5管端部16直径10~15咖,鞘管端部16管壁壁厚为0. l,,其长度200 300rnrn,两独立 的操作通道一 18和操作通道二 19的直径均是2. Omm。鞘管先端部15包括操作通道一 18 的出口 181,操作通道二19的出口 191以及腹腔镜在鞘管端部出口 151。
如图6所示的腹腔镜鞘管1的先端部15结构设计示意图。腹腔镜4通过内镜主体43 上的连接轴49与腹腔镜鞘管1的连接装置111相配合,腹腔镜4的端部进入腹腔镜鞘管 1的腹腔镜通道,所述腹腔镜4的光学镜头481与腹腔镜鞘管1的操作通道一 18或操作 通道二 19的先端部出口 181或191的距离L, L的范围是3 8ram,腹腔镜4的光学镜头 481的视场角A, A的范围是80 90度。
如图7所示,腹腔镜鞘管1的两独立操作通道18和19之间的角度为B,其角度范围 是45 65度;腹腔镜鞘管1的两个操作通道一 18和操作通道二 19所在的平面与三通道 腹腔镜4的进水通道45和出水通道46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B, B为45度;腹腔镜进水通 道45与出水通道46之间的夹角为D, D为60度。另外,本发明中的腹腔镜鞘管1与腹腔 镜4配合时,其两独立的操作通道一 18和操作通道二 19的入口与三通道腹腔镜两独立的 进水通道45和出水通道46的入口在腹腔镜4的内镜主体43的中心线的投影的距离为 25 50mm;此外,两独立的操作通道一 18和操作通道二 19的入口与腹腔镜的操作通道 47入口在三通道腹腔镜的中心线的投影的距离为60 100mm,这样的距离可以保证手术中 通过各操作通道进入人体的器械在不同的空间层面,不至于相互冲突。
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可弯曲的两关节手术器械2和7在腹腔内可以转动角度,来进 行不同方位角度的手术操作,其还可以通过与手术器械2和7联动的装置来实现手术器械 的角度的转换,通常手术器械可以向上转动30 60度,这样,手术器械的可操控性强, 能轻松方便地进行多种腹腔手术操作。
本发明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经人体的自然腔道(脐部)进入腹腔,在腹腔镜摄像 系统的监视下,通过多通道腹腔镜鞘管、腹腔镜的多个操作通道插入多种不同形态、不同 性能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多种微创手术,术后缝合脐部切口。减少了手术切口,操作简 单、安全,避免了腹腔镜器械与鞘管、腹腔镜之间的外部冲突,可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腹 壁无瘢痕手术,将病人的手术创伤与痛苦降到最低限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图9所示,所述腹腔镜鞘 管主体17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气腹机118连接的气腹机接口 171,该气腹机接口 171通过 连接管119与气腹机118连接,而所述腹腔镜4的独立进水通道45和出水通道46通过连 接管5、 8连接在冲洗吸引器13上,与实施例一主要不同之处就是将气腹机118直接与腹腔镜鞘管主体1直接相连。如图IO所示,气腹机接口 171的鞘管端部出口为1711,气腹 机118通过连接管119和气腹机接口171进入鞘管的气体与腹腔镜4共用同一个鞘管通道 151。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 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操作通道的腹腔镜、具有两个以上操作通道的腹腔镜鞘管及多操作通道腹腔镜影像系统,所述腹腔镜包括内镜主体,与内镜主体连通的操作通道、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目镜输入端、冷光源输入端、内镜端部及硬质内镜先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 鞘管包括鞘管主体,以及与鞘管主体连通的至少带有两条相互独立的操作通道操作通道、 鞘管端部及鞘管先端部,所述鞘管主体上设置有与腹腔镜相互连接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 置上设置有卡接口,所述腹腔镜的内镜主体上设置有与卡接口配合连接的连接轴,通过卡 接口与连接轴之间的相互卡接将腹腔镜鞘管与腹腔镜相互连接,所述内镜端部穿设于鞘管 端部并从鞘管先端部的出口伸出。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 的冷光源输入端、目镜输入端位于内镜主体中轴线的同一侧,且冷光源输入端与内镜主体中轴线成90度设计,目镜输入端与主轴线成45度设计。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腔 镜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成夹角设计,其角度为60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腹腔镜 鞘管中的操作通道为两条,该两条操作通道间相互成夹角设计,其角度范围是45 65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腔镜鞘管的两个操作通道所在的平面与腹腔镜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在的平面的成夹角设计,其角度45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腔镜鞘管两独立的操作通道的入口与腹腔镜的进水通道及出水通道的入口在腹腔镜的内镜主体中轴线线的投影的距离为25 50mm;两独立的操作通道的入口与腹腔镜的操作通道 入口在腹腔镜内镜主体的中轴线上投影的距离为60 1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过腹 腔镜鞘管的操作通道进入腹腔的手术器械为具备先端部转向功能的、操作简便的软性多关 节手术操作器械。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鞘管先端部操作通道的出口设置在鞘管中腹腔镜的出口之前,距离为3 8mra。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带鞘管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包括带操作通道的腹腔镜、具有两个以上操作通道的腹腔镜鞘管及多操作通道腹腔镜影像系统,所述腹腔镜包括内镜主体,与内镜主体连通的操作通道、进水通道、出水通道、目镜输入端、冷光源输入端、内镜端部及硬质内镜先端部。本发明的多操作通道腹腔镜系统经人体的自然腔道(脐部)进入腹腔,在腹腔镜摄像系统的监视下,通过多通道腹腔镜鞘管、腹腔镜的多个操作通道插入多种不同形态、不同性能的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多种微创手术,术后缝合脐部切口。减少了手术切口,操作简单、安全,避免了腹腔镜器械与鞘管、腹腔镜之间的外部冲突,可以真正意义上地实现腹壁无瘢痕手术,将病人的手术创伤与痛苦降到最低限度。
文档编号A61B1/313GK101491430SQ200910037478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铁 乔 申请人: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