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6668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 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脚湿气,生于足趾,由湿热下注或接触湿毒邪气而发。初病足趾间有小水 庖,甚痒,经擦破后则流水,局部可有脱屑或结痂。因反复作趾间湿烂,故又 称"水溃疮"。脚湿气每易有继发性感染,重症渗出液显著增多,并有特殊臭味, 局部皮肤(以足趾屈侧近趾根附近为多见)易擦烂露出红色糜烂面,局部渐肿, 甚至连及足面,名为"臭田螺",也有叫"香港脚"的。另有一种脚湿气,趾间 干痒,局部皮肤粗糙脱屑,气候寒冷时,容易出现皲裂。脚湿气依其皮损表现 常可分为以下3型,但三者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1.鳞屑水疱 型,最常见,常于趾间、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及疱疹,聚集 或散在,壁厚发亮,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瘙痒,疱干后脱屑,呈小的领圈状 或大片形,不断脱落,不断发生,病情稳定时,常以脱屑表现为主;2.浸渍糜 烂型,常见于第四、第五趾间,角质层浸渍、发白、松软,剥脱露出红色糜烂 面或蜂窝状基底,可有少许渗液,本型易继发感染,并发急性淋巴管炎、淋巴 结炎和丹毒等;3.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根、足跖及其侧缘,角质层增厚、粗 糙、脱屑、干燥,自觉症状轻微,每到冬季,易发生皲裂,本型常发生于病期 较长、年龄较长患者。
疥疫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疥虫属于螨类,寄生在人和哺 乳动物的皮肤内。疥疮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皆可发病,好发于指侧、指缝、 腕肘关节的屈侧、脐周、下腹部、外阴部、腋窝前缘、腹股沟、大腿内侧、臀 部及女性乳房皱襞处。儿童感染疥疮可波及头部及全身皮肤。病程可持续数周 至数月。疥疮的临床症状是皮肤刺痒,在瘙痒部位同时出现小皮疹、小水疱或 结痂等皮疹。
目前用于治疗脚湿气或疥疮的药物名目繁多,但是这些药物大都专一性太 强,而且都是对症治疗,疗效差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用后 不易复发,而且可同时用于治疗脚湿气和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同时提供该组合 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制
成土荆皮3 15g、硫磺3 9g、轻粉l-3g、樟脑1 6g、苦参3 15g、花椒l~9g。
本发明组合物中土荆皮,别名土槿皮,性温、味辛、有毒,归肺、脾经,
杀虫止痒,用于疥癣瘙痒;硫磺,也称硫黄,味酸、性温,具有杀虫止痒之功 效;轻粉,辛、寒、有毒,归肝、肾经,具有杀虫、攻毒之功效;樟脑,辛、 热,入心、脾二经,具有通窍、杀虫、止痛、辟秽之功效;苦参,性寒、味苦, 入肝、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花椒,别名川椒, 性温、味辛,归入脾、胃、肾经,具有芳香健胃、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 解毒、燥湿杀虫之功效。以上六味药配伍,共奏杀虫止痒、收湿敛疮、温散止 痛、开窍辟秽之功效。
进一步地,为取得最佳疗效,在上述原料药配伍基础之上,所述组合物中 还可以添加有煅白矾3~9g、雄黄3~9g、百部3~15g、大风子仁3~9g。其中, 煅白矾,别名枯矾,酸、涩、有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燥湿、解毒、 杀虫的作用;雄黄,性温、味辛,归肝、大肠经,有毒,具有解毒杀虫之功效; 百部,味甘苦、性微温、灭虱杀虫;大风子仁(大风子俗称大枫子),性热、味 辛,入肝、脾、肾经,可用于祛风,攻毒,杀虫。
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骤进

(1) 以重量/体积比计,称取土荆皮3~15g、硫磺3~9g、轻粉l~3g、樟脑 l~6g、苦参3~15g、花椒l~9g、医用酒精200~500ml,备用;
(2) 将步骤(1)的六味原料药共研细末之后,加入医用酒精浸泡2 7天, 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进一步地,步骤(1)中,在土荆皮、硫磺、轻粉、樟脑、苦参、花椒六味 原料药的基础之上,另添加称取有煅白矾3~9g、雄黄3~9g、百部3~15g、大 风子仁3~9g;步骤(2)中,将步骤(1)的十味原料药共研细末。
本发明原料药共研细末时,细末的粒度一般是越细越好,优选80 100目。所述医用酒精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用的浓度70% 75% (体积)的酒精。 使用方法直接将本发明外用药水均匀涂于患处, 一日2 3次,每一患处
每次约3~6ml。 临床试验
(1) 一般资料收治门诊患者共202例,具体分为脚湿气和疥疮两组,其 中,脚湿气组120例,男44例,女76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72岁,病程 最短1个月,最长8年,本组病例足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疱、糜烂、角化过度 及脱屑等皮损,其中水疱型32例,糜烂型52例,角化过度型36例;疥疮组82 例,男56例,女26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年 有余,本组病例都具有疥疮的典型症状剧烈瘙痒,遇热加剧,夜间尤甚。
(2) 疗效评定标准
脚湿气痊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明显减轻, 皮损消退在50%以上,复查真菌仍有阳性;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疥疮痊愈瘙痒控制,皮疹消失,无新疹出现,仅遗留色素斑、色减斑 或结痂;显效瘙痒显著减轻,皮疹大部分消退;无效瘙痒减轻,皮疹仍残 留较多者。
(3) 给药方式及其使用方法脚湿气组以实施例6的外用药水给药,疥疮 组以实施例5的外用药水给药,直接均匀涂于患处, 一日2 3次,每处一次大 约3 6ml, 一般3 4天即可显效或是痊愈。
(4) 治疗结果脚湿气组,痊愈88例,显效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 为93.3%;疥疮组,痊愈58例,显效1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卯.2%。
典型病例
病例l、 2、 3的脚湿气组分别以实施例4、 1、 2的药水给药,病例3、 4的 疥疮组分别以实施例2、 3的药水给药,用药棉蘸取药水直接均匀擦于患处,一 日2~3次,每次每一患处的用药量控制在3~6ml。
病例l张某,男,18岁。自小酷爱运动,运动后起初只是感觉脚部经常发 汗,黏糊糊的,没太在意,随后严重到两足趾缝水泡、溃破、糜烂、瘙痒,冬 季较轻,夏季糜烂红肿,这样的症状已3年余,诊断为脚湿气。用实施例4的 本发明药水涂抹3天后,糜烂处渗出液明显减少,溃烂面积也明显縮小,红肿 明显减轻,随后又继续连用7天,红肿疼痛消失,溃烂渐愈,随访至今未再复 发。病例2许某某,女,60岁,农民。患者就诊时足趾部有鳞屑成群的小水疱, 破裂,瘙痒,诊断为脚湿气。之前曾尝试多方治疗,起初都一定程度的疗效, 但是停药一段时间后就又复发。后经人介绍,于2009年3月来发明人处就诊, 用实施例1的本发明药水涂抹3天后,小水疱就不见了,也不痒了,随后又推 荐继续用药巩固一星期,随访至今未再复发。
病例3王某某,男,28岁,自述每年夏季,两足脚趾出现小水疱,并糜烂, 奇痒并伴有足部臭汗,不勤洗脚时尤甚。诊断为脚湿气,症属湿热内郁,治宜 清热除湿,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药水,3后明显好转,10天后痊愈,随访至今 未见复发。
病例4陈某某,男,42岁,农民,长期在外务工,生活居住流动,近半年 来觉全身皮肤瘙痒,尤以肘窝、腋窝为甚,夜间自觉剧痒难以入眠,搔破后皮 肤呈点状红色丘疹,曾自行外用硫磺软膏,症状稍缓,但仍不能痊愈。后来发 明人处就诊,诊断为疥疮,外用本发明实施例2药水涂抹,4天后即痊愈,而且 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病例5李某,男,48岁。2008年5月就诊。两手指缝、腕部屈侧、肘窝、 腰部、下腹部、外生殖器均有丘疹,小如针尖或米粒大,以夜间瘙痒为甚,病 程己半年之久,确诊为疥疮。外用本发明实施例3药水,3天就明显好转,七天 后就痊愈了,后又巩固使用一周,回访至今未见复发。
结合上述的药理分析、临床实验以及典型病例可知,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直 接涂于患处,直达病所,疗效确切,用后不易复发,制备方法也极为简单、易 行,对脚湿气和疥疮均有显著的疗效,治疗脚湿气的有效率为93.3%,治疗疥疮 的有效率为90.2%。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3g、硫磺3g、轻粉lg、樟脑lg、苦参3g、 花椒lg。将以上六味药共研细末至80目,加入医用酒精200ml,浸泡2天,取 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实施例2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5g、硫磺4g、轻粉1.3g、樟脑2g、苦参4g、 花椒2g。将以上六味药共研细末至85目,加入医用酒精250ml,浸泡3天,取 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3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10g、硫磺6g、轻粉2g、樟脑4g、苦参8g、 花椒6g。将以上六味药共研细末至90目,加入医用酒精300ml,浸泡4天,取 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4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15g、硫磺9g、轻粉3g、樟脑6g、苦参15g、 花椒9g。将以上六味药共研细末至100目,加入医用酒精500ml,浸泡7天, 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5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3g、硫磺3g、轻粉lg、樟脑lg、苦参3g、 花椒lg、煅白矾3g、雄黄3g、百部3g、大风子仁3g。将以上十味药共研细 末至80目,加入医用酒精200ml,浸泡2天,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6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7g、硫磺5g、轻粉1.5g、樟脑3g、苦参6g、 花椒6g、煅白矾5g、雄黄4g、百部7g、大风子仁4g。将以上十味药共研细 末至88目,加入医用酒精320ml,浸泡3天,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7
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12g、硫磺8g、轻粉2.5g、樟脑5g、苦参10g、 花椒4g、煅白矾7g、雄黄6g、百部12g、大风子仁8g。将以上十味药共研 细末至95目,加入医用酒精400ml,浸泡5天,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实施例8称取下述各原料药土荆皮15g、硫磺9g、轻粉3g、樟脑6g、苦参15g、 花椒9g、煅白矾9g、雄黄9g、百部15g、大风子仁9g。将以上十味药共研 细末至100目,加入医用酒精500ml,浸泡7天,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制成土荆皮3~15g、硫磺3~9g、轻粉1~3g、樟脑1~6g、苦参3~15g、花椒1~9g。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 合物中添加有煅白矾3~9g、雄黄3~9g、百部3~15g、大风子仁3~9g。
3. —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按以 下步骤进行(1) 以重量/体积比计,称取土荆皮3~15g、硫磺3 9g、轻粉l~3g、樟脑 l~6g、苦参3~15g、花椒l~9g、医用酒精200 500ml,备用;(2) 将步骤(1)的六味原料药共研细末之后,加入医用酒精浸泡2 7天, 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于步骤(1)中,在土荆皮、硫磺、轻粉、樟脑、苦参、花椒六味原料药 的基础之上,另添加称取有煅白矾3~9g、雄黄3~9g、百部3~15g、大风子 仁3~9g;步骤(2)中,将步骤(1)的十味原料药共研细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治疗脚湿气、疥疮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主要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各原料药制成土荆皮3~15g、硫磺3~9g、轻粉1~3g、樟脑1~6g、苦参3~15g、花椒1~9g。将上述原料药共研细末之后,加入医用酒精200~500ml,浸泡2~7天,取其浸泡液即得外用药水。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直接涂于患处,直达病所,疗效确切,用后不易复发,制备方法也极为简单、易行,对脚湿气和疥疮均有显著的疗效,治疗脚湿气的有效率为93.3%,治疗疥疮的有效率为90.2%。
文档编号A61K33/04GK101601768SQ20091006548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1日
发明者周大红 申请人:周大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