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685阅读:7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面瘫药物。
背景技术
面瘫,面肌痉挛是由风邪外袭,痰浊内阻,气虚血瘀、脉络空虚、气血运 行失畅,脉络失养而致。本症起病急,恢复难。给广大患者带来无限痛苦和煎 熬。临床上尚缺乏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及方法。
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显效的治疗药 物。如A、糖皮质激素具有消肿、消炎、抑制免疫反应。B、血管扩张剂。C、维 生素等,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 发。②理疗如红外线、按摩、肌肉运动锻炼等。③针灸。针灸是祖国国萃, 对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对面瘫痉挛亦有较好疗效。其缺点是比较痛苦, 且稍有不慎极易造成面部经络受损,从而使病症迁延不愈,痛苦终生。

发明内容
为了使广大患者免受针灸痛苦和住院治疗的高昂费用,也为了使广大患者能 够彻底治愈顽疾,本分明为广大面瘫、痉挛提供了一种服用方便,无痛苦,疗 效显著的治疗药物;其适用于,面瘫(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面 瘫后遗症、面肌痉挛、面肌僵硬、萎縮、面肌麻木,三叉神经痛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的配方,及其工艺方法。
本发明由下列原料药及重量份 昌竹(30--50g) 川乌(25—35g) 甘草(25—35g)白花蛇(15—25g) 川芎(5—10g) 麻黄(5—10g) 当归(5—109g) 全蝎(5—10g天麻(5—10g)
人参(5""TUg)
僵蚕(10—15g)
石斛(10—15g)
白芷(5—10g)
防风(5—10g)
荆芥(5—10g)
何首乌(5—10g)
蒿本(5—10g)
白附子(2—6g)
桂枝(5—10g)
钩藤(5—10g)
蝉衣(5—10g)
地龙(5—10g)
蜈蚣(2—6g)
红花(5—10g)
其按如下工艺制备成药 第一步将中药精选清洗。
第二步烘干 第三步磨碎 第四步过筛 第五步混合搅拌
第六步装成胶囊,或加蜜制成丸剂,或加油煎浓制成膏药。
优点和效果
① 具有活血、排毒、牵正、镇痉、能迅速恢复颜面神经的功能,治愈率高, 不复发,不易后遗症。
② 能够有效激活神经功能,改善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③ 服用方便,无痛苦,疗程短。病人一般可在5—10日内明显见效,对久 治不愈的患者同样也能让他(她)重现笑容,经数千例验证,疗效独特。
治疗标准显效,治愈。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该发明按下列配比可达到较佳治疗效果
昌竹(35g) 川乌(25g) 甘草(30g) 白花蛇(15g) 川芎(10g) 麻黄(10g)当归(30g) 全蝎(10g) 天麻(5g) 人参(10g)僵蚕(10g) 石斛(10g) 曰芷(10g) 防风(10g) 荆芥(10g)
何首乌(6g)蒿本(5g) 白附子(5g) 桂枝(10g) 红花(5g)
钩藤(10g) 蝉衣(5g) 地龙(10g) 蜈蚣(6g)
病例1
郑州市红专一街,李文君,女,28岁,2004年3月9日左侧面瘫,具体表 现左侧眉毛不能动,不能抬,眼睛不能闭合,流泪,耳后疼,滞食,漏水, 不能鼓腮,不能示齿。发病当天即住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用强的松,维 生素B族辅助10天,效果不佳。经别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配比的胶囊,服用 方法为第一个5天, 一天3次,每次2粒;第二个5天, 一天3次,每次3粒; IO天以后, 一天3次,每次4粒。同时贴敷用本发明I号配比熬制的膏药,每 贴药贴3天。IO天后复诊时,左眉可动,微抬,眼睛基本闭合,滞食,漏水明 显减轻;又贴服10天,已恢复如初。本发明I号使用方便,无痛苦,疗效显著。
治疗结果从临床治疗的几百例患者中,选取100例,有效率100%,治愈 率95%。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下列原料药及重量份配伍昌竹(30--50g) 川乌(25--35g) 甘草(25-35g) 白花蛇(15-25g)川芎(5-10g)麻黄(5-10g)当归(5-109g) 全蝎(5-10g)天麻(5-10g)人参(5-10g)僵蚕(10-15g) 石斛(10-15g)白芷(5-10g)防风(5-10g)荆芥(5-10g)何首乌(5-10g)蒿本(5-10g)白附子(2-6g) 桂枝(5-10g)红花(5-10g)钩藤(5-10g)蝉衣(5-10g)地龙(5-10g)蜈蚣(2-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面瘫痉挛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配方按以下 工艺制备成药将中药材精选清洗、烘干、磨碎、过筛;直接装入胶囊或加入 蜂蜜制成丸剂,或加入食用油煎浓制成膏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面瘫的药物,采用昌竹、川乌、甘草、当归等18种中草药制备而成,可制成胶囊、丸剂及膏药;本发明的药物能迅速激活面部神经功能,见效快、治愈率高、不复发、不留后遗症,广泛的用于治疗面瘫、面肌痉挛、面肌麻木,三叉神经疼等多种病症。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1607050SQ200910065490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浩 唐, 唐金保 申请人:浩 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