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脂肪悬吊方法

文档序号:76668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部脂肪悬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部美容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拉紧面部皮肤的面部脂肪悬吊方 法。
背景技术
脸面中部衰老形态的“松垂”与“赘肉”特征提示我们,衰老形态的形成存在另一 重要影响因素,即脸面中部组织与深部组织的连接方式,通过解剖学发现,从衰老的“赘肉” 直至骨面,软组织各层间及与颅面骨之间存在极为特殊的纤维韧带联结结构,远较面部其 它区域复杂,这些联结结构表现为以粗大的真性韧带悬吊固定颧部、下颂部等区域软组织; 以“幕帘”样、“Y型”、“T型”韧带结构疏松联结肌肉、SMASh与脂肪垫层;以短小密集的“篱 笆”样韧带牢固的粘连皮肤与脂肪层,形成难以分割的皮肤——纤维脂肪体层。有许多学者 观察到这些粗大的韧带结构,推测出这种“内松外紧”的特殊联结方式,与面中部肌肉的频 繁运动功能和表情功能的实现密切相关,也与面部形态轮廓的维持密切相关。当衰老使深 部联结韧带松弛时,就引起了纤维脂肪垫组织向下移位,形成老化松垂的形态。牵拉悬吊纤 维韧带结构、复位下移的纤维脂肪垫,衰老松弛的形态即可得到矫正。现在对面部美容术,通常在颞部发髻内3 5CM至耳屏前至颅耳沟设计切后线,切 开皮肤,在皮下分离,分离范围颞部至额颞融合线至眼外眦面颊部及颈部,用5-0可吸收 线由前下后上依次折叠缝合数条提紧面部SAms层,将多余皮肤切除缝合皮肤。但分离层次要均勻不能过薄不能过厚,过薄可能引起皮瓣坏死,过厚可能会伤及 面神经,同时,普通的手术方法切口和分离面积大,创伤面积大,恢复慢,要达到完美的手术 效果,需要手术操作人员的经验十分丰富,技术娴熟才行,否则将造成手术失败,同时给被 手术人员造成终身痛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本方法切口小,分离面积 小,创伤轻,恢复快,手术效果维持时间长。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从颞区切口入路可以很清楚地显露颧弓水平下的颧纤维 脂肪垫,提拉纤维脂肪垫,在颧骨外侧、颧纤维脂肪垫筋膜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移形为同一层 次,因此采用自外向内连续的悬吊固定同时上提两脂肪垫,悬吊方向正如一只抚摸术区的 佛手沿各手指指引的方向。悬吊手术中,脂肪垫一侧的缝线固定在活动的脂肪垫组织上,不可过深至其下方 的SMAS腱膜与肌肉,否则将影响脂肪垫的上提幅度;也不可过浅,过浅易在皮肤上出现凹 陷。颞区固定应深及颞深筋膜,沿颞线弧形分布。悬吊缝线打结,注意线结远离皮肤切口, 防止外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面部脂肪悬吊方法,切口小,分离面积小,创伤轻,恢复快,脂肪垫虽具有一定的 厚度,但为预防切割现象的发生,悬吊线我们选择了具有一定强度和粗度的PTFE线,当血 管组织长入该线内的微孔时,悬吊线将犹如人工的加强韧带,减缓进一步的松弛,使手术效 果维持时间延长。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面中部衰老形态的“松垂”与“赘肉”特征提示我们,衰老 形态的形成存在另一重要影响因素,即面中部组织与深部组织的连接方式。在我们的解剖 学发现,从衰老的“赘肉”直至骨面,软组织各层间及与颅面骨之间存在极为特殊的纤维韧 带联结结构,远较面部其它区域复杂,这些联结结构表现为以粗大的真性韧带悬吊固定颧 部、下颂部等区域软组织;以“幕帘”样、“Y型”、“T型”韧带结构疏松联结肌肉、SMASh与脂 肪垫层;以短小密集的“篱笆”样韧带牢固的粘连皮肤与脂肪层,形成难以分割的皮肤-纤 维脂肪体层。有许多学者观察到这些粗大的韧带结构。推测这种“内松外紧”的特殊联结方 式,与面中部肌肉的频繁运动功能和表情功能的实现密切相关,也与面部形态轮廓的维持 密切相关。当衰老使深部联结韧带松弛时,就引起了纤维脂肪垫组织向下移位,形成老化松 垂形态。牵拉悬吊纤维韧带结构、复位下移的纤维脂肪垫,衰老松弛的形态即可得到矫正。一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从颞区切口入路可以很清楚地显露颧弓水平下的颧纤维 脂肪垫,提拉纤维脂肪垫,即可观察到纤维脂肪垫的厚度与可移动度。在颧骨外侧、颧纤维 脂肪垫筋膜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移形为同一层次,因此采用自外向内连续的悬吊固定,同时 上提两脂肪垫,悬吊方向正如一只抚摸术区的佛手沿各手指指引的方向。悬吊手术中,注意脂肪垫一侧的缝线必须缝在活动的脂肪垫组织上,不可过深至 其下方的SMAS腱膜与肌肉,否则将影响脂肪垫的上提幅度;也不可过浅,过浅易在皮肤上 出现凹陷。颞区固定应深及颞深筋膜,沿颞线弧形分布。悬吊缝线打结,注意线结远离皮肤 切口,防止外露。
权利要求
一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颞区切口入路可以很清楚地显露颧弓水平下的颧纤维脂肪垫,提拉纤维脂肪垫,在颧骨外侧、颧纤维脂肪垫筋膜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移形为同一层次,因此采用自外向内连续的悬吊固定同时上提两脂肪垫,悬吊方向正如一只抚摸术区的佛手沿各手指指引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部脂肪悬吊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术中,脂肪垫一侧的缝线 固定在活动的脂肪垫组织上,不可过深至其下方的SMAS腱膜与肌肉,否则将影响脂肪垫的 上提幅度;也不可过浅,过浅易在皮肤上出现凹陷,颞区固定应深及颞深筋膜,沿颞线弧形 分布,悬吊缝线打结,注意线结远离皮肤切口,防止外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部脂肪悬吊方法,从颞区切口入路可以很清楚地显露颧弓水平下的颧纤维脂肪垫,提拉纤维脂肪垫,在颧骨外侧、颧纤维脂肪垫筋膜眼轮匝肌下脂肪垫移形为同一层次,因此采用自外向内连续的悬吊固定同时上提两脂肪垫,悬吊方向正如一只抚摸术区的佛手沿各手指指引的方向。该方法切口小,分离面积小,创伤轻,恢复快。脂肪垫虽具有一定的厚度,但是为预防切割现象的发生,悬吊线我们选择了具有一定强度和粗度的PTFE线。当血管组织长入该线内的微孔时,悬吊线将犹如人工的加强韧带,减缓进一步的松弛,使手术效果维持时间延长。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961254SQ20091006550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金华 申请人:李金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