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452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皮肤 搔痒症的中药药物。
背景技术
皮肤搔痒症属中医学"风搔痒"的范畴,指临床上无原发损害,而以皮肤搔痒为主的一 种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可因痒而剧烈搔抓,使皮肤出现抓痕、血痂、苔藓化、色素沉着或 色素减退等继发损害。皮肤搔痒症的发病机制为致病因子促使皮肤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 织胺、蛋白酶、5—羟色胺和前列腺素、P物质等,这些物质刺激皮肤祌经末稍,通过祌经传 导通路到达大脑皮质感应区,从而使人产生痒觉。
目前西医治疗皮肤搔痒症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大多采用抗组胺药物。但由于组胺在皮 肤搔痒症的发病机理中不是止痒剂,临床上使用非镇静性抗组胺剂并不能完全缓解搔痒,因 此,抗组胺药治疗皮肤搔痒症是治标不治本,病情容易复法,疗效并不十分满意。
现在常用的外用止痒药主要有皮炎平软膏、花露水、苯甲醇、薄荷脑、以及一些中药制 成的膏剂等,其止痒作用主要是通过涂于皮肤上,或者使人产生凉爽感觉,麻痹大脑皮层来 实现,或者通过皮肤吸收而起效。上述止痒药物有些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且大多数均含有 激素,久之会形成依赖性,或使皮肤变黑,效果不是十分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该药物通络止痉、活血祛瘀、凉 血止血、祛风止痒,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标本兼治,药效迅速,治疗效果佳。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的
乌蛇2 0蝉蜕2 丄0生黄芪15 30
白藓皮8 15地肤子8 15白蒺藜5 12
白茅根8 15苦参4 10土茯芩15 30
生地15 30丹皮8 15薏米仁
防风8 15甘草2 5。
可以将上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 明优选的剂型是胶囊剂。
将本发明药物制成胶囊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 将乌蛇以黄酒拌匀润透,炒至微黄色。将炮制的乌蛇与其他药物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 4次,每次0.5 1小 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縮成相对密度为1.0 1.2 (50°C)的清膏,于50 6(TC干燥后,粉 碎成100 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祖国医学认为,皮肤搔痒症的内因多与脏腑气血失调相关,外因常与风、湿、热、虫相 连。搔痒症多为风热或湿热之邪客于腠理,与气血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 能冲击为痛,故为搔痒,应以活血、祛风、止痒为治疗法则。本发明组方中,乌蛇祛风通络 止痉;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息风止痉;生黄芪补气健脾、益卫固表;白藓皮清热燥湿,祛 风解毒;地肤子、白蒺藜、白茅根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痒;苦参、土茯芩清热燥湿;生 地、丹皮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活血祛瘀;薏米仁健脾除痹;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 痉;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诸药配伍,通络止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祛风止痒,用 于皮肤搔痒症的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疗效确实、迅速、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的特点。
为进一步考察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选择128例皮肤搔痒症患者对本发 明药物治疗皮肤搔痒症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
12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19 76岁,平 均40岁;病程1个月 8年,平均2.8年。治疗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23 79岁,平 均43岁;病程3个月 7年;平均2.5年。所有病例均参照赵尚华主编的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医外科学》中关于皮肤搔痒症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对照组口服息斯敏5mg,每日2次;维生素C200呢,每日1次;外用维肤膏,每日1次。
治疗组采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
疗效标准痊愈皮疹消退,搔痒及全身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有效搔痒基本 消失,皮疹基本消退,偶遇诱因有可忍受的痒感,病变区缩小,皮肤淡红或红色。无效症 状及体症无改变。两组病例治疗后结果见表l。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组别例数痊愈n (%)有效n (%)无效""总有效率n ( / )
对照组6412 (18.75)15 ( 23. 44 )37 ( 57. 81 )27 ( 42. 19 )
治疗组6448 ( 75. 00 )13 (20. 31)3 (4. 69)61 (95. 31)
p值< 0. 01< 0. 05< 0. 01< 0. 0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
4将乌蛇100g用黄酒拌匀、润透,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然后与蝉蜕100g、生 黄芪300g、白藓皮150g、地肤子150g、白蒺藜120g、白茅根150g、苦参100g、 土茯芩300g、 生地300g、丹皮150g、薏米仁300g、防风150g、甘草50g—起混合放入电子煎药锅中,加 水20L,加热至沸后,以文火煎煮30min,倒出药液,再加水煎煮。连续煎煮三次,混和三次 药液,过滤,浓縮成5(TC相对密度1.15的清膏,于5(TC干燥后,粉碎成120目的药粉,灭
菌制成胶囊剂。 实施例2
将乌蛇80g用黄酒拌匀、润透,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然后与蝉蜕80g、生黄 芪250g、白藓皮130g、地肤子130g、白蒺藜80g、白茅根130g、苦参80g、 土茯芩280g、 生地250g、丹皮130g、薏米仁250g、防风130g、甘草40g—起混合放入电子煎药锅中,加 水20L,加热至沸后,以文火煎煮30min,倒出药液,再加水煎煮。连续煎煮三次,混和三次 药液,过滤,浓缩成6(TC相对密度1.1的清膏,于5(TC干燥后,粉碎成100目的药粉,灭菌 制成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获得乌蛇 2~10 蝉蜕 2~10 生黄芪 15~30白藓皮 8~15 地肤子 8~15 白蒺藜 5~12白茅根 8~15 苦参 4~10 土茯芩 15~30生地 15~30 丹皮 8~15 薏米仁 15~30防风 8~15 甘草 2~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其特征是将所述的药物制成胶囊剂。
3、 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乌蛇以黄酒拌匀润透,炒至微黄色;将炮制的乌蛇与其他药物按上述重量份数混合均匀,加水煎煮2 4次,每次0.5 1小 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縮成5(TC相对密度为1.0 1.2的清膏,于50 6(TC干燥后,粉碎 成100 120目的药粉,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得胶囊剂产品。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的药物,是将炮制后的乌蛇与蝉蜕、生黄芪、白藓皮、地肤子、白蒺藜、白茅根、苦参、土茯芩、生地、丹皮、薏米仁、防风、甘草混合加水煎煮,合并煎液,过滤浓缩成清膏,干燥后粉碎,装入胶囊中灭菌消毒制成胶囊剂产品。本发明药物具有通络止痉、活血祛瘀、凉血止血、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皮肤搔痒症标本兼治、疗效确实、迅速、方便,无任何毒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到95.31%。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1530578SQ20091007416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14日
发明者路正平 申请人:路正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