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706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同时涉及一种该外用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口腔类疾病属于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多由于体内热毒蕴积所致。生活中常见的口腔疾病有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口糜(如鹅口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这些疾病虽小,但经常复发,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饮食,严重时则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痛苦不堪。目前治疗口腔类疾病的中药和西药种类繁多,但是西药大都是消炎类药物,见效慢,且停药容易复发;而中药类药物有的疗效单一,只对口腔疾病中的某种起作用,用药范围较小,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治疗效果好,可治疗多种口腔疾病。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五倍子100-120份、冰片12-15份、珍珠2-3份和朱砂15-20份。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牛黄1-2份和麝香1-2份。—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按比例取各中药原料,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后粉碎至80-200目,将除五倍子之外的其他原料分别粉碎至80-20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使用时将本发明的外用药喷、吹敷于患处,每次用量使本外用药将患处覆盖即可,一日3-5次,一般2-4天即可治愈。注意事项孕妇忌用。本发明中,五倍子,味酸、濯,性寒,归肺、大肠、肾经,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收湿敛疮解毒之功效,用于痈肿疮毒,皮肤湿烂,咽中悬痈,舌肿塞痛。冰片,味辛、苦,性微寒,归心、脾、肺经,有开窍醒脑、清热止痛之功效,用于热病神昏、目赤、口疮、咽喉肿痛。珍珠,味甘、咸,性寒,归心、肝经,有安神定惊、明目清翳、解毒生肌之功效,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朱砂,味甘,性微寒;有毒,归心经,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之功效,用于口疮、喉痹、疮疡肿毒。牛黄,味甘,性凉,归心、肝经,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用于热病神昏,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脾经,开窍醒脑,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痈肿瘰疠,咽喉肿痛,跌扑伤痛,痹痛麻木。本发明以五倍子为主药,收湿敛疮解毒,以冰片、珍珠和朱砂为辅药,清热止痛解毒,共奏清热解毒之效,有效治疗热毒蕴积所致的口腔溃疡、鹅口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口腔疾病;本发明中加入牛黄和麝香后效果更佳,牛黄息风解毒,麝香消肿止痛,牛黄和麝香加入后对本3发明的功效可谓是如虎添翼,疗效更加突出。本发明以治疗口腔溃疡、鹅口疮为主,对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也有显著疗效,本发明采用中草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药源充足,成本较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的优点,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本发明的外用药已使用近百年,属于祖传秘方,解除了无数口腔疾病患者的痛苦,临床统计数据(以2008年统计为例)如下表1:表l<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4</column></row><table>咽喉肿痛治愈判断肿痛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判断肿痛症状减轻,但未消失。牙龈肿痛治愈判断肿痛症状完全消失;有效判断肿痛症状减轻,但未消失。口腔溃疡治愈判断疼痛消失,溃疡面消失恢复正常皮肤;有效判断疼痛减轻,溃疡面减小,但未消失。鹅口疮治愈判断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判断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中药原料五倍子120份、冰片15份、珍珠3份和朱砂15份。制备时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至室温后粉碎至80目,将冰片、珍珠、朱砂分别粉碎至8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实施例2:中药原料五倍子110份、冰片12份、珍珠2份和朱砂20份。制备时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至室温后粉碎至100目,将冰片、珍珠、朱砂分别粉碎至10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实施例3:五倍子100份、冰片12份、珍珠2份、朱砂15份、牛黄2份和麝香1份。制备时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至室温后粉碎至150目,将冰片、珍珠、朱砂、牛黄和麝香分别粉碎至15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实施例4:五倍子120份、冰片15份、珍珠3份、朱砂20份、牛黄1份和麝香2份。制备时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至室温后粉碎至200目,将冰片、珍珠、朱砂、牛黄和麝香分别粉碎至20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实施例5:五倍子110份、冰片14份、珍珠2.5份、朱砂17份、牛黄1.5份和麝香1.5份。制备时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至室温后粉碎至120目,将冰片、珍珠、朱砂、牛黄和麝香分别粉碎至12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以上实施例中的份数均为重量份数,一份为一克或数克均可。典型病例病例1:谭某,男,30岁,亳州五中教师,于2009年7月口腔溃疡,口内多处溃疡面,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蘸敷2次后治愈。病例2:王某,男,35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李大行政村人,于2005年5月患口腔溃疡,上腭有白色斑点,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治疗,每天用药三次,三天治愈。病例3:刘某,女,l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李大行政村刘楼村人,患鹅口疮,有常流唾液、拒乳、啼叫不安、低热的症状,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吹敷于患处,一天三次用药,三天治愈。病例4:祝某,男,45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华佗镇祝集村人,于2006年秋患口腔溃疡,口腔粘膜上有表浅性溃疡,周围充血,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治疗,一天三次用药,三天治愈。病例5:李某,男,30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芦庙集人,于2005年春患咽喉肿痛,开始使用其他药物,效果不好,据他人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用药两天肿痛减轻,四天症状消失,治愈。病例6:单某,女,25岁,河南省虞城县界沟镇单庄村人,于2008年秋患口腔溃疡和牙龈肿痛,口腔的唇、颊、软腭或齿龈等处的粘膜发生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局部灼痛,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的药物进行治疗,一天用药四次,四天治愈。病例7:张某,男,30岁,河南省鹿邑县城人,于2007年5月患口舌生疮,最初使用草珊瑚含片,蘸敷冰硼散,效果不佳,经亲友介绍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的药物治疗,四天后治愈。病例8:石某,男,16岁,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第五中学学生,于2007年四月,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蘸敷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三天治愈。权利要求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五倍子100-120份、冰片12-15份、珍珠2-3份和朱砂15-2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牛黄1-2份和麝香1-2份。3.—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比例取各中药原料,将五倍子炒至外表颜色发黄、外皮起鼓泡,放凉后粉碎至80-200目,将除五倍子之外的其他原料分别粉碎至80-200目,最后将粉碎后的各粉末混合均匀。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外用药,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成五倍子100-120份、冰片12-15份、珍珠2-3份和朱砂15-20份。本发明以五倍子为主药,收湿敛疮解毒,以冰片、珍珠和朱砂为辅药,清热止痛解毒,共奏清热解毒之效,以治疗口腔溃疡、鹅口疮为主,对治疗咽喉肿痛、牙龈肿痛也有显著疗效。本发明中若加入牛黄和麝香各重量份为1-2份后效果更佳,牛黄息风解毒,麝香消肿止痛,加入它们后疗效更加突出。本发明采用中草药为原料,无毒副作用,药源充足,成本较低,具有疗效好、疗程短、治愈率高的优点,使用方便,无不良反应。文档编号A61K33/28GK101703525SQ20091017255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3日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3日发明者武月华,陈冰昆,陈岩,陈贝曦申请人:陈冰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