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理盐水注射液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612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理盐水注射液的新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生理盐水注射液在肝癌诊断领域的新 用途。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第五位的致死性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55 %新发病的肝 癌在中国大陆,其中90%是乙型肝炎相关肝癌,是我国第二位肿瘤致死原因,年死亡病例数 超过20万人。目前,肝癌早期诊断后行肝癌切除术被认为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可以给 部分患者提供治愈的机会。随着外科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发展,该病的近期疗效有 了明显的提高。而如果误诊或发现得晚了,则患者的生存率明显下降。可见肝癌的早期诊 断在肝癌治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肝癌的早期诊断,目前我国的医疗条件下,主要依靠针对高危人群(乙型肝炎病 毒携带者)定期普查。定期复查甲胎蛋白(AFP)和腹部B超可使得超过80%的肝癌病人 获得早期诊断。但是对于某些情况,如性质模棱两可、体积比较小的占位灶,就需要进一步 行更昂贵的CT或MRI。然而,即使经过CT和MRI的检查,对于某些直径不超过Icm的占位 性病变,其性质究竟是良性的肝小血管瘤,还是恶性的肝癌,是常规影像学手段不能检查出 的。
还有一些代价不菲的方法,比如(l)DSA,通过肝动脉造影,观察有无肿瘤血管和肿 瘤染色。这种方法需要住院一段时间,创伤较大,而且可能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0)ΡΕΤ或 PET-CT等新型的检查,其缺点是价格过于昂贵,超出一般老百姓能承受的范围,医疗成本太 高。(3)肝活检,穿刺所用的相对粗大的活检针,对患者而言损伤较大,而且活检也有一定的 漏检率,部分还会发生肿瘤经活检针针道的转移。
而生理盐水注射液是临床中最经常使用的医用溶液,其渗透压值和正常人的血 浆、组织液都是大致一样的,所以临床上用作补液。很多药物可以加在生理盐水注射液中, 溶解配成注射用药,用于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生理盐水注射液在鉴别肝内微小占位灶的良恶性中的新 作用。
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至肿瘤内部,注入生理盐水。若病灶为肝癌,B超影像可见液 体均勻弥散于该病灶区域;若病灶为肝血管瘤,则B超影像可见液体迅速流失,以此可鉴别 小病变的良恶性。
生理盐水注射液的这一新用途的应用,简便而且经济,细针的损伤也比肝活检的 穿刺针小,可减少针道的转移。鉴别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较高,明确诊断肝内病变的良恶 性,对恶性肿瘤可以早诊断早治疗。对肝血管瘤则可稳定病人和家属情绪,减少不必要的人 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肝癌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前的超声影像
图2是肝癌注射生理盐水注射液后的超声影像具体实施方式
患者摆好体位,B超确定肝脏细小的占位灶所在。体表标记,确定最佳穿刺点,测 量穿刺角度及深度。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以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嘱患者平静呼 吸状态下屏气,取常用的21-22G Chiba细长针,沿测量好的角度分步刺向病灶,在B超引导 下,调整位置直至穿刺至病灶中央。根据病变的大小,按照直径每Icm注射1-1. 5ml生理盐 水注射液,必要时可略增加,至anl。
若病灶为肝癌,B超影像可见液体均勻弥散于该病灶区域。肝癌是实体瘤,瘤体为 恶性肿瘤细胞,注射后,药液弥散分布至瘤体。B超可见肿瘤区域逐渐均勻发亮(图幻。若 病灶为肝血管瘤,则B超影像可见液体迅速流失,血管瘤瘤体是一团毛细血管、血窦。注射 液体后,随着血流就逐渐流失了,B超上可见,发亮的液体流走的征象,随后在较短的一段时 间内仍然恢复到注射前的超声影像。以此可鉴别小病变的良恶性,而且对病人损伤小,经济 代价小,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高。
我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06年-2008年在门诊 B超室应用此方法针对常规诊断出现疑问,难以鉴别的细小占位灶病人114例用此方法进 行鉴别。所用金标准采用长期随访结果、DSA结果或活检结果。
权利要求
1.生理盐水注射液在鉴别肝内微小占位灶的良恶性中的新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生理盐水注射液在鉴别肝内微小占位灶的良恶性中的新作用。利用常规的生理盐水注射液,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能明确诊断肝内病变的良恶性。
文档编号A61K49/22GK102028960SQ200910196499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7日
发明者夏勇, 奚韬, 沈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