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6162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草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中草药。
背景技术
痛经病是未婚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医学上称之为月经紊乱,从月经来前的一、二 天起小腹胀痛,疼的很厉害,伴有头晕、呕吐、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影响了妇女的正常工作和 学习,并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紧张及不愉快感。现在医学上治疗此症时,中医一般采用活血化 瘀药治疗,成效不显著;西医通常采用止痛片,颠茄等暂时止痛,效果更不佳。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加工炮制容易、用药量少、服用方便、疗程短、见效快、无任何副作用的治疗痛经 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药物其配制比例(重量比)为苏木18 30%、广木香10 20%、石榴 皮6 10%、桅子4 12%、土木香1 3%、白豆蔻4 8%、草果2 4%、山奈2 6%、 良姜4 10%、诃子1.4 3%、槟榔6 12%、黄芪2 6%、碱面1 3%,系采用常规中 药炮制和制备方法,对这些原料分别进行挑选,粉碎成细粉,按比例混和即成。本发明的药物主治原发性痛经,是以祛风行血、理气止痛、调阴助阳、通阳利水、平 理寒热地药材苏木、广木香、桅子、良姜、槟榔与健胃温中、暖胃调气、祛寒暖肾、泻热解毒、 活血通经的药材白豆蔻、山奈、石榴皮、大黄、荜菝为主,辅以通窍清血、活血化瘀的药材土 木香、诃子、草果、碱面、紫硇砂,配伍合理,加工炮制容易,用药量少,服用方便,疗程短,见 效快,标本兼治,无任何副作用,其剂型为医药上可接受的剂型,如制成散剂,则为红褐色粉 末,气微香,味辛涩,具有理气止痛、行血祛瘀、活血通经的功效。用法与用量可用温开水、红糖水或温白酒冲服,日服2 3次,一次一袋(3克/ 袋),服药后5分钟疼痛得到缓解或消失,半小时后疼痛完全消失,症状较轻者服用一次即 可痊愈,持续多年痛经或症状较重、疼痛剧烈的患者,可隔1 2小时再冲服一袋,直至疼痛 消失。
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药物可按下述比例配制苏木15g、广木香15g、石榴皮10g、桅子10g、土 木香3g、白豆蔻5g、草果4g、山奈5g、良姜10g、诃子3g、槟榔10g、黄芪6g、碱面3g,将这些 原料粉碎成细粉,按比例混和即成。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 成苏木18 30%,广木香10 20%,石榴皮6 10%,桅子4 12%,土木香1 3%, 白豆蔻4 8%,草果2 4%,山奈2 6%,良姜4 10%,诃子1. 4 3%,槟榔6 12%,黄芪2 6%,碱面1 3%。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包括以下中药成分,并以以下重量比组成苏木18~30%、广木香10~20%、石榴皮6~10%、栀子4~12%、土木香1~3%、白豆蔻4~8%、草果2~4%、山奈2~6%、良姜4~10%、诃子1.4~3%、槟榔6~12%、黄芪2~6%、碱面1~3%。本发明对治疗痛经有特效,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2068650SQ2009102308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3日
发明者史海霞 申请人:史海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