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

文档序号:1154944阅读:20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蒸制陈皮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陈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 果皮。又名橘皮,其性温、味苦、辛,入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能。用于胸脘 胀满,食少吐泻,咳嗽多痰等症。药材分“陈皮”和“广陈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江苏、 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广陈皮”又称“新会皮”产自广东新会,为地道药材。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王好古《汤液本草》中指出“橘皮以色红,陈 久者为佳,故曰红皮、陈皮”。其炮制方法最早见于唐代,主要有去赤脉、去瓢、切制、炒制、 醋制、去白等炮制方法。至宋代,除了沿用前人的方法外,又新增了麸炒、巴豆制、姜汁煮、黑 豆制等炮制方法。金元时期其炮制方法没有较大的发展。明清时代达到了鼎盛时期,除了 以净选切制为主流,又新增了煅制、蜜制、蒸制、辅料制。现代的炮制方法主要为净选、切制、 土炒、麸炒、蒸制、蜜制、盐制等方法。2005版药典(一部)收载除去杂质,喷淋水,闷透,切 丝,阴干。在临床应用上根据用药需要,中药陈皮一般需要净制,切制或炮制后入药。陈皮炮制品在中医临床辨证,灵活组方上发挥着不同的治疗作用。如陈皮去白取 其理气之功,治脾胃不调;土炒陈皮取其温中理气,化痰止呕之功;盐制陈皮温而不燥,更 具化痰,消胀理气开胃之功;麸炒陈皮取其芳香之性,能燥湿醒脾温胃;蒸制陈皮可以降低 辛、温燥之性,增强理气健脾和燥温化痰的功能。对于陈皮的炮制又因其地区使用差异其炮 制方法也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降低陈皮辛燥之性,提供一种适合于岭南地区使用的中药陈皮的 炮制方法。现代研究表明,陈皮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肌醇、维生素B1等。橙皮苷 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延缓衰老、抗肿瘤等作用,是陈皮的主要有效成分之 一,多作为中药陈皮定性与定量的标准成分。挥发油是陈皮的辛燥成分,陈皮经蒸制后挥发 油降低,橙皮苷含量有所增加,达到了临床用药到目的。本发明的优点是1、陈皮经过本发明炮制可降低苦、燥之性,使药性平和,适应岭 南地理气候环境和人群体制的用药需要。2、通过蒸制增强了陈皮的理气健脾和止咳化痰及 止呕的作用,避免了温燥药性不利年老体弱、肺阴虚病人的弊端。3、方法简单、合理、临床效 果良好。本发明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取陈皮生品置密闭容器内,加入陈皮质量1 2倍的水,室温闷润1 3h,在温度 为70 100°C下,蒸制20 9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本发明所得的中药陈皮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和中药陈皮生品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通过对未经本法炮制的陈皮生品和经本法炮制所得的陈皮炮制品的挥发油含量测定和高 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显示陈皮生品的挥发油含量为0.91%,橙皮苷含量为5. 22%,经本 法炮制的陈皮炮制品,挥发油含量为0. 47%,橙皮苷含量为5. 32%,表明经本法炮制后的 中药陈皮挥发油下降了 48.4%,橙皮苷增加了 1.92%。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效突出、 临床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的炮制方法。具有稳定可控,劳动强度轻,操作简便的特点。


图1橙皮苷HPLC色谱2中药陈皮生品中橙皮苷HPLC色谱3经本法所得陈品炮制品中橙皮苷HPLC色谱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1倍,室温闷润lh,在温度 为70°C下,蒸制9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实施例二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1. 5倍,室温闷润1.证,在 温度为80°C下,蒸制6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实施例三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2倍,室温闷润池,在温度 为80°C下,蒸制4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实施例四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1. 3倍,室温闷润2.证,在 温度为90°C下,蒸制3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实施例五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1. 5倍,室温闷润池,在温 度为100°C下,蒸制2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实施例六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水量是陈皮的质量的1倍,室温闷润池,在温度 为70 80°C下,蒸制25 3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生品置密闭容器内,加入陈皮质量1 2 倍的水,室温闷润1 汕,在温度为70 100°C下,蒸制20 9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 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1倍的水,室温闷润lh,在温度为70°C下,蒸制9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 药陈皮的蒸制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1. 5倍的水,室温闷润1.证,在温度为80°C下,蒸制6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 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2倍的水,室温闷润池,在温度为80°C下,蒸制4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 药陈皮的蒸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1. 3倍的水,室温闷润2. 5h,在温度为90°C下,蒸制3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 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1. 5倍的水,室温闷润池,在温度为100°C下,蒸制2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 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陈皮的炮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取陈皮置密闭容器内,加 入陈皮质量1倍的水,室温闷润池,在温度为70 80°C下,蒸制25 30min,取出,晾干,切 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陈皮的炮制方法。其特点是使挥发油含量降低,减少辛、温燥之性。具体工艺方法是取陈皮生品置密闭容器内,加入陈皮质量1~2倍的水,室温闷润1~3h,在温度为70~100℃下,蒸制20~90min,取出,晾干,切丝。即得中药陈皮的蒸制品。陈皮炮制方法和生产工艺,全国其他地区均采取净选后洗润,切丝片生用。本发明采用净选后蒸制,切丝片熟用的方法,通过降低挥发油的含量抑制了陈皮的辛燥之性,纠正了药材的偏性,同时橙皮苷的含量增加,保证了药材的质量。此法炮制顺应了岭南的地理气候环境和症候用药的特点,也为该地区陈皮合理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饮片品种。
文档编号A61P1/14GK102085262SQ20091024695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7日
发明者吴晓东, 许冬谨, 陈华师, 马兴田 申请人: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